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雄-曹操1600字
奸雄-曹操题记:他灭二袁如风吹草地,他与刘备煮酒论英雄,说与他争天下的必是刘备,他是一代奸雄。
东汉末年,天下打乱,各方诸侯纷纷开始了狼子野心的计划,但是就在这乱世里,就涌现出了一个人物,也是他平定了一方纷乱。他便是曹操,呵呵。想必提到曹操,大家都不会陌生,曹操,字孟德,是东末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提到曹操,大家都会想到京剧里那个白脸奸相的样子,提到曹操,大家也会想到那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臣,在传统人的心里,曹操不是一个奸臣,就是一个心怀野心的政治家,但我与传统人心里的曹操并不一样,我倒觉得曹操是一个可以传颂千世的好汉,君王,一个可以让诛英雄展露风采的伯乐。我为什么会这样说曹操呢?
因为我觉得曹操是三方势力当中,最有能力,有卓越远见的领导人。最有能力最能体现在:三方势力中,孙权占地理,刘备聚人合,而曹操得天时,孙权简单的说,不过就是占了自己家的三代基业,没什么了不起,而刘备那就更不值得一提了,国家都已经到了唇亡齿寒的地步了,还天天提忠孝,诸葛亮还不止一次说尽快拿下西川与荆州,还天天说:“不行,都是汉室宗信,我怎么可以这样对他们!”,我也不止一次都刘备的这种表现作呕,他!刘备!不过是袁绍的翻版,幸运的他是有五虎上将和诸葛亮的辅佐,最有能力的不过于操孟德。首先,曹操比孙权与刘备,有先见之明,他很会把握主动权,在诸多诸侯争传国玉玺,争的不亦乐乎时,为自己的军队补充,曹操却不动声色的得到了天时,这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啊,曹操把汉献帝拉回了许昌,自己开始了垂帘听政,曹操认为,皇帝比玉玺重要很多,你得到了玉玺,天下人就会听你的吗?把皇帝留在自己身边,才会把握主动权,这样,天下人会认为你是救国的功臣,自己就可以以天子之名号令诸侯,你若不听,就给你落个谋反之名。曹操在军事上,也是远远高于孙权与刘备,曹操不会像孙权那样只会守,在官渡与赤壁一战时,便可以看出,官渡之战时,曹操的兵不过可怜一万之多,虽说那时孙权的哥哥孙坚也不怎么样,但他完全可以与袁绍联盟一同抗曹,但他派周瑜在其他地方打的乐呵呵的,和大乔婚结的风风光光,赤壁时,曹操的八十三万大军都打到了家门口,孙权才急着找刘备结盟,三顾茅庐,在新野里,诸葛亮说趁刘表病重时快快拿下荆州,刘备呢?磨磨唧唧的还是那句“汉室宗亲”。最后,不知道花了几年才拿下荆州,在看曹操拿徐州借替父报仇之名,轻轻松松拿下,既替父报了仇,又拿下一座城池,何乐而不为呢?在人才方面,孙权于刘备都不用说,孙权不过几任大都督-周瑜,吕蒙,鲁肃,陆逊,刘备除了诸葛亮他还有谁?而曹操,郭嘉走了,还有荀彧,司马懿,等等参差不穷的人才。。。。
还有,曹操在欣赏人才,刘备与孙权更加不如,曹操攻下了吕布,见吕布如此的低三下四,说:“丞相请不要杀我,我可以为你打江山。”哈哈!曹操怎么可能会让他,董卓的教训他怎么可忘记,后来他的副官张辽走过来说:“三姓家奴,男人要死也要死的有气节!”曹操见张辽有如此的气节,认为他肯定是不可缺少的人才,亲自为张辽松绑,留在他自己身边,后来张辽也在曹操的身边立下了不朽的战绩,后来素有“鬼才”之称的郭嘉,郭嘉原本是想留在袁绍的身边,但却见袁绍不识,离开了他,曹操原本就想郭嘉留在自己身边便亲身去接郭嘉,俩人那时相见恨晚。
周瑜死后,孙权听周瑜之言,任命鲁肃为大都督,在周瑜的葬礼上,庞统说赤壁一战的胜利是因为自己,孙权听后却因为这,而把庞统赶出了江东,鲁肃劝说孙权根本不听,刘备更不用说了,因为庞统的相貌丑陋,把这样的大人物安排一个小县令的职位,怕不是听孔明的劝说,刘备是不会留下庞统的啊!曹操本人在诗歌方面也是常人所不及的,《观沧海》曹操以沧海为体,拖出自己的雄心,《龟虽寿》也同样写出自己到末年却想再战沙场的高傲气节,像曹操这样以自己感情化为文字的诗人实在很少,我可以从诗中读出他的孤独,寂寞,也读出一种说不出的没有安全感。
人格方面,我也同样欣赏曹操的“以发代首”的以己为例,“为郭嘉、典韦”之泣的悲凉。曹操会被郭嘉之死不失理智,孙权会因为周瑜之死而失庞统,刘备会因为关张二人之死失去黄忠及三十万人马。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么会读不出寂寞,林俊杰这首《曹操》唱出了真正的曹操。
你若是想干出一番伟大的事业,你就不能每天提所谓的忠孝,也只能不停的去征服,害人,你想得到一些东西就必然失去一些东西,有些东西是不能并存的。
奸雄-曹操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