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面子”作文及例文点评1600字
新材料作文及例文
[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时值暑假,来自京沪一些医院的整形外科统计数字显示,青少年占到了就诊人数的60%至70%,就诊的青少年除了极少数因为无耳、兔唇等原因必须进行修补以外,绝大多数是为了“锦上添花”,甚至有的举着一些名模明星的照片前来就诊,照片上的形象就是其整形标准。社会心理学家指出,由于缺乏人生阅历和渴望被周围人承认的双重原因,青少年比成年人更容易被“面子”观念困扰。古语说“树怕没皮,人怕没脸”,俗语又说“死要面子活受罪”,这岂不是互相矛盾?你的看法呢?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面子,靠得住吗?
近几年,韩日的整容之风袭卷了中国,一大批爱美人士进出整形医院已是屡见不鲜了。但如今许多相貌并无缺陷正值花样年华的学生也加入了整形大军当中,都想让自己的“相貌平平”变得“如花似玉”。
但,这种割皮割肉要来的“面子”靠得住吗?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更美是人的天性,这本无可厚非。整形可以让相貌上有缺陷(如兔唇等)的人变得正常,让他们与我们一样拥有正常的生活。但若只为趋附流行,追崇相貌上的完美无缺,尤其是模仿他人的相貌,这就是大可不必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特有的皮相,何况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花钱动刀整得与别人一模一样,何苦来哉?
相貌上的美与丑只是一个时期的一种标准,(此句应是“每一个时期相貌上的美与丑都江堰有不同的标准”)可能当今社会的商业性会导致以貌取人的倾向,但不应为了一时的美丑标准而否定自己的一切。毕竟,人最重要的并不是皮相,而是内在的蕴藏才是真正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此句结构混乱)古语虽说“树怕没皮,人怕没脸”,但这个脸绝不是单指相貌,而是个人的一种品行与品质。当听到“某某少女为瘦身节食而死”或“某某女孩因大整其相貌,感染伤口而死”时,总会感到一阵痛惜。相貌上的美丑总会被时间冲淡的,何必如此执着一时的美丽呢?何不把时间与精力花在值得推敲回味的心灵美的塑造呢?
追究其根源,如今的学生特别是追求整形换貌的学生大都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那些肤浅的思想便很容易被误导。追崇与盲目的模仿攀比成了致命的原因。当然,这当中社会和家长也在指导价值观的位置上缺席了。青少年缺乏人生阅历,渴望被社会承认,这种急切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社会能给予一个正确的导向,家长给予一定的心理引导,端正青少年的价值观便不会如此棘手了。
曾经听到中央电视台首席化妆师何晶的访谈,相貌平平的她塑造了多少舞台上的明星,但她却从不化妆。在面对祛斑推销员时,自信地说:“谢谢你,我喜欢我的斑!”这是一种何等的自信,其实这何尝又不是一种真正的美丽呢?
美丽,绝对不等于相貌上的精雕细琢,更多的应是自身的一种品质,唯有此等坚定的心灵美,才是永驻美丽的法宝。
美丽不仅仅是面子问题,别再沉溺于对皮相美的追逐之中了,审视一下自己的心灵,更多的美丽正在萌芽。
【点评】这篇文章被评为“基本符合题意”。本来应是一篇写得不错的文章,但不是好的应试作文。开头从概述现象过渡到论述,再到追究其根源、联系实际,最后得出结论,思路是清晰的。但论述不深刻,如“社会和家长也在指导价值观的位置上缺席”一说,只是蜻蜓点水,未能触及到问题的实质。 得分:30
说面子
易中天曾说过:中国人死要面子。为什么呢?难道面子真的那么重要吗?他是这么说的,人伤了面子,也就等于伤了内心,伤了自尊,所以很多人宁愿伤身也要维护好自己的面子。因为伤身只是受点皮肉之苦,而伤了面子,却要让自己的心灵留下一道难以抹灭的伤疤。
于是,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从古至今,有多少人为了面子而宁愿牺牲自己,从而让自己在历史的长河中留有一席之地。当项羽站在乌江河畔的时候,他也想过要东山再起,但他为了面子,为了不让后人耻笑自己的无能,为了躲避江东父老的指责,他没有勇气选择抛下面子,渡河而逃。他最终选择在乌江自刎,但他却永远失去了重整旗鼓的机会,人生就此停留在这一刻。杜牧在《题乌江亭》中有云:“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就是对这件事的深切惋惜。(以上二句推论有误)
