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
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3篇)
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 篇1
20_年_日,早上的七点十分,我和妈妈一起收看了于丹教授主讲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习惯》教育专题节目,感触很深。
于丹老师的讲座主要讲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怎样培养孩子的孝心、爱心、责任心;二是怎样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和坚强勇敢的性格;三是怎样培养孩子抗击压力、面对挫折和防止被骗的能力;四是家长面对孩子叛逆、爱发脾气不听话、不爱学习等问题怎样正确与孩子交流沟通。
通过于丹老师讲的这堂课,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生最重要的并不是学习,学会做人才是排在第一位的,首先要做一个有孝心,孝敬长辈,尊重老师,关爱他人,对学习对社会有责任心。然后才是学会学习。
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是学生学习适应性的表现,而且是其终身学习品质的不可或缺的组成。所以,从今天起,我会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持之一恒地“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讲座中提到“如果孩子在平时生活中能和父母建立起良好融洽的关系,那么他便容易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反之则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心里留下阴影。”,这让我意识到和父母之间存在的沟通问题,希望从现在开始,多和父母沟通,注意沟通交流的方式、方法,以便能促进之间的了解,增进感情。
观看完于丹老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习惯》讲座,对自己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我懂得了如何提高自己,希望自己以后成为一个有孝心,有爱心,有责任心,坚强勇敢,积极向上的人!
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 篇2
面对万千变化的世界,许多人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其中包括小学生。如何应对小学生的心理问题?郭启玉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很好地答案,她以鲜明的事例、新颖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予以我们引导。读罢,不得不赞叹郭启玉老师是一位智慧之师。《如何应对小学生心理问题》这本书告诉了我,要成长为一名智慧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几种能力,而这也是我读了这本书后的体会。
一、细微观察的能力
和医生医治病人一样,老师面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也要进行“望闻问切”。在郭老师所撰写的个别心理辅导手记中,我看到了郭老师面对不同的学生作出了不同的诊断,并详细记录了心理问题学生的信息。这些信息的记录离不开老师的细微观察。特别让我印象深刻地是:在《李朦学习行为转变纪实》这篇手记中,郭老师对李朦的日常表现作了详细的记录,这靠什么?细微的观察能力,同时郭老师还对李朦的智力评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这就告诉了我们:要想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细微的观察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二、欣赏学生优点的能力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郭老师的班里,总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学生,他们在心理方面或是个人行为方面都有着较大明显的缺陷,但郭老师善于去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同样在《李朦学习行为转变纪实》这篇手记里,郭老师就指出了李朦社会交往能力很强,重感情,爱帮助人等闪光点,并从闪光点着手去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我想这是我们许多在职业倦怠轰击下的教师所做不到的。
三、思考应对问题的能力
很多时候,我们有些教师遇到学生出现问题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解决不了问题的根本,因此处理学生同样的问题一次又一次。作为经验不足的我,也经常犯这样的错误。读了郭老师的这本书后,我茅塞顿开:作为教师,面对学生所出现的问题要善于思考症结所在,积极思考应对的策略,才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不要总是一味地批评或表扬,要学会哲学的两面去解决问题。郭老师字字珠玑让我知道了人不能一直停滞不前,要学会边思考边生活,这样才能利己为人。
四、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如何应对小学生心理问题》这本书里,除了12个详细的个别心理辅导手记外,最让我感动的是郭老师针对学生在情绪问题、人际关系、行为问题、学习问题等方面所开展的心理辅导集体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凝聚了一个老师教育学生的心血,还饱含着一位教师的睿智。38个心理辅导集体活动很好地证明了郭启玉老师的创新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感悟亲情》这个集体活动的设计中,我发觉,郭老师每个方面都考虑到了,她以创新的数学图表来让学生诉说自己的烦恼,加强学生与家长的沟通,促使学生体谅家长,家长能够了解孩子的心中所想,促进家庭成员的有效沟通。
