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与忘记,这是个问题1600字
原文
哈姆雷特曾说过:“生或者死,这是一个问题。”而我却要说:“铭记与忘记,同样是一个问题。”
你是否曾经留意过雨后的蜗牛,它为何如此缓慢?那是因为它背负了太多,它不懂得忘记。w
你是否曾时常在午后,翻看儿时的收集,感到一种莫名的幸福?因为你知道铭记。w
铭记与忘记,这是一个问题。w
李太白忘记了人间的假丑恶,直挂云帆济沧海,驶向人生的彼岸;苏轼则铭记了人间的真善美,大江东去,流向人生的汪洋。w
所以我们对于人世间的纷繁之事当忘则忘,当记则记。
佛家强调“舍”,舍掉一切,空即圆满;儒家强调“取”,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而道家则强调“舍繁取简”,大道至简。我们更应如道家所说学会舍与取,懂得铭记与忘记。古今多少名人志士为何会成就如此伟事?正因为他们懂得铭记与忘记。
司马迁忘记了牢房的阴冷,铭记了自己身担的责任,完成了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正是他的铭记与忘记使得千百年来人们依旧记着他,为他举行“风追司马”的活动。
“将相和”的美谈,也是因为他们忘记了污言秽语,忘记了对方的不是,而铭记了大局之重,从而成就流传千年的“将相和”美谈。
古代如此,如今也是这样。
当连战访问大陆的消息传开,谁不为之激动不已呢?连战主席在北京大学作的演讲中曾说:“国共两党应忘记历史的不快,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化干戈为玉帛,化刀枪为犁锄,一同努力奋斗。”在连战主席参观西安兵马俑时,得到了管理处馈赠的一份礼物:一块随秦俑出土的黄土。连战主席激动地接受了这份礼物。台湾如能忘记所有不快,铭记祖国人民对其的思念,就能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所以,面对“铭记与忘记”这个问题,我们何不学习这些仁人志士,忘记假丑恶,铭记真善美。让清风吹走我们的愁怨,让顽石刻下我们的留念,让海水冲开我们的愁结,让星辰照亮我们的前程!
细读
两个对称的段落有一种营造出来的形式美。这种美感在现在的中学生中颇为流行,甚至有的老师指导作文时会教给学生一些套路。有些同学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上来就排比一番,以为这样必然会拿高分,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作文分数的高低,完全取决于内容,绝对不会只是形式。这一部分谈到“铭记”给人的“幸福”感,很是温馨,内容与情味俱足。但也有不足:蜗牛不仅是“雨后”慢,是一直慢,也不是因为“不懂得忘记”。难道蜗牛忘记自己背负的壳,就会快了吗?这里谈的是“取”和“舍”的问题,这是一个明显的失误。
用的是老材料,却是老材料的新用法,视角独特。“济沧海”,则“驶向人生的彼岸”;“东去”,则“流向人生的汪洋”,对比当中用巧思,令人赞叹。更让人赞叹的是材料运用时机的恰当,不断地呼应文章的中心。在材料使用方面,近年的作文有集中化的倾向。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采用尽人皆知的革命故事,刘胡兰、雷锋、张海迪、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居里夫人……这些名人的生命,在21世纪中国中学生的笔下“永垂不朽”——甚至可以倒过来说,“半死不活”——因为所写的还是那几件事。而对于像爱因斯坦在思想与社会学方面的贡献其实一无所知。二是举例多为我们中学课文的作者或作品人物,但说的还只是屈原、项羽、司马迁、李白、苏轼、鲁迅、沈从文、张爱玲,所写的也还是几则老材料,像伍尔芙、卡夫卡等伟大的作家,就没有人关注了。三是选择“感动中国”的人物,如刘翔、戚本禹、任长霞等。材料的老化,缘自心灵的荒漠化,根治这种荒漠,靠的是积累,生活积累、情感积累、阅读素材积累等等。心灵荒漠化了,怎么写得出绿洲呢?顶多幻想一下海市蜃楼罢了。
能够用最简短的话,敷演出佛、儒、道三家的思想,言简意赅。但仔细想想,这里说的是“取”与“舍”的问题,与所给话题无关。可能作者自己也意识到这一点了,所以用一句“学会取与舍,懂得铭记与忘记”来转一下。转得不错,但遗憾的是,还是有失误。
这两则材料的运用应作如下修改:一、把前后顺序倒一下,突出时间的顺序;二、材料证明“取”和“舍”的力度比“记”和“忘”的力度更大一些。一篇优秀的作文,不应有这样令人遗憾的缺点。
连战的材料运用得恰到好处,所引内容也是他的原话,紧凑、简洁,富有张力。
“假恶丑”“真善美”之说,呼应前文,但都显武断牵强,文章也并没有作出详细的解说,给人空泛的感觉。结合前文,为何忘记假恶丑的就是李白而不是苏轼?这样的语句,如果删除会更好。
铭记与忘记,这是个问题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