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某村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
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为做好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为了解掌握我乡当前农村现状,摸清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方式和工作思路,根据县党办的要求,接到通知后,我乡立即组成调研组,于8月8日深入到xxx村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完成情况、今年的目标任务和推进情况
1、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完成情况
xxx乡xxx村是“五个100”规划扶贫村,在XX年度又再次被县政府列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为使xxx村新农村建设工作顺利实施,XX年,县政府成立了新农村建设规划小组,具体由农办牵头,组织财政、交通、水利、农业、扶贫等二十多个部门,聚集了大量的人力对xxx村进行了实地踏查,结合xxx村的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以规划为基础,以“五通五改三新三提高”为重点,“五通”即:通路、通水、通风、通话、通广播电视;“五改”即:改厕、改圈、改灶、改房、改变传统落后的生活习惯;“三新”即:培养新型农民、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创建农村新的精神面貌;“三提高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着力建设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一项有特色的支柱产业,一个畅通的公路网络,一套完整齐全的配套设施,一个坚强有力的村级领导班子和一个文明进步的村规民约。通过四至五年的努力,基本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宽裕,村内环境整洁优美,村民思想道德良好,村级民主管理健全,公共设施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力争到XX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0,达到4538元以上,人民群众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标准。
xxx村新农村建设规划项目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公路建设、移民搬迁、村寨道路硬化、通话通电等。其中:规划每年利用冬闲地种植脱毒马铃薯300亩,封山育林1620亩,花红种植800亩,板栗140亩,花椒120亩,石漠化治理275亩,实施坡改梯(水毁工程)、水利建设等项目,规划总投资1924万元。其中:用于生态建设投入142.1万元,产业发展投资456万元,基础设施及能源建设投入641.8万元,改善村容村貌投入192.6万元,农村社会事业方面投入58.9万元。
xxx村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定稿后,经乡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2、今年的目标任务和推进情况
今年xxx村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是:大力实施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发展状大畜牧业,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力工经济,想方设法增加群众收入。
(1)种植项目的建设情况
①、XX年度,在县农业局的支持下,xxx村调进脱毒马铃薯13.4吨,种植面积95亩,目前正待测产验收。
②、石漠化治理工作全面开展,实施地点从夹岩至大寨,面积397亩。
(2)村容村貌的治理情况
①、xxx村共有自然村寨10个,现有3个自然村寨(木房、玉丰、大寨)已完成村寨道路硬化,硬化面积8500余平方米,总长9000余米,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
②、沼气池建设全面普及,xxx村从XX年开始实施农村生态能源沼气池建设项目,历时3年,现已建设沼气池432口,普及率达到89.6左右,部分农户因投资不足,场地不够等因素制约未得以建设,今后将着力帮扶,予以改善。
③、活动场所的改造即将启动。xxx村老年活动中心建设项目已选点玉丰,接近村活动室,土地丈量工作已全部完成,工程正待建设之中;玉丰一组球场建设项目也即将启动,水泥拨调基本到位,预计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④、XX年度完成改厕400口,卫生条件明显改善。
(3)移民搬迁工作,xxx村石峰一二组搬迁项目全部启动,土地调整即选点工作全面开展,共涉及72户,263人,选点具体落实在xxx村下木房河道旁,交通便利。
(4)通路工程及农电改造,规划一组中涉及到木房至石丰,大石包至毛家坡两条公路网络已通过县交通局立项批复,目前毛路建设已能通车,待项目到位后即组织实施。
(5)农村茅草房改造工作进展顺利。xxx村XX年开始实施农村贫困户茅草房改造工程12户,今年又再次安排落实12户,目前正在建设之中。
(6)通水工程建设情况。xxx村是一个典型的缺水村,群众人畜
饮水极为困难,水源缺乏,实施小水窖工程将作为xxx村改水的重要项目之一,现已建成“母亲水窖”250口,利用水利项目建成小水窖50口。
(7)农田基本建设工作取得成效
在规划项目中,涉及到农田基本建设项目已经启动,现已建成下木房河道一处,煤洞坡水毁工程一处,总投资达38万余元,全长2450
余米,恢复农田430亩。
(8)通电通话工程
农网改造工程在全村全面启动,进村电网已架设完毕,主线正在立杆,计划8月底全面建成使用;电视网络工程已建成远教室1个,安装电视接收器3个。
(二)、资金投入情况
1、国家、省、市、县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
(1)国家投入的有沼气池建设项目、茅草房改造项目,茅草房改造共实施了12户,共投入资金7.2万元,国家投入资金3.6万元。沼气池建设800口,共投入资金120万元。
(2)省投入的有石漠化治理、通村公路建设、移民搬迁等项目,石漠化治理从夹岩至大寨,治理面积397亩,投入资金11.91万元,通过村公路12公路,投入资金60万元,移民搬迁76户,投入资金216万元。
(3)市投入的有茅草房改造、卫生改厕项目,茅草房改造12户,投入资金3.6万元,卫生改厕400个,投入资金12万元。
(4)县投入的有村寨道路硬化、村活动室、精神文明活动中心、电网改造、饮水工程、农田水利建设、广播电视、马铃薯种植等项目,道路硬化780平方米,投入资金2万元,村活动室建设投入资金8万元,精神文明活动中心投入3万元,农电网改造投入120万元,饮水工程小水窖建设50口,投入资金5万元,农田水利建设修建水毁工程一处,投入资金38万元,广播电视接收站安装3个,投入资金3万元,马铃薯种植95亩,投入资金6700元。
2、农民自主筹资投劳情况
农民自主筹资投劳主要体现在公路、人畜饮水、沼气池建设等项目方面,公路建设投劳5万个工时,人畜饮水投劳6500个工时,沼气池建设筹资80万元。
3、社会力量投入
无社会力量投入。
4、支农补贴落实情况
支农补贴资金主要是农村家庭困难的子女入学实行“两免一补”,共补助学生12名,补助金额为3600元;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补贴资金共18万元。