五、与家长沟通交流的能力
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问题,它还包含家庭教育方面的因素。因此,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也非常重要。从郭老师12个详细的个别心理辅导手记看,她都与家长进行了详尽的沟通,如在《厌学的小纪——小学生不爱学习行为矫正》里,郭老师就与小纪的父母进行了沟通,将小纪在学校、家庭的表现进行双向交流,并有技巧的暗示家长在家庭中该如何教育、面对子女。
从这,我也深深地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智慧的教师,必定在与家长、学生的沟通方面下功夫。掩卷沉思,有些愧疚,有些欣喜。愧疚的是,年轻的我未能很好的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欣喜的是,领导让我们获得了一本好书,一些好经验,也让我明白了:想要成为一名智慧教师,单单富有学识还是不够的,还要具备多种能力。
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 篇3
如今,科学技术进步,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复杂,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社会环境也日趋复杂。这一切给人们的心灵带来极大的冲击,也波及到了校园,波及到了学生。加之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受家庭的宠爱、社会的宠爱等种.种原因,造成学生心理问题日渐增多,其中存在心理异常甚至心理疾病的学生已占了不小比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学校教育更加突出重要。为此,教师学习和掌握心理卫生常识尤为关键。下面我谈两点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自己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点尝试和体会:
一般情况下,家庭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学校教育则是有意识、有计划的。教学着重学生智能的发展,如果忽视了教学心理卫生,学生智能发展不但受到影响,其身心健康也会受到损害,仅就负担过重而言,引起的学生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后者。长期疲劳就会造成学生视力减退、食欲不振、面色苍白、血压升高、失眠、心情忧郁、情绪不安、信心不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严重的还会引起学生精神失常,甚至轻生。学校教育应当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及日常管理中去。这就对教师的心理素质和教育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不同的教师所带的学生也存在不小差异,教师正是用自己的一切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
首先教师自己要能够面对现实、积极乐观,对前途有信心;具有能够胜任教学工作的认知能力。有独创性,能运用有效合理的方式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活动能力;有健全的人格,在与他人交往中能和谐相处,积极态度(如尊敬、羡慕、信任、赞美等)多于消极态度(如畏惧、怀疑、憎恶、嫉妒等)。教师的心理常态应是不卑不亢,不愠不哀,宽严适度,既有激情,又很理智。教师无论处于何种状态下,都必须表现出心理状态的稳定性。教师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要大大超过学生,要做“宰相”,豁达大度,心胸宽广,气量宏大,能容人之过,甘当人梯,喜欢学生超过自己。举止大方,态度端庄,不论何时都不忘记为人师表,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教师要对每位学生的态度保持均衡,不能凭自己的好恶感,偏袒、庇护和鄙视、冷淡学生。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的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要和每个学生的心理距离应是一致的、等距的。教师自己也要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注意自我心理的完善。如果学生眼中看到的是一名能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的教师,看到他自尊但不自傲、自重但不自夸、自信但不固执,能正确对待挫折、乐观向上、尊重自己的事业、尊重他人、言行一致,可以想象他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会怎样。尤其是小学生,他们模仿性很强,这样的教师一定会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巨大的、深远的影响。所以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我们教师应首先拥有同样健康的心理。教师拥有了健康的心理,还需要良好的教育方式。
给孩子一片空气,让他们自由呼吸;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给孩子一片绘壁,让孩子自由描绘;给孩子一片饲养园地,让他们感受动物的可爱。顺孩子之天性,让他们快乐的成长。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如校园的户外场地富有变化,则具有激发小学生多种经验,诱发小学多种活动行为的功能。在活动场内,设计丰富多彩的设备和材料,使处处充满绿色和生机。教室是小学生主要的活动空间,我们力争使室内宽敞明亮,温馨舒适。所布置的内容随着教育目标、季节变化而变化。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唤起了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小学生情操,充实了小学生生活,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 篇4
