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之作家篇900字
“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么样?”
你可别小看它,这是联想电脑公司的广告,它不仅仅只是广告的作用,又让人眼前一亮,思考没有联想的世界的空虚。
从脍炙人口的诗篇到美好快乐的生活,从滚滚不息的长江到无限天空的憧憬,联想无处不在。今天先来讨论联想之作家篇。
求证:每一位作家都会将联想与生活巧妙结合。
解:高尔基的《童年》中,为什么把外祖母的形象表现得那么生动?
例:“外祖母说话好像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去了。”
分析:把外祖母的语言比作鲜花,体现外祖母形象格外美好、温柔,“打进”写出了外祖母对我的话记忆深刻。
所以你能说高尔基没有用到联想的手法吗?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什么能把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进行强烈的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爱自由快乐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的思想感情十分透彻地表现出来?
例:“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单是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
分析:从整体到局部,“单是”后是重点,“以一概全”的写法,写到了植物动物,视觉、听觉、触觉、味觉。这句话体现了鲁迅爱憎分明,使我联想到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典故。
所以作者有机的将这两段对比,用三味书屋来反衬百草园,这不是相对联想吗?你能说鲁迅没用到三相联想法吗?
贾平凹的《月迹》中为什么用“月迹”这个题目来命名?
分析:月亮在地上留下的印迹,月亮走过的地方,正是孩子们追求月亮的过程。文章从盼月→镜中看月→院中望月→杯中饮月→河中寻月→眼瞳见月→沙滩议月。
所以你难道能把贾平凹的《月迹》这个题目一口否决,你能想出来更好的题目来吗?
总结:因为高尔基的《童年》,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贾平凹的《月迹》,都分别用了相关,相对,相似的三相联想法。
所以作家名人都会将联想与生活巧妙结合。
这篇文章就这样搞定了,你别忘记我这篇文章也是三相联想法的“杰作”呀!
联想之作家篇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