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文学狂1200字
应该还是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每次作文讲评课,看着老师站在讲台上,手里拿着几本未发下来的作文本时,我小小的内心都会被一些细碎情愫所占据。我知道,那是激动,是欣悦,是期待,甚至是些许羞赧。然后当我的文章在被老师朗读出来时,在同学们歆慕的眼神里,这些情愫共同汇成一个名词,它叫“快乐”,是文字带给我的最简单的快乐。
不知道是何时开始,这样的岁月已经离我远去了。
那些无知无望的过往,它们是静置于成长年月里温婉如歌的回忆。
我是江南最普通的小镇上的孩子,在一个专断的家庭里长大。从小就学会了乖巧缄默,察言观色,习惯了孤独隐忍的日子。单调刻板的生活一直延伸至现在。和中国大部分90后一样,自生下来就承载起家人所有的期望,亦步亦趋走在这条应试教育的路途上不断眺望终点。
《青春无悔》里说,成长是憧憬与怀念的天平,当它倾斜得颓然倒下时,那些失去了目光的夜晚该用怎样的声音去安慰。
我便想,成长的天平开始向怀念倾斜的时候,应是我孑然独立的年月里切肤体验着命运戏谑的初中。
那是成长里一片暗无天日的茫茫原野,我站在孤立无援茫然四顾的岁月里,悲伤有如台风过境,在内心留下满目
萧然。这种无助就如刘亮程所说,那本该下在全世界的雪,仿佛都下在了我一个人身上。
十五岁那年,我成为内敛自持之人,被岁月侵蚀了表情,将感情从容隐匿与内心柔软隐晦的角落,只剩下自始至
终的沉默。冷眼看着那些淡去的人事,成为回忆里凹凸有致的碑铭。
关于往事,诺言,寂寞,忧伤。
文字,成为我单薄的青春里最深沉的依赖。
记得初一时我开始每晚写日记,一直坚持到高二的现在。在午夜最为清晰透明的时间里,这是段穿越成长的漫长旅行。黑夜将一切浮躁与不安过滤,只剩下思绪翩跹的寂静。那盏熠熠的台灯伴我辗转的日日夜夜,我将厚厚的习题集合上,然后在每一次笔尖与空气的摩擦中,让雪白的纸张上那些无以倾诉的情感随思绪汩汩流淌。
于是,在灵魂与文字的赤诚对话里,那是我梦想的起源与即将逝去的青春里最为深刻的印记。
我想起一本书上写过,时间是用来流浪的,身躯是用来相爱的,生命是用来遗忘的,灵魂是用来歌唱的。
那么文字,才是永远不离不弃的。
如果说我的青春是一根光秃秃的枝桠,那么文学,则是枝头娇翠的绿叶,梦想装饰成繁花。是我对不能选择的生活隐忍妥协的截面唯一的亮色。
那是我内心最为虔诚的梦想,像永不凋零的花。
看过米兰·昆德拉的一本书《生活在别处》,也许每个人都有一种现实与梦幻的夹缝中生存的状态。
三毛一生追逐撒哈拉,朱琴哲为音乐灵感追寻西藏。昆德拉告诉我,只有当你迈开脚步勇敢向梦想走去,你才会
让梦想一步步靠近。
2010年5月10日,我在创新作文大赛在复赛名单搜索里,看到自己的名字。
那是考完试回家的中午,忐忑而激动地点开了秋千网。早已习惯用绝望面对希望。但是那一刻,其实内心是有期
许的。然后看到那句提示:“如果查询到名单则表示已经进入复赛。”
那天单纯的像个孩子一样,一遍一遍输入自己名字。
是如此真实的而具象的,文学所给予我的快乐。
我便认为,在你每一次艰辛付出的背后,收获的惊喜也会有必然。
我笃定这份对文学,对梦想的执着,并将珍视,视为禁脔。
我为文学狂字相关文章:
★ 我为球狂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