我自己觉得培养孩子的自觉自立自理能力很重要,不要让孩子有依赖的心理。
关于自觉:比如以前早上我叫女儿起床,我发现我每天都去叫孩子催孩子快起床快刷牙洗脸快吃饭快点要迟到了,后来发现每天喊女儿每天就都需要我去喊,要你不停的催不停的叫,把自己搞得跟火山要爆发似的,女儿却不紧不慢的,最后闹得自己心情不好孩子情绪也不好,所谓皇帝不急急死太监用到这简直太恰当了,后来我改变方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女儿心平气各,不急不燥,让她自己去急去,告诉她你什么时候叫我送你走我就什么时候送你走,迟到了是你自己的事,一段时间下来,后来基本上每天都是女儿叫我:妈妈可以走了,而不是我催她(墙上的钟被我调快了五分钟她一直不知道)
关于自理自立:女儿九岁,九岁的孩子很多事自己都会做,自己会做能做好的事我尽量让她自己做,有时就算我去做了,我也告诉她,什么什么事我帮你做了啊,(比如早上她吃完饭的碗,大多时候我是让她自己去洗的,有时我会帮她洗,帮她洗的时候我告诉她,你的碗我去帮你洗了啊,她还会对我说句谢谢妈妈。)这样做一是培养孩子勤劳的好习惯,二也是让孩子能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个人理解,做好“人”比做好“事”更重要,否则累了自己不说,孩子还觉得你做的事都是理所当然应该做的。
当然我知道,我还有很多很多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其实发现,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也在一同成长。我爱我的宝贝女儿。
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 篇5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下面是一位家长就此谈到的几点体会。
我从最初受到父母的启蒙教育,到现在教育自己的女儿,人生的经历告诫我,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对孩子十分重要,甚至决定着他们的发展方向,影响到终生。现就家庭教育问题,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成人是目标。学会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孩子终身受益。教育孩子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决不能让孩子成为知识丰富而性格古怪,对父母没有感情,对他人 、社会漠不关心的人。要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人,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无论犯有多大的错误,要和他讲道理。我对孩子一直是坚持这个教育原则,让他们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下,从小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最起码应该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合格公民而适应现代社会。
家长是镜子。“天才”不能创造,但家长只要不失时机地去发现、培养,开发孩子天赋中的特长,以自己的勤奋努力去走自己所追求的人生道路,孩子就很有可能获得成功。家长不仅是孩子的天然教师,也是监护人,同时是伙伴、朋友和榜样。孩子的言行举止无不体现着家长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当父母不容易,当好父母更不容易”。事实确实如此。如何当好家长,我认为,首先,努力“学会关心”。家长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地关爱社会、国家、他人、朋友、同事等等,使之尊老爱幼,相帮谦让,宽容大度,待人和气。其次,要加强自身修养。家长应坚持以德育人,奉公守法,依照社会主义道德原则、规范,自觉地将完善自己道德品质的实践活动示范于孩子。再次,要创造和谐环境。教育环境的优劣是孩子成长的寒暑表,要建立和谐的家庭和社会,那么家庭生活气氛的默化熏陶不可忽视,在平等中生活,他将学会公道;在争吵、埋怨、偏爱和缺乏温暖中生活,他将学会诡辩、责怪、妒忌和冷漠……,这种现实是“无言之教”。不是危言耸听。
孩子是老师。家长应善于学习孩子们的优点和长处。孩子们有很多“可爱的缺点”值得大人们学习。如蓬勃向上的朝气,好问好学的学习态度;不保守,善于接受新生事物的特点;少世故,对人对事的真诚直率;对新科技和新型玩具等未知知识一学就通、一玩就会的本领等等,他们在这些方面的优点都是值得家长学习的。孩子的这种优势,作为家长应充分的给予肯定、鼓励和赞扬,不可忽视、指责、抑制,以至于扼杀。
尊师是关键。老师是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系统教育的主体,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是孩子们幸福的缔造者,心灵的抚慰者和医治者。对于我来讲体会很深,我的孩子处在单亲家庭中,尊师敬亲的感情较薄弱,学业基础不够稳定,但是他的老师注入了大量的真诚爱心,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千方百计、苦口婆心地强化学校教育,使我的孩子在品德、智力、身体都得到了较全面的发展,弥补了我们家庭教育的不足,这样的老师倍受我、孩子和社会的尊敬,那么这样的“园丁”培养出来的花朵无疑会更加鲜艳。
今后,我决心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好我的孩子,使之成为能适应现代社会的有用人才,以上心得体会,只是我一管之见。
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 篇6
今天我们将和大家一起来小学生们怎样保持心理健康。
现在,当个小学生其实挺难的,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上学,还要经历小考、中考、大考以及完成各类名目繁多的作业、练习等等。如果考得成绩好,那么日日的辛苦就算没有白费;如果考得不好, 那情况恐怕就有点儿“惨”了:老师的批评,同学间的攀比,特别是家里父母亲的责难,就会一股脑儿地扑将过来,让你躲都没处躲。现在,社会上父母们对于孩子的教育都非常上心,可是到底有多少家长真正吃透了那里面 的“机密”,能够对自己孩子的教育真正做到科学、理智和有分寸,就不知道了。
小学生们怎样保持心理健康呢?