5、金融支农情况
发放小额贷款共27万元,用于支持农村发展种养殖业。
(三)生产发展情况
1、现代农业发展情况
(1)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通过以国家投入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努力增强对农业的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业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努力提高科技含量。
以推广“双杂”良种为主的农业适用技术得到普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突破,一批农业增产增收的适用技术得到推广。实施沼气池生物能源利用工程、文明村寨路面硬化、对缺乏生存条件的石旮旯组实施移民搬迁等项目,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条件。
(2)加快林业发展步伐,治理恶劣的生态环境
以生态治理为目标,XX——XX年累计实施退耕还林17276亩,荒山造林1600亩,全乡森林覆盖率达到17.4,使全乡生态环境条件得到改善。
(3)充分利用优势,加大对农业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不同的农业项目,大力实施坡改梯、水毁工程,保护面积1066亩;实施脱毒种薯、优质梨、养羊、肉牛养殖等种养殖业项目,增加群众收入。
二、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结合新农村建设,xxx村立足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大村级开发力度,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实现了跨越发展。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年提高。新农村建设实施以来,新增种养殖大户5户,新增各类运输车辆28辆,新组建建筑专业工程承包队伍2个,外出从业人员460人,全村从事二、三产业总人口达150余人,年人均收入22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20。
(二)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由XX年的3万元发展到XX年的8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增加50万元。
(三)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依托资源优势,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带动成效明显。xxx村依靠发展草山草坡资源,发展肉牛养殖128头,使部分农民群众收入得到提高。新增了一些专业养殖户。
(四)改善生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蒸蒸日上。茅草房改造迅速推进,截止目前,全村茅草房改造实施了12户,已基本完成。下木房到石丰、大石包至毛家坡两条公路,已于今年7月底动工修建,计划今年11月底建成通车。村寨道路硬化完成5625米,硬化面积7800余平方米。精神文明活动中心选址结束,年内动工修建。石旮旯72户、263人的移民搬迁工程已经敲定,资金到位后立即组织实施。
(五)惠农政策深入落实,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解决村民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全面实行了农村合作医疗,加强村级卫生室建设。启动了农村贫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寻求出路,确保失地群众不失收、不失业、不失保、不失居。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对特困小学、初中学生实行救助,“两免一补”政策已落实到位。提高了电视覆盖率,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六)民主管理深入人心,尊老爱幼蔚然成风。xxx村普遍实行了村级规范化管理,经常深入开展“村民议事”活动,切实转变了干部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夯实了基层稳定,推动了了村级繁荣,议出了和谐环境,促进了村级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农民群众勤劳致富,互助友爱,尊老爱幼蔚然成风。
三、存在的问题
(一)新农村建设宣传力度不够。虽然中央、省级媒体对新农村建设宣传力度较大,部分党员群众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位。同时,由于对不同的少数民族、不同类型的村民组、不同的经济实力和地理位置缺乏相应的建设标准,目标不明确,具体操作中难以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积极性。
(二)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和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与误区。一是存在着尚有较为严重的“等、靠、要”思想。调研发现,基层干部虽然对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很清楚,但是说起如何结合实际推进工作,却要等上面布置;多数农民也没有把自己摆进去,表示“上面要干啥就干啥”。村干部认为提不提新农村建设,对抓建设促发展没有区别。干部对于新农村建设存在模糊认识,思想上希望立竿见影、早见实效,指望两三年工夫就能建成新农村,有的提出全部拆除现有住房,实现村民的整体搬迁,老百姓最担心的是“大拆大建,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三)农业生产力水平有待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适应市场化发展的需要,分散、小规模的粗放经营格局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效益低下,市场竞争力不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繁重。
(四)农民增收既面临着农业内部受资源约束,增收潜力不大的压力,又面临着农业外部就业竞争加剧的巨大压力,提高农民、转移农民、致富农民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繁重。
(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免征农业税后,农村财政“缺口”大,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治理很难开展,农业抗风险能力薄弱,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六)农村稳定工作亟待加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凸现,群体性事件增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繁重。
