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著花未1500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很喜欢王维的一首诗,与故人言短情长的对白。浅淡干净的诗意中充满了两个字:故乡。
这让我无端地想起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它拥有温暖的枝干和苍老的皮囊,树下总是守着那些愿意等待我们半生的人。
太多人讲述过孝的含义,但我始终以为,那是一个游子寻找故乡的故事。
打小生长在故乡里的人都渴望早点长大,早日去向那个宽广的世界里闯荡。也许离开时雄心壮志,无甚哀愁。但他们身上永远衔着一根扯不断的线,教他思念,教他牵挂,教他回首忆往昔时,发觉故里一草一木皆有情。
这是一种生来存在的爱,凝在骨子里,在爱中我们懂得报答。孝因爱而生,并把爱世代延续下去。亲情是本能之爱,所以孝发乎心,发乎情,知恩知孝之人必是深情之人。孝是游子的家书,从不需要粉饰,它只知道千程万程,心无旁骛,将游子的关怀迢递故乡。
四书五经从古代追赶到今天,向我们昭告着它严苛的条例。然而孝是没有准则的,孝心不会是白纸黑字的经文,但依旧是游子闯荡四方所背负的信仰,是菩提树下一颗有灵性的种子,心怀慈悲种下它,于是我们就拥有这对所爱之人最美好的关怀与报偿。
哪怕千山万水,赤子之心如是。
从咿呀学语时我就常与姥姥姥爷在一起,吃他们做的饭菜长大。院子里的花草树木我太熟悉,从院门向家中曲曲折折的路,闭着眼也能走过。这绵长的爱平稳地镶嵌在岁月的纹理中,年复一年。有一天我走到楼下时抬头望,姥爷正巧站在窗边向下看,看到我时他一下子笑得很灿烂。那由衷的开心让我陡然心酸,我突然迷茫了。或许我们不曾真正了解他们深沉的感情,或许那些自以为是大张旗鼓的孝心远不如安静的陪伴更能带给他们幸福满足。
当呵护我们长大的人默然老去,我们就会明白,他们所希求的,只不过是那个昔日他们怀抱中的孩子,可以偶尔放慢脚步等等步履蹒跚的他们,可以耐心地坐在他们身旁,听他们讲一讲年轻时的琐事。
我想孝一定是一个古今难解的问题,连孔子的各路弟子也争相向老师请教。孔子的回答从“不敬,何以别乎?”到“色难。”再到“有酒食,先生馔”。唯有一句话令我感到亲切感动,子曰: “父母唯其疾之忧。”父母的心永远为子女保留,无论长多大,走多远,父母的喜怒哀乐永远活在子女的身上。所以子女一生健康平安是对父母最大的慰藉。这时的孔子才真正散发着仁者的光辉,不是作为一个冰冷的政治家,而是以子女,以父母的心情来为孝释义。这样的解答也许并不准确,它是不对等的付出,但至少是那个时代孔子为数不多的流露真情而非崇尚礼法的声音。
很小的时候我们有伟大的愿望,希望成为最了不起的人,给父母、家人最好的生活。而长大后我们变得平凡,却更懂得如何用孝心诠释幸福。可很多时候当我们成为幸福的平凡者,他们却等不及和我们一同幸福而平凡着了。姥爷年轻时是军人,如今喜欢和昔日的战友打电话叙旧,我常听见他在电话中说,你知道吗?那个谁已经走了,还有那谁,他当时是排长……听着听着,我想立刻冲过去拉起他的手,陪他们出去走走,穿过车水马龙,走过大街小巷。原来他们还在我们身边,就是我们最大的福气。
只是我常常在想,每一个孩子长大后,都会成为天南海北飞翔的游子,每一双父母之于自己的孩子,都是游子身后一片属于过去的乡土,或是脑海中旧窗前一株更兼风雨的寒梅。一代又一代,故乡目送着游子远离自己的时光,他们山水兼程去向远方,却只为有一天衣锦还乡。可这一切风尘仆仆的岁月过后,故乡早已不复当年的故乡。
但他们仍会心满意足地为这等待半生。
孝是游子的爱,是岁月旅途上深沉的关怀,是为半生情意去用力地偿还,是从不曾远离那片炽热苍茫的土地。
那终究会是我们的故事。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启程,后来的我们也会成为另一个专心等待归人的故乡。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寒梅著花未字相关文章:
★ 花未开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