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风景旧曾谙——月落寒山1600字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枫桥夜泊》已成为绝唱,而诗中所写的苏州寒山寺,也因此名扬天下。
在苏州阊门外枫桥镇,相传唐贞观年间高僧寒山、拾得从天台山国清寺来此住持,把原来的“妙利普明塔院”改名为寒山寺。夜泊姑苏城外枫桥,面对江中月色,点点渔火,声声乌啼,令人难以入寐。
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为这寂静而萧疏的秋夜平添了无限隽永的韵味。 “不为喧所迁,意以静为主,何必深山林,峰峦绕轩户”。 来到这千年古刹,浓浓的佛教韵味笼罩着我,庄严、幽静,耳畔传来深远的钟声,沉稳不惊,一声一声,回音绕梁,燃起的香料烟雾腾起,朦胧中传来悠悠的湿漉漉的梵钟声,更感觉这寺院的深邃和天地的广阔,迷离烟雾,暗香环绕,给人一种朦胧的遐想。
慢慢走在洒满绿荫的路上,看到两旁古人咏寒山寺的名作,便进入了寺庙。走入寺庙,首先感到的是肃穆,这宛如一个幽沉沉的梦,扑朔迷离的梦。日出日落,念经、诵经、转经、长跪、膜拜,在灯火摇曳中,在悠长雄沉的佛号中,呢呢喃喃的六字真言,那么静谧,忍于寂寞,忍于孤独,虔诚真挚,百年如斯,千年如斯。 香炉面前我看到有一位老者正在虔诚地跪拜,他完全无视了身边熙熙攘攘的人群,有些浑浊的眼睛中,闪着真诚的光芒,他行着三跪九拜的大礼,在烟雾中,显得神圣无比。
我想到了布达拉宫,想到最圣洁的青藏高原,雪域神山,想到衣衫褴褛,一步一拜的朝圣者,想到那璀璨耀眼的山上,人们有何等虔诚的信仰。无论蓬首垢面来自千里的草原牧民,还是衣冠楚楚的达官贵人,都平等了,都有同样的虔诚。 伴在明亮的光线中,更显得古老、神圣。那神烟佛霭中,重叠着岁月的脚印,依旧巍峨灿烂,肃穆静谧。跨入大雄宝殿中,高大的须弥座用汉白玉雕刻而成,晶莹洁白,座上安奉着释迦摩尼金身佛像,慈眉善目,神态安详。金身罗汉的塑像,整整摆满了好几个屋子,神态逼真,屋内挂着绣在布上的佛教画,让人感到信仰的光芒。 来到寒拾殿,铜鎏金顶,金光四射,里面供奉着和合二仙,寒山手执一只荷花,拾得捧一净瓶,神态和蔼,栩栩如生,象征和和美美。
出了寒拾殿,来到放生池,池中有许多乌龟和鱼,放生鱼代表年年有余,放生龟代表长寿,我有幸看到的一只100多岁的龟在水中游泳。听导游说,这里最大的一只龟有500多岁,平时不出来,观音生日那天,平时不出门的寺院方丈,100多岁的性空大和尚走出禅房,这只老龟也游出水面,佛在我们身旁。
普明宝塔在阳光下显得富丽堂皇,神圣而威严,庄严而肃穆,朱红色的匾额上铸写着“普明宝塔”鎏金大字,非常有气势,登塔高望,见寺院布局规整,树木成荫,颇有些千年古刹之感。我看到身着灰袍,穿着布鞋扫地的和尚,沉稳而安静,与这宁静的寺院配合得天衣无缝。缓缓移动脚步,小心翼翼走下陡峭的台阶,来到寒山寺最著名的地方——寒山寺钟。
“微风慢动角铃响,急雨顿开佛子吟。”颇有禅意。
钟的正面刻着“古寒山寺”,钟的周身刻满经文,声音悠远浑厚,聆听梵钟,仿佛感受到了生命与生命的沟通,对神灵的祭祀,祈求灵魂的超度,我恍惚中看到雨一滴一滴落下,打在芭蕉叶上,瞬间滚落,摔得支离破碎,看到僧人正在撞钟,老方丈徐徐走出,手持禅杖,长须飘在风中,数千弟子盘坐在雨中,身披袈裟,手握念珠,喃喃念着佛经,这雨湿润了钟声,神圣不可亵渎的虔诚。 人神相同,天地相连之中,涅槃重生…… 我很幸运,在江南最后一段时间,看到了江南的雨,此行无憾。江南的雨梦幻,江南的雨轻,江南的雨柔,在江南雨中作诗,诗也是湿淋淋的,含着浓浓的雨意,给人一种愁绪缠绵的朦胧感。暮雨长长短短,打在江南的柳树上,淅淅沥沥,断断续续,我不觉想起李商隐的一句诗,“楚天长短黄昏雨,宋玉无愁亦自愁”,扑朔迷离的意境,深深的缺憾和迷惘,轻灵空旷。
江南美,“金阊西来带寒诸,策策丹枫堕烟雨”,遥望见 “渔火青荧泊棹时”,只觉得“客星寂寞闻钟处”。 “水明人静江城孤,依然落月啼霜乌”。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风景旧曾谙,能不忆江南?
江南风景旧曾谙——月落寒山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