(七)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随着开发建设的逐步深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一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目前,农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不强,发展的路子不宽,工作方法不多,在群众“盼富”面前力不从心。二是工作作风不扎实。服务意识不强,缺乏对农村工作的热情和对农民群众的感情。三是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正常的办公费用难以维持,因此村级组织作用发挥不够好,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随之减弱。四是农民的法治意识淡薄。农村法制建设相对滞后,法律在调整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过程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村社会法治文化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四、对策及建议
(一)要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新形势。要利用明白纸、标语横幅、群众会议、“2131”工程等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标准、要求进行全方位宣传,在全社会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围绕中央“20字”方针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要切实加强新农村建设领导。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指导,县农村建设机构要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农民期盼什么,需要什么,他们最有发言权,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须尊重农民意愿,不能搞形式主义。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部门积极配合、村组干部群众主动参与”的领导机制,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真正把新农村建设抓出成效。
(三)要凸现新农村建设新亮点。要以示范村建设为主体,全力提升示范村建设的规模化、规范化、科学化、配套化。一是要超前规划。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要求,把小康住宅、道路建设、环境美化、设施配套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依据这一主体分步实施,整体推进。二是要高起点建设。对于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要坚持20年不落后,30年能改造的要求,对于各项配套建设力求高起点、高标准,避免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切实达到以点带面、示范引导的作用,进而推动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
(四)要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根本是发展农村经济,重点是增加农民收入,难点是构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因此,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手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跳出农业发展农业,跳出农村致富农民,通过工业拉动、城镇带动、招商推动、民营激活等方式,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快速转移。要采取“内外抓、综合抓、重点抓”,既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把农业和农村内部的文章做足,又要加快村级经济开发,发展第三产业,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既要抓好面上增收,全方位开辟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和途径,又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好农村贫困人口等特殊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做好扶贫救助工作;既要立足当前采取见效快的具体措施,又要着眼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建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多途并进,多管齐下,不断开拓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空间,不断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五)要打造农村新经济。建设新农村,最根本的是发展农村经济。要着眼于壮大村级经济势力、增加农民收入,要继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种养殖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畜牧业。
(六)要规划建设好移民新村。要搞好主干路两侧项目,有计划地推进村庄合并工作,推进村居楼房化。强化政府服务功能,统筹社会各方力量,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搞好乡村道路的改造和管护,逐步完善村村通柏油路、通客车,实施户户通有线电视、通自来水工程。
(七)要建立农民新保障。做好学校危房改造和减免义务教育阶段杂费工作,推广农村改厕、改水,继续抓好规范化卫生所、农村文化大院、农村敬老院建设。建立健全以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
(八)要培养造就新农民。要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和促进就业为目标,实施失地农民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信息网络和劳务输出服务机构,开辟转移就业“绿色通道”,全面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增加务工收入。
(九)要弘扬农村新风尚。要突出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和文化阵地建设。一是以文明村建设为抓手,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大力开展以遵纪守法、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推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二是要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大力发展农村生态文化,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基本情况
