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村干部调研报告
2024年村干部调研报告(精选15篇)
2024年村干部调研报告 篇1
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强调,要干部作风建设,倡导八个的风气,这必将对村双委干部思想作风建设产生巨大的作用。近年来,铁门镇把思想作风建设村双委班子建设的首要任务,,实践,创新,村双委班子的、力、号召力。是年底村委换届,新班子的新特点、新情况,了一系列行之的措施,村干部思想作风建设,为村双委新班子带来了新气象,增添了新,在中起了真抓实干、团结拼搏的形象,为经济社会持续提速发展,实施“经济强镇、构建和谐铁门”的蓝图了保障。
(一)学习意识,政治理论素养。把理论教育干部作风建设的基础工作,经常抓、长期抓,使双委班子着勤奋学习、精神振奋、风正劲足的风气。委换届中,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干部了新的村委班子,新班子成员都有着干好本职工作、争创工作业绩的强烈愿望,但新进班子成员受知识结构、工作经历的限制,面对新的工作任务和岗位职责,显得理论知识、政策不高、工作经验。为此,镇从村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和解决工作的能力入手,了各村双委班子成员的理论学习。改进中心组理论学习。双委班子每月的专题学习为每月两次,并邀请的专家辅导,每位成员交流心得、撰写体会,了学习的质量和。双委干部任前培训制度。对新进双委班子的成员,了为期半个月的岗前培训,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邀请工作、工作思路好的村主要现身说法,使新进班子的成员深受教育,启发,迅速了新的工作状态。镇干部讲学制度。村双委班子成员每年到镇党校讲学,既检验了村干部的理论功底,又了村干部的自身学习。的方法,使双委班子成员的理论和政治素质有了。
(二)民主意识,科学决策。村双委班子换届后,其成员性格、处事都各不相同,需要磨合、,各展其长、团结共事。对此,镇把民主制加村双委班子思想作风建设的环节来抓。经常性的民主制教育。教育和引导班子成员集体和分工的关系,在班子内部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帮助、工作上、面前支持,原则问题不让步、非原则问题不争论,了的工作。修定《村双委会议议事规则》。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工作,健全了党组织议事规则,规范了决策程序。凡是需集体决定的,事先沟通,以便于提前认识,会议质量;凡是需要村委班子依法做决定的事情,村支部只谋划,不代行职权,不越俎代庖,了村政治生活的健康有序;凡事关的发展规划、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都社会各、各层次的意见,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三)宗旨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村双委干部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的问题,掌好权、用好权问题,“八个、八个反对”的要求,在深入了以“牢固的权力观”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近一段,和倡导关于村双委干部作风建设的八个风气的要求,改进两委班子的工作作风,重新制定了镇、村干部贫困户制度、公开接访制度结对帮扶制度,要求村双委每年帮助办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解决的。
(四)自律意识,党风廉政建设。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强不强,直接关系着班子的作风和形象。近年来,主要负总责、谁分管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的原则,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干部“官德”教育,把“德”选拔任用干部的首要条件。在选拔任用干部上公正、公开、公平、透明的原则,任用程序,注重民意,尊重公论,使一大批能干事、会干事、敢干事,政绩、德才兼备、公认的年轻干部提拔重用,上下了的用人导向。对干部生活作风的监督,村双委干部生活作风“五条禁令”(禁止大吃大喝、禁止酗酒、禁止娱乐场所、禁止和变相、禁止吃拿卡要)。和了效能投诉、投资服务、绩效考核“三位一体”的效能建设格局。近三年共受理效能咨询、投诉案件123件,已办结115件,通报批评5人,诫勉教育36人,了干部监督工作。
2024年村干部调研报告 篇2
一、新探索
1、大幅度提高村干部报酬待遇,实现报酬工薪化。—x年,先后制定出台《关于调整部分村级规模的通知》、《x县村干部待遇激励保障机制实施方案》、《x县村妇代会主任、团支部书记报酬待遇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将150个村撤并到100个,村民小组由648个缩减到504个,村常设干部年报酬平均达到3400元,较x年前1x元增长1.8倍,落实青妇干部年报酬专职720元、兼职480元,使村干部报酬实现了从无到有、由低到高。x0年,研究出台《关于调整村干部报酬待遇健全激励保障机制的实施方案》,对村常设干部实行基本补贴+奖励补贴+绩效补贴的结构补贴制度,年报酬将由人均3400元提高到10000元,其中公选村主要干部年报酬最高12600元、最低7x元、平均10875元;“一肩挑”的年报酬最高13800元、最低8400元、平均12075元;非公选村主要干部年报酬最高10x元、最低4800元、平均8475元;“一肩挑”的年报酬最高11400元、最低6000元、平均9675元;副职和文书报酬最高8560元、最低3840元、平均7005元。同时,奖励补贴与新农村建设星级管理挂钩,每升一个星人均奖励500元,每升一个阶人均奖励300元。对组干部年报酬由原来300元提高到1800元,青妇干部年报酬由原来720元提高到1x元。在大幅度提高村干部报酬待遇的同时,适当提高村级组织办公经费,将村级办公经费按大小村由3000元、3500元提高到8000元、10000元;将青妇组织活动经费按每名妇女、每名青年各1元列入村级(社区)办公经费预算。x2年,及时建立健全村常设干部报酬正常增长和农村基层党建经费保障机制,对连续两年年度考核称职及以上的村主要干部基本补贴每人每月增加50元,,副职和文书基本补贴每人每月增加40元,村级办公经费每年再增加x0元,按大小村分别达到10000、1x0元,并对9个镇按每名党员50元的标准下拨党建专项经费。村干部报酬待遇“普调”后,县财政每年拿出576万元用于提高农村村干部待遇和办公经费,引起了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强烈反响和广泛好评。
2、健全村干部生活补贴和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待遇保障化。在继续执行对连续或累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0—30年和31年以上,年满60岁且正常离任的,每人每年分别发放600元、800元补贴的基础上,适当扩大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发放范围,对连续或累计担任村主要干部10—14年、15—19年,年满60周岁且正常离任的,每年分别发放离任生活补贴360元、480元。建立现任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对现任村主要干部办理农村新型养老保险。保险缴纳标准由村主要干部按当年农村新型养老保险政策自愿选择,县财政每人每年定额补助x元,个人缴纳标准不低于当年农保缴纳最低标准。采取措施实行新老制度对接,在坚持自愿的前提下,对任职满9年的现任村主要干部,养老保险从第10年起补缴至x9年,年缴纳标准为434元,县财政负担x元,个人负担234元。x年以后离任的村干部不再享受离任补贴。截止x2年,全县共有259人享受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141名现任村干部享受养老保险补贴政策。通过扩大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发放范围,进一步健全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解决了离任村干部的后顾之忧,使在职村干部吃上了“定心丸”。