一、首先增强自信克服自卑。
有 这样一个小学生,他是个男孩子,在家里是个懂事、孝顺的孩子, 会干不少家务活儿,也能关心家里的人。但是他不太善于讲话,上课不敢举手发言,即使会回答的问题,问到他也是一言不发。为此,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这样,时间长了,他就有了一些变化,变得更加内向,不爱与同学、老师打交道,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最后发展到作业本也不带的程度。当妈妈的为此着急,和他谈话时,发现他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老师也不喜欢,甚至觉得活着也没什么意思,还不如死了。这样自卑以至悲观厌世的灰暗想法,出自一个稚嫩的孩子之口,实在让妈妈吃了一惊。
从这个男孩子身上反映出了心理健康上的问题,一种严重的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指一个人严重缺乏自信时的心理,是自信心的大敌。自卑心不是天生而来的,往往是因为自我评价不恰当而逐渐形成的,客观上讲是由于个人的某些缺陷或者屡遭失败而造成的。
自卑心理有以下种.种表现:
1.遇到困难时,首先怀疑自己的能力。
2.办起事来优柔寡断,总怕把事情办错而被人讥笑。
3.常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比。
4.做事总爱后悔,总觉办得不如意。
克服自卑心理,就要建立自信心。
有自信心的表现如下:
1.相信自己经过努力,一定可以把事情做好。
2.对自己的能力有比较正确的估计。
3.不怕挫折,不怕失败,做事能够坚持到底。
当我们树立了自信心,就可以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且改善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其次要意志坚强克服困难。
现 在我们很多小学生都是处在父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下,生活条件 优越,个人需求无不得到满足。这样的外界环境很容易让自己感到世界就是这样温暖如春,就是这样风调雨顺,一个人生活的道路从来就像北京的长安街一样,笔直而平坦。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一方面,好的环境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好的环境又使自 己难以体验到困难与挫折。
害怕困难的表现有如下几点:
1.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也不再加劲努力,甘居中下游。
2.做事不能 做到底,经常知难而退,或者这山望着那山高,结果什么也做不成。
3.遇到困难,不是积极想办法,而是消极等待。
那么与害怕困难,缺乏毅力,缺乏坚持性相反的一种心理状态,就 是有坚强的意志,能够不怕挫折,不怕困难。
意志是什么呢?意志是一个人在想做一件事和做完这件事的过程中 的心理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是积极地去完成,也就是有自觉性,有坚持性地完成。也可以是消极的,那就是害怕困难,依赖别人等等。
归纳起来,有意志、有坚持性的表现有如下几点:
1.对自己所做的事,如果已经认定是正确的,有价值的,而且是能 够做到的,那么就要从开始到结束,坚持到底,把事情做完。
2.不怕困难,并且千方百计地去克服困难。
3.善于总结经验教训, 最终达到目的。
不 怕困难,勇于克服困难的过程就好比爬山,当一座高山等待我们 攀登时,眼望着烟云环绕的山峰,就要鼓励自己,一定要爬上顶峰,山路是靠人一步步走的。当爬至半山,精疲力竭之时,是止步不前,还是咬牙继续前进?有时候,在最想打退堂鼓时,最需要坚持一下的勇气,一旦超越了这个“极限”,也就战胜了自己,那么等待在面前的就是无 限风光了!
那么我们如何克服困难,培养自己的意志呢?培养自己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坚强意志, 可以:
1.从短时间开始,向长期过渡。
2.从老师、家长的督促开始,向自觉坚持做事过渡。我们生活在良好优越的环境下,只要自觉地意识到应该主动克服困难培养坚强意志,那么任何艰难险阻都是可以战胜的。
此外我们小学生要保持健康的心理,还要做到:胸襟宽广克服妒嫉、学会克制克服任性、勤劳肯干克服懒惰、富于同情克服自私、合群友爱克服孤僻、要荣誉感克服虚荣、独立自主克服依赖、开朗乐观积极向上!
