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文:《习惯》||大作文:《驳“熟能生巧”》1000字
习惯文字里优雅的寂寞
日记刻录下逝去的旧光阴
然后忧伤的啜泣
习惯闹腾而狷狂
走在喧嚣里不染半分世尘
在自己的世界里指鹿为马
习惯笑靥明媚
虔诚信仰“永远”
只为一句“永远快乐”的祝愿
习惯泛了黄的回忆
泪痕阑干在三更梦醒
泪迹在月光下晒去踪影
即使飞鸟没有在天空划下影迹
总有人记得飞鸟曾来过这里
即使精卫没有填平东海
总有哪怕一座孤岛
见证了精卫的执着
也许时间沉淀为历史
那些文字那些闹腾狷狂那些笑靥
那些回忆
那些习惯总有人执着的记得
那些九零后的习惯总有九零后的人执着的记得
大作文:《驳“熟能生巧”》
有古语云:熟能生巧。熟悉使动作变得灵活,但是,这“手巧”也使得创新的思维随之懈怠。熟悉是一道深渊,诱惑人们去妥协。
且看中西方丝织业的发展。中国传统的丝织业曾长期领先世界,西方的贵胄都以穿中国丝绸为荣。正是因为中国丝织业历史悠久,中国人熟悉它,也便生了巧。百鸟朝凤,双面绣,再繁复的花纹也不在话下。然而近代以后中国却逐渐落后于西方。英国哈格里夫斯的一台珍妮机,打破了丝织业手工劳作的传统。他对手功劳做的不熟悉促成了整个世界的飞跃。
熟悉是一道诱惑人们妥协的深渊,只有不再熟悉,不再妥协于“熟能生巧”,才能思变,创造出更为巧妙的东西。
而生活亦然。
古代的农民阶级熟悉剥削与压迫,也妥协于此,于是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近代的国人熟悉落后与侵略,也妥协于此,于是中国有百年国耻。
也是先辈们不再熟悉“民不聊生”,不再熟悉“路有冻死骨”与“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不再熟悉“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与“东亚病夫”,于是有了中华之崛起,有了今日的中国。
而在今日的中国,我们却仍然信奉着“熟能生巧”。
你说,我们谁不知道捡到钱包应该交给失主呢?可是连续十次,我们都看到别人捡到钱包放进自己的口袋,那么,当第十一个人也这么做时,我们还会觉得有任何意外或者失望吗?
在看到十一个人都把钱包放进自己的口袋,我们还能坚定的认为捡到钱包应该交给失主吗?
看,这就是我们的熟悉,使得是非对错也变得不真确。我们熟悉社会的病态,妥协于这样的社会,然后生了“巧”——认为社会本就是这样。
于是,乐于助人的是没事找事,舍己救人的是“傻子二百五”,自然,拾金不昧的是头猪。我们对这样的社会再熟悉不过。就算那些对此惊诧的人问起,我们也理所当然的回答:唉,社会就是这样啊。
熟能生巧,我们真的需要这种“巧”吗?这种妥协于事物的缺陷,不思改进的“熟悉”真的能使我们进步吗?
不!如果爱迪生熟悉煤油灯,定难以发明出电灯;如果马丁·路德熟悉白人的歧视,定难以取得种族运动的胜利。
“熟能生巧”是一句谬语,只有不熟悉它才能不坠入妥协的渊薮,才能为自己开拓出前进的道路!
小作文:《习惯》||大作文:《驳“熟能生巧”》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