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聊城市气象局500字
3月23日是国际气象日,上午,我和好朋友窦金磊一起,兴高采烈地地来到聊城市气象局,参加聊城晚报的老师们为我们小记者组织的活动——参观气象台,学习气象知识,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当我们来到气象局后,走进大门,我就看到了两个又高又大的瓶子中间,有一个大屏幕。大屏幕上讲解着恶劣天气给我们带来的不良后果,还讲了气象人员是怎样估计天气的。通过看讲解,我知道了以前是在风筝上放雷达,然后发展到在气球上放雷达。现在的雷达非常高。通过气象台的工作人员的讲解,我还了解了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我们每天看到的天气预报,大致是通过四个步骤制作出来的,一、依靠遍布全市的自动站网络搜集网络监测的气象信息。二、将信息输入模式运算,将运算的结果和监测的资料提供给预报员,三、预报员将许多数据在计算机的图形、图像在分析处理平台上进行分析,制作成天气预报产品,四、将预报产品传送给各媒体。制作成天气预报。我还知道了雾是怎么形成的?冰雹是怎样形成的?龙卷风是怎么形成的?下雷雨时不要在大树下,以免遭雷击,……
通过这次活动,我学到了许多气象科普知识,了解了一些气象防灾减灾的知识,解开了心中“天气”的许多神秘感,开阔了我的视野,我很开心!
走进聊城市气象局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