总 之,我们要注意培养快乐的心态去面对人生:改变考虑问题的方式,凡事从好处着想,以“太好了”的心态面对一切事物。遇到自己确实一时想不开的事情,可以找位自己信得过的师长、父母或者同伴倾诉,使自己解不开的心结得到放松。学会用微笑和快乐去面对人生。希望我们都能做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
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 篇7
面对万千变化的世界,许多人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其中包括小学生。如何应对小学生的心理问题?郭启玉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很好地答案,她以鲜明的事例、新颖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予以我们引导。读罢,不得不赞叹郭启玉老师是一位智慧之师。《如何应对小学生心理问题》这本书告诉了我,要成长为一名智慧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几种能力,而这也是我读了这本书后的体会。
一、细微观察的能力
和医生医治病人一样,老师面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也要进行“望闻问切”。在郭老师所撰写的个别心理辅导手记中,我看到了郭老师面对不同的学生作出了不同的诊断,并详细记录了心理问题学生的信息。这些信息的记录离不开老师的细微观察。特别让我印象深刻地是:在《李朦学习行为转变纪实》这篇手记中,郭老师对李朦的日常表现作了详细的记录,这靠什么?细微的观察能力,同时郭老师还对李朦的智力评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这就告诉了我们:要想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细微的观察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二、欣赏学生优点的能力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郭老师的班里,总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学生,他们在心理方面或是个人行为方面都有着较大明显的缺陷,但郭老师善于去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同样在《李朦学习行为转变纪实》这篇手记里,郭老师就指出了李朦社会交往能力很强,重感情,爱帮助人等闪光点,并从闪光点着手去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我想这是我们许多在职业倦怠轰击下的教师所做不到的。
三、思考应对问题的能力
很多时候,我们有些教师遇到学生出现问题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解决不了问题的根本,因此处理学生同样的问题一次又一次。作为经验不足的我,也经常犯这样的错误。读了郭老师的这本书后,我茅塞顿开:作为教师,面对学生所出现的问题要善于思考症结所在,积极思考应对的策略,才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不要总是一味地批评或表扬,要学会哲学的两面去解决问题。郭老师字字珠玑让我知道了人不能一直停滞不前,要学会边思考边生活,这样才能利己为人。
四、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如何应对小学生心理问题》这本书里,除了12个详细的`个别心理辅导手记外,最让我感动的是郭老师针对学生在情绪问题、人际关系、行为问题、学习问题等方面所开展的心理辅导集体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凝聚了一个老师教育学生的心血,还饱含着一位教师的睿智。38个心理辅导集体活动很好地证明了郭启玉老师的创新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感悟亲情》这个集体活动的设计中,我发觉,郭老师每个方面都考虑到了,她以创新的数学图表来让学生诉说自己的烦恼,加强学生与家长的沟通,慧教师,单单富有学识还是不够的,还要具备多种能力。
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 篇8
如果孩子对失败非常恐惧,整日里战战兢兢,那么,他将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这种孩子往往只想如何避免失败,对任何事物都丧失了好奇心和尝试的兴趣,根本没有一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还表现为有自卑感。
心理被动的孩子,一般来说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低,对自己没有信心,对失败感到非常恐惧,遇事畏首畏尾,上课不敢发言,见生人怕羞,认为自己比别人矮一截,表现为安于现状,没有进取心。例如,心理被动的孩子,总认为自己脑子笨,无论如何努力也不会成功,因而也就不会去争取。这样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且也限制了孩子其他能力的发展。这种孩子发展下去很难有创造性。
孩子心理被动的原因主要是受到了后天生活、学习的影响,尤其是家长不适当的教养方式的影响。孩子上学后,尽管他的自我评价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家长对他的评价对他的自我意识仍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家长经常说他“笨”、“傻”和“这么点事都做不好”之类的话,他就会认为自己不聪明,比别人差,做起事来就会畏畏缩缩,信心不足。如果家长说他“聪明”、“能干”,他就会认为自己很能干,很不错,做起事来很有信心。所以家长对孩子的评价非常重要,不要轻易对孩子下消极性的结论。但是有的家长过高地估计自己孩子的能力,派给孩子力所不能及的学习任务,孩子完成不了,就不耐烦的训斥、指责:“你真是个笨蛋,什么也学不好。”这就肯定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它产生自卑感,心理被动。孩子心理被动,家长千万要警惕,及时帮助他克服这种心理,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他便会成为一个一事无成的无用之人。
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对待心理被动的孩子,使它变得积极主动呢?