(一)、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完成情况、今年的目标任务和推进情况
1、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完成情况
xxx乡xxx村是“五个100”规划扶贫村,在XX年度又再次被县政府列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为使xxx村新农村建设工作顺利实施,XX年,县政府成立了新农村建设规划小组,具体由农办牵头,组织财政、交通、水利、农业、扶贫等二十多个部门,聚集了大量的人力对xxx村进行了实地踏查,结合xxx村的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以规划为基础,以“五通五改三新三提高”为重点,“五通”即:通路、通水、通风、通话、通广播电视;“五改”即:改厕、改圈、改灶、改房、改变传统落后的生活习惯;“三新”即:培养新型农民、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创建农村新的精神面貌;“三提高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着力建设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一项有特色的支柱产业,一个畅通的公路网络,一套完整齐全的配套设施,一个坚强有力的村级领导班子和一个文明进步的村规民约。通过四至五年的努力,基本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宽裕,村内环境整洁优美,村民思想道德良好,村级民主管理健全,公共设施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力争到XX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0,达到4538元以上,人民群众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标准。
xxx村新农村建设规划项目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公路建设、移民搬迁、村寨道路硬化、通话通电等。其中:规划每年利用冬闲地种植脱毒马铃薯300亩,封山育林1620亩,花红种植800亩,板栗140亩,花椒120亩,石漠化治理275亩,实施坡改梯(水毁工程)、水利建设等项目,规划总投资1924万元。其中:用于生态建设投入142.1万元,产业发展投资456万元,基础设施及能源建设投入641.8万元,改善村容村貌投入192.6万元,农村社会事业方面投入58.9万元。
xxx村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定稿后,经乡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2、今年的目标任务和推进情况
今年xxx村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是:大力实施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发展状大畜牧业,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力工经济,想方设法增加群众收入。
(1)种植项目的建设情况
①、XX年度,在县农业局的支持下,xxx村调进脱毒马铃薯13.4吨,种植面积95亩,目前正待测产验收。
②、石漠化治理工作全面开展,实施地点从夹岩至大寨,面积397亩。
(2)村容村貌的治理情况
①、xxx村共有自然村寨10个,现有3个自然村寨(木房、玉丰、大寨)已完成村寨道路硬化,硬化面积8500余平方米,总长9000余米,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
②、沼气池建设全面普及,xxx村从XX年开始实施农村生态能源沼气池建设项目,历时3年,现已建设沼气池432口,普及率达到89.6左右,部分农户因投资不足,场地不够等因素制约未得以建设,今后将着力帮扶,予以改善。
③、活动场所的改造即将启动。xxx村老年活动中心建设项目已选点玉丰,接近村活动室,土地丈量工作已全部完成,工程正待建设之中;玉丰一组球场建设项目也即将启动,水泥拨调基本到位,预计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④、XX年度完成改厕400口,卫生条件明显改善。
(3)移民搬迁工作,xxx村石峰一二组搬迁项目全部启动,土地调整即选点工作全面开展,共涉及72户,263人,选点具体落实在xxx村下木房河道旁,交通便利。
(4)通路工程及农电改造,规划一组中涉及到木房至石丰,大石包至毛家坡两条公路网络已通过县交通局立项批复,目前毛路建设已能通车,待项目到位后即组织实施。
(5)农村茅草房改造工作进展顺利。xxx村XX年开始实施农村贫困户茅草房改造工程12户,今年又再次安排落实12户,目前正在建设之中。
(6)通水工程建设情况。xxx村是一个典型的缺水村,群众人畜
饮水极为困难,水源缺乏,实施小水窖工程将作为xxx村改水的重要项目之一,现已建成“母亲水窖”250口,利用水利项目建成小水窖50口。
(7)农田基本建设工作取得成效
在规划项目中,涉及到农田基本建设项目已经启动,现已建成下木房河道一处,煤洞坡水毁工程一处,总投资达38万余元,全长2450
余米,恢复农田430亩。
(8)通电通话工程
农网改造工程在全村全面启动,进村电网已架设完毕,主线正在立杆,计划8月底全面建成使用;电视网络工程已建成远教室1个,安装电视接收器3个。
(二)、资金投入情况
1、国家、省、市、县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
(1)国家投入的有沼气池建设项目、茅草房改造项目,茅草房改造共实施了12户,共投入资金7.2万元,国家投入资金3.6万元。沼气池建设800口,共投入资金120万元。
(2)省投入的有石漠化治理、通村公路建设、移民搬迁等项目,石漠化治理从夹岩至大寨,治理面积397亩,投入资金11.91万元,通过村公路12公路,投入资金60万元,移民搬迁76户,投入资金216万元。
(3)市投入的有茅草房改造、卫生改厕项目,茅草房改造12户,投入资金3.6万元,卫生改厕400个,投入资金12万元。
(4)县投入的有村寨道路硬化、村活动室、精神文明活动中心、电网改造、饮水工程、农田水利建设、广播电视、马铃薯种植等项目,道路硬化780平方米,投入资金2万元,村活动室建设投入资金8万元,精神文明活动中心投入3万元,农电网改造投入120万元,饮水工程小水窖建设50口,投入资金5万元,农田水利建设修建水毁工程一处,投入资金38万元,广播电视接收站安装3个,投入资金3万元,马铃薯种植95亩,投入资金6700元。
2、农民自主筹资投劳情况
农民自主筹资投劳主要体现在公路、人畜饮水、沼气池建设等项目方面,公路建设投劳5万个工时,人畜饮水投劳6500个工时,沼气池建设筹资80万元。
3、社会力量投入
无社会力量投入。
4、支农补贴落实情况
支农补贴资金主要是农村家庭困难的子女入学实行“两免一补”,共补助学生12名,补助金额为3600元;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补贴资金共18万元。
5、金融支农情况
发放小额贷款共27万元,用于支持农村发展种养殖业。
(三)生产发展情况
1、现代农业发展情况
(1)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通过以国家投入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努力增强对农业的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业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努力提高科技含量。
