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档>作文大全>初中生>初二>议论文

人生苦旅1000字

作者: 更新时间:

  平时喜欢读小说和诗歌,不怎么看散文,或者是因为崇拜名人的缘故,偶尔翻一下的就是余秋雨的散文,感觉他确实是一位散文大家。余秋雨首先是个学者,然后才是个散文家,因此,他的散文处处显出作为一个学者的智慧和哲思。他能在断垣残壁中看到人类文明的轨迹,进而反思人类和文明存在的终极意义,而且,他总是把这种思考放在历史的长河和无限的大自然中,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思索,因此,他的散文的思想显得更为深沉。

  《荒原沧海》选自《千年一叹》,它是作者周游世界几大文明古国时所写的散文当中一篇。在这篇散文里,作者首先展现的是多姿多彩的红海和千里单调的沙漠。两种格调相反的景色相映相衬,构成了非常奇特的景象,既雄伟又壮观。但作者接着指出,在这里,“根本没有留出人的位置”,作者一行,走在这浩大的自然中,自觉“人影微若草荠”,但又心有不甘,想证明一下自己的存在,驱动吉普洒出一片气派,但太阳、沙漠、大海,很快就将它溶化;人,这点微不足道的力量终归于无。这是否意味着人的存在毫无价值和必要呢?如果不是这样,人应该是以哪种状态存在?在这篇散文的后面,作者描写了一位母亲和她的四个孩子,其中最大的一个还不到十岁,他们在朦胧的大海中出现,划破夜色,踩海而来的,然后又在海边的房子里入息。作者把他们存在状态看作是人类挑战自然的极致。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挑战自然的极致,和自然是多么的和谐,人不是自然的对立面,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存在是和自然融为一体的。余秋雨通过自己想征服自然来证明自己和母子们与自然和谐相处做比较,深刻的告诉我们:人类若自以为是的试图嚣张的对待自然,必然被自然所湮没,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才能在自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因此,我们在对待自然时,既不要自卑也不要嚣张。

  这篇散文里还有一对象征的意象:沧海和沙漠。沧海象征文明,沙漠象征文明的对立力量,他们是直接的碰撞,中间没有任何阻隔。而文明从来就是脆弱的,经不起动乱和碰撞,更不要说自然的力量,就是人类自身的战争,都轻而易举将人类几千年辛辛苦苦创造的文明毁于一旦。作者体悟到这一点,因此,“我敬佩希腊,也理解埃及,尤其在这沙漠与大海交接的边沿。”因为希腊哲人推重人,又怀疑人在天地间的地位,告诫饿人们不要自卑也不要嚣张;而埃及文明认识到人类的渺小和文明的脆弱,于是,它便以坟墓的幻影来阻断文明的后续。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文明除了自然因素外,文明为什么会毁灭自身呢?而且是文明程度越高,文明毁灭得越彻底?这值得我们深深思考。

  余秋雨的散文几乎都是这样,充满着对文化的忧思,它的散文集《文化苦旅》所以取“苦”字,大概是因为作者对于文明的深深担忧吧。


人生苦旅字相关文章:

人生150字

朴实人生600字

人生如棋局800字

人生需要自信800字

人生的路900字

充满乌云的人生400字

人生苦旅500字

人生的第一次苦旅400字

人生苦旅1000字

在人生的苦旅中的梦想800字

人生苦旅1000字

平时喜欢读小说和诗歌,不怎么看散文,或者是因为崇拜名人的缘故,偶尔翻一下的就是余秋雨的散文,感觉他确实是一位散文大家。余秋雨首先是个学者,然后才是个散文家,因此...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图文

  • 与书中灵魂的交流700字
    与书中灵魂的交流700字

    阅读,并非如呆子般对着书本机械“打卡”,而是在与伟大的灵魂对话。如今,手机的出现严重冲击了真正的阅读。当我们翻开一本书,...

  • 我想去草原700字
    我想去草原700字

    妈妈的手机里有几张古老的照片,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青色,纯净的天空湛蓝如宝石,一朵朵洁白似棉花糖的云,宛如湖面上的小船,在天...

  • “内卷”的可怕700字
    “内卷”的可怕700字

    我的手表里有一首歌,其中有一句歌词让我印象深刻:“这个世界,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喜欢用分数决定人生。”对于这句话,我深信不...

  • 作业外的生活900字
    作业外的生活900字

    我们学生如今的生活,仿佛众人挤在一条无尽的小道上不停地奔跑,却不知道前方有什么。家长告诉我们要扔掉身上的一切,比如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