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该将善良进行到底?1600字
从亘古以来,什么类型的人都不记其数。坏也分好多种,好也分好多种;但一直不变的是书本上讲的那些根深蒂固的思想,什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什么"舍身为己"。。。 。。。都是"纸上谈兵"哪有几个人把那些思想运用到实际社会当中的?最可恨的是有些滑稽的人学会用他(她)那点纸上学来的文字来隐姓埋名,明明是"张三"但人们却被他(她)那虚伪的饿买年空给蒙蔽起来了,被误认为是"李四"这种人是不是打有人在啊?
但还有少部分人不是如我刚才说写的那样,例如我,我本身就是个太善良的一类人了(笑),呵呵,我并不是在吹捧自己。我想,要是和我接触的人心理也会这么评价我吧?然而,有一类人却把我们有良知的人当作"利用品"在他(她)们那类人中,十层有八层把我们这类人用"傻"字来形容,所以那类人是要么 自私,要么是 没良心"。。。 。。。 好人未必有好报”并非危言耸听,在现实的环境中,好人未必有好报和好人必有好报的例子都举不胜举。农夫与蛇的故事就是好人未必有好报的典型,其实大家都希望所有的人都有爱心,但是大家都又害怕自己做农夫一样的傻事。
姑且设想一下,如果“好人没好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成了人们的思维定势,失却精神、物质土壤的培育,善念的种子未及舒枝展叶便枯萎凋零,那么,世界将会多么荒芜、寒冷和无助。所以,如果我们因为“好人难当”,便不假思索地顺势而退,必将轻率地忽略了生命的首要。因为我们面临的不是简单的加减法,而是一道人生智慧题。第一、我们当好人,是不是为了图一个好的报答?
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称赞、歌颂布施的行为,佛教尤盛。“智者施己,不求受者爱念之心。”就是说要做好人,就不要产生爱念不忘、日后回报的心理。所以做善事、帮助人,都不是为了要有好报,更不是为了积福,甚至不是为了俯仰无愧于天地。当别人跌倒在地的时候,我们伸出的是一双关爱的手;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送去的是一声真诚的问候;当别人躺倒在病床上的时候,我们陪伴的是一份默默的真情。
做好人,是种很舒服的感觉,不求有什么好报,总之做了就做了,过了就过了,只此而已。要是又要积福,又要等好报,又觉得欠天地,倒是目的太多,包袱太重,不如潇潇洒洒地做个好人。
第二、当好人与有好报本来就不是因果关系。
当好人与有无报答,两者只是一个偶然关系,并没有必然联系,把两者非要联系起来只能让人增添无尽的烦恼,很多人抚心自问,对家人,对朋友,对社会,都尽力而为,为什么本身却得不到同样关怀,反而命途多蹇呢?
毛泽东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为什么难?原因很复杂,有个人主观因素,也有社会客观因素。所以,一个人如果想一辈子做好人,想常做好事,就得有必要的心理准备,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因为好人未必有好报。
有耕耘未必就一定有收获,播下龙种,可能会收获跳蚤,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譬如清官多家境清贫,见义勇为者往往后事暗淡,君子常常被小人暗算,做好事不一艿煤帽ǎ萌宋幢鼐鸵簧桨驳鹊取?br>
第三、不管有无好的报答,我们还是应该做好人。
做好人的本质就是慈悲为怀,慈就是给予众生以欢乐,悲就是为众生消除痛苦。心中无我,功德无我,布施无我,才是真正的好人。见好事就上,见困难就让,算不得好人。现在做好人,还得要讲一点策略,不能有勇无谋,好人做了,反而成了罪人。这样的事情太多了,所以,准备做好人的人必须要智仁兼备。最近,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肯特•基思博士积30多年研究心得,写了一本《好人必读》,提出了做好人好事的10条心理准备,颇有新意,给人启迪,发人醒悟,所有好人和准备做好人的人们不可不读。
其一:人大都是自私、不讲道理、以自我表现为中心的,但还是要爱他们。
其二:如果做好事,人们会说你动机不纯别有用心,但还是要做好事。
其三:你如果成功,得到的是假朋友和真敌人,但还是要成功。
其四:你今天行的善事,明天就会被人忘记,但还是要行善事。
其五:坦诚待人使你容易受到伤害,但还是要坦诚待人。
其六:思想最博大的人,可能会被头脑最狭隘的人击倒,但还是要志存高远。
其七:人们喜欢无名小卒,却只追随大人物,但还是要为几个无名小卒而斗争。
其八:你穷数年之功建设起来的东西可能在一夜之间被毁掉,但还是要建设。
其九:人们的确需要帮助,但当你真的帮助他们的时候,他们可能会攻击你,但还是要帮助他人。
其十:当你把最宝贵的东西献给世界时,你可能会被反咬一口,但还是要把最宝贵的东西献给世界。
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应当去做好人,办好事,去追求真善美,因为推动世界前进的,为人类创造幸福的,使社会充满光明的,就是这些好人。尽管我们总是希望好人一生平安,但是,在你准备做好人的时候,我还是要嘱咐一句,做好人就不能想到有好的回报啊,就要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境界啊。
相信好人必有好报而去做好人的人,是一个盖世好人;
相信好人未必有好报仍然去做好人的人,是一个绝世好人。
是否该将善良进行到底?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