3、实行全日制工作法和便民服务代理制,实现岗位职业化。以岗位职业化为要求,对村常设干部实行集中办公和全日制工作法,每月上班时间不少于22天,每天工作时间保证8小时,做到人人有事干、坐班有制度、工作有日志。对不能履行职责、不能专职从事村上工作的村常设干部,采取“一筛二推三承诺”办法予以调整。对村常设干部日常管理实行日考勤、周抽查、月报告制度,聘请监督员加强日常监督。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和镇党委、政府定期或不定期对村常设干部进行明察暗访,发现脱岗1次提醒教育,2次通报批评,3次以上罚x元交县委组织部,作为困难党员帮扶基金,从而改变了村干部过去被动干事转变为主动找事做的局面,混日子、撂担子的村干部少了,想干事、干实事、干成事的村干部多了,切实解决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都一样的问题。在全县全面推行便民服务代理制,设立镇级便民服务中心9个、村级便民公共服务站100个,聘请村民小组民情代理员504名,全面推行民事代理制、民情报告单、干部去向告知栏的“一制一单一栏”的便民服务措施,开发农村综合管理服务软件,实现了群众办事方便化、工作制度化、办事效率高效化。
4、建立务实管用的管理考核制度,实现管理规范化。以管理规范化为方向,每年年初按照村提村议—镇初审—组织部严审—镇村签订—公开承诺—广泛公示的“六步工作作法”,由镇与村、村与组层层签订目标任务书,全面推行村“两委会”班子和村干部年度目标责任管理,并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以考核科学化为手段,强力实施以“双述双评”为主要内容的村“两委会”班子和村干部年度考核办法,通过村述民评、村述镇评,把“下评上”与“上评下”、乡镇考评权与群众评判权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考出了压力、考出了动力、考出了激情、考出了导向,使“双述双评”成为x县村“两委会”班子和村干部考核的特有模式。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研究制定《x县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从领导体制、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印章档案管理、干部职数与选拔任用、干部教育培训与管理监督、党员发展与教育管理、村级活动场所和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等方面进行规范,实现了村级组织基础工作规范化、决策机制民主化、队伍建设科学化、干部岗位职业化、组织管理制度化、阵地建设标准化。
二、新问题
通过走访座谈、发放问卷调查以及平时了解掌握,绝大多数农村基层干部对我县实施的村干部待遇激励保障机制比较满意,但一些基层干部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值得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
1、村干部被提拔机会少,政治上难“出头”。村干部身份“说官非官,说民非民”,他们不是国家公职人员,在选拔任用方面只能下不能上,既不能进事业单位,更难进入公务员行列。在职时倍受重视,退职后缺乏关心,家庭不理解,社会有偏见,自己心理上也不平衡。近年来,全县从村干部中招录公务员2名,选拔副镇长1名,仅占村常设干部总数的1%。
2、村干部报酬来源渠道窄,增资没“靠头”。财政转移支付是村干部报酬待遇和办公经费的主要来源。x县先后两次大幅度调资后,县财政负担从 年的211万元(村干部工资180万元、办公经费31万元)提高到现在的576万元(村干部工资451.2万元、办公经费124.8万元)。从x7年下半年起,财政转移支付标准多年没有变化。如果国家转移支付政策没有大的调整,省市不补贴一部分,再想提高待遇必然愈加困难。另外,在调研中,绝大多数村干部反映,当前农村工作事务不断增多,管理服务范围扩大,发展任务加重,各类矛盾日益凸显,他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相反收入与付出却不对等,强烈建议再次提高村干部报酬待遇。
3、村级债务化解难,抓发展没“奔头”。调研中发现,全县除一少部分村有零星集体经济收入外,66%的村都是空壳村,县财政每年拨付的办公经费,70-80%用于订阅报刊,经费开支捉襟见肘,集体公益事业无钱落实,出现村干部“有心办事,无钱落实”的尴尬局面,村干部对群众许下的承诺不能兑现,不仅挫伤了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成为压在村干部身上的沉重包袱,也影响了村级组织和村干部在广大群众中的威信,影响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
三、新思考
1、择优提拔录用,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建议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招录公务员、乡镇副职的力度,对符合条件的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鼓励报考国家公务员,每年拿出一定比例事业单位岗位定向从村干部中公开招聘。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的村干部,采取“升职不挪位”的方式,享受乡科级副职待遇,仍然留在村里任职。
2、提高报酬标准,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建议市上尽快研究出台提高村干部报酬待遇的政策文件,按照不低于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倍的要求,统一全市村干部报酬待遇标准(参考大学生村官工资,每年2万元左右),实行基本补贴+奖励补贴+绩效补贴的结构补贴制度,并建立健全村常设干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对连续两年年度考核称职及以上的村常设干部晋升基本补贴。对现任村干部统一办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每人限办1份,任职期间由财政负担,离任后自行续缴。对离任村干部,按工作年限一次性发放离任生活补贴,每年不低于1000元。对村级办公经费,可按大中小村或按人口,拨付不低于2万元的办公经费。村干部报酬待遇及办公经费,建议由省、市、县三级按5:3:2的比例共同分担。
3、壮大集体经济,强化村级组织功能。建议建立地方财政支农补贴机制,每年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农业产业开发、新科技应用等实行财政补贴,并根据财力状况逐年增加。整合市县帮扶部门资源优势,捆绑支持经济薄弱村发展产业化项目,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积极化解村级债务,每年组织财政、经济管理部门对村级债务进行全面清理,制定清欠还债、节支还债等办法。实行经济“反哺”政策,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重点解决新农村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鼓励支持村级组织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兴办旅游业、服务业、信息业等,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2024年村干部调研报告 篇3
大学生做村官是近年来各地为搭建农村人才“高地”、促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推动新农村建设进行的探索性课题。为了使首批大学生村官能够真正走进农村,更快适应农村,更好服务农村,邯郸县委办公室结合全县“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工程的开展,组织了专题调研。
