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档>作文大全>初中生>一年级>小说

2005年陕西省中考作文评卷感受1100字

作者: 更新时间:

  与往年相比,今年陕西省中考作文试题进一步给了考生发挥最高写作水平的宽松空间,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一、形式上的导向性。今年陕西省中考作文果敢采用了近年来开始走俏的选题作文形式。较之2001年采用的单一半命题作文形式及2002年、2003年、2004年采用的单一话题作文形式,这种选题作文形式对考生更具“人文关怀”,是新课程教学理念在中考作文试题上的体现,其导向性十分鲜明突出。

  二、组题上的科学性。两道备选作文试题一道为半命题作文,一道为话题作文,这就很好地避免了一种形式作文试题必然会有的缺憾。而两道备选作文试题的基本要求(如“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等)相同,这又保证了评卷者对不管哪一道备选作文试题写成的作文在评价尺度上的一致性。因而我们说,2005年陕西省中考作文试题在组题上是很科学的。

  三、文体上的开放性。与大多数地市不同的是,今年陕西省中考作文,在往年的基础上继续态度坚决地给了考生选择文体的最大自由。客观地讲,允许“诗歌”成为中考作文形式的地市仍不是很多,而陕西省中考作文,却从2002年至今一再强化“诗歌”可以成为中考作文一种独特文体形式的意识,自然就使中考作文和高考作文在文体“观念”上有机接轨,也最大程度地照顾到了广大考生的利益。

  但从今年的中考作文评卷过程来看,写得好的作文可谓寥寥无几。主要存在着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审题上的问题。虽说今年的两道备选作文试题均未在审题上有故意为难广大考生的意思,可是考生还是出现了太多审题上的问题。如备选题一要求写一篇“窗外的 (风景、故事、人……)”的半命题作文,很显然,题目中要补充的内容应是一具体事物的名称,而补成其它情形的作文却大有人在。另外,许多考生写是写了事物,却出现了抛开“窗外”限制写事物的严重问题。又如备选题二要求以“助跑线”为话题作文,只看我们抄录的诸如“难忘2008”、“让我上网我就好”、“我们的学校”等作文题目,就能窥见考生作文在审题上存在的问题有多么严重了。

  二、创新上的问题。可以这么说,今年的陕西省中考作文,在立意、选材、构思、体式、语言等方面有所创新的犹如凤毛麟角,少之又少。相反,绝大多数考生的作文千篇一律,如出自一人之手,让我们评卷老师们感到十分乏味和困惑。

  三、诗歌作文问题。今年诗歌中考作文的质量在总体上仍不是很高,问题主要还是存在于诗歌特点不鲜明上。八成以上甚至更多数量的诗歌作文,充其量就是把散文化的语言进行了简单的分行排列,也就实在谈不上说具有诗歌丰富的意象和深远的意境等特点了。

  总之,今年陕西省的中考作文,喜(作文命题)忧(考生作文)参半。我们真切地希望,在中考作文命题更趋合理的同时,广大的考生能抓住机遇,发挥自己的最高写作水平,为中考语文获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2005年陕西省中考作文评卷感受字相关文章:

08年陕西省中考满分作文及点评《做个有心人》(900字

08年陕西省中考满分作文及点评《做个有心人》(800字

08年陕西省中考满分作文及点评《难忘那张平静的700字

做个有心人(2009年陕西省中考满分作文)600字

08年陕西省中考满分作文及点评《做个有心人》(600字

2009年陕西省中考满分作文:做个有心人(2)900字

2010年陕西省中考作文''在这里''700字

2008年陕西省中考满分作文及点评1100字

08年陕西省中考满分作文及点评《难忘那张灿烂的1100字

2005年陕西省中考作文评卷感受1100字

2005年陕西省中考作文评卷感受1100字

与往年相比,今年陕西省中考作文试题进一步给了考生发挥最高写作水平的宽松空间,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显著特点:一、形式上的导向性。今年陕西省中考作文果敢采用了近年来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图文

  • 暑假班150字
    暑假班150字

    人们说果树是硕果梦的开始神圣坦荡在树梢尽显却不知树冠也有背阳的另一面真理的颜色太浅唯有虚伪一路绵延果农巡查一遍又一遍果树...

  • 快乐50字
    快乐50字

    小时候快乐是一座俏皮的跷跷板我在这头小伙伴在那头后来啊快乐是一张车票我在这头风景在那头而现在快乐被藏在厚厚的试卷里我在外...

  • 自然之礼——雪900字
    自然之礼——雪900字

    马上临近期末考试了,英语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上着课,而我坐在位子上心不在焉,手上玩着笔,眼睛则瞟向窗外,心中在想:下节...

  • 与雪相伴的日子800字
    与雪相伴的日子800字

    午休,又是在学校“坐牢”的一天,窗外的雨声总是那么助眠,正好也快到中午的熄灯时间,我寻思着也得好好睡上一觉。在意识迷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