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教师手记之426)1000字
书无疑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人类所有文明的传承者,对于有些人来说,可以一日不吃饭,但不可一日不看书。现代电子科技的发展,让知识传播有了更多、更快捷的途径,而书却仍是学习知识的主要载体。
书有各种类型,有的供消遣,有的作研究,有的可珍藏,有的能参考。从小到大,人要接触不同的书,最基本与最常见也是最长时间的应当是各类教材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有各种教材,长大后参加各种培训、进修、考试也有各种教材,甚至要自学某些学问,或者研究某些问题,也需一些教材,这就构成了一种海量的教材书。
那么,这些教材书最后都干什么去了呢?绝大多数的命运只有一个??进废品回收站。为什么?一则是这些书用过以后就没有太大的保存价值,因为既不是最新的研究成果,也没有集经典的大成,大多是告诉人如何入门,教人如何学得一门知识的最基本的原理与法则,所以,大多数人读完了就扔了,更重要的是因为很多人本身就是为拿一文凭而去的,所以一旦文凭到手,教材就成了废物,与其在家占地方,不如卖掉省事;二则是读书的人大多有喜新厌旧的习性,不喜欢用别人用过的旧东西,倘若要将这些旧书收起来再交给下一个用,大多是不愿意的,他们不在乎再花上几块钱买本新的;三则这些教材大多是在经常更新的,不是月月更新的话,也做到了年年更新,体现出了一个与时俱进的原则,常来个修订本或再版本甚至是新版本,让学习的人一直觉得新的才是最前沿的、最先进的,而实际上或许只有一两处地方稍作了改动。
之所以书要常改常新,人们又要常买常扔呢,我们与这些教材的出版有关系,出版商或经销商要将书卖出去,当然是买的人越多越好,于是为了产生经济效益就要不断变换,让买书的人不断跟进,让新来者继续买新书,让大量的旧书退出历史舞台。曾经设想过这么一个交易:让所有有旧的教材书的人将书拿出来,集中起来,大家互相交换或者廉价购卖,提高旧书的使用价值和利用率,既为大家节约了开支,也可以提倡中华勤俭美德,还可以互相传授学习经验,因为很多旧书往往都有学习者的笔记或记号,能将当时的学习所得凝于书内,为后学者提供借鉴。但那是行不通的,由于前面的种种原因,人们没有那样的意识。
书还是常新着,知识却还是那点知识,所不同的是知识被重新组合了,现代社会不缺的是整合、重组的人,却少那些独创之人。不少书的作用也正成为各种知识的分类组合之用了。
(时2006-11-26)
书(教师手记之426)字相关文章:
书(教师手记之426)1000字
上一篇:有一种美丽叫信任
下一篇:放在阳台上的玻璃瓶(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