质疑“天下无马”
从北京、河南、沈阳等地的实践活动来看,大学生做村官,有成功更有失败。有一部分人看到尝试探索阶段的几个失败案例,就先自消弭了信心,认为大学生村官要不得,不可行,理由是大学生对农村工作不熟悉,到农村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一种人才资源的浪费,大学生会给农民增加负担,一村一名大学生的时机还不成熟等。正如韩愈在《马说》中指出:“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在一些改革实践中,其诸多矛盾的孕育、显露、发展、斗争、转化直至最终解决,需要较长时间,过早和轻易地下结论都是不严肃的。大学生当村官,无论从年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方面来讲,还是从新农村建设对社会发展提出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要求来讲,都有不可替代的素质优势,而且极有可能就是拉动新农村建设全盘工作的“千里马”。对于大学生村官,不作深入细致的分析,而只是空空地“执策而临”,大呼“天下无马”,这种态度将会扼杀众多千里马的奔跑能力和希望。
对于大学生村官,我们在对农村发展需要和基层人才诉求的归纳基础上,锁定了四大目标,即是否促进了基层班子的团结、激发了基层班子的活力,是否影响和提升了群众的生活方式和质量,是否形成了生动鲜活和有效实用的实践经验,是否使村里的政治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在四大目标的宏观覆罩之下,大学生村干部工程的推进过程成了一个充满变数但也决不缺少成功希望的学习和创造工程。对此,我们分析如下:
——大学生村官工程的成败取决于多种因素。在已有的大学生村干部实践活动中,县乡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力度,村干部与村民的欢迎与配合态度,大学生待遇的落实程度,专业素质、组织协调能力与村子发展实际的对接状况,村子里各种力量的此消彼长给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提供的空间,凡此种种,这些从不同侧面指出了影响和决定大学生村官取得成功与否的多种因素。
——大学生村官工程的成功规律具有一种不平衡的特征。在某一个现实的实践场中,常常会由于某一制胜规律的突出作用,引起工作中某个节点或某一环节的变化,山重水复而后柳暗花明,从而锁定成功的路径。比如,一个好的人缘和处事态度,一种有益于当地发展的农用技术,一次用努力和韧性把握住了的政策机会,一个适合本地发展的农业项目,一次有理有据、依纪依法排解的邻间纠纷,都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埋下成功的种子。
——大学生村官工程的成功规律为主观能动性发挥预留了较大空间。自身基础与各种困难间的比例关系固然重要,但毕竟不是影响事情结果的决定性因素。事物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使大学生村官的顺利推进成为主客观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成功的可能存在于人们将可能变为现实性的自觉努力之中。
市场调研报告 ·安全生产调研报告 ·社会调研报告 ·会计调研报告 ·产品调研报告
解读“千里马”
邯郸县第一批大学生村干部报名自20xx年8月1日始,到8月31日截止,报名人数463人,符合报名条件的为344人,专科278人,本科40人,其中有26人为在职人员。经过资格审查、笔试、面试和上岗培训的层层选拔,100名优秀大学生将于
月
日走上基层工作岗位。调研组以问卷、走访、座谈和介入选拔程序等方式在全县展开调查,共组织座谈会5次,并针对乡(镇)党委记、村支和应聘大学生三种人群设计了三类问卷,下发问卷165份,收回165份。调查组在进行了细致的整理后,将问卷中显示的主要问题归纳为“三个不可低估”、“三个不容乐观”
、“三种最大担忧”和“四组黄金比例”。
三个不可低估:
①大学生创业农村的热情不可低估。在“你为什么选择报考大学生村官”的调查中,有95%的问卷对大学生村官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或出身农村,熟悉农村生活,希望能用自己的学识和智慧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或生在城市,对新农村建设有兴趣、有见地,愿意到农村施展才华和发挥本领,大都对农村工作充满了激情,有为农村做贡献的强烈愿望。大学生经过考虑权衡作出这样的选择,虽然不能排除就业压力的影响,但也从另一角度证明,他们有克服农村苦、条件差的心理准备,并树立了到农村干一番事业的雄心。
②大学生的组织协调、交流沟通能力不可低估。此次参加报名的344名学生,平均每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3次,其中有86名在校期间担任过班长、团支、学生会干部以及学校的各种协会负责人。通过交谈,我们发现,这些大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交流沟通能力都比预想的要强许多。如一名叫张辉的应聘者,在谈及对基层工作的认识时,他说,自己在农村长大,从小就感到农民苦,收入低,如果能当上村官,很希望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这种状况。笔者问,你觉得与村民交往会有哪些困难,他说,大学期间,我任团支,组织过多次社会实践活动,我感觉与村民打交道应该不会有太大困难。
③大学生村官活动设计对人才的培养和锻炼作用不可低估。座谈和答卷中,许多乡镇领导干部对大学生村官持乐观态度,认为大学生村官冲破传统身份、城乡、地域等人才壁垒,通过农村广阔的就业机会和建设新农村的政策机遇及一系列优惠举措吸引大学毕业生从基层起步、到农村创业,较于以前的直接分配进机关的选人方式,是以“实绩用人”的理念在选才用才环节上的生动体现。
三个不容乐观:
①大学生掌握农业政策的能力不容乐观。在40份问卷中,有近30位的支部记盼望大学生村官有一定的政策运用能力。而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多数大学生对农业政策一无所知,虽然有一部分也谈到农村税费改革、新农村建设,但与农村工作要求存在很大差距。
②大学生对创业困难的认识状况不容乐观。在“您认为大学生到村里任职会遇到哪些困难”这一问题的回答上,村支多数认为,大学生人生地不熟,容易与其他村干部产生隔阂,村里的宗族血缘和邻里关系错综复杂,部分群众对大学生当村官持不信任态度,加上大学生自身缺乏基层工作经验,与农村工作要求不相适应等问题,都会影响大学生作用的发挥。而大学生在对“你到农村任职的最大担忧是什么”的回答中,多数对到村里任职的困难估计不足,这样就很可能造成大学生在任职后的几次碰壁中,产生消极厌倦情绪。
③大学生专业状况和村民期望差距不容乐观。问卷中,村干部大都希望县里能把专业对口(提到较多的有农业种植、养殖,法律,财会,电子信息,企业管理)、综合素质较高、为人正直、作风踏实、性格外向、能带领大家致富创业的优秀大学生派到村里。而从报名登记情况来看,与村民期盼的对口专业仅占26%,大学生初出校门,对农村的环境、现状了解不深,对市场经济了解不够,与经济发展能联系起来的不多。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重视,大学生当村官就极有可能成为“作秀”工程。
三种最大担忧:
①乡镇干部的担忧——大学生村官能否长久。大学生刚刚踏上社会,无论家庭还是事业,都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加上每年国家、省市的公务员考试,在2-3年的时间里,可能都会去考取某一个职位。刚刚对村里有些感情,工作摸到了头绪、上路了,又要走人了。从个人情感上来讲,应该祝贺他们,但从农村工作的延续性来说,村官的更换频繁是不利的,所以乡镇领导对他们三年后能不能留在农村心存疑虑。
②村里干部和群众的担忧——大学生的知识能否用得上。问卷中,45%的村民对大学生带领全村致富的能力提出疑问,认为大学生只晓得理论知识,缺乏社会实践,随便一个邻里纠纷就可能使其完全乱了阵脚,很难成为群众发家致富的主心骨。
