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二胡1400字
记得我第一次骑上“二胡”是在我二年级时那个华灯初放的夜晚。四周的情景我不记得了,只记得的那天的月亮很大、很圆。那一天,我不情愿地丢掉心爱的儿童车,其上了年纪比我还大的那辆旧自行车。本来是说好骑时爸爸扶我的,可他扶着扶着就松手了,弄得我一个人骑了老远才明白过来,下得险些滑倒。从那以后,我学会了骑大车子,并与那辆旧自行车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辆车子的把又高又舒服,不像当时新出的车子那般需要弯着腰骑。只是车子有个缺点,就是骑的时候,总是吱呀吱呀地响,搅得人心发慌。每当我与同学一起骑车出去时,我的车便成了大家的“焦点”,弄得我的心里很不舒服。是啊,为什么别人都骑新车子,只有我骑旧车子呢?为此,我痛恨那辆旧自行车,不愿再去骑它。我哭着让妈妈给我卖辆新的,却引来妈妈给我讲的这辆车的故事。在爸爸妈妈相识的时候,妈妈心爱的车子丢了。当时爸爸家里穷,曾向妈妈结了四百多元办事,但听到这个消息后,就狠下心来用这四百多元买了一两当时最好的自行车。这辆看似破旧的车子,是栽着爸爸妈妈穿过几十里山路去看望父母亲的唯一交通工具。当时我的年纪还不算大,并不怎么懂这其中的情感。只是听了妈妈深情的叙述,对那辆车子的不满少了几分。妈妈又说,四百多元在当时可是一比很大的财富,当时一个月工资才五六十元,许多人一年也挣不了四百多元。所以,这辆车子的质量特别好。妈妈问我,是不是这辆车子骑起来比别的更快、更轻松?我点了点头,的确是这样的。
妈妈说,车子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没什么的,可以把它当成一首乐曲来欣赏。其实,那就是一首歌,一首沧桑的歌啊!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后来,我渐渐长大了,但是,我依然无法将那辆自行车刺耳的声音当成一首曲子。直到那节音乐课,老师让我们欣赏阿炳的《二泉映月》。对于二胡曲,我还是听过一些的,于是我就认认真真地听了起来。老师细腻的声音和阿炳凄婉的调子讲我们带入了他的内心世界,那里,是坎坷的征途,是不为人知的寂寥。一曲已尽,那声音却仍在耳边回响。我竟发现,这首《二泉映月》竟似我那辆自行车上吱呀吱呀的声音。那声音何以不堪入耳,那是因为我们不理解,我们不理解啊!再次骑上那辆自行车,刺耳之音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首悲凉的曲子,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当然,这种变化,只有我一个人感受得到。
六年级时,我迷上了骑车旅行,还是那辆二胡,载着我在洛阳市中穿行。从南到北,从西到东,不论是夏日还是寒冬,都从未停止。我已接受了那旁人听起来很难听的声音。是的,它本就是一首曲子,一首沧桑的曲子,一首岁月所留下的曲子。
又是一年月圆时,回想结识二胡到现在的无数个月圆之夜,我心中感慨万千。拿起相机,来到了洛南新区。新区才开发不久,许多地方仍是一片荒凉。一路上,幽幽咽咽的曲调在我耳边静静地响着,新区的人工湖中,倒映着明亮的月。四周寂静无人,只有不时传来的鸟的悲啼。正如《二泉映月》中的一般,曲折的泉水静静地流淌,明朗的月光丝毫不解人心中的惆怅。二胡的声音如泣如诉,时断时续,道尽一生的坎坷,一世的忧伤。
远远的忽对面,似乎有一个人在忘情的演奏,满眼凄凉。明月,秋水,离人,悲曲,组成了一幅悲壮的千古绝唱!
那个夜,我拍下了这样一张照片:明朗的月光下,无痕的秋水静静地流淌着,岸边的岩石上,靠着一辆自行车。不远处,一片小树林若有若无。这画面中的意思,只有我自己才懂。
今年暑假,我的“二胡”还是被拿去修了。二胡的故事也渐渐模糊。但中秋节又快到了,我不禁想起和二胡曾有的故事,百感交集。
故事,终会被岁月遗忘,但我的故事,是不会在我的记忆中消逝的。记忆里的二胡,音已去,神犹存。
记忆里的二胡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