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八八话西餐1100字
父亲与母亲始终不习惯西餐,照他们的话而言,外国人终究没有进化好,还是一种食肉动物。对于杂酱面,他们也觉得无法与中国细面相比。我也涉猎过一些套餐,包括牛排、冰饮、意大利面与比萨。对于我来说,西餐与中餐,吃亦能吃出一种文化,或许在餐具的差异间,或许在风味的不同处,也或许就在旖旎的布局中。
最大的反差是在牛排。中国人爱吃稀软、熟透的事物,但西方国家喜欢的就是六七分熟的牛排的嚼劲与品味时流出的香浓汁水。当刀叉划过鲜嫩的牛肉时,蕴含在其中的浓香将我们包裹。再配上或劲辣,或午甜或奇酸的料酱,也怪不得外国人如此钟爱。而中国的牛肉亦是用配料,可是除了汤汁与胡萝卜汁,我也没吃出什么混合味来。还有,我们追崇越烂越好,可是一旦煮透了,反而一点也没有吸引力。当然,现在中国关于牛肉的菜肴的花色还是很多的,但也始终狠不下心来割下那么一大块精肉去制作。大概是我们本性所致,稀烂的牛肉才显得出火候,孰不知劲道也一块去了啊!再者,换作我们做西餐指不定份量越来越少,只剩巴掌大了呢!
吃牛排,于西方国家看来,是很有讲究的。除了每一分生熟的不同要区别开不同的刀叉外,还需要有合适的甜汤。汤的品种多,稀与厚的程度也因人而异——如果按我们的思维,定是选择后者,份量足嘛;但,真正美味的甜汤是不会厚得像绸子一样;恰恰相反,任何一种胡萝卜汤都不会把整块的萝卜片直接盛进汤中。最快捷的是用榨汁机榨榨,或者捣成碎泥,和在甜米汤中。待到汤呈上,上面一层是米汤与汁水混合后最薄的一层,再加搅拌,香味荡开,也没有不吃的道理。呵,换作是中国餐,或许还真的会是萝卜片和菜叶呢!
东方国家不喜欢咸与甜混合后的怪滋味,可在比萨中,它们却配合得天衣无缝。面筋上各有特色的水果,是自然的甜,而脆饼中加的精盐,也是恰到好处,或是缀上香喷的海鲜,鲜艳的香肠,真是令人充满了食欲。真如马云所言:“外国人真是懒到家了,懒得把馅塞进去就撒在面上,还是让人痴醉。”
而要再申明的是,我并非抨击中国的美食学,在中国特色的食物也不少。年糕、粽子、面条、五花肉、叫子鸡……但最重要的是,平时,我们根本没有心思去静下心来吃一些传统食物。反而,中国美食在国外颇受追捧,连西方也会有人专门研究这些“Chinese food”,可以说,以上这些食物平日里也很常见,因此,物以稀为贵,我们反过来支持这些西餐了。
一些人把西餐当作“档次享受”,一些人把西餐当作“奇幻物品”,甚至有人担心老外维生素补充不够怎么办。其实,中餐与西餐,都代表不同的文化与思想。所以,清末民初,也有些顽固党员坚持抵抗“异食焉”也无非是因为外国的思想与传统文化起了冲突。国际上的交际日益增多,外国情调肯定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不要盲从,不要刻意去反对,西餐只是一种吃的方式,与鸡肉一样,而刀叉,不过是一种用餐的方式与筷子一样。
中餐与西餐一言概之,说的就是文化。
七七八八话西餐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