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牡丹甲天下1400字
从郑州到洛阳,交通真方便,仅铁路干线就有高铁、动车和普快等若干选择。乘坐高铁,仅仅47分钟就可以实现两个城市间的穿越,选择普快也仅需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这让喜欢旅行、又恐惧长途跋涉晕车的我,倍感轻松。我切实感受到:城市,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当天下午抵达洛阳时,已临近黄昏,可我还是有些贪心,想借看牡丹之机顺便再转转龙门石窟。于是,一下车就直奔龙门石窟去了。一到龙门石窟景点,我傻眼了:尽管夕阳余晖尽现,夜色不久即将降临,可是这也无法阻止游人们游览的兴致和脚步,伊河沿岸,游人如织、络绎不绝,那个场面真叫壮观。
紧邻伊河,感受龙门依山傍水的博大和惬意,镜头里看起来满眼都是是宁静,其实,镜头外满眼都是喧嚣。
一来时间紧迫,二来我一向不喜欢凑热闹,尤其是对于富含文化气息的龙门石窟,我实在不愿这样在摩肩接踵中欣赏。于是,在伊河边小坐片刻,遥望了远在对岸前方的龙门石窟,我们便打道回府了。晚上,联系到在洛阳工作的同学,大家许久不见,聚在一起,还是那么亲切舒服。在老同学张晓的建议和陪同下,第二天清晨我们便赶往隋唐遗址植物园看牡丹了。张晓说,隋唐遗址植物园地方大,环境好,各种植物种类齐全,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牡丹,还可以更好的感受春天的气息。到了那里,果然如老同学推荐的那样,植物园中百花齐放,牡丹更是开的争奇斗艳,美不胜收,看的我们眼花缭乱、流连忘返。
进园没多久,就看到娇艳的郁金香,让人眼晕,多美的花儿!其实,好风景还在后头呢!
渐行渐远,才发现牡丹也不甘示弱,争奇斗艳,百花齐放!
满眼的好景致,让人如痴如醉!高兴之余,老同学还给我们讲起了洛阳牡丹的来历及洛阳的一些民风民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满眼的牡丹,看得我眼花缭乱,美不胜收,蓦然之间我好像明白了古人为啥有“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一说。
传说,武则天当了皇帝,一天晚上酒醉后发诏令,要求所有的花一起开放。百花都吓坏了,赶紧打扮打扮竞相开放。唯有牡丹毫不畏惧,坚决不开。武则天一气之下把它贬到洛阳城外荒凉的邙山上,于是它便在那里扎根繁衍,开出了动人心魄的色彩。这就是洛阳牡丹的来历。
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更增加了洛阳牡丹雍容典雅的气质。事实上,洛阳牡丹初植于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即便现在观赏牡丹,唐宋遗风尤存,雍容而不失雅致,烂漫而不失清趣。“百花之王”、“国色天香”,当之无愧。“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自古至今,年年岁岁皆如此。
牡丹是洛阳的名片,因此洛阳也叫牡丹城,又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说。
身处园中,满眼皆美景,处处皆春意,每每皆惬意,好一派春光!
另外, 牡丹是中国国花,有“花王”之称,寓意富贵、吉祥、平安、圆满。在我国古代,尤其是唐朝,百姓甚爱牡丹,以至于“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白居易《买花》),求的大概就是牡丹美好的寓意吧。
小桥,流水,满眼翠绿,杨柳依依,恍然间竟然有些迷茫,这哪里是洛阳,这分明就是江南嘛!西湖也不过如此,洛阳,真是一个好地方!
乱花渐欲迷人眼,好景让人陶醉,哪里分得清这到底是牡丹还是菊花?只知道一个字,“美!”。
同学还告诉我,他感觉洛阳人对牡丹的热爱,是从骨子里发出来的,是真心喜欢,而不是因为牡丹带来的巨大利益,所以才会有刘禹锡诗《赏牡丹》中所言:“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那样轰动的情形。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果然不假。
一路走来,满眼的好景致,还长了不少见识,让我对洛阳这个十三朝古都又多了几分了解,更多了几分好感。
洛阳牡丹甲天下,果然名不虚传。
洛阳,一座来了还想再来的城市。
洛阳牡丹甲天下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