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与欣赏1100字
现在许多人看到一些有趣的东西总免不了叹两声:这东西要是我的那该多好!所以心里总想着要拥有;可是等到那东西不见了,才恍然大悟:那东西我欣都没欣赏到。
看到好东西便要拥有,依或人言,因为只有先拥有才能挑选,只有挑选,才能区出好劣辨出精良。这确然。但问题是不能说拥有就能拥有。再,许多事物不能“拥有”,因为它生来便是共有。苏子《赤壁赋》曾阐述过这一点: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而人之所共适。可是他偏偏要竭尽其能地“拥有”,古代皇族贵人的高墙大院便是很好的一例,他们企图把“满园春色关家处”,可惜还是“一枝红杏出墙来”,不关贵族公子,平民百姓也然。只要有条件,他便要再家门前砌一围墙,而且这种做法慢慢转化为一种文化;四合院便是这样一种文化。记得有个胡同文化,不妨依此称作“拥有文化”。
“拥有文化”带有很大的自私性,而与之相反的便是“欣赏”。欣赏可以面向世间万物,大至宇宙行星,小至分子原子。所以欣赏多数是“公有性”的,只要你具备欣赏能力。可是欣赏常被畸形使用。有的人总是顽愚不聪,他只欣赏他拥有的东西;不是他拥有的,他一见:好的也许是羡慕,较好的是妒嫉,不好的甚至还要发起攻击或暗里伤人。这在一定意义上与《伊索寓言》中吃不到葡萄的狐狸有极大相似,但更符合的怕是鲁迅在《论“他妈的”》中谈到的发明“他妈的”这句话的人,因为在“战略上瞄准他的血统真可谓奇()也”。
为什么人喜欢“拥有文化”,畸形使用“欣赏能力”。我想有以下原故:
一是拥有文化能满足人们个性需要,而欣赏能力是共性要求。一需要一要求可感知大略,此二者应该是此消彼长的。我围的如此狭小,而天下如此广漠,比之,根本是“相形见绌”。这诚然,可是在另一个范畴这并不见得,即“精神范畴”;因为人常常喜欢把自私与无私用“》”来成立,可是只会拥有而不能欣赏的人有什么用呢?这好比只会“理论”不会“实践”,譬如只能吃不能拉。
而相反,古时隐士躲在山中度日,曰:天下是我的。天下本是共有,而能欣赏者又何尝不能如此诳语呢?虽这本也愚痴,但总比在笼子里赏月看花的境界还是又长进,至少他在笼子外。
再是畸形使用“欣赏能力”可以掩饰羞涩的“拥有文化”。其实这一点前面已谈及,便不在累赘。
总之健康的发展“拥有与欣赏”,不在于所谓的个性与共性的协调,在于无私与认可。无私则自然拥有,认可则自然学会了欣赏。在我认为“想拥有”的唯一好处,在于使人有梦想或说理想,使之不至于茫茫然虚虚焉。有的东西在你抱着“欣赏”努力去“拥有”它的同时,或许拥有之后只是一个你的“陈列品”,现在许多人的“陈列品”不是有许多人在欣赏吗?这个循环的过程运行得健康,那应该是继承与创造了。
这就是我学习语文过程之感。
拥有与欣赏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