③大学生的担忧——三年后能否有个好出路。在待遇上,有80%的大学生明确表示,自己参加考试,并不是看重县财政每月拨付的固定工资,而主要期盼三年后县里的有关承诺能否予以兑现,即表现优秀的,可按照程序优先选用为村支部记,优先推荐录用为国家工作人员,国家公务员时重点推荐加分,县直一般事业单位缺编时优先考虑补编;表现特别突出的,经组织考察,可提拔担任乡镇领导干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优先考虑提拔重用,特别优秀的可以破格提拔。
“四组黄金比例”:
①大学生身份类型比例。相比较而言,豫剧《朝阳沟》中的“栓保”形象代表的是一种走出农村又回到农村的青年知识分子,而“银环”则是城市青年第一次走进农村。相比较而言,“栓保”所代表的大学生人群更具抗艰苦力,信念更坚定,加之出生农村,在感情上容易融入农村,到农村干事创业要比“银环”们容易和可行的多。在这一问题的回答上,大多数村支认为在前几批的选拔过程中,可以先以走出农村的大学生为主体,大概比例应确定在80:20,并建议在今后的三年中要注意对以此为标准分出的两种人群进行跟踪考查,做出数据分析,再行调整。
②笔试与面视分值比例。
如何“执策而临”
列宁在《伟大的创举》中指出:“我们应当缜密的研究新的幼芽,极仔细地对待它们,尽力帮助他们成长,并‘照管’这些嫩弱的幼芽。”要使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成为一种职业性常态,使之成为优化和变革基层管理模式的一支重要力量,就必须找准大学生作用发挥的自身规律,抓住各方面担忧问题的交织点和结合点,建立成长机制,激发创业热情。
一、以食之尽其材。就是在生活上、事业上、待遇上让大学生村官有盼头、感觉有前途。秦朝的商鞅深知变法一个国家对民众的信用的重要性,当他分文不差的将五十金奖给那个将长木移至北城的农夫的时候,就已经奠定了变法成功的基础。大学生村官涉及面很广,影响也很大,较为敏感地触动着社会的各种神经,也是打造诚信政府的重要机遇。作为第一次尝试,首批大学生村官存在一个“信则立”的问题,开好了头,各种承诺兑现了,各种待遇落实了,大学生到村里任职的人才流动才可能成为一种常态。“以食之尽其才”,一是要切实解决好村官的生活问题,特别是对到村里任职的外乡(村)学生食宿问题有一个统一的办法;二是为优秀学生村官提供向上晋升的渠道,对能力强的、成绩突出的,要按照试行意见中的承诺,该提拔的提拔,该重用的重用,该加分的加分,该留任的留任;三是参照邯郸县村支“评星定级”管理办法,建立一种有利于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长期创业基层的待遇激励机制,使管理更趋科学、规范、合理,让大学生村官有干劲、有激情、有盼头。同时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在前几批的选拔过程中,可以先以走出农村的大学生为主体,因为相比较而言,豫剧《朝阳沟》中的“栓保”形象代表的是一种走出农村又回到农村的青年知识分子,而“银环”则是城市青年第一次走进农村,相比而言,“栓保”所代表的大学生人群更具抗艰苦力,信念更坚定,加之出生农村,在感情上容易融入农村,到农村干事创业要比“银环”们容易和可行的多。
二、以鸣之通其意:就是要建设起大学生村官与三种人群(村民、县乡村领导干部、大学生村官群体其他成员)的和谐交流平台。“银环”的形象告诉我们,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一定会有一段备受煎熬和考验的心理嬗变历程,在一开始时,不太可能与村民建立平等和谐的沟通和倾诉关系。所以,政府在推进大学生村官工程的同时,要积极创建各种形式的平台。一要畅通大学生村官向上级反映问题的渠道。各级领导和组织、人事部门要定期组织大学生村官民主生活会,听取工作汇报,掌握工作情况,了解工作状态,解决工作难题,在思想和工作上给予他们良好的建议,给他们提供更大的价值实现空间。二要建立一个大学生村官交流平台。让他们在平等交流的对话氛围中,把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讲出来,把工作中的体会和经验讲出来,不仅可以满足大学生村官的倾诉需求,而且可以推动和促进工作。如有可能,可以创刊《大学生村干部交流》,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倾诉的平台,帮助他们从事物的实际情况入手,帮助他们把握农村工作的实际规律,鼓励他们结合实际,结合自己理论学识,提出有利于村庄发展的新思路、新看法。三是以“村支部+协会”的党组织设置方式为基础,鼓励大学生村官到新兴的农产品协会中学习、任职,并努力成长为协会的骨干力量,通过共同的工作主题,克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和与村民沟通交流困难带来的各种问题。
三、以策之安其道:就是要尊重大学生村官的特有规律使“大学生村官”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尽其用,尽其才。结合调查问卷结果,我们认为,“以策之安其道”,主要是做到让他们“有备”、“有为”、“有权”。“有备”,就是让大学生村官进村前做到两个“基本有数”,一是对所到村庄的实际情况做到心理有数,即便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刚从校园里出来直接到农村一线工作,由于对农村实际情况了解太少,常会感到无从下手。所以在大学生进入村庄前,最好由乡镇牵头,对村里的基本情况、村族姓氏、主要产业、薄弱环节、发展方向以及对大学生的工作角色期待等做一详实的整理与建议,使大学生对村里状况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另外还要做到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政策做到心里有数。建议在大学生进入村庄之前由组织部集中开展一次农村政策培训,以农村工作为主题,注重以新农村建设、文明生态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等课题为重点,并紧密联系我县发展农村的思路和经验,务求实效。“有为”,就是让“大学生村官”有事干、有作为。“大学生村官”既不是单纯为了安排就业,也不是为了“作秀”,靠捧着、哄着、保着不行,必须把他们放到工作第一线,交任务,压担子,应适时给他们下一些“硬任务”,安排些“头疼事”,让他们在实践的磨练中不断增长才干,使他们通过办实事的过程受到锻炼,经受考验,增长才干,树立威望。比如,文明生态村建设、农村治安稳定、农田科技指导推广、致富信息传递、法律知识推广等,大学生村官都可以有很大的作用空间。“有权”,就是要充分尊重“大学生村官”的意见,让他们“说了算”。很多大学生村官在具体工作中常会提出一些新的见解、新的思路,这时,村干部、村民应积极对待,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只要是看准了,认为可行,就要积极放权,积极支持,积极配合,为之创造有利条件,放手让他们去干。
2024年村干部调研报告 篇4
村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否坚强有力,影响到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村两委换届刚刚结束,新一届村两委成员正走入工作的轨道,通过此次换届选举,村干部的队伍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选出了一些素质高、能力强、能干事的村干部,也推出了一批三高三强的干部人选,但我们仍然发现,和实际的工作相比,村干部的文化素质仍然偏低、年龄仍然偏大,如何提高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进而加强村干部整体队伍建设确实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近期,XX区彩石镇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为更好地建立健全五好党支部,通过查档、座谈和走访等形式,对全镇村干部的教育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基本情况
(一)村两委成员基本情况
彩石镇辖5个办事处,42个行政村,42名村党支部书记,42名村主任,村两委成员共242人,其中女性51人,交叉任职32人,书记、主任一肩挑8人。
