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与《沉默的大多数》1600字
一.初识王小波:
其貌:第一眼看上去不怎么样,有点基因变异的意思,可是第二眼看上去的时候……还不如第一眼看呢。黝黑的皮肤,傻大个儿,身材还行,但还达不到中国猛男的标准。发型……说好听点是霸道、酷,说不好听点就是——他就准养了不止一只鸡。
其人:1952年5月13日出生于北京。是一位自由思想家。自由人文主义的立场贯穿在他的整个人格和思想之中。他特别崇尚宽容、理性和人的良知,反对一切霸道的、不讲理的、教条主义的东西。1997年4月11日因突发心脏病逝世于北京。这一个写书给聪明人看的灵魂飘走了,留给这世界很多。他的文字给编成了四本书:《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还有一本杂文选《沉默的大多数》。
其性格:生性相当抑郁,抑郁既是他的性格,也是他的生存方式;而同时,他又非常非常的浪漫。真正能思想的人并不那么多,能从思想中得到快乐者更是寥寥,他就是其中一个。
二.关于《沉默的大多数》:
小波语:我正在出一本杂文集,名为《沉默的大多数》。大体意思是说:自从我去成人以来,所见到的一切全是颠倒着的。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既然精神原子弹在一颗又一颗地炸着,哪里有我们说话的份?但我辈现在开始说话,以前说过的一切和我们都无关系——总而言之,是个一刀两断的意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
这本杂文随笔集包括思想文化方面的文章,涉及知识分子的处境及思考,社会道德伦理,文化论争,国学与新儒家,民族主义等问题;包括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出来的各种真知灼见,涉及科学与邪道,女权主义等;包括对社会科学研究的评论,涉及性问题,生育问题,同性恋问题,社会研究的伦理问题和方法问题等;包括创作谈和文论,如写作的动机,作者的师承,作者对小说艺术的看法,作者对文体格调的看法,对影视的看法等;包括少量的书评,其中既有对文学经典的评论,也有对当代作家作品的一些看法;最后,还包括一些域外生活的杂感以及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评点。
三.樱花凋零
李银河(其妻)语:
1)日本人爱把人生喻为樱花,盛开了,很短暂,然后就凋谢了,小波的生命就像樱花,盛开了,很短暂,然后就溘然凋谢了。
2)一些人认为“王小波热”是偶然的。但是在我内心深处,我知道它不是的。王小波的文学修养、才能和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机器珍贵的他的文本的价值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显现。年轻一代仍然在读他的作品,“王小波热”并没有过去。后人还将阅读他的作品。也许这就是“不朽”吧。
四.我读我悟
寒假里,买来一堆书,想趁假期“突击”一下,结果——“突击未遂”。因为,当我翻开了《沉默的大多数》,便一头栽进了王小波的世界。一发而不可收拾。
是什么吸引了我?
到底是什么吸引了我,我想可以用句话来概括:严肃但不乏幽默,辛辣但不乏正统,看似调侃但不乏理性与智慧。没错,这就是他。用最诙谐的语言来表达最严肃的主题,从而揭示更深一层的道理;用辛辣嘲讽的方式来反映最真实的事物和其本质;用看似不正经的个性,去批评、评说、赞美,从而又展示了他理性的思维和智慧的头脑。
2)就是不一样!
以前也读过杂文,例如鲁迅的,王蒙及他们的文章。鲁迅,固然辛辣、严肃。但说实话,要不是语文课文里他总在那“晃悠”,我绝对不会看他的东西。看不懂不说还又X又长的。王蒙,语言丰富,道理清晰,但读多了就会有些腻,总觉得却点什么。他们,到底缺了什么呢?(当然不是心眼儿。)鲁迅,毕竟生在那个保守的旧时代,离我们有些远了,他经历的我们没经历过,我们有的他做梦也想不到,所以,这么大的差距和如此遥远的社会背景,叫我如何能接受他呢?王蒙,或许是语言过于华丽吧,我觉得读起来除了可以提高写作水平外没什么别的。而王小波,就是不一样。他是特别的,他的文章也一样。他生活在现代,也目睹了世界在新时代里的变迁,对一些问题看得很透彻,让读者读起来经常会与他有精神上的碰撞和共鸣。况且他的语言通俗易懂、幽默滑稽,叫我如何不喜欢?
读《沉默的大多数》
这本书是一个杂文总集,收集的杂文上百,涉猎的问题也包罗万象。但读过之后,我却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学会思考,学会做人。作为沉默的大多数的我们,没有什么发言权的我们,生活在中国这样的社会里,似乎身心、思想都被法律和至上的权利所禁锢。但我们毕竟是人,人是懂得思考的,而思考又是自由而伟大的。只有会思考的人才是智慧的人,只有会思考的人才是能掌控自己命运的人,只有会思考的人才是不会虚度一生的人,如果不懂得自由地思考,那便是一架逆来顺受,任人摆布的机器。
留在最后的……
最后,我想诚挚地向大家推荐王小波以及他的这部作品《沉默的大多数》。你会看到就是这样一位自由撰稿人,一位行吟诗人,一位自由思想家;一个顽童、骑士,一个崇尚理性、自由和富于奇思异想的人会给你上一节精彩的人生之课!
王小波与《沉默的大多数》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