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走过的1600字
那些走过的,在春天里被铭刻,在夏天里被定格,在秋天里被尘封,在冬天里被冻结。这样,在我走过的路上,所有的情感就无声无息地就地绽放了,成了姹紫嫣红的花朵。我骄傲地告诉自己,那些花儿已经在你的记忆里开放了,并且会常开不败。
那些走过的,是飘若浮云,盈若流水的日子,在某年某月某日某个余晖傍山的时刻遗失了。遗失的美好。我突然变得如失去了巢穴的鸟儿一样惶恐。这时候顾城告诉我,如多你跟着我走,就会数我的脚印。瞧,多么美丽的祈祷。不,顾城,谢谢你给我的启迪 ,如黎明前暗夜里突兀的一颗星给了我指引。但是,我只是想追寻那些遗失的美好,逆着光,逆着时间的足迹追溯。仅此而已。
记忆的潮水滔滔不绝而来,又澎湃汹涌而去,留下了几排浅浅的幼稚的脚印。被搁浅的往事如水涨船高般重新驶入我的脑际,渐次清晰起来。清晰起来的假象。
童年的格调是土黄色的,还带有些许灰白的颠沛流离。我六岁以前,八岁之后的童年时代都是在乡村度过的,六岁至八岁随父母流离他乡。关于乡村的记忆——北方的农村是极其贫困的。贫困的生活,贫困的精神。由于岁月侵蚀了十余年了,我真的把那时的点点滴滴都给淡忘了。有时候那时的片段突然间攫取自己的思想,就拼命地挣脱伤痛的牢狱之门。即使逃脱了,也面色苍白,虚汗倍出,犹如从梦魇中惊醒。
我现在每每看到面黄肌瘦,眼神迷离的非洲难民儿童就觉得特别的揪心。我到现在仍然固执地认为,那时我的我完全与他们无异。可是我现在很好,除了解决温饱的物质问题,还能在网上写字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真好。
少年时是什么颜色的,我就不清楚了,因为我总是把少年和童年两个年段搞的相当混乱。也许这与小时候自己由营养不良而导致的“智力低下”有关吧。若要真的明确这个年段,我希望是十岁到十三岁。再加上一个主题,我敢肯定是懵懂的向上。虽然这个时候我还蜗居在农村,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式,生活的格局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有了质的提升。除此之外就是每天到离我所在的村子有两三里远的另外的一个村子去上学,同整个村子里四到六年级的孩子们。村子里的小学是为一至三年级设置的,只有一间教室和一间办公室。邻村是一至六年级的小学也只有四间教室和一间办公室。当时的教学条件可想而知,所以我要说当时的功课只有语文和数学时就比较让人容易接受了。这不禁让我感慨万千——现在坐在高大明亮的教室里,读着ABCD的小学生永远也无法体会我们那时的生活的,就像是我总对60年代出生的那些人所经历的苦难很怀疑。我不是一个怀旧的人,但是作为走过的岁月就应该被记录下来。
潮涨潮落,周而复始,自然便是如此规律。在这潮涨嘲落后,留下的脚印便逐渐坚实,深厚起来。走过的不再是悲伤的“画地为牢”,而是愈来愈多的“幸福像花儿一样”。
初中的三年青少年时光对于我来说,应该是昂然的绿色。漂泊的家从农村搬迁到县城。我在县城里的最大的公立中学读书。三年里格外地充实,格外的得意。真佩服自己为什么可以除了在功课上那么游刃有余还可以读那么的小说,看那么长时间的电视。现在看着自己刚上温饱线的分数只好叹口气:今非惜比了。很长一段时间自己都是反反复复地向自己的好朋友倾诉的 。喋喋不休。朋友听烦了,就说给自己听,自己也听腻了的时候就只好写下来了。或许这是真的,又或许这是我的臆想。真的是我走过的岁月与留下的足迹,臆想的也是我脑海中上演了前百遍的过去。我所知道的是惟有记下了就不会被尘埃磨灭。
三年时光匆匆从指间划过,流逝,我湖、毫不犹豫地走进了生命中的雨季。一下就是三年的雨,潮湿阴翳随空气弥漫泛滥。我现在上高二了,再过一个月就满十八周岁了,再过一学期就踏上了高三的"不归路"。可是现在每当读书写字时,我的眼前就是闲暇宁静的一片海天相接;每当听课做题时,脑海里就电闪雷鸣,风雨大作。我是这样的喜欢文字,但是为了完成自己上大学的梦想,又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放下自己新爱的纸笔和书。当然是和写作相关联的事物。
现在的生活很枯燥,很乏味,如一碗煮熟了的开水淡然无味。又如一滩发了酶的死水,毫无生气。但是我宁愿把这狗娘养的日子拉很长很长,足够我学会所有的知识并且考一个重点。我像一个结婚狂一样期待着重点的录取书,一张华丽的结婚证。
让主题升华——
足迹很长很长,思绪很乱很乱。挥挥手告别过去,哪怕yesterday once more。
那些走过的,灰白、宝蓝交替着墨绿的年代,浓的淡的,留下的是我的足迹。
那些走过的,风吹雨打日晒的旅途,深的浅的,留下的是我的足迹。
那些走过的,耶和华的祝福安拉的庇佑,实现的未了的,留下的是我足迹。
但是,我不回头,只想把握好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那些走过的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