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第七届中小学优质课比赛有感:磨课--摩课--模课
四年一届的全国赛课已落下帷幕,褒贬不一、众说纷纭。这次比赛之于我,意义深刻!不仅作为参赛选手参与从区到市到省乃至全国录像课比赛,也有幸作为观摩人员、旁观者深入观察了在xx举行的最高规格的全国现场课比赛。一路走来,唯有“磨课、摩课、模课”三个词能概括我整个过程的感受。
关于“磨课”,正反两种观点的激烈交锋也因为这次全国比赛而愈演愈烈。不能说谁对或谁错,凡事并不是“非此即彼”。尽管本次全国赛现场有些课也引发了不少争议,但每位老师付出的艰辛努力是不容否认的。作为参赛选手,我深刻感受到磨课的过程既是对个人专业技能、教学能力、业务能力的综合提炼,也是对个人意志的淬炼。我最大的收获有三点:其一,客观审视自己的教学,规范关注自己的教学用语和问题设计,审视自己的专业能力与专业技能,知道自己缺点和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其二,客观审视教学内容,内容比形式更重要,深入挖掘教材,抓住音乐最本质的东西,用音乐的方式解决音乐的问题;其三,对教学有追求,举一反三,一节竞赛课引发对平时所有常规课的思考和探究。因为,竞赛不是目的,运用于常态教学,回归到音乐课堂本质才有意义!
关于“摩课”:观摩课的现场热闹非凡,全国各地的音乐老师不远万里汇聚一堂,老师们的学习热情高涨。一天课观摩下来常常能看到大家三五成群讨论总结交流的场景。纵观中学组十几节课,优秀课都具有以下特点:
1、课堂教学过程行云流水、酣畅淋漓,教学用语简洁不简约处处透露美感。如:安徽洪xx老师执教的《沂蒙山小调》、东北李xx老师的《非洲的灵感》等,都是让人自然而然跟随他们沉浸在音乐中,意犹未尽。
2、教师专业技能突出,示范性强。如:吉林胡xx老师执教的《爵士乐》,女老师用萨克斯吹奏爵士乐不光曲惊四座,而且让现场的学生和老师们都忍不住随着音乐摆动身体,沉醉其中。山东成永胜老师执教的《学会聆听--音乐与人生》,老师不光弹的一手好钢琴,而且引导学生创作意识特别强,教学用语风趣幽默,循循善诱,一步步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妙“手”生花把难以进行的即兴创作环节变得极具操作性,学生参与热情高涨。
3、人文主题突出,贯穿审美情感教育。安徽洪xx老师执教的《沂蒙山小调》表现得尤为突出。无论是以《沂蒙山小调》为背景音乐,穿插枪声等歌曲时代背景短片,还是让学生跟音频唱谱,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形似沂蒙山的图谱,词语接龙趣说《沂蒙山小调》,甚至方言加入韵味《沂蒙山小调》等等,处处彰显着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关注,层层递进充分挖掘情感内涵,寓情感教育于课堂各处细节之中。最后学生和全场听课老师们一起的大合唱,更是把全场气氛和歌曲情绪推向了最高潮。
4、以小见大,关注音乐,用音乐的方式解决音乐的问题。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非语义性的。尽管也出现了部分参赛选手,听了一两个音,就逮住学生问一堆问题的情况,但大部分参赛课都关注了音乐课堂音乐的重要性,抓住音乐作品最独特重要的特点来设计活动。北京齐宏老师的《命运交响曲》,紧紧抓住命运动机带领学生在对比聆听、唱、动、画等多种活动中去感受乐曲内涵,探寻音乐要素设计上的特点,体味贝多芬的伟大创新之处。
关于“模课”,不少老师疑惑国家赛课例很多不具备实操性、普遍性,没法直接放在平时上课用。的确,由于竞赛的需要和教师个人专业素质技能的特色,国家赛很多课例没法让一线老师直接搬来用,但其实课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借鉴运用。模仿是学习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每节国家赛课例都经过了层层筛选、千锤百炼总有些闪光点可以为我们所用。陕西陈煜老师的《丰富的民间器乐—丝竹相和》,陈老师通过让学生有选择的观注其中一件乐器的演奏特色,引导学生关注音乐有选择聆听,很快学生能辨别出乐曲配器中我繁你简、我进你出的特点,支声复调的特点。这样的做法,在我们平时的音乐欣赏教学中也可以用,可以化繁为简。福建池小妍老师的《走进古琴》,在给学生介绍古琴文字谱时,让学生们ipad上通过古琴app软件,进行实践练习指法。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尝试诸如此类,让新的科技手段为课堂教学服务。
每次比赛的过程,是思维碰撞、学习反思的过程。我们的音乐课堂也是一次次比赛、调整的过程中,不断前行。“磨课、摩课、模课”,我们对音乐教学的坚持、执着,尽在其中!
观第七届中小学优质课比赛有感:磨课--摩课--模课相关文章:
观第七届中小学优质课比赛有感:磨课--摩课--模课
上一篇:最新儿童节演讲稿范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