以推广“双杂”良种为主的农业适用技术得到普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突破,一批农业增产增收的适用技术得到推广。实施沼气池生物能源利用工程、文明村寨路面硬化、对缺乏生存条件的石旮旯组实施移民搬迁等项目,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条件。
(2)加快林业发展步伐,治理恶劣的生态环境
以生态治理为目标,XX——XX年累计实施退耕还林17276亩,荒山造林1600亩,全乡森林覆盖率达到17.4,使全乡生态环境条件得到改善。
(3)充分利用优势,加大对农业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不同的农业项目,大力实施坡改梯、水毁工程,保护面积1066亩;实施脱毒种薯、优质梨、养羊、肉牛养殖等种养殖业项目,增加群众收入。
二、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结合新农村建设,xxx村立足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大村级开发力度,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实现了跨越发展。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年提高。新农村建设实施以来,新增种养殖大户5户,新增各类运输车辆28辆,新组建建筑专业工程承包队伍2个,外出从业人员460人,全村从事二、三产业总人口达150余人,年人均收入22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20。
(二)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由XX年的3万元发展到XX年的8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增加50万元。
(三)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依托资源优势,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带动成效明显。xxx村依靠发展草山草坡资源,发展肉牛养殖128头,使部分农民群众收入得到提高。新增了一些专业养殖户。
(四)改善生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蒸蒸日上。茅草房改造迅速推进,截止目前,全村茅草房改造实施了12户,已基本完成。下木房到石丰、大石包至毛家坡两条公路,已于今年7月底动工修建,计划今年11月底建成通车。村寨道路硬化完成5625米,硬化面积7800余平方米。精神文明活动中心选址结束,年内动工修建。石旮旯72户、263人的移民搬迁工程已经敲定,资金到位后立即组织实施。
(五)惠农政策深入落实,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解决村民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全面实行了农村合作医疗,加强村级卫生室建设。启动了农村贫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寻求出路,确保失地群众不失收、不失业、不失保、不失居。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对特困小学、初中学生实行救助,“两免一补”政策已落实到位。提高了电视覆盖率,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六)民主管理深入人心,尊老爱幼蔚然成风。xxx村普遍实行了村级规范化管理,经常深入开展“村民议事”活动,切实转变了干部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夯实了基层稳定,推动了了村级繁荣,议出了和谐环境,促进了村级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农民群众勤劳致富,互助友爱,尊老爱幼蔚然成风。
三、存在的问题
(一)新农村建设宣传力度不够。虽然中央、省级媒体对新农村建设宣传力度较大,部分党员群众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位。同时,由于对不同的少数民族、不同类型的村民组、不同的经济实力和地理位置缺乏相应的建设标准,目标不明确,具体操作中难以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积极性。
(二)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和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与误区。一是存在着尚有较为严重的“等、靠、要”思想。调研发现,基层干部虽然对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很清楚,但是说起如何结合实际推进工作,却要等上面布置;多数农民也没有把自己摆进去,表示“上面要干啥就干啥”。村干部认为提不提新农村建设,对抓建设促发展没有区别。干部对于新农村建设存在模糊认识,思想上希望立竿见影、早见实效,指望两三年工夫就能建成新农村,有的提出全部拆除现有住房,实现村民的整体搬迁,老百姓最担心的是“大拆大建,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三)农业生产力水平有待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适应市场化发展的需要,分散、小规模的粗放经营格局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效益低下,市场竞争力不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繁重。
(四)农民增收既面临着农业内部受资源约束,增收潜力不大的压力,又面临着农业外部就业竞争加剧的巨大压力,提高农民、转移农民、致富农民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繁重。
(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免征农业税后,农村财政“缺口”大,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治理很难开展,农业抗风险能力薄弱,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六)农村稳定工作亟待加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凸现,群体性事件增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繁重。
(七)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随着开发建设的逐步深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一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目前,农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不强,发展的路子不宽,工作方法不多,在群众“盼富”面前力不从心。二是工作作风不扎实。服务意识不强,缺乏对农村工作的热情和对农民群众的感情。三是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正常的办公费用难以维持,因此村级组织作用发挥不够好,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随之减弱。四是农民的法治意识淡薄。农村法制建设相对滞后,法律在调整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过程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村社会法治文化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四、对策及建议