其中,35周岁以下33人,占13.6%;35-45周岁的110人占45.5%;46-59周岁的90人,占37.2%;60周岁以上的9人,占3.72%。学历在大专以上71人,占29.3%;中专53人,占21.9%;高中85人,占35.1%;初中及以下33人,占13.6%。
(二)村两委成员学习情况
一是集中培训。通过各级党委组织的培训,村两委成员可以学到一些政治理论和工作方式和方法,进而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今年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共参加上级党委组织的培训2次,参加外出参观、学习1-2次,村两委成员参加各种集中培训5次。二是集中学习。通过各村组织的学习活动,村两委成员可以从书本、网络上学习先进事迹、典型经验和先进的基层工作方法,平均每月要集中学习3次以上,今年重点学习了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李林森同志的先进事迹、农村工作的先进做法、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方法和实用的农活技术。三是自学。村两委成员每月都要进行自学,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学习最近的领导讲话、学习最新的时事政治,自学次数不限,通过调查,村两委成员平均每月要自学4次以上,并且均做了学习笔记。
(三)大学生村官情况
彩石镇共有大学生村官6人,分配到6各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助理和村主任助理,学历均在大学本科以上。有大学生村官任职的村占到14.3%。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彩石镇党委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村干部队伍的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全镇村干部的年龄结构偏大
经过此次换届选举,涌现了一大批年轻的村干部,但总体来说,年轻的村干部所占比例仍然较小,村干部队伍老龄化现象较以前虽有改善,但仍然较为突出。
(二)全镇村干部文化程度偏低
通过调查,此次换届选举的新一届村两委干部文化程度较以前有所提升,出现了大学以上学历2人,是个新的突破,但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干部仍有一定的比例,现在发展速度如此快的时代,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学历已经远达不到干部带领群众进步的要求。
(三)缺乏完善的学习机制
目前,全镇的村干部学习机制还不够完善,没有一套完善的、切实可行的学习机制帮助、督促村干部提高学习效率。
(四)村干部的学习途径比较局限
由于村里的条件有限,村干部只能通过书本、电视、网络看到一些先进的工作方法或者先进技术,却不能走出去真正亲身感受到知识。同时,由于年龄原因,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较小,提升自身理论水平有一定的障碍。
(五)部分村干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些村干部对学习教育不够重视,态度不够端正,不能真正的深入学习。
(六)人才流失严重,后备干部经验缺乏
一些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不愿呆在村里,而是去往更广的舞台去发挥自己的才能,造成人才的严重流失。农村工作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同时也需要工作经验丰富的人才,农村工作繁琐复杂,如果没有一定的经验,也不能将工作做好。
(七)大学生村官深入农村工作困难
大学生村官文化素质高,但是却很难深入到农村的工作中去。一是对村情不熟,而摸清村情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二是很难深入到农村工作中去,更多的大学生村官将这个机会当做了一个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跳板,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如何进入公务员队伍上。三是有大学生村官的村所占比例太少,在全镇范围内很难形成良好的培养和使用机制。
三、对策和建议
针对当前村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的基层党建工作,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村干部队伍的建设。
(一)加强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
针对目前村干部文化素质偏低的情况,定期组织开展村干部理论学习班和实践教学班。一是邀请教授对村干部进行专项理论培训,主要包括政治理论和常用知识;二是由专职党务工作者定期给村干部做实践培训,主要包括基层党建类和各项事务类的相关政策、工作方式和方法,增强村干部的业务知识;三是技术类培训,组织计算机操作、公文写作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村干部平时的工作效率。每次教育培训后及时进行考试,将考试成绩与村干部的绩效成绩挂钩,以增强村干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
(二)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村级后备干部作为一批生力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村干部队伍老龄化、后继无人的现状,这批生力军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要切实把政治思想好、模范作用好、工作作风好、群众威信好、整体素质好作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的重要标准。一是做好后备干部选拔工作。要通过走访群众,摸底调查,着重考察群众威信度、工作能力、个人素质等方面,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完善选拔机制,可通过个人自荐、群众推荐和党组织推荐三种方式相结合,同时,要严格组织考察程序,及时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做好后备干部培养工作。鼓励后备干部参与学习村两委的日常工作,培养其工作能力,定期对后备干部进行理论和业务培训。
(三)建立大学生村官的培养机制
大学生村官补充了普通村干部文化素质低的缺口,但也有其局限之处,即农村工作经验不足,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农村工作能力培养和工作业务培训。一是让大学生村官更多的参与到村支部和村委的每项工作中,通过实践充实自身的工作经验,以进一步胜任农村工作;二是举办大学生村官理论实践培训班,强化政治理论,丰富各项农村法规政策和业务知识;三是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优惠政策体系,使大学生村官真正能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
(四)强化对村干部的目标责任考核
按照每年签订的目标责任制,对村干部进行严格考核。明确奖惩措施,对明显工作不作为的严肃进行处理。对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培训学习的要给予严肃批评,长期不改的,要按照党章或有关规定给予组织处理,从而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让村干部队伍的素质进一步提高。
2024年村干部调研报告 篇5
“三老”人员和离任村干部调研报告
