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柔情似水流,悲情似花落1300字
人们总爱说,情深似海,恩重如山。殊不知细腻的感情,延绵悠远的思念也能打动世人,流传千古。前有李白寄明月与深沉的思念,后有文天祥话山河以言对家国的缅怀。李清照不愧为千古才女,同样是“思”,李清照所作的《一剪梅》却风格迥异。没有壮烈的豪情,更无沉痛的哀怨,她所展现给我们的是最纯粹的“思”,一种来自于青春少女心底最柔软的感情。而正是这至柔之物穿越了千年,融化了无数相思佳人的心。
纵观全文,感情基调的起伏与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词的上片着重写景,写物,透过描写环境塑造了优美朦胧的意境;渲染出了蕴含淡淡凄清的氛围。再看词中所提及的景物:有红藕,有玉簟,有罗裳还有兰舟。单独看来也不过只是一个个华丽的物件,但合在一起,却表现出了如仙境般优美梦幻的场景。再配上巧妙的动词使用,如“轻解”,“独上”,一位含羞待放的少女形象就惟妙惟肖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
在塑造人物,渲染氛围的同时,上片词中作者也运用了意象来间接抒发感情。“雁字”象征着归家,“月满”代表了团圆。这两物都间接表达了作者对家人重聚的渴望。
若单单只读上片,也许感觉不到任何惆怅,看到的只有女子一人慢步于花儿溪水间的闲适。可到了词的下片,这种独自一人的闲适骤然转变成了哀伤,成了让人辗转反侧的思愁。词下片中,字句里少了一丝含蓄,作者更多地使用了直接的抒情表达方法。“花自飘零水自流”,这一句通过借用花儿凋零,溪水流淌表达了时间的无情流逝,更是把花比作自己突出了思念时的煎熬。“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句则是把全词的中心思想径直地点了出来。作者同时还巧妙地运用了数词,既强调了二人之间延绵千里而不断绝的一段“思”,又阐释了与丈夫赵明诚分隔异地的痛苦。这种数词的用法很好地增加了词句的文学性与观赏性。
最后来到全词的精华所在,“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没有意象使用,更无华丽的渲染烘托,但正是这直接,质朴的感情抒发最为动人。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和爱人分离的女子,她独自一人,登上兰舟,纵览亭台楼阁,欣赏花草树木。可即便如此,也消不掉那份“愁”。眉头上的结松开了,心结却系得更紧了。
读完《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一股细腻的惆怅在人胸腔中化开。李清照的诗文之所以能如此有效的传达情感离不开其使用得当的描写手法。虚实结合是本文使用最重要的手法之一。此词之中,李清照所写的则是虚中带实,实中藏虚。上片全部都是写物,本应为实,但读下来却让人感到朦胧迷离,再加上“云中”一词,更让人觉得仿佛漫步于梦中。下片则正好相反。虽然写的是情,写的是思,但让读者感受到的却是沉痛的现实,把人从飘飘然的幻境中拉到了凡尘。由此看来,本文在结构上其实是清晰明了的,上片的作用是看似写景,实为描述孤独之情,为下片的情感喷涌做了至关重要的铺垫。
李清照乃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作者,但是和众多男词人不一样,她所作的词除了蕴涵凄清婉转外还有一份属于女人特有的浪漫。就像本文中她使用的意象一样,无不体现了“柔”之美。屈原有愤然投江的家国情怀;孔子有普度众生的仁义之心;李清照带给我们的则是最简单,最寻常,但又最醉人的相爱之情。其虽不比家国情怀之坚,不如仁义博爱之广,不过却像水一样,柔和悠长,跨越千年,滋润了无数颗心。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柔情似水流,悲情似花落字相关文章:
★ 花落残红350字
★ 香残400字
★ 花落残红400字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柔情似水流,悲情似花落1300字
上一篇: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变帅的灰
下一篇:那卖羊肉的村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