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清明1100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而在我的观察中,正因为有了前句的缘由,后句所描写的情景是并不多见的.
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一场没头没尾的雨,打几声呼噜,闪几下眼睛,哗啦下来,把满大街的人捣得阵脚大乱.
诗里有个宁静的村落,披蓑戴笠的路人踏着雨声,悠然穿行于田亩之间.
然而,眼前的城市,早上没到七点已经醒来,“嘟——嘟——“的鸣笛推不开拥挤的车龙,眼看着就要迟到的学生顶着伞蹬着单车朝学校玩命地冲……雨点频繁地坠落,开出看得见的水花,开出看不见的烦躁.公交车里人满为患已经是家常便饭,下雨时候更甚,沉沉的车身挪进车站,“噔噔“卸下几个,“唰——“又挤一拨,要是实在咽不下,仍有对策:从前门刷了卡,由后门上去,勉强也有个台阶的位儿.应了那句:“嘴巴吃不消,打屁眼塞进去!“
可我始终觉得,对于公交车而言,是没有所谓的“饱和“的,人人头顶上都留着许多“空位“,只要有人愿意举着,有人愿意被举着,还大可以呼朋引伴:“哥们,咱塞!“
呵,这只是我的小小的牢骚,“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诗意“显然有点不尽人意,在这个繁忙的都市.
天管你是苦笑不得还是满肚子的不情愿,该下雨的时节,它依旧下得痛快淋漓!出行的人们,只好打醒十二分精神,但有的时候,不可避免地,心灵深处被打湿……
《新华字典》第796页,“清明:节气名.在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这时黄河中下游及以南地区的气温平均在10摄氏度以上.民间习俗在这时举行扫墓活动.“第848页,“扫墓:到坟墓前祭奠,打扫,对死者表示追念.“
曾经少不更事,以为那是扫“雾“,也难怪,连绵的春雨,经过一个晚上便借着晨曦升腾起白茫茫的雾气,整座城市跌进回忆般的朦胧之中,这个时候,仿佛是天意,人注定要去追思什么,注定要从追思之中捕捞一些值得铭记的东西.
我甚至难以确定自己是否也去祭奠过先人,大概去的时候还没有学会记事,被大人搂在手臂中间,带上山又带下来.听闻的以及从电视上看到的,扫墓的程序原来相当简单:找到祖坟安放的山头,穿过沾衣欲湿的雾水与露水,在墓碑前或献花或除杂草或虔诚地祷告,直起身子再凝望一阵
,罢了便转身离去.往往扫墓的全部内容只在于面朝先坟思潮澎湃而默然无声的几分钟,又恰恰是这几分钟,人们离祖先最近,离开故人最近,离传统的血脉最近.花费了大部分的时间在来去的路途上,花费了大部分的光华在现实生活的奔忙中,有那么一个时令,有那么一处供人追念的土地,能避开繁华,推开喧嚣,静听微言,人的心灵便得到洗礼,得以清净.
一个高三的朋友告诉我,他的妈妈再三祈求祖先保佑他今年顺利通过高考,“呵,老妈就是这样!“
思故有声无声处,最是细雨纷飞时.听着窗边阶前的“嘀嗒嘀嗒“,我想,那些深切的缅怀,那些美好的期许,都会像天幕下的雨——点点滴滴,掷地有声.
写于清明字相关文章:
★ 写在清明50字
写于清明1100字
上一篇:童年趣事
下一篇:《巴黎圣母院》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