政治生活待遇情况报告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挥村干部和?三老?人员和离任村干部在新牧区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是促进各项工作开展的前提和保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新牧区建设的日益推进,村干部的待遇问题,特别是?三老?人员和离任村干部的待遇问题成为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江茸乡党委按县委工作安排,对全乡2个行政村的?三老?人员和离任村干部政治生活待遇问题进行了认真调查。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群众、电话等方式,广泛听取了解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三老”人员和离任村干部基本现状
(一)落实了生活补助待遇的人员
江茸乡目前按照省、州关于?三老?人员的界定原则,共有?三老?人员5人,其中老村干2人,老积极分子3人;根据省、州关于离任村干部的认定标准,符合政策的离任村干部5人,其中村支部书记1名,村委会主任2名,会计1名,妇联主任1名。50—60岁的3人,60岁以上的2人。
(二)未落实生活补助待遇的人员
由于之前统计遗漏,我乡还有部分离任村干未能享受到国家生活补助,据统计共15人离职后未享受国家生活补助,其中累计任职年限达到12年以上的2人、6—12年的4人,6年以下的9人。这部分村干由于没有相关政策支持,离职后只能依靠子女或自已参加劳动来维持生活,乡党委政府只能对少数较贫困的,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在政策上和经济上给予少量的倾斜,逢年过节时为他们送去一点慰问品和慰问金。目前我乡大部分离职村干部生活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他们大多数离任后虽然年事已高,但依要参加劳动来获取收入,维持最根本的生活。
二、待遇及生活水平状况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省、州、县各项惠民政策的出台,全县农村?三老?人员和离任村干部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程度提高和改善。一是在生活补助方面。?三老?人员从20xx年起,由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按180元/月/人的标准发放生活补助,目前全乡共有5人享受生活补助;离任村干部从20xx年开始,由州财政按50元/月/人的标准解决生活补助;20xx年,我县在全州率先将补助标准提高到150元/月/人,其中50元由州财政解决,100元由县财政解决;到20xx年,全州统一
执行150元/月/人标准,州、县两级财政按4:6比例负担,目前全乡共有5名离任村干部享受生活补助。二是在生活水平方面。目前,有1名离任村干部纳入大骨节病生活补助范围,享受每月67元的生活补助金。
?三老?人员和离任村干部以居家养老为主,其中完全靠子女供养、照顾的有10人,占100%。同时,国家实施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后,10名?三老?人员和离任村干部中,符合条件领取每月55元的基础农村养老保险金的有7人,占70%。四是医疗保障状况。在?三老?人员和离任村干部的人群中,健康和医疗保障重点突出在三个方面:一是健康方面。全县农村?三老?人员和离任村干部普遍出生于上世纪三、四十以及五十年代,步入老龄阶段后,大多身患各类老年疾病,其中大骨节病患者1人,健康状况良好的有8人,占80%。二是医疗保障方面。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有10人,占100%。三是医疗费用支付方面。老年人的医疗费用子女支付的占100%。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养老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收入普遍偏低。10名?三老?人员和离任村干部中丧失劳动力或基本丧失劳动力的0人。除了享受生活补助、大骨节病生活补助以外,基本无收入来源,其人均纯收入与全乡年人均纯收入比相差近3倍,与在职村?两委?负责人年人均纯收入比相差近6倍,生活大都比较困难。
(二)就医问题较为突出。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虽已全面启动,但保障水平较低,仍不能完全解决贫困?三老?人员和离任村干部的日常医疗费用问题。大病医疗救助额度(最高10万)有限且对他们尚无特殊照顾政策,?小病拖、大病扛?的现象普遍存在。同时,红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医疗网点少,覆盖面低,从医人员医疗水平不够高的现象仍然存在。
(三)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村养老保险目前还处于初步阶段,政策、机制正在陆续实施中逐步完善和改进。困难?三老?人员和离任村干部的五保供养、最低生活保障机制尚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高龄、病残、贫困、孤寡等老年特殊群体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四)精神文化生活单调。从藏区的民主改革,到改革开放以来,?三老?人员和离任村干部在不同时段为党和国家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时至今日,他们却在群众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冷落,大多数群众不愿与他们谈心交流做朋友,使他们倍感孤独;同时,因缺乏村级老年活动室,组织他们开展文娱活动不多,现有的文化体育健身设施尚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平时大多靠看电视、转经等打发时间,精神生活比较贫乏、单调。
(五)在任村干部由于考虑后顾之忧,积极性难调动。在任村干部工资水平普遍较低,除大三职干部外,支部副书记、副村长只有每月200元基本生活补助,小三职干部也只有每月150元生活补助。根本无法解决生活问题,特别是他们离职后,养老没有保障,如今不得不考虑他们以后的养老问题,大多数干部只有趁年轻的时候多赚一点钱,自己退下来后生活才有保证。加之,平时在开展工作时,由于村公务经费的短缺,部分开支还需要从家庭收入中拿出作为工作补贴。因此,他们为了生计,大多数在职干部只是勉强完成乡党委政府交办的工作,维持着正常工作的开展,没有创意,开拓性不强,积极性调动不起来。
(六)村干部年龄老化,后备干部不足、培养难度大。由于在职村干部待遇较低,离职后生活没有保障,大多数能力较强的农村党员和年轻人均外出创业,不愿意留在家乡担任村组干部,给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带来很大的难度。
2024年村干部调研报告 篇6
按照工作方案,我们对两地8个贫困村干部驻村帮扶情况进行了抽查,通过进村入户、座谈走访、查阅文件、问卷调查等方式基本掌握了江汉平原干部驻村帮扶的现状。我们认为驻村帮扶工作对推动当前农村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已成为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有效管道,发展趋势总体向好,但也存在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需要各级引起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对策。现将两地情况报告如下:
一、抽查基本概况
根据《关于开展全省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抽样调查方案》的安排,第二抽查组走访了江陵县的沙岗镇刘湖村、沙岗镇东津村、熊河镇熊河村、熊河镇吴桥村、潜江市的熊口镇白果村、熊口镇石杨村、张金镇老河口村、张金镇泰山垸村等建档立卡8个贫困村,全面了解干部驻村帮扶情况。两个县市驻村帮扶总体情况:
一是有计划安排。潜江下发了《在全市干部驻村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的通知》、江陵县印发20xx年度三万活动方案。
