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故乡700字
太奶奶的家在浮槎山下,三间青砖黑瓦房,一个篱笆小院,房前是太奶奶的菜园。浮槎山上有着漫山遍野的翠竹和郁郁葱葱的茶园。竹篮是集市上必不可少的,把竹子削成竹篾,放入水中煮得柔软了,再编成竹篮,卖给四里八乡。装菜的竹篮是要挂在房梁上的,用一个粗粗的铁钩穿过房顶的椽子,承担着家里的“粮仓”。
乡下家家户户的人家,都是会做酱的。还是六七月份的初夏,做酱的工作就已经开始了。将煮熟的黄豆倒入筛子里,上面铺上一层厚厚的白纱布,放在阴凉的地方,酱就开始了发酵的过程。发酵过的酱瑛倒入酱缸,兑上白酒,水还有盐。当它开始喜欢阳光,太奶奶就经常把酱缸搁在屋外,一直到夏天屋后的火烧云映红了西边的天空,才把酱缸搬回去。
夏天,酱缸底下装的是豆角、菜瓜、黄瓜还有辣椒;秋天,嫩黄的生姜在酱缸里变成酱色,变得鲜美,这叫酱菜。酱过的菜配上稀饭,味道堪称一绝。作酱菜吃的是屋前菜园里的蔬菜,太奶奶的菜园围了一人高的篱笆,里面种满了会爬架的豆角,水灵灵的小白菜,番茄、萝卜、茄子,太奶奶带着我一起去摘菜,这些蔬菜在清水里焯过了蘸酱吃,一盆往往不够,再摘上一盆,可能还是不够。
屋后是太奶奶种的树。夏天,枣树叶间结着青绿泛红的枣子,尝起来脆而清甜;秋天,绿蓁蓁的柿树上挂着小灯笼似的柿子,果肉绵软多汁。银杏的叶子缓缓地落到瓦上,地上,更给小屋增添了一份古朴和宁静的气息。
太奶奶是个心灵手巧的人,会做虎头鞋、猫头鞋,上面的图案活灵活现。四里八乡的乡亲们时常来拜托太奶奶做鞋,太奶奶也总是热情地答应了。如今,当年那些穿着虎头鞋、猫头鞋的孩子都已经长大,离开故乡,只有剩下的针线还静静地躺在抽屉,留在老屋。
酱缸依然放在墙角,浮槎山上的翠竹还是年复一年地绿着,只是那些熟悉的人和事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那山下的老屋依旧记忆着熟悉而向往的时光。
童年的故乡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