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变化——安装电话1200字
1989年岁初,我突然心血来潮,着了魔似地想装一部家用电话。
那时我在湖北省十堰市文联工作。那时在我们市,有家用电话的人,除了市一级领导和重点部门的负责人之外,可谓是寥若晨星。而像我这样的一般市民若想装电话,除了要交一笔数额不菲的“初装费”之外,还得求邮电部门“高抬贵手”开绿灯。我的愿望能实现吗?
我到市邮电局去申请,碰了一鼻子灰。拒绝的理由不容争辩,因为我家所在的街道没有空余的电话线路。
什么叫“电话线路”?那时的我一窍不通,哪敢张口多问。一日,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仲华同志相遇,无意间向他提到我装电话希望破灭之事。陈主任是位老干部,肯帮助人。他说:“我来替你想想办法。”他提笔给二汽(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即现在的东风汽车公司,当时的总部在十堰)电信处的一位总工程师写了封信,介绍说杨世运是市作协主席,又是市里的“拔尖人才”,因“工作需要”,需装一部电话,望二汽给予支持。
我感谢德高望重的陈主任想得周到,因为我家就住在二汽的教委宿舍区(我妻子在二汽的学校工作),近水楼台,装电话借用二汽的电话线路,不是太方便了吗?
更令我欣喜的是,一见到电信处总工程师,才知并不是陌生人,不仅以前曾见过面,并且彼此都留下了良好印象。但是我白高兴了,他也爱莫能助,因为在他的管辖范围内,我家所在的路段(东岳路)也无电话线路。
彻底失望之际,却又突然柳暗花明。文友张仁杰(在二汽“20”厂技术科当工程师)来我家品新茶,对我说:“你想装电话?怎么早不来找我呢?”
“你会有什么妙法?”“你忘了吗?我老婆小徐是我们厂电话班的班长呀!”
小徐当时30多岁,人长得叫人爱看,工作能力强,常被评为先进。她与十堰市邮电局的电信科多有业务联系。
“穆桂英”出马了!小徐走的是“基层路线”。她借到一辆工程车,拉着邮电局电信科的几名工人,走过几条大街,搭长梯爬电线杆子查线路。整整忙碌了半天时间,最后,先从我家的对面横空拉过来一根过街电线,再在我家屋檐下安一个专用的“接线盒”,大功告成,家里的电话装上了!
小徐帮了我一个大忙,她比我显得还高兴。她掏腰包,请几位工人在饭店大喝了一场。宴罢,小徐来我家告诉我:“这几位师傅真够义气,给你家装的电话是6字头的。”
什么叫6字头?原来我这部电话机先进极了,不仅可以打市内电话,还能直接(无须通过邮电局“长话台”转接)拨长途电话!“真的吗?嘿呀花了三千多块钱初装费,也值了!”我妻子喜疯了,啪啪啪啪,北京,武汉,南京,到处试着给亲戚朋友们打长途。
我当然也有些沾沾自喜。但是我的“鹤立鸡群”之感并没维持多久。仅仅一年之后,十堰市的电话线路就再也不叫喊紧缺了,市民们纷纷安装家用电话,初装费一次又一次降价。又过了一年,二汽的各个专业厂,全部免费,给每户工人家里都装一部电话,并配发一本电话号码簿。其变化、进步之神速,真是迅雷不及掩耳。
如今我已退休,定居上海。家里的固定电话、手边的手机,一样也不缺。全家七口人,除了年幼的小孙女尚未配手机外,其他家人的手机,已不知更新换代过几回了。手机还能照相!以前我做梦也不敢想。
世界的变化——安装电话字相关文章:
世界的变化——安装电话1200字
下一篇:想对所有捕鸟的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