所以,有时候放下面子,也并不是一件坏事。假若韩信当年在面对市井之徒的粗言恶语的时候,没有选择忍耐,抛下面子,而与他们大动干戈,后来“汉人三杰”也许就没有他的席位了吧。真正的大丈夫是要懂得忍辱负重,能屈能伸,才能给自己寻找更多生命的出口与机会。
上帝说:“打开的是一扇门,而放下的是另一扇门。”是的,要面子,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维护自己的地位。但有时候,人们为了这一张面子,却要遭受“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厄运。这时候,我们何不暂且放一下面子,即使伤了面子,但为了给自己的人生寻找另一个机会,给自己的生命赢来另一个契机,牺牲这点面子是值得的。
卧薪尝胆,这是一个众人皆知的故事。想当年,越王勾践在输给吴王,被他俘虏的时候,如果顾及自己也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王君,而不愿忍受这种锥心之痛,选择了死亡,那他就没有再创江山的时候。正是他有着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的勇气,才让他有了重建王朝的机会。
面子,对于一个人来说,特别是地位高的人来说,固然很重要,但我们不能总是死要面子,在面对面子的取舍的时候,要衡量一下长远利益,做到丢了小面子,却赢来了大面子。
【点评】这篇文章被评为“符合题意”。语言表达不错,材料较具体,主体部分先正面论证,再反面论证,小结之后又能正反结合。作者对结构的安排较聪明,但“小面子”“大面子”是什么,论述不清楚,从而影响了内容的深度。
得分:37
整容绪谈
最近又听说贝克汉姆要转会了。一时间传媒呼声一浪过一浪。球迷们也满心期待,期待着他们的“万人迷”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时常惊喜。回想几年前世界杯的赛场上,一个贝式发型似蜜一样引来众多贝迷如蜂一样如痴如醉地竞相模仿,实是“体育+时尚+明星”效应的典范。
青少年追星已经到了一个忘我的境界了。他们忘记了自己的本来面容,忘记了上天与父母对他们心灵的恩赐,甚至忘记了自己本来的姓名,妄想自己就是×××。于是整形外科热了,整形医生赚了,整形纠纷多了——前些时候就看到×市第一人造美女因不满意自己整形后鼻子有点歪而与整形公司闹上法庭的故事。妙龄少女这时真是整形不够,整人有余。
曾听说“树怕没皮,人怕没脸”,又听闻“人要衣装、佛要金装”,觉得很有道理。人总(是)要有一定的打扮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对于青少年来说,当下的这种“爱美胃口”是否太大了点,又是否会消化不良?
人活着不是靠脸吃饭,若说贝克汉姆是这样的一例,那他那黄金的贝式弧线球又作何解释?青少年正处在一个“人生的拐弯点”,因阅历不丰、见识不广而又急于展现价值的心理而想要整形应得到理解,但我们仍倡导一种端正的面子观和一种正态化的爱美情趣。
《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伽西莫多可谓奇丑无比,但我们却能感受到他内心的真善美,他没有刻意地去打扮自己,当然也不会花尽气力去整整容,但他却是令我们震撼的一个美与善的化身。因为他只求安得自在,所以面容对他来说无足轻重,所以我们能触摸到丑陋的面容底下纯洁的如镜湖般的心灵。
贝多芬相貌奇特,托尔斯泰也被人认为相貌丑陋,但他们有谁会忙于奔走整形公司与娱乐场合之间?他们只是有一种老练,一种对生的完美理解,一种对美的人性意义上的诠释,而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品质就成就了一代乐圣和一颗“19世纪俄国的良心”。
再如拿破仑、邓小平和春秋战国时的晏子,他们都是个子矮的人,但同时他们也是事业上的巨人。谁见得他们一个两个嚷着要去增高了?谁又不曾见得拿破仑的丰功、邓小平的伟业和晏子的激辩足智呢?他们自信事业上的巅峰足以倾倒生理上的小缺陷,所以他们不会过多的注重面子问题,不会因爱面子而丢尊严。
陈丹青曾说鲁迅长着一张很酷的脸,诚哉斯言。鲁迅之酷并非贝克汉姆之酷,他的酷是带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逼人气势的。这已经不是面子问题了,而是尊严与人格——这是真正的酷。
再说娱乐圈中相貌平平之人不在少数,如赵本山、郭德刚之类,他们为何能火?而小罗、亨利之类的球星也没有英俊的脸庞,他们何以称霸足坛?原因在于:他们争的不是面子,他们争的是一种人生的积极态度和事业向上的激情。诚如是,青少年又怎会置人生、未来于脑后,而求面容、身材之俊美呢?
【点评】这应是一篇较成功的应试之作,被视为“切合题意”。文章最大的亮点是材料丰富,且具有时代色彩,词语的运用紧扣题意,如划线处;贝克汉姆的例子也用得充分。如能从反面进一步进行论证,文章会更出色。另外题目中的“绪谈”也值得商榷。
得分:43
新材料“面子”作文及例文点评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