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匠心的传统手艺1500字
追寻点点记忆的足迹,我来到城北的古街。时至严冬,原本就没什么绿意的胡同显得更加冷清,冰柱挂在房檐下,迎着微不足道的阳光闪闪发亮。高大的梧桐树,墨色遒劲的枝干,在肆虐的寒风下也不知所措,风更像是冰冷无情的刀刃般划在脸上。不知不觉间,一棵红梅树应入眼帘,花香迎着一股熟悉的黄豆面的香气,彻底打破了被枷锁的记忆。
走向巷尾卖驴打滚的小店,扶门而入的同时伴随着黄铜铃清脆的响。豆香更加狂妄地涌入鼻腔,虽是白天,店内却显得有些昏暗。几只时不时发出柔黄光晕的灯泡,尽全力照亮着墙壁上黑白的老照片,也为他们蒙上了一层古朴之气。柜台上,几枝红梅傲然绽放。看店的是位老人,估摸着六十来岁,围着一条粘了些许黄豆面的棕色围裙,和蔼的笑在布满皱纹的粗糙的脸上努力挤出一席之地。“要点儿啥?我跟你说,咱家的驴打滚儿最正宗了,豆面豆馅豆粉啥的备料都是自己一大早上做的。”“那就多来几块吧。” “得嘞!这不刚开业,这东西要现做才好吃,就劳烦您等一刻钟了。”
只见老人从木桶中揽出一块如雪般圣洁的面团,又如同抚摸自己儿女脸颊般将面揉成一个白团子,轻放在案板上。他用擀面杖擀成两个一元硬币的厚度后,将面片移开,在案板上迅速“刷刷”地撒一层熟黄豆面。然后用勺子从炒锅中毫不吝啬地舀出一大勺暗红色的豆沙,厚厚地涂满整个面皮。一下,两下,三下,从头至尾都卷成卷。这时黄豆面就像见到失散多年的亲人似的热情地拥抱着面皮。他用刀把上有些裂痕的刀,细心地切成小块。不一会儿,一个个像年轮般的“小木墩儿”,与墙上的那些老照片一样,留下的时光的印记。门外的寒风裹挟着梅香从门缝中钻入,这混合的气味,粗犷中透着一丝柔情,给驴打滚添上新的风味。
双手虔诚地接过它们,更近距离地打量着老人。豆大的汗珠挂在额头上,咕噜的一下滚落,眼里映着刚做好的驴打滚,满脸期望地看着我。光是闻着这驴打滚的香气,自己就仿佛跌落于面与豆交织而成的网。一咬,面的味道最先激发起味蕾;再嚼,糯米及红豆的气味使我唇齿留香;细品,甜蜜的豆沙混着不经意间跑入的花香,与前者完美融合;咽下,面香豆香花香仍在我口中飘荡。好吃得即使是他问我话,也只顾点头答道。老人看着我满意的模样,也心满意足,笑得更像个吃了糖的孩子,原本不大的眼更是眯成了一条缝,显露出掉了一颗牙的憨憨的笑。“请问,您做驴打滚多少年了啊,之前我吃过的所有驴打滚不是面有些生硬,就是馅放得薄薄一层,味道都不及您做的万分之一。” “诶呦,您抬举我了!我做它大概四十多年了吧。这店是我父亲开的,我小时候就在店里帮忙了。 只可惜啊,这份手艺赚的钱不多,现在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做传统小吃的年轻人很少了啊!这么好的手艺,丢了多可惜?”他望着墙上的照片,无奈地摇了摇头,又开始勤劳麻利地忙碌起来。我不禁在内心感叹道:他的专一,他的用心,他为传承这门手艺兢兢业业苦干的无数个日月春秋,所有的辛劳和汗水、匠心独运都融入看似简单的一块驴打滚中。老人做着赚很少钱的买卖,尽心尽力做好每一份代表老北京的传统小吃的驴打滚,这份赤诚的匠心难道不可贵吗?不知何时,竟下起了雪,一粒粒晶莹剔透的小冰凌不偏不倚地落在梅的在枝丫上、花瓣上,妄想掩盖住它的红,可依旧阻挡不住他的傲气。这红,是一种脱俗的红,花心点缀着些明黄,在阳光下与雪花熠熠闪耀,演奏出冰与火的乐章。(很会借鉴优美的语言积累)
我依稀记得,多年前曾和父亲来过这里,吃过那一小块儿驴打滚。即使记忆中的味道随时间的流去而逐渐淡去,但我敢肯定它化成了我身体的一部分,成为了我的血肉。
如今科技飞速发展,纯手工制作正被大规模机械化所取代,愿意倾尽一生去传承手艺的人少之又少。而这位老人,正用一颗火热的匠心守护着这门做驴打滚的技艺——凝聚着老北京民间文化、智慧、情结的宝贵技艺,就如同红梅脱俗的红,守护着明黄的蕊,尽管历经风雪,依旧红艳傲然,依旧别具匠心。
独具匠心的传统手艺字相关文章:
独具匠心的传统手艺1500字
上一篇:我与世无争
下一篇:你,来到我们中间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