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曙光》读后感1600字
《猎人笔记》是屠格涅夫的成名之作,它的问世标志着屠格涅夫的创作个性的形成和他的现实主义道路的开端——在这个暑假,我便阅读了这本使我似懂非懂,却又似乎有着无限感受与启发的书。
正如谢德林的评价:“《猎人笔记》对于那些以人民及其困苦为对象的整个文学来说是开风之先”
本书中的人物分为三种人:农奴,自由人和地主。而我认为,所遭受困苦与打击最大的莫过于地位处于最底层的农奴们了,他们所经受的困苦有三个方面:一是地主及其走狗们的压迫,如《总管》中的那一对父子,正是因为地主的心狠手辣,愚昧无知,使得总管胡作非为,惨无人道地压榨着这些农奴们,才迫使这对父子的一家妻离子散,变的穷困潦倒却还不得不继续忍受更残忍更痛苦的折磨;二是社会所带来的困扰,当一些农奴获得自由身脱离地主的约束真正走向社会后,又会受到诸如税务局等社会强势部门的人物或官僚的威胁与勒索,这甚至让生活富裕,精明能干的霍尔不愿意为自己赎身,不想成为自由人脱离农奴阶层!三是让农奴陷入困苦最根本的原因,其实就是农奴制度本身的问题,农奴制让地主们成为社会寄生虫,使农奴成为这些寄生虫奢侈生活的祭品。
农奴制度不仅决定了农奴悲惨的命运,也左右了自由人和地主的生活。在作者描绘的那个社会里,在独户地主奥夫谢尼科夫的叙述中,对于那些地主官僚、高官子弟似乎完全不存在什么“法律”,他们好像可以任凭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寥寥无几的“法律”的“规定”似乎对越是下层的人民就越是“严格”。对于农奴,正是因为这样的农奴制,使得各个农奴遭受各种各样的不平等待遇及让人无法忍受的压迫与折磨。对于自由人,这些摆脱农奴身份后大都成为商人,而他们也会遭到所谓“法律”的限制,在脱离了地主的约束后,还有一批更“狠”的角色在后头等着他们。而对于地主,看似他们并没有任何困苦所言,但如同爸爸说的:即使他们一心想要榨干农奴们的心血,也是必须在能够养活他们的基础之上的!若是这整个制度使得他们连几个农奴都无法养活(也就是没有足够的资金与田地),那么如果这还不够称得上是‘困苦’,还有什么可言?!正如书中那些“独户地主”和即将要破产还硬撑着的地主们。
从介绍中得知,此书是揭露了地主表面上文明仁慈,实际上丑陋残暴的本性,也充满了作者对备受欺凌的劳动人民的同情。我印象中最深刻,认为最富有代表的《总管》一文中,地主宾诺奇金就是个表面温和善良,实际愚昧无知,心狠手辣的人物,他总以为自己有一个多么了不起的总管,只因为他能使每个农奴每个月按时交钱,却怎样也看不透他的总管阿谀奉承背后的惨无人道和阴险狡诈。这些地主有的凶残暴戾,有的无耻放荡,有的伪善阴险。但为何往往反倒是这些愚蠢,腐朽的人物占据高位,声势显赫,随意欺压无论是道德还是才干都比他们强得多的农奴们。
《霍尔与卡里内奇》中霍尔的精明能干,也是经过社会的“重重考验”后形成的沉稳谨慎,卡里内奇的浪漫淳朴,却也只是个天天跟随主人打猎,只能满足自己日常温饱的人物;《歌手》中亚什卡的真挚深沉,歌声中也透露着他的悲伤与叹息;《活骷髅》中露凯丽娅的惊人承受能力,也表示着她对自己悲惨人生道路的无可奈何;《幽会》中阿库琳娜对爱情的执着与真诚,也反衬出“维托克”们对感情熟视无睹,弃之如履的冷漠无情……黑暗与光明互相交错,给人以一种轻轻的失落,也带来一丝隐隐的希望,然而,我不得不惊叹于农奴们乐观的精神世界,美好的情感世界和那高尚的道德力量,是我怎样也无法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在这般艰苦的环境下所能创造出的积极的态度与信念。
黑暗中透出丝丝光明,绝望中露出层层希望,正因为有了书中像米佳那样运用知识帮助下层人民获得平等权利的人物,正因为有了书中自由人所代表的新兴商人们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推动,暗示着这整个农奴社会将要走向尽头!我似乎从这本书中隐隐约约地感受到了黑暗的农奴时代即将迎来黎明前的第一丝光明;处于困苦,饱受折磨的农奴即将走向自由欢乐前的急不可待;残暴,放荡的地主即将走向衰败,没落前的最后的骄横。“火种”已被点燃,黎明前的星光已渐渐开始暗淡,农奴时代即将瓦解!!
我尾随着“猎人”的脚步,阅读他“笔记”的精髓。在森林里“守击”,在雷雨天冒险?漫游,在黑夜里追赶狼群,在星空下看鼹鼠跳舞……《猎人笔记》让我知道了俄罗斯大地不光只有暴风雪,还有美丽的风景……
金华市外国语学校初二:林楚枰
《黎明前的曙光》读后感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