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报纸1300字
9月的一个星期日早上,我比平时稍迟了点起床,睡眼蒙地下楼梯,向妈妈问声“早安”后,就走向洗漱间。然后一边吃着早餐,一边看着电视上著名主持人的节目,嘉宾们正对时下的各种事情评论着。那些事情,有的我刚刚知道,有些则是深有同感,意味深长。
一吃完早饭,我就随手翻阅身边的报纸。哗啦啦地翻着报纸,有选择地进行阅读。与喋喋不休的电视节目不同,看报纸则要在“阅读”上下功夫。因为整天忙于学习,如果光看电视报道的话,不用思考,光是接受,总觉得脑袋会生锈似的。
一
进入初中后,有“读报笔记”作业。每周要归纳所关心的两个报道的内容,进而写上自己的感想。开始这对我来说简直太难了。首先是为能写出感想,必须煞费苦心地探求报道的来龙去脉。虽说这些报道只要看一遍,但一整周的报纸都必须一一过目,依旧是件非常费力气花时间的事。其次写感想时,如果不用心思考,那么作业就会显得非常单薄,人云亦云,缺乏新意。
所以,很不擅长写作的我,在好不容易盼到的星期天里,不得不花去大半天的时间,用在读报笔记上。就这样经过两年的努力,到了初三时,我已能得心应手地查找自己要找的报道了。比如以“环境”为例,我会把探讨环境问题的所有报道统统查找出来,这样就比较容易总结,自己也能写出一两个观点来。与刚开始做报纸笔记的一年级时比,现在的感想内容充实多了,真可谓“坚持就是力量”呀。
我是从上幼儿园时开始看报纸的。当时是看四幅漫画组成的短故事。不过常常看不懂漫画有趣在哪里,就请妈妈讲解。到了小学,我开始能看报纸上的电视广告栏了,偶尔也看看三版文艺栏。我是从报纸后面往前翻看的,不知不觉地对时事问题开始有兴趣,在学校被称为“博闻多识的人”。但那时仅仅停留在所知道的事情上,不像现在这样看报道,勤思考。
二
到了初三,国语课里,有四种报纸的比较研究学习课。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某地发生的毒咖喱饭事件的关联报道。从报道内容上看,A报就与其他三种报纸不一样。其他三种报纸认为被告的动机是特定环境所致,但A报否定这种说法。这可以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另外,同样认为被告动机是特定环境导致的其他三种报纸,在报道结尾写法上也有相当差异。
这就是说,去法院采访的记者以及完成稿件的人看法不同,报道的内容也就会不一样。所以我们在看了各种报纸后,由此留下的印象也会不同。这就是说,人们在看许多相同的事情时是存在差异的。所以,我认为并不是从一张报纸就可以正确捕捉到事物本身,要注意多方面的信息。由于报社的不同,其新闻报道也会不一样,这是对四种报纸比较后,我才了解的。
此外A报在使用大标题之外,还用许多小的铅字加以说明,所以其大致内容一看就清楚了。B报与其他报纸比较,有很多记者的意见和评论。在评论中可以窥视到记者的推理乃至其“断定”的强有力的自信。而C报则是听了他人的看法后所完成的报道,这也充分显示出记者多方面了解再加以评断的个性。D报的报道,配合使用图表和照片等,让法院审判时的状况更具体更细致。
这样我就发现,发生了一件事要报道在报纸上,各种报纸对此条新闻的重要性的处理是不一样的。放在报纸的第一版显着位置的报道,谁都会最先看一眼,字要是比平时见到的更大的话,马上就会觉得发生了什么事吧。把什么报道放在第一版?铅字的大小如何处理?在有限的版面里,要登载各种报道,编辑们是要颇费脑筋的吧。
我和报纸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