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掌打在谁的脸上1300字
现今,民众的阅读越来越倾向于碎片化,功利化,一系列鸡汤,成功学作品风靡;现今的教育评价更是单一化,唯成绩论,孩子,家长,社会不遗余力地为拼成绩疲于奔命。一头是教育减负,教育均衡,一头是培训机构雨后春笋,生机勃勃,名校效应火爆。
这样一幅漫画作品,一针见血,一语中的,是多少孩子,家长的切肤之痛。孩子考了一百分,称赞!吻!可孩子落后两分,98已然仍是十分优异,家长却常以高标准,严要求,必须争取一百,把一巴掌打在了孩子脸上。孩子考了55分,家长心急火燎,一巴掌甩了下来,孩子考了61,有进步,家长高兴,温柔地给了一吻。唉,在这个以成绩论英雄的时代,赏与罚的唯一标尺,在大多数家长手中,就只是成绩,唯成绩马首是瞻。我们谈核心素养,我们高举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大旗,难道只为培养做卷的机器,培养高分的机器吗?这一巴掌打在孩子身上,疼痛的又何止是孩子,疼痛的又何止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举全社会之力,力促孩子成绩的提升,已蔚然成风,所有的赏与罚,是普世的标准。孩子可以在艺术卷上考零分,唯独不能在中高考考试科目出点小差错。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犹在耳旁!钱先生留下的这道关于中国教育发展的艰深命题,不仅是一道光芒四射的世纪之问,更是一道叫人刻骨铭心的制度拷问。“回过头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和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之问”不愧为世纪之问,它用n︰0的简洁比式,让人们在百年的历史长卷里思绪万千。面对今天的评价机制,我们再来解读钱学森之问,不禁汗颜,惶恐。
正如专家所言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所所派生的所有应试教育机制、绩效考评机制、选拔机制,以及教育产品的最后形成,无不指向和围绕教育功利利。成绩无疑成了权威,成了热饽饽,成了学生,家长,社会齐挖的“金矿”,各自使出看家本领也就不足为奇,各种违背教育规律的奇葩性的教育方式,硬性的单一的教育奖惩也就不足为怪了。正如一部热播的电视剧《虎妈猫爸》,很接地气,很现实。艺术是现实的重组和再现,剧作家要引起我们对教育的思考和重视。观照现今学生,家长,社会所承受的多方压力,所处的教育环境,不得不说,一切对于成绩的追求显得畸形而充满伤害,我们在以爱的名义扼杀孩子的天性,绑架孩子对于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一切的逼迫都与自由相悖,与学习规律相左。
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真就是一个造就顺民的制度。那些钱先生所渴望的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在现今的教育制度下,他们的思维慢慢受到钳制,他们的兴趣慢慢被周围所同化,所有的评价都告诉他们,成绩才是硬道理,考好成绩家长和颜悦色,亲友夸赞连连,社会上把你标榜为“别人家的孩子”,一考定优秀。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也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与判断,他们只要会做卷子,会考满分,他们会明白一切的兴趣,爱好,探究都只是教育的附属,周围的人不在乎。
那个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时代渐行渐远,这个时代,我们要求9A,要求成绩上的全面发展——当年钱钟书数学考15分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臧克家更是凭借三句小诗,数学考了零分被闻一多先生破格录取,都成为历史了吧。这个过于组织化,行政化管理的教育机制,注定不可能培养精英人才,是全民弱教育化。
谁说巴掌打在孩子脸上?这巴掌早打在父母心上,鞭笞的是教育机构,教育体制!
巴掌打在谁的脸上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