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总差那么一点点1600字
那个一进门就喊“肚子饿了,饭怎么还没有做好”的人是儿女。
那个一进门,衣服都来不及换,就下厨房烧菜做饭的人是父母。
那个一会说“粥烫了”,一会嫌“菜咸了”的人是儿女。
那个哪怕就一点青菜、豆腐,也要精心烹饪,力争做出滋味的人是父母。
那个成天抱怨作业多,实在太累的人是儿女。
那个累了一整天毫无怨言,洗衣打扫卫生后再“陪读”的人是父母。
那个动不动就开口要钱,不给就生气的人是儿女。
那个省吃俭用、精打细算,却从不在教育投资上吝啬的人是父母。
那个记不住家人生日,可一到自己生日就早早召集同学、朋友聚会的人是儿女。
那个很少记自己生日,却用心为家人准备生日礼物的人是父母。
那个早上赖床,还不停抱怨家人叫他的人是儿女。
那个深夜入睡,黎明即起,准备早点的人是父母。
那个受了一点委屈回家苦水倒个不停,以求得同情和安抚的人是儿女。
那个在外面受了再多气,回家后却强作欢颜的人是父母。
那个有牢骚就发,有烦恼就怨,把家当作坏情绪“宣泄所”的人是儿女。
那个把苦埋在心中,生怕让自己不良情绪影响家人的人是父母。
那个宁愿把大量闲暇时间放在娱乐、和朋友聚会,却不愿回家看看的人是儿女。
那个只要看到亲人,哪怕就一会儿,都神清气爽的人是父母。
那个总以自我为中心,从不把家人太当回事的人是儿女。
那个从不把自己当回事,却总以子女为荣四处“炫耀”的人是父母。
那个总喜欢将爱挂在嘴边,却很少付诸行动的人是儿女。
那个从不把爱字说出口,却将爱播撒于生活每块土壤中的人是父母。
爱,总是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父母和儿女的区别所在。或许,只有等到儿女也成了父母而且慢慢变老的时候,才能真正理解什么叫爱,并将其付诸生活的点滴中去。
爱,总是差那么一点点。可是这一点却差出来千里,差出来天地。
推荐这篇文章的理由很简单,甚至是发自于身为人子女的一种本能,只是对于一种人世间亲情的深刻体会,而非来源于文章华丽辞藻的堆砌亦或是文章逻辑构思的无懈可击。中国人推崇忠孝节义,而“孝道”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核心,也是我们传递伟大的民族精神薪火的必要前提。在孔子的世界中,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在齐家这个环节中,理所当然的包括正确的处理好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亲情成为这些复杂情感中的首要,而如何体味到温馨的亲情,如何对待亲情所赋予我们的人生感悟,这需要我们正确的理解亲情,不只是口号,而要变成一种内在的人格物化。这样的境界由于收到年龄的限制,在青春期之前的年轻人往往无法体悟,而进入大学,同学们的思想观念正发生深刻的变化,随着自身阅历的增长和人生体悟的增强,更应该在这个阶段加强对于亲情体悟的引导和培养。
在这个世界上,在芸芸众生中,你可以没有朋友、没有同学、没有同事、甚至没有兄弟姊妹。但是,你不可能没有父母。父母之爱,是一个时时让我们心头泛起涟漪的爱,常常使我们心中升腾起无比虔诚的敬意.难忘,人生旅途上的几十个春秋,真情岁月,亲情无止境.她似永无休止的源流,当生命面临干涸时,给你以希望;似不灭的灯塔,当天边黑暗袭来时,给你以光明;她似激昂的旋律,当你意志消沉时,给你鼓舞,让你的眼前出现一片青翠;她似激越的号角,当你烦恼袭来时,给你力量,让你的面前呈现一派葱茏;亲情像日月一样一直陪伴在我们的身边,亲情让我们感受到无尽的温暖,给我们奋斗的信心和成功的动力,奔向亲情的怀抱,拥抱亲情的挚爱,追求亲情的光辉……在我们的心中,滋生一种情愫:感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恩亲情,才能战胜生活中的艰难险阻;感恩亲情,才能度过生活中的惊涛骇浪;学会感恩,亲情之花才会更加绚丽多彩!雏鸟尚知反哺,羊羔还懂跪乳,让更多的人从更深的层面去体会亲情的真挚永恒,这是一个民族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之大成!
爱总差那么一点点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