第一,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心理被动的孩子在学习方面的表现往往是学习不主动、不积极,仅仅是应付差事,因而学习成绩也差。这就需要家长设法使孩子看到自己的力量,从而产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平时的学习水平,提出适当的要求,使它的学习成绩逐渐的提高。一定注意不必一下提出过高要求。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认为要求越高越好,恨不得孩子一夜之间成为神童,其结果就是让一个小学生和一个高中生比赛,孩子认为肯定会失败,就会产生绝望的想法,因而失去努力进取的愿望。当然,家长也不能低估孩子的能力,如果只给孩子提过低的要求,就如同让孩子和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小孩子赛跑一样,使孩子感到对手太弱,不用费力就能成功,因而就不会激发孩子积极进取的热情。一般来说,要求要设立在只要努力即可达到的水平上,这样才能使孩子积极主动地去努力进取。例如:孩子原来考试不及格,你就应该以达到及格为目标,当各科都及格后,再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他一步步来完成。如果目标比较适合孩子的水平,孩子就会竭力去争取,一旦目标达到他将会由衷地感到高兴,信心更足,并由此产生“下次要更努力”的.愿望。这样,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好。
第二,关心和尊重孩子
孩子尽管小,但他也是家庭中的一员,也希望家长尊重他,把他当大人看待。如果家长不尊重他,就会伤害她的自尊心。
小学生缺少经验,在生活和学习中经常会体验到失败。而且,小学生的意志比较薄弱,很难达到“屡败屡战”,“败而不馁”的境界。因而经常会因为一点点的失败而灰心丧气、情绪低落。例如,孩子某一次考试不理想,就会感到非常难过。此时,家长如果不帮助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不帮助他解决学习上的困难,也不体谅孩子内心的痛苦,反而一味地指责和埋怨,甚至打骂,就只会使孩子自卑感越来越重,心理越来越被动,严重的还能造成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对立情绪,出现隔阂。相反,家长如果根据孩子失败的具体原因,比如学习方法不对头,考试紧张等,给予具体的帮助,让她树立信心争取下次考好,孩子也不会因为一次的失败而感到恐惧、失望,即使有一点苗头,也会随着他学习成绩的不断提高很快被克服,心理就不会被动。
第三,创造条件,让孩子体验成功
如果从吸取教训的角度来看,失败是成功之母,而若从摆脱心理被动的角度来看,成功才是成功之母。以成功培养成功,因为只有成功的孩子才会有信心去追求更大的成功。所以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创造一定的机会,让孩子做的事,每次都能做成,争取的目标每次都能够达到。在孩子获得成功之后,家长要及时鼓励,使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同时再提出一些更高的、孩子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要求。例如,学习上一向考不及格的孩子,考及格了就是一大进步,应给予充分肯定。然后,再要求他在班里的成绩达到中等水平。达到这个目标后,再激励他向更高的目标努力。这样,就可以提高孩子心目中的自我形象,也就不会给自卑心理留下可钻的空子,心理也就不会被动。
第四,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
家长有意识地丰富孩子的知识,扩大孩子的眼界,陶冶孩子的情操,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这也是帮助孩子克服心理被动的有效措施。为了克服孩子的心理被动,家长就应该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自己有知识、有能力,并不比其他人差。如果孩子知识贫乏,闭目塞听,什么也不知道,那么,被动的心理是无法避免的。
总之,对于有被动心理的孩子,家长一定要关心他,尊重他,帮助他树立与自己能力相适应的目标,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磨练自己,使孩子尽快从被动中走出来。
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 篇9
父母自身的心理创伤会严重地侵蚀孩子的健康。这些创伤主要体现在一下几点
