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畏因,凡夫畏果900字
作文时,我们常说到“因果关系”。
“因”与“果”互相关联,密不可分。凡事之果,均由“因”造成;凡事之因,必会造成一定的“果”。“果”怎样,取决于“因”是好或是坏。
在这里简单地举个钓鱼的例子。两个人一块钓鱼,结果没有一个人钓到一条。于是,其中一人反思:“我做到最好了吗?我把鱼食放准了吗?我心太急了,还是技术不够高明?”另一人一直苦恼:“唉!今天真是倒霉啊,时间白花了,一条都没钓到!早知如此就不折腾了……”
这两个人,是极典型的“畏因”与“畏果”。前者即使这次没能钓到鱼儿,可是积累了经验,收获了心得,可以肯定的是下次他会少犯之前的错误,有个好的结果。后面那位呢?他还困在之前的抱怨之中,没有寻求到新的改进的途径和妙法,下一次的结果可想而知。
题目之所以为“圣人畏因,凡夫畏果”,正是要厘清两者之区别。圣人与凡夫的差异如天壤之别,不在其它,主要在他们对待事情时所采取的思维方式。同样一件事,圣人会去思考造成这件事的原因,凡事常想着让事物朝着积极的方向去思考,去努力,久而久之,能量朝着积极方向积聚,结果想差也会难。而凡夫则只会看结果,好则高兴,坏则沮丧,消耗在情绪之中。在现实生活中,不仅钓鱼,还有学习,甚至更多不顺心的事情,都需要我们合理归因,积极应对。
圣人人人都仰慕,但是圣人可不是那样好学的。考试没考好,我们拿到卷子第一句话肯定是“怎么这么烂!?”,极少数人会说“谁让我没好好复习呢?”各方面优秀的、再怎么好的同学许想不到拣第二句话来说。由此可见,常人要“圣人”的高度很难,尽管我们脑海中有这个念头。
因—果—因—果……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因和果相生相成,互为转换。这其中,“畏因”的重要性高于“畏果”。在智慧层面来看,“畏”两种不同取向,它可决定你思想的远近、深浅。习惯了“畏因”,你就能见微知著,防微杜渐,预见未来。真诚种下善的、美的“因”,不愁善“果”美“果”不来。也许这就是人生成功的法则,这就是宇宙自然的规律。而“畏果”,多停留在事物的表层,感慨而已,不知究竟,不寻根源,以后可能还会再犯。像所有世俗凡夫一样,我也要在这一点喜欢细谋渥约海畏果”改为“畏因”。
即使达不到“圣人”的高度,我也愿“心向往之”啊。让我们一起行动吧!
圣人畏因,凡夫畏果字相关文章:
★ 人生何畏200字
★ 勇与畏600字
★ 畏700字
★ 勇与畏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