二是有帮扶措施。潜江、江陵两地将新农村工作、干部驻村和“三万”活动工作队整合打包,形成合力。
三是有工作制度。江陵县建立“领导联系乡镇、县直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制度,潜江市出台了《干部驻村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工作考核办法》。
抽查统计得知:江陵县和潜江市现有贫困村81个,贫困户31170户,各类驻村帮扶工作队301个,工作队帮扶贫困村81个,工作队对贫困村覆盖率为100%;抽查的8个贫困村总户数为3638户、总人口15697人,其中贫困户772户、贫困人口2284人,贫困发生率为21.2%。8个贫困村现有市(州)、县(市)两级帮扶单位10个,工作队员26人,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的覆盖率为8.62%。从走访座谈了解的情况看,自开展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以来,帮扶单位共向8个贫困村落实帮扶项目22个、帮扶资金82.9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帮扶资金77万元、产业发展帮扶资金2万元、人力资源发展资金3.2万元,赈灾救济送温暖资金3.7万元;整合其它项目13个,整合行业资金1112.6万元;组织劳务输出16人次。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地方党委政府重视不够。江陵县以两办文件出台了《江陵县20xx年万名干部进万村惠万民活动实施方案》中提到了精准扶贫,但没有出台干部驻村帮扶的指导意见和具体方案。调查中得知,江陵县扶贫办设在民政局下,具体工作是下设扶贫科,实际工作人员就1人;潜江市相对好些,但总体感觉,插花贫困地区除了扶持资金和项目相对较少外,领导对当前干部驻村帮扶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重视程度不够,具体到落实工作中:
一是没有驻村帮扶工作专题会议纪要;
二是虽然出台了干部驻村工作方案,但对于如何组织实施和有效推进干部驻村工作,没有研究和出台制定驻村工作的.考核办法,也缺少检查督办环节。
(二)驻村帮扶流于形式。
一是工作队进村不驻村的现象普遍存在。干部驻村帮扶仅仅是摊派的任务,大多数干部和工作队员还停留在突击式运动阶段,当作临时性阶段任务,时间一到立马拆兵散人。领导有要求就下去,上面强调一下就抓一下,上面没风,下面就没影了。调查8个村几乎干部进村都在2个月以内,只有1个村落实较好些。
二是中央和省里反复强调,驻村工作队要确保两个全覆盖,当前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还远远不能达到这个要求,两县市覆盖率都不高。潜江的到户覆盖率11.9%,江陵县到户覆盖率5.02%。
(三)干部驻村帮扶后劲不足。
一是驻村的工作经费保障没有明文规定,各个帮扶单位或部门没有专门的预算开支,工作经费保障无门,大多数是从有限的办公经费挤占或干部捐赠款项中列支用于驻村帮扶;
二是干部干事与不干事一个样,干好与干不好也一个样,对于帮扶工作成效显著的工作队和队员,没有激励机制。
对于混日子没干事的工作队或队员,也没有约束机制,干部驻村工作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无法调动起来,明显感到人浮于事,帮扶后劲不足。
(四)制度建设有待加强。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应该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关联各行各业。如何对驻村干部的选拔与管理,如何规范项目和资金的管理,如何建立激励机制,起到激励先进,充分调动各级驻村工作队及其队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对于工作不作为、慢作为的,如何建立约束机制,鞭策后进,这些都需要建章立制,从源头加强顶层设计,从制度保障上作好安排。当前驻村帮扶的机制缺陷表现明显,不利于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地推进。
三、有关对策与建议
(一)党委政府引起高度重视。老大难老大难,老大重视就不难。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强化组织领导,把干部驻村帮扶作为新阶段精准扶贫的大事来抓,要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关要求,形成全县(市)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指导意见和年度帮扶方案,谁主抓,谁负责,要有党委政府研究驻村帮扶工作的会议纪要,在落实工作专班、规范到村,责任到人上要有具体细化,在干部驻村帮扶政策保障上予以明确。
(二)统筹整合各类帮扶力量。
一是要坚持党委政府强有力的领导;
二要充分发挥各级扶贫领导小组和片区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将驻村工作队、定点扶贫、对口帮扶和行业支持等全部归口到当地扶贫部门领导;
三是由省级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明确牵头抓总部门,市县有抓手和工作平台,便于掌握情况和开展工作,有利于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任务责任明确到位。中央和省委均有明确要求,要健全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机制,力争每个贫困村都有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
一是要明确干部驻村帮扶的目标任务,包括贫困村的脱贫目标,村集体经济收入,在帮扶期间整合各类资源和资金的情况,对贫困村、贫困户都要有针对性地帮扶计划。
二是贫困户结对帮扶要责任到人头,确保联户联人,不让一个贫困户落下。
三是按照时间进度有序推进,工作队人员和驻村时间要有严格规定。一定要按照鄂政扶发14号文件,所有在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要以扶贫开发为主要任务,将任务明确到位,责任落实到人。工作队规定3人以上的不能搞穷对付,驻村时间3—5年不变的,要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四)健全驻村保障机制。
一是要明确驻村工作队帮扶资金额度和用途,对于实力弱的单位明确驻村工作队启动资金来源;
二是要明确驻村帮扶干部的人数、年限和激励政策;
三是建立驻村帮扶干部年度量化的考核指标体系。
2024年村干部调研报告 篇7
作为公选干部,组织上把我们放到最基层,是想让我们在最基层锻炼,带动老百姓脱贫治富,要带领老百姓治富,就必须对村里的情况作最全面的了解,这是我们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下面把我在营盘村几个月以来的调查写报告如下:
一、营盘村基本情况简介
1、营盘村地处赫章县威奢乡东北郊,四面环山,气候宜人,山上以灌木林为主,比较适合发展生态畜牧业,全村有5个村小组,〈分别是、还岩组、伐木组、野猫洞组、吴家麻塘组、黄河组〉173户,共741人;总面积1.2万亩,耕地1630亩,退耕还林888.54亩,荒山草破3881.46亩,灌木林7000亩,现有党员22人,预备党员3人,入党积极分子5人,享受低保253人,上年新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0,上年人均年纯收入860元,五个组中还有两个组没有通公路,是黄河组和吴家麻塘组,尤其是黄河组的条件最差,一直到现在还是没有通公路,就是连人走的路也是相当的困难,到处是陡峭的山壁,荆棘从生,吃的东西都是靠人背马驼。
2、营盘村的村支两委团结合作,办事情积极认真,谋发展思发展的愿望强烈,营盘村的老百姓淳朴善良,热情好客,思发展盼发展的愿望心切。可是村班子的文化素质不高,老支书有牌力,在老百姓心中有威望,但是只能勉强写得自己的名字,在做起很多事情的时候我们还是感到力不从心,村班子的后备人选青黄不接,有知识有文化的不愿意在家干村干部,在家想干村干部的素质又不高,大部分老百姓的文化素质较低。等、靠、要的思想严重。
