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证”的故事1300字
“票证”的故事
三十年,日新月异;三十年,神州崛起;从昨天的贫穷落后到今日的繁荣昌盛,“票证”见证中国发展,令人感慨万千。
??题记
一天,我从爷爷珍藏已久的“百宝箱”中发现一枚小小的长方形票证,粉红色的底面紫红色的字体,上面印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全国通用粮票”、“壹市斤”和“1965”的字样。我百思不得其解,这“粮票”有何用途啊?我十分好奇地问爷爷,没料到这一问却打开了爷爷的“话匣子”。凝视着那张陈旧的粮票,爷爷面色沉重,他的思绪仿佛飞到了三十年前。
“这是粮票,是三十多年前人们买粮食用的。”
“买粮食还用粮票?”我很奇怪,“用钞票不就直接买了吗?”
爷爷抚摸着我的头,低沉地说:“三十年前,中国刚刚从一场劫难中走出,物质十分匮乏,粮食供不应求,人们每天要吃的粮食也需要凭粮票才可以花钱购买,那时每人每月定量供应25.5斤粮食,每人一个月半斤油,多买一两都不行。不仅买粮凭粮票,买油要油票,买布要布票,甚至买煤还要煤票……那时的餐桌上经常吃的是土豆、萝卜、咸菜,鸡鱼肉蛋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吃到解解谗。”听到这儿,我惊讶得张大了了嘴巴。
“现在好了,你们是不会尝到饿的滋味了,整天大鱼大肉的,还挑肥拣瘦。”爷爷布满皱纹的眼角泛起了一丝微笑,望着我笑咪咪地说。
“你们业余时间都做些什么呢?看电视吗?”
我的提问打破了爷爷的沉思,“买电视机也要凭票啊!一个几百人的单位只能给一张票,再说,有了票也买不起!那时候孩子们的玩具只有铁环和陀螺,大人们闲暇时只有靠听收音机解解闷。”
听爷爷讲,当时为了丰富乏味的业余生活,酷爱无线电的爷爷自己买来了电子管、荧光屏等材料,废寝忘食地奋斗了几十个日日夜夜,一台简易的九寸黑白电视机便在他的手中诞生了。这下可轰动了左邻右舍,要知道那时电视机在淮南也是屈指可数,邻居们哪里见过这稀罕之物?于是每到傍晚,附近的大人小孩便争先恐后地来到爷爷家的院子里看电视,这台简易的电视机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说到这,爷爷的脸上流露出自豪的神情。
“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们的生活变化太大了。”这时,爷爷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慈祥地望着我,“我们餐桌上的美味食品越来越丰盛了,人们想吃什么吃什么,想买什么买什么,鸡鱼肉蛋都吃腻了要吃野菜了;穿着也从灰土布变成了多彩的衣衫;人们告别了低矮的平房,搬进了宽敞的楼房;四通八达的公路代替了泥泞的小路。各种票证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商品琳琅满目,人们可以各购所需。”
看着爷爷灿烂的笑容,我感慨万千:是啊!黑白电视已经成为了历史,宽屏彩色液晶电视已步入了寻常百姓家。互联网的诞生,更是让三十年前看似天方夜谭的事情成为了现实,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
“票证”的故事道出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家庭的巨大变化,见证了中国日益崛起的三十年。让“票证”成为历史的见证吧,我要珍藏起这段祖国变化的宝贵历史物证。
指导老师:江老师
“票证”的故事字相关文章:
★ 鹅的故事2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