垮掉的一代?1100字
人们总是喜欢把一个年份的人扎成一堆,贴上“80”“90”的标签放在各种形容词前面比对。
“80后”郭敬明的“半忧伤半明媚”触在了不愿长大的人群里。每个人都有不愿意忘记的青春。青春总是让人握紧拳头就想吼吼的年岁。在这种叛逆又敏感的时光里一种执着于怀旧伤感的情调便能打动一片人。可这一片人到底也只是正处于或憧憬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所以所谓“90后”的诞生也归功于“80后”的塑造。而影响“80后”的又是那些永远只活在书本里的作者们。
每一个时代的印迹总会投在下一个时代的浪尖。
那么在整个处于浪尖的“90后”的大包裹里有那么一部分没听过王小波、张爱玲、三毛、季羡林、毕淑敏的,对“文学”的概念也只停留在“青春读物”的层面上。到处嘶吼着“这,就是个性”,总大胆顽强地尝试着各种新生事物的“型人”。于是,在街头校园,一个个波波头,小脚裤,假匡威假LV假D&G如雨后春笋涌现出来,极富生命力的他们奶声奶气地说“我就是非主流”。而这样的“非主流”迥然也成了主流。
一向是用年轻心态粉饰苍老面庞到如今也被用稚嫩言行掩盖“成熟”内心所替代。从处于新社会初期“服从党的组织”的热血青年行进到不愿垮过18岁的少年,再进化到抱着奶瓶嗲声嗲气的“我好喜欢海绵宝宝”。这算不算是世界的年轻化呢?
“90后”就如美国“垮掉的一代”处于安分的社会下,是否也过于烦闷想寻找些刺激呢?
而善于归纳的人们惊喜地用“不寻常”“非主流”的标签贴在了“90后”的大盒子上。这一激动,冤死了多少“沉默的大多数”。
好在“非主流”只是这个时代的一小部分。仍有善良真实的沉默者。仍有敢于富出生命救人的小英雄。仍有富有才识的文艺小青年。仍有坚持自己最初梦想的奋斗者。
我一直都相信这个社会的美好面,好人总会多过坏人。或许会被人鄙视道“不现实”“幼稚”,但我还是认为存在于这颗“水星”上的生命都散发着最纯美的光亮。
大地上的光亮总会一点点扑散开来,吞噬掉角落的阴暗面。
作为划分在“90后”的我处在“潮流”的末端,没大把银子挥霍在各种品牌货,没有娇气的声音博得怜爱。只有“老套”的思想,被挫折包围的境地,
平凡得就像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但,我有思维,有不想被否定的梦想。
从小时候起,每个人都会有“希望被人喜爱”“做一个好人”的单纯想法,希望电视机里背负着“拯救世界”的热血男主角可以是自己,自己永远是光明面的化身,永远是正义的。
即使年岁的碾磨也不愿变成一个所谓的“坏人”。
那么。每个人都想成为一个真正真实而完整的人。一个好人。
无论是哪一个时代的,被贴上负面的亦是正面的都是这样一群人。执着于自己的梦想。希望被人喜爱。成为
更强大的人。每一个时代的人群都在向上攀援。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90后,这种一群新定义的一代决不会是垮掉的一代。同样,都在奋进。以不同的姿态。
垮掉的一代?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