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补何拙1100字
我将这“拙”分为两种,一种是“真拙”,即天赋的缺乏;另一种是“伪拙”,即《乡土中国》中乡下人不识字之原因,由于没有学习的条件或环境而表现出的笨拙。
晚清名臣曾国藩奉“勤能补拙”为家训,有关勤奋的故事也曾数次出现在我们童年的教育中。这“勤”是否真有如此奇效?“拙”指的又是何种劣势?
查阅字典后,我得知“拙”的释义即为“笨”。这整个词说的便是:通过勤奋的劳动弥补先天的愚笨。“勤”一字确定了主观积极性的调用,任何事的成功无非取决于主观和客观条件。剩余的“拙”便是这客观因素,作为今日讨论的重点。
我将这“拙”分为两种,一种是“真拙”,即天赋的缺乏;另一种是“伪拙”,即《乡土中国》中乡下人不识字之原因,由于没有学习的条件或环境而表现出的笨拙。
首先谈谈真拙。我们都应认可一个真理:人,各有所长,同样各有所短。在自己所缺乏天赋的事情上,我们往往要付出加倍的勤奋努力以获得平均水平的成功。在没有天赋加持的情况下,我们还能靠什么呢?好像也只有用加倍付出的时间和汗水来提高熟练度这一条路。这样的方法虽笨,但只要积累到一定程度,总还是有成效的。在这里,姑且可以判断勤能补“真拙”。
然而,我们要注意,所谓“补”是指弥补到平均水平,而非补到超乎常人的境界。在对自己有清晰认知的情况下,我们要懂得见好就收这份“勤”。在短板上浪费时间的死磕,大概率收效甚微。打个比方,让飞鸟在水里勤奋地练习游泳,它也许能在求生欲的支撑下在水里扑腾一阵,也许会找到在水面上漂浮的办法,但是你很难奢望它乘风破浪,更不用说学会在水里捕捉食物,开始生活。这样的成功作用大吗?远不如勤奋地去空中翱翔、觅食。由此看来,以勤补“真拙”要合理权衡,懂得取舍,在将短板拉到平均水平后,更应分配相当大的比重的“勤”去优化长板。再说说“伪拙”,这是指由于外部环境的恶劣、客观条件的不足导致缺乏某种能力,于是显得愚笨。比如,电影《夺冠》中所记录的老一辈女排选手,对手已经能够用计算机对比赛情况和每一位队员的技术进行数据分析,知己知彼,而我们的女排没有这样的技术支持,在对手眼里大抵就显得愚笨,显得“拙”。我们的应对方式是什么呢?正是“勤”。没有办法使用计算机,就把网子拉高,将训练量加大,最终得以胜利。这种客观条件导致的拙因勤而迎刃而解。那么,勤对于“伪拙”也是可补的。
通过勤来弥补“伪拙”,也易走入另一个误区,即“自我感动式勤奋”。以勤补拙,毕竟是无奈之举,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是要好好把握、利用资源,不应无视已有的资源,只沉浸于自己的一腔热血中,大大降低效率。
勤能补何拙?答案已浮出水面:“真拙”“伪拙”皆可。以勤补“真拙”要把握好分寸,天赋不足之事补到合格即可,应当花更多精力于特长;以勤补“伪拙”,亦要把握好尺度,切忌无效劳动,应将资源利用好,以勤补拙备为下策。
勤补何拙字相关文章:
★ 勤''400字
★ 人生何畏200字
★ 补鞋子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