绸乡发展1200字
说起盛泽,大家必然想到精美的丝绸,那么盛泽是如何从一个偏僻的小乡村发展成如今的华夏第一镇的呢?
我至今记得初中语文课本上有一篇课文“苏州小巷”中是这样写道:在庭院的深处,这里,那里传出织机的响声,那沙沙沙沙的是织绸缎,那吱呀嘁嚓的是织章绒……我没有见过盛泽古老的手工织机,但是一读到这句话,我就仿佛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到那时的盛泽先祖辛勤劳作,用勤劳的双手向世界捧出盛泽的丝绸。高一时学校组织我们去华佳丝博园,我终于有幸去见一见古老的手工织机了。华夏丝博园中有五亩园,百桑园,桑树植物馆,丝绸史馆等多个展区,以蚕桑茧丝为主线,展示蚕桑丝绸产业链,是一个集展示、科普、旅游于一体的体验式文化景区。我在里面看到了手工织机的模型。有射梭机、手拉机、脚踏机,他们是电力织机出现前织造丝绸的主要织机。明清时期,盛泽地区的射梭机和花机两种。素机织造的是平素织物。花机又称花楼机,在织机的上方设一花楼,操作时由一名少年坐在花楼上,操作题花,另一名织工在下面投梭、打纬,彼此配合默契,织造不同图案的提花织物。世博园里还介绍了以前在盛泽农村流传着的许多特有的养蚕习俗。比如祭灿蚕神,蚕关门,做茧圆,蚕开门,望山头,戴蚕花,剪茧花……这些习俗的形成,反映了蚕农们祈求蚕茧丰收的愿望。
上小学时,老师和我们讲述盛泽丝绸的故事。为了推进盛泽地区丝绸业的发展,一些有识之士积极倡导丝绸合作化运动。1936年,盛泽区大谢乡绸业运销合作社成立,在全县丝绸行业内,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丝绸合作社的推进,有力的促进了盛泽丝绸业的发展。如今盛泽人民顺应时代,开始生产化纤。1992年,鹰翔集团引进了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八条涤纶长丝生产线,成为盛泽地区第一家拥有较大规模的化纤工厂,接着艺龙集团也开始引进涤纶长丝生产线,盛泽的化纤制造业逐渐形成规模。从2002年起,鹰翔、恒力、盛虹、新民等化纤公司先后投入巨资,引进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熔体直接纺丝生产线,使盛泽的化纤制造业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化纤制造业的兴起,为盛泽丝绸纺织产业的伸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盛泽丝绸产业的兴起,带动了这里经济教育等领域的发展。盛泽文化中心,里面包含儿童兴趣班,舜湖书院,健身馆,游泳场,丝绸历史陈列馆等,全天开放,极大的为盛泽人们丰富了周末生活。文化中心三楼的丝绸陈列馆里陈列这着盛泽人民旧时所用的织机器件,以宣传盛泽的丝绸文化。每年寒暑假都会有大批学生家长前去参观,在游走观赏中领悟丝绸的魅力,体味盛泽先辈的辛勤不易。盛泽的许多街巷也都烙上了丝绸的印记。如运经弄,染纺弄弄,筘店弄,他们都因丝绸而得名,有着显著的产业特色。 随着城区的不断扩大,形成了一批新的道路,在这些道路里,同样散发着浓郁的丝绸文化气息:绸都大道、市场(东方丝绸市场路)、锦绣路,经纬路、罗绮路;走进新城区,则更像走进漫漫的丝绸之路:敦煌路、哈密路、和田路、登州路、明州路、广州路……
盛泽丝绸的兴起源于这里地势平坦,湖泊密布的自然条件,但丝绸的源远流长得力于盛泽人民的辛勤劳作和盛泽有识之士积极引进先进的织机技术,创办乡镇企业。正是盛泽人民的辛勤努力和科技创新,使盛泽成为名副其实的华夏第一镇!
绸乡发展字相关文章:
★ 我的家乡150字
★ 我的家乡150字
★ 我的家乡250字
★ 我的家乡350字
★ 我的家乡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