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村出了大学生600字
去年,我小叔考取大学,全村父老乡亲一齐拥到咱家庆贺,掌声阵阵,其气氛远比村里娶妻嫁女热烈。
咱村在山窝窝里,从前全村人都目不识丁。村里有个婚丧嫁娶,都得到山外求亲奔友写“契约”、“对联”。春节贴对联,有的人竟把山外求人写的“槽头兴旺”贴在床头,让山外亲友当笑话讲。没文化,坑苦了村民,据说明明是2.3元一斤的山货,客商买80元钱的,有人就不知道给多少斤了,只能一斤一斤地卖。有些进山买货的客商占尽了便宜,还嘲笑说:“孔老夫于不愿走到这里。”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先后三次派“文化人”来咱村办夜校,一些村民脱了盲。婚丧嫁娶写东西,再不用到山外求人了。改革开放后,咱村又办起了小学,现在的年轻村民大都具有小学文化程度。村民们有了文化,读懂了山外的文明,增长了见识,在山上植树种果栽药材,很快富了起来。90年代,村民集资修了条通往山外的马路,汽车、拖拉机车水马龙,山货运出去,钞票入袋来。进山买货的客商也不敢耍小聪明,在账上做假了。村民们尝到知识的甜头,又把自己的孩子送上县城进中学,并且不惜重金,给自己孩子择校上学,期望培养出个大学生来。
真是天遂人意,去年,咱小叔以641分的高分被上海交大录取。录取书寄到的那天晚上,乡亲们齐集咱家庆贺,书记村长先后讲话庆贺,小叔也表了态,他们的讲话被一阵又一阵的掌声打断,不得不多次停下来等掌声过后再讲。
掌声,这掌声既是对小叔的褒奖,更是对小叔的鼓励。鼓励他刻苦学习科学知识,以后学成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咱村出了大学生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