3、XX年年,在县草地中心和黔峰公司的规划下,我村向着 “公司 合作社 农户”的产业化模式经营种草养羊项目,按照一户购20只基础母羊,一只种公羊,种20亩优质牧草,修30平方圈舍的要求去发展,实际到现在为止,营盘村共发展54户养羊农户,其中连建的23户,散建的31户,已签合同的45户,有基础母羊1050只,存栏羊只1600只,公羊50只,09年种草281亩,其中XX年实际所需资金513600元,其中圈舍建设所需资金108600元,购羊所需资金405000元,所有资金已在10年12月份全部兑现完毕,培养养殖大户五户,伐木组的甘祖德现有羊只60只,朱绍林现有50只,黄河组张守义现有羊只76只,野猫洞袁才富现有羊只45只,还岩组李绍学现有羊只42只,成立养羊专业合作社一个,有26户养羊农户参加合作社,专业合作社正在摸索中完善各种制度,逐步正常运行。有专门的畜牧兽医员一名,整个项目的各项工作正在有序的进行。
二、存在的问题
1、村民的总体文化素质不高,掌握的科学种养的技术很少,尤其是在种草养羊上,还是靠传统的饲养方法,新的技术和思想一时之间他们还不能接受,极个别农户的羊只管理不规范,发展缓慢。
2、制约全村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交通,这也是全村老百姓最盼望解决的重点问题,从中营坪子到—还岩—发木—二台坡的公路狭窄且坑凹不平,邹家地到野猫洞的通组公路只有拖拉机勉强能通过,要是下雨的话,任何车辆都不能通过。
3、村民们对自己享有的各种政治权利缺乏认识,民主意识不强。表面上他们都觉得作为农民不需要什么权利,只要吃饱就行了。这是农民本质的弱点,“小富即安”的求稳心理, “等、靠、要”的思想,浓厚的乡土观念,狭隘自私软弱愚昧的小农思想的集中表现。
4、没有一个规范的村办公场所和兽医室,现在的村办公室是借学校的教室来用,随着养羊农户和羊只的不断增加,养羊农户迫切需要修建一个村兽医室和配备一至二名医疗技术高的兽医员。
5、村容不够整洁。虽然我们常期要求村民应保持村容整洁,但积习难改,大家对家居卫生不是很注意。
三、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和设想
1、加强对村支部的建设、提高村民素质,调整产业结
构以建设五个好支部为目标,党员、领导干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决策者,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以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式下的新要求,作风严谨,严格要求自己,廉洁奉公,为民服务培养党员带头制富。加大对养羊农户的培训,可以通过培训班,会议,远程教育,派人出去考察等方式来提高广大农民朋友的素质。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按照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对有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实行连片规划建设,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在目前状况下,该村的经济发展的主要工作精力应该放在抓产业结构调整上,利用紧邻灌区的灌溉优势,大力发展高产马铃薯的种植,发展优质黑山羊是养殖。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做大做强生态畜牧业产业,力争在3年之内发展养羊农户100户,培养养殖大户30户以上,在全村培养示范大户,带动其他养羊户的发展,完善合作社的各种制度,使之成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来源,5年后人均年纯收入在原来的基础上翻两翻。
2、加强农村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经济的发展夯实基础,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先导性要素,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要想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必须重视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改善道路交通条件,提高农村
信息化水平和农业科技装备水平,以充分发挥当地农村资源优势,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积极争取协调各种资金,力争在3年内解决黄河组,野猫洞组,吴家麻塘组危房改造,2年内修通黄河组和吴家麻塘组的通组公路,维修好从中营坪子到—还岩—伐木—二台坡的公路,修建一栋完善的村办公室,兽医室,逐步争取资金修建村卫生室,村文化娱乐室,图书室和优质黑山羊交易场所等。
3、村班子建设,制定一套村班子的工作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村班子的工作,两年内培养一套素质高,团结,务实,能干事的村班子队伍,调整充实村班子的后备人选,保持村班子后备人选长期在5名以上,把那些有知识,想干事,能干事的人及时选入到村班子的后备人选中来,尤其是有知识有能力的养羊大户可以吸收到村班子队伍中来,让村班子人选后继有人。
4、加强农村民主建设
用民主权利来诱导那些消极参与的农民,进行各项能力的学习,提高他们的素质,努力推进农村的民主建设。
⑴重大事项由民主张。抓住落实和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会议制度这个关键,依法充分发挥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会议作用,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对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方案等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重大事项,让村民作主,落实多数人决定。
2024年村干部调研报告 篇8
新桥乡地处永城西南 5公里,全乡 8个行政村,6.5万亩土地,人口4.2万人,现有大学生村干部 7名,其中党员7名,女干部 人,大学文化的 人,从去年 0月大学生村干部入村至今,半年的时间里,全乡 7名大学生村干部能积极配合村委会,村支部,收取新农合资金,搞农业经济普查,参与第六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指导群众抗旱浇麦,防治手足口病,各项工作中均取得了较好成绩。
为进一步搞好大学生村干部的管理工作,我们从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进行了调研。
一、大学生村干部的思想、学习、生活、工作现状
思想上的不适应。虽然说大学生村干部都生长在农村,但由于离开校园时间较短,部分同志工作中一时半会还脱不了学生气,想问题、办事情比较单纯、片面,存在着浮而不深,依赖心理强,承受心理弱的问题,加之以前没有接触过农村工作,面对复杂的环境和棘手的事情,每遇到一点困难就会打退堂鼓,感到心灰意冷、提不起精神。有个别同志则认为自己是一名大学生,具有知识厚实、专业技术能力强的优势,是各级组织部门百里挑一选拔出来,帮助村上谋发展、攻难关的,思想上有高人一等的心理,难以放下架子和基层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还有个别同志,或许是出于择业的无奈,从内心深处对选择当村官还是感到不理想、不满意,认为当村官就是当泥腿子,心里多少有些心灰意冷的感觉,放松了自我约束,工作中随意性强,自制力差,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履行职责情况比较差,甚至存在着遇事不请假,随意离岗现象。生活上的不适应。由于多年在外求学尤其是大学校园
2024年村干部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2024年村干部调研报告
上一篇:2024年干部调研报告
下一篇:有关学校学生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