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红色1000字
走进红色历史展馆,我们都不约而同地变得庄严,是因为中国近代的历史上,印满了壮士们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的一件又一件英勇事迹,这是中国人血脉中刻着的,对壮烈牺牲的他们的敬畏与自豪。
而这种关于红色历史的事件却在身边不很常见。只记得有一次,志愿者社团开展了《布尔什维克》编辑部旧址的讲解员活动。
那天,当我拿着稿子,和同学们一起穿过小小的弄堂,就觉到了它的隐蔽与安全,可能那时候的几位创刊者也是这么想的吧。走入展馆,我在现代空调的凉风中,闻到了淡淡的书卷的清香。而右手边的墙壁上,还挂着一大幅革命据点的地图,分布在整个长宁区。
踏进展馆的那一刻起,还有隐隐的紧张和不安,想到要离开这张稿子在陌生的同学面前脱口而出一大段话,就对这样大段文字的背诵没有自信。
顺着管理员的引导,我们一行人看到了布置的满满的展厅。我被安排在一楼二区,主要负责介绍长宁当时的学生革命。与墙上的简短介绍大致核对稿子后,我的心稍微定了定,不安的感觉也少了不少。
第二周,我们照常来到展馆做准备,忽然我注意到墙壁中陈列了两张乐谱:不长,但旋律简单亢奋。它就静静地在那里躺着,我知道,它承载着当时大学生对解放热切的期望。我拍了张照,继续到我的区域准备讲解稿。
不知不觉又过了一周,很快,我们迎来了第一批观众——十多个小学生。几分钟之后,他们就到了我负责的区域。
我很慌,总觉得自己没有看熟,明明大部分都贴在展板上,却像灵魂出窍一般地熬过了讲解两条腿都是软的。
然而这次同学们都表现的不错,因此,老师又布置了下一项任务——线上展览。
我们收集了展馆各处的文案与图片,准备重排时间顺序后在少年宫的公众号上呈现给家长和同学。但是读者们大多数是学生,干货的阅读不免有些枯燥无聊,达不到预想的科普效果。
我灵机一动,翻出了之前在展馆内拍摄的乐谱。如果能在阅读时加上听觉的刺激,会不会更加有趣呢?我和老师说出了我的想法。于是,说做就做,我在钢琴上弹出旋律,再配上左手和旋,录成音频,就基本定下了框架。而老师后来的建议则会更加还原当时的场景——请出少年宫合唱团,用上海话合唱当时的欢迎歌曲,而我和同学听到了最后的成果,则都纷纷称赞身临其境。
我们在学习历史,同时也在创造历史,历史的脚步永不停歇。《布尔什维克》月刊和学生革命都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粒尘埃。之所以要学习红色历史,是为了让我们不要再误入歧途,还是为了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奋斗,为了美好的明天与未来。
身边的红色字相关文章:
身边的红色1000字
上一篇:我是一棵长在荒地的树
下一篇:给爸爸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