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塔前的回忆1600字
站在这里仰望人民英雄纪念塔,但见三支巨大的三角状椎体相互支撑,彼此扶持着耸入蓝天。
外滩公园,黄昏。
黄浦江水缓缓向前流淌,厚重又温柔,倒映着天光云影,将苏州河温柔地拥抱入怀。
“孩子,过来看看。”外公带我来到了下沉式广场。
这是一个巨大的环形广场,四围的墙壁上错落起伏地雕刻着无数的人像。站在这里仰望人民英雄纪念塔,但见三支巨大的三角状椎体相互支撑,彼此扶持着耸入蓝天。
我的目光流连在这些陌生的面孔上,我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我知道他们都是我们今天需要缅怀的人。我惊讶地发现其中一块墙面上,雕刻着一群战士的人像,其中一个战士正气息奄奄地倚靠在另一位战士的肩头,而他的战友搂着他的手臂上肌肉隆起,眼神愤怒地瞪着前方,好像在说:不,守护这里是我们的职责,即使死亡也无法令我们屈服。
“阿公,你来看,这个像不像您给我讲过的故事?这个是你,那个 是···...”
外公凑近了看,似乎想伸出手摸摸他们,但终于没有伸出手去。
“像的像的。这是纪念解放战争的雕刻,刻的不是他。但是保家卫国都是一样的,都是一样的.··..”外公喃喃的低语逐渐停歇,我的眼前却不由得再一次浮现出了他讲过无数次的半个世纪前的那一幕场景1950年,深秋,朝鲜,某山头。
年轻的外公作为战地记者,肩负使命来到了第118师磨下的一个连,跟随一位姓赵的排长上了前线战地。
小赵年纪不大,约莫二十岁,辽沈战役前入的伍,
已经是经验丰富的老兵了。他皮肤黝黑,个儿不高。夜已经很深了,临时挖出的战壕并不是很结实,无法完全挡住北方山区刺骨的寒流。战士们蜷曲着缩在壕沟里值守,时而低声交谈着保持清醒。
“我们聊了一些话,大致都是些来自哪里,老家都有些什么人之类的。”外公回忆着说,“然后他手伸进怀里,摸了半天,摸出来一张卷了边的照片。”
“这是我媳妇,”小赵嘴边噙着点笑意,粗糙的手指疼惜地摩挲着照片,“刚给我生了个小子,我还没抱够呢。等仗打完了,回去好好疼疼我小子。”想了想,他又补了句:“把我的军功章送给他。”
“想家人了?”外公问道,“后悔参加志愿军吗?”
“那哪能呢!”小赵排长着急了,“老家里全盼着我们赶走敌人,平 平安安地回去呢!”
“哎,记者同志,”他想了想又说,“你说,等我们胜利了,回到祖国,好好建设我们的国家,让孩子们都能安安心心地上学堂、读上书,那该多 好啊。”
异国他乡的暗夜里,阴冷潮湿的战壕中,年轻的志愿军战士温柔地抚摸着一张小小的照片。
“会的,很快就会有那一天的,”外公轻轻地说,“等你们打跑了敌人,我们的祖国就安全了。”
敌人的进攻是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突发而至的,那是极其艰苦的一场战役,敌人的炮火铺天盖地,仿佛能把天地震碎。每次回忆到这里,外公常常会陷人一种剧烈的伤痛和激动之中。透过他浑浊的双眼,我仿佛看到了漫天滚滚浓烟遮天蔽日,遍地滔滔烈焰崩土碎石,血雨四处喷溅,炮弹呼啸着四下横飞的惨烈场景。
“他就是那个时候扑到我身上的。我护着照相机,紧紧趴在地上,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耳朵被炮弹震聋了,什么也听不见,什么也看不见····.”多年以后,无数次地说起往事,外公依然红了双眼。
“后来同志们把我从地上拖起来,我才发现,才发现,他····” 136外公哽咽的声音久久地在耳边回响,我的眼光也长久地停留在眼前的石塔上。三支长枪状的锥形体从广场上拔地而起,互相倚靠着矗立在黄浦江畔,默默注视着滚滚东去的江水,默默注视着两岸林立的繁华的盛世,注视着生活在其间的人们。
“你们这一代人,是真的幸福啊。”外公微笑起来。
顺着他的视线,我看向外滩。时间已是傍晚,此岸与彼岸都闪亮起了多彩的霓虹,将高楼闪耀成了琳琅富丽的水晶宫。七彩斑斓倒映在黄浦江上,形成大片大片的光带,被缓缓行过的游船与货轮打碎成光斑,又散成了满江的彩星。
外公牵起我的手,慢慢走着。那是握过相机、搂抱过战友遗体的手,粗糙又温暖。
回望纪念塔,它依旧沉默地伫立在暮色中,塔身周围已打开了灯光,灯光将塔身映照成三座通天耸立的火塔,那是最纯正的中国红。
碑座上的铭文已隐没在暮色里,但我知道,它就在那里,它说: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中,在上海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它也使我领悟了:
在新中国争取独立自主、捍卫神圣主权的进程中,为这片热土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黄浦江浪涛滚滚,浩浩东流。
外滩两岸华灯璀璨,万象太平。
这盛世,终如你所愿。
纪念塔前的回忆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