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的失去1500字
那是一个罕有人迹的角落,只向山上蜿蜒一条幽深的小径。虽然不似深山空谷岑寂,但数个地点间的连线,将它在围墙之内准确的剥离。
它存在于僻远的背面。
然而它确实存在,用一层黯淡朦胧了它卑微的存在,披数点青苔点缀它的黯淡。
将过客
上古已在岩石的掩埋下逃遁无形了。
那些夹杂在钟缶之间的声音,缭乱了千年,破碎了千年,杳杳将暮。渐渐失真,只余只言片语,竭力描述残缺的意象。
那些未经更改的,在一次一次复述和扭曲中,逐渐变调。
“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周易究竟仅仅是一个占卜体系的描述,还是所谓圣人宣扬的教条?
很难想象,这些字如何和一个人在蓍草中获得的幻象产生联系。
后来,又有用于“惩忿窒欲,正人之德“的瑟出现。
这是虚无创建了实体,还是实体衍生了虚拟的文字,已不重要。在之后的时间里,它原来的意义已杳渺难寻,并慢慢变成一个符号,一个被理学家奉为崇高的符号。
这并不是说它本身如何毁绝人性,只是在它作为一个符号,用于掩饰某些人虚伪的实质时,也沿袭了那些人令人反感之处。
惩忿窒欲,出现在朱熹白鹿洞书院的教条上,且朱子家训中也提到相似的内容:无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可朱熹本人似乎只愿意将自己深埋于死灰的底部,却不会和他的弟子和家人一起谨守律条。其时宋朝理学之风正兴,浙东闽南各地纷纷建有自己的学派,朱熹在学术之事上顽固好强,并坚持认为他人之理论皆不成大学问。且据野史所传,仅为了与唐仲友的私人恩怨,逼迫他人招供(“两月之间,一再杖,几死”)。
我想,这不是一个深谙礼义的人所能做出的,更不是一个稍稍有公正之心的人所能做出的。作为一个理学大家,他用糟粕侵蚀了自己的头脑,却并不用所宣扬的教条约束自已的思想。
那四个字仅仅成为一个符号,被别有用心的人束之高阁。
然而一切都过去了,一切都已掩埋在沽名钓誉的泡沫中。
念旧影
流光蹉跎,只剩下那一个象征性的符号。
而在这个符号下的种种纠葛,都随风而逝了。
曾经的纷纷扰扰,源尽于各人不可而知的目的,待到青丝白发,一抔黄土,谁还能知道真实?
那些逝去的,已经失去存在。
所幸的是这个符号还没有失去它藏匿于山的背影中的实体,还没来得及失去来源,失去存在的意义。
在那个似乎从未有光泽惠及的荒芜石壁上,鲜红的颜色早已黯淡得不能于记忆中残留有印象,旁边厚密的爬山虎,恰到好处的遮去了所有的细枝末节。
或许有一天,它会在盘根错节的藤蔓隙间透出一点余烬的微光,会随着所依附的石壁,有气无力地倾塌,碾为粉末的暗红奄奄一息地囿于尘土中。
于是它便失却了存在的意义。
无论它是否引起注意,有朝一日,它终将失却它的存在。
有朝一日,我们终失却存在。
流连景
有时,我们想要挽留那稍纵即逝的意义,却从来想不到,徒手的挽留,从来敌不过时间的无情。
那时,有人还执着于时间流逝中,而更多的,是那些轻易抛弃的,和曾经苦苦挽留却一无所获的,飒然而至,积成沉重的压抑。曾经的名缰利锁,参差了多少佳期。曾经推翘勇,矜豪纵,独留得明月共,漾孤篷。
那些逝去的,是岁月偷换的韶华,是苒苒已过的光阴,是风雨中把平生闲咏的棹歌。
但实际,从来没有什么能够被放弃,哪怕是克制情欲,也难抑压积已久的心魔。那些曾经言弃的,总会在某个流连的光景,再度把凄风苦雨谙尽。
不堪回首,欲语还休。我们仍在路上,在无尽的行途中。
不如归去
实体以及依附于上的欲望,终会灰飞烟灭。
落入尘笼,羁留于苦苦的牵绊中,总会等到一个归去的结局。
那些存在的,只不过证明所在的一瞬。但黯然归去,归去来兮,又将何如?
存在的失去字相关文章:
存在的失去1500字
上一篇:后知后觉·热爱的痕迹
下一篇:小乌龟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