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历史涂上一抹色彩900字
中华古国,泱泱大国,三千年的历史留下了太多。面对历史,我们有太多感慨,回首历史,我们有太多的情怀有待表达;历史,壮哉悲哉,信哉义哉,智哉善哉。
义乎——荆轲陶渊明曾在《咏荆轲》中这样写到:“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为了报答太子的厚遇重任,明知深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但荆轲还是毅然前往,直至事败仍然“倚柱而笑,箕跑以骂”,虽然事先就知道此次刺秦即使成功了也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存亡,但荆轲也是为了报答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能如此义无反顾。若在今天,不知道别人对我们有多大恩惠,我们才能做到像荆轲那样“君子死知己”,恐怕那已经是救命之恩了吧。
可荆轲呢?太子丹给他的“知遇之恩”又有几何呢?不过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太子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这些物质上的满足,使得荆轲决心履行自己的诺言,义无反顾地踏上了献身刺秦的征途。智乎——刘邦秦末,“天下苦秦久矣”,民心思变。
在做亭长时,刘邦就广交仁人志士,当后来他决定起义时,一开口大家就都来帮助他。这就比项羽起义顺利多了,从表面上看,刘邦是罗项羽轻松了许多,因此,也就有不少人认为刘邦只是运气好,才能那么顺利。而我却不认为如此。当年秦朝任刘邦为一小小亭长,要知道刘邦早年就一心揣着官员梦。
若是一般人,此时只怕会安分守己,兢兢业业,努力存钱,以便日后能过上较舒适的生活;可刘邦却不是如此,他用亭长那一点少得可怜的薪水来广交天下仁人志士,与张良、韩信、萧何等建立了铁的哥们儿关系,才能在日后的刘项之争中,取得最后胜利,打下大汉这一王朝。信乎——晋文公晋文公幼时的因为是庶出,未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在一场动乱中只能逃离晋国。后来晋文公向楚国求援。
希望楚国可以帮他回国,他向楚王许诺说如果自己能够在楚王帮助下回国,自己一定不会忘记楚王的恩惠。可楚王并不满足,晋文公只好说如若一旦两国交战,晋军一定后撤三舍来报答楚王。后来,晋国同楚国在城濮作战,晋文公真的下让晋军后退三舍。这样以后,此事便成为一大佳话。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成语——退避三舍。历史,是我们的财富,为历史添上信、义、智的色彩,让历史更多炫丽的色彩。
给历史涂上一抹色彩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