(一)要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新形势。要利用明白纸、标语横幅、群众会议、“2131”工程等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标准、要求进行全方位宣传,在全社会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围绕中央“20字”方针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要切实加强新农村建设领导。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指导,县农村建设机构要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农民期盼什么,需要什么,他们最有发言权,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须尊重农民意愿,不能搞形式主义。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部门积极配合、村组干部群众主动参与”的领导机制,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真正把新农村建设抓出成效。
(三)要凸现新农村建设新亮点。要以示范村建设为主体,全力提升示范村建设的规模化、规范化、科学化、配套化。一是要超前规划。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要求,把小康住宅、道路建设、环境美化、设施配套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依据这一主体分步实施,整体推进。二是要高起点建设。对于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要坚持20年不落后,30年能改造的要求,对于各项配套建设力求高起点、高标准,避免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切实达到以点带面、示范引导的作用,进而推动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
(四)要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根本是发展农村经济,重点是增加农民收入,难点是构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因此,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手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跳出农业发展农业,跳出农村致富农民,通过工业拉动、城镇带动、招商推动、民营激活等方式,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快速转移。要采取“内外抓、综合抓、重点抓”,既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把农业和农村内部的文章做足,又要加快村级经济开发,发展第三产业,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既要抓好面上增收,全方位开辟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和途径,又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好农村贫困人口等特殊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做好扶贫救助工作;既要立足当前采取见效快的具体措施,又要着眼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建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多途并进,多管齐下,不断开拓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空间,不断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五)要打造农村新经济。建设新农村,最根本的是发展农村经济。要着眼于壮大村级经济势力、增加农民收入,要继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种养殖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畜牧业。
(六)要规划建设好移民新村。要搞好主干路两侧项目,有计划地推进村庄合并工作,推进村居楼房化。强化政府服务功能,统筹社会各方力量,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搞好乡村道路的改造和管护,逐步完善村村通柏油路、通客车,实施户户通有线电视、通自来水工程。
(七)要建立农民新保障。做好学校危房改造和减免义务教育阶段杂费工作,推广农村改厕、改水,继续抓好规范化卫生所、农村文化大院、农村敬老院建设。建立健全以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
(八)要培养造就新农民。要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和促进就业为目标,实施失地农民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信息网络和劳务输出服务机构,开辟转移就业“绿色通道”,全面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增加务工收入。
(九)要弘扬农村新风尚。要突出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和文化阵地建设。一是以文明村建设为抓手,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大力开展以遵纪守法、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推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二是要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大力发展农村生态文化,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对某村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对某村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为做好当前乃至...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下一篇:工作会议领导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