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斯拉的执着900字
格斯拉的执着
上完《品质》一课后,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格斯拉先生带给我的皮革似的脸,皮革般的执着与坚韧。
记得在结局揭晓的那一瞬间,我听见有人在小声说:“真不会变通”。也许这是对的,在现在的人看来,一个用灵魂做靴子的人,只要他把百分之一的心思花在宣传上,他就不至于潦倒以至于最终饿死。但格斯拉没有,因为他是用灵魂做靴子的人。
曾经在很多杂志上看到过同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一位考官出了一道难题给四个来应聘的年轻人,问他们如果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他们开车经过车站,看到风雨中站着三个人:一个是病危的老人,一个是曾救过你一命的医生,另一个是你的梦中情人,而你的车只能载一人,你会载谁?四个人都皱起了眉头,面对病危的老人,难道可以见死不救吗?但对于曾经救你一命的医生,这又是你报答的好机会。你魂牵梦萦的梦中情人,如果错过这次了机会,下一次见到又不知何时?这道对人性的考验题,让四个人犹如陷入了绝境,人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
三个人都艰难的选了不同的人,轮到第四个人了,他的答案引起了所有人的佩服,也折服了那位刁钻的考官。他说:“我会把车交给医生,让他载着老人去医院,而我则留下来陪我的梦中情人一起等公交车。
可能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这种变通的智慧,喜欢这样完美的结局。
但故事毕竟只是故事,在故事以外的现实,或许我们很难找到一种最完美的方式。
狼牙山的五位英雄,当初他们执着地走上那条不归路时,是否真的不曾想过回头?我曾经设想过,假使他们用错误的标记引敌人上山,而自己则逃往大部队方向,待敌人发现时,也许已追悔莫及……我还想过他们在那个岔口埋下炸药,将敌人炸个粉碎……我设想过无数种保全他们性命的方法,却发现没有一种比他们的保险。也许只有用五条生命来换取人民群众的安全才是最完美的方式。
就像今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孟祥斌,他为了救为爱殉情的少女,不顾自身安危,救了她,却牺牲了自己。有人说他傻,说他对家庭不负责任,但他觉得值得。他在寒冷的江水中永远睡去了,留给我们的是一颗温暖而执着的心。
在如今这个变通的时代,受着知便与应变教育下的人们却也在上演一幕又一幕格斯拉精神的场景。
善于变通的人让生活更精彩,执着的人却给了我们灵魂。
格斯拉的执着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