老单的米1300字
老单成了农民,这是我亲眼所见的。
烈日当空,我骑着自行车东游西逛,想寻个阴凉的地方避暑,当车把拐向农村公路的当会,我看到一望无际的田垅间,老单正在挥汗如雨,他弯着腰,躬着背,挥手间,稻子齐刷刷地倒下一片,一如多年后成熟的我们,义无返顾地走上奉献的征程。
两天后,老单驮了袋米回学校。他放下了镰刀,又成了我们的老师。
再次上课时,老单神奇地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米,明知故问:“这是什么。”我们异口同声地笑道:“米。”“可你们知道米是怎么来的吗?”老单加重了语气,接着问。“农民伯伯种出来的。”强生抢先答道,他的家在山的深处,对这方面有所了解。“不错,那又有谁知道农民伯伯为种米付出了多少劳动,流了多少汗水吗?”老单的问题总像连环炮,不追击得我们哑口无言他绝不停止。这不,我们真怔住了,一双双小小的眼睛你瞅着我,我瞅着你,仿佛这样能瞅出答案。看我们答不出来,老单笑了笑,说:“既然不知道,那我们现在翻开书,从李绅的《悯农》中去得知你们想要的答案。”“嗯。”我们终于松了一口气,顺着老单的话语投入了十二分的好奇心翻开书,然后音、形、义;字、句、篇;读、译、析,我们一步步,陶醉于其中,俨然失去了自我;而老单分析课文、讲解释义、阐明道理,也一环环,讲得津津有味、头头是道。不知不觉下课铃响了,老单恰到好处地收住话语,顿了顿:“现在,你们知道农民伯伯付出了多少劳动,流了多少汗水了吧?”“知道了。”“那你们还浪不浪费粮食?”老单似有所指,这是他的老习惯,总在不经意间指正我们的错误。“不浪费了。”还是强生,抢先回答。他素有浪费粮食的习惯。
又是一节课,老单抱着一叠作文本健步走上讲台,“嗡”我们头一下子炸开了,刚才嬉笑的神情也立即转换为凄苦。最怕写作文了,常常是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几句话,好不容易想出两句,却是词不达意、句不成篇,最后得分,可想而知,及格从来没沾上我们的边。看着我们的苦瓜脸,老单笑了笑,还是掏出一把米,分给每个同学一人一粒,要求我们一看、二摸、三品,听了他的话,我们乖乖地拿起米,仔细地看,耐心地摸,慢慢地品。大概过了五分钟,我们已看完、摸完、品完,米也不知何时被我们吞下,只是口中还回荡着一股米的芳香,这时老单二话不说,发下了作文本,让我们动手写。说也奇怪,那篇《米》的作文,我们也没再经什么考虑,而是随意地起笔,作文也被我们写得有条有理、章节自然,甚至还有不少同学用上了新奇的比喻、生动的排比,连我们自己看看都不觉开口称赞“好。”当然,那次作文也博得了老单的赞同、表扬,他几乎给了全部同学高分,还出现了几个一百。红红的分数像一面面旗帜飘扬在作文本上,高高扬起自信的风帆,带领我们驶向成功的彼岸。
又过了两天,老单淘起大米,系起围裙,拿起锅铲,他又成了我们的衣食父母。
班上有几个同学,都是孤儿院的孩子,他们从小被父母弃养,饱尝生活苦难与艰辛,老单就乐呵乐呵地承担起照顾的责任。这不,星期六,他把那几个孤儿院的孩子留了下来,淘了米,洗了菜,准备好好替他们改善一下伙食。渐渐,夜色笼罩了大地,小屋里,一片朦胧的灯光,几个攒动的人影,还有一锅白花花的米饭,蒸腾着雾气,也闪动着泪光、温暖和幸福。
如今,我坐在初三的教室里,面临着人生的又一抉择。在毕业之际,写下这段文字,留下对老单和他的米一个美好的纪念。
老单的米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