第一,父母的理想没有实现
父母这一辈的理想没有实现,大多数家长期望孩子实现自己未了的心愿。
有一个女孩子,她爸爸当年高考的时候,因一分之差没有考上清华,于是复读重考,结果第二年离清华更远了,录取线只达到山东大学的分数线,他还是不甘心,第二次选择了复读,结果第三年高考,只考取了一所大专学校,因而大受打击,放弃了清华,清华成了他无法实现的梦想,也成了他一生的痛。所以,当他做了爸爸,有了女儿后,他从小就教育女儿立志考上清华、北大,千万不要和爸爸那么窝囊。因为有这样的期待,所以,这位爸爸不辞辛苦,每天风里来雨里去,陪着女儿上各种辅导班,孩子一开始还比较听话,但等孩子进入高中以后,却慢慢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成绩开始直线下降。这位爸爸因为付出太多,也因为自己当年的创伤没有抚平,所以,对孩子的表现无法接受,对长大的女儿非打即骂,最终导致孩子放弃学业、离家出走。
第二,父母童年爱的缺失锲而不舍下一句
父母自身由于童年爱的缺失,在自己做了父母后,往往拼命爱孩子或无意识中忽视孩子,导致孩子出现强烈的逆反心理和行为。
有一位母亲,因为自己在童年期遭遇父母离异,自己从小没有得到过父母爱的呵护,所以,她从小就下决心,等自己成为了母亲后,无论如何都要好好宝贝自己的孩子。于是,等她成为母亲后,她百般地疼爱自己的孩子,从小学到中学,每天接送孩子,总是变着花样给孩子做好吃的,因为担心孩子学坏,从来不让孩子单独出门,孩子如果和同学有约会,妈妈是一定要跟着孩子一起去的。结果,孩子感受到的不是妈妈的爱,而是妈妈的控制、干涉和无理取闹。为了摆脱妈妈对自己的控制,这个孩子经常和妈妈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弄得妈妈心力交猝。
而有的父母恰恰相反,因为自己不曾得到过父母的爱,因而不知道如何为人父、为人母,常常在无意中忽视对孩子的关爱和引导,导致孩子缺乏存在感和价值感,从而对父母有诸多不满,亲子关系自然难以和谐。企业理念标语
第三,父母成长中的挫败经历
有一位家长对我说,她每次接到老师的电话既恐惧又愤怒,恐惧去见老师,愤怒于孩子的不良表现。在详细的交谈中我了解到,当年她上学的时候,老师经常请家长,每次家长从学校里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她拖过来暴打一顿。童年的挫败经历,导致这位母亲对老师请家长有一种恐惧心理,同时,她内心里拒抗和自己的父母对待自己一样去对待孩子,可自己对孩子的不良表现又非常愤怒,她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不去打孩子的结果,是自己变得面目狰狞,在一旁生闷气,甚至一连好几天都不理睬孩子。孩子因此非常抵触妈妈,对妈妈也非常冷漠。孩子告诉我说,还不如妈妈打一顿更让她好受。
第四,父母之间爱和性的缺失
有的父母两地分居,感情上难以得到及时满足;有的父母虽然生活在一起,但彼此之间的感情比较淡漠,性生活也不和谐,因而,他们容易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孩子身上,尤其是爸爸对女儿,妈妈对儿子。这种情感的错位,使孩子享受到父母之爱的同时,承载了孩子不应该承载的男女之爱,导致孩子心理上对父母既无限依赖又无比拒抗,给亲子关系带来一定的障碍。
一个带着没有愈合心理创伤的父母,往往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承载两代人成长的重任,孩子不堪其重的结果,不仅仅是导致亲子关系紧张,甚至会导致孩子心灵枯萎。父母只有解决了自己的心理创伤,孩子才能成为他自己,也才有和谐亲子关系的产生。
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 篇10
前不久,我在工作中遇到这样一个案例,时而脾气特别不好的一个男孩,特怕妈妈。有时作业写不好他就会把作业本全部撕碎,扔在地上又踢又踩的;玩的时候也一样,一旦不小心碰到什么,他就会咬牙切齿的,不打得淋漓尽致就不放弃。这是怎么回事?我带着疑问,走进书店选择了《做孩子的心理医生》这本书。拿起书,在头脑中显现一连串的问号,到底什么是心理问题呢?通过搜索资料,查阅书籍得出答案。心理问题是指人们心理上存在着某些障碍和疾患由此而产生的不良情绪和行为。与心理对应的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三级功能,即:防止心理障碍;完善心理调节;促进心理发展。我边读边反思,应该具体分析孩子的行为,了解孩子的心理,走进孩子的心灵。
家长和老师说了孩子几句,孩子就会顶撞、摔摔打打或者情绪低落,甚至离家出走,逃学;和同学闹矛盾就会大打出手。吃饭的时候孩子总是紧紧地捧住自己最爱吃的菜,不许别人动等现象。身边的人摔倒了,可以尽举手之劳地扶一下,但是却坐视不管、无动于衷。我们不得不承认,孩子们存在心理问题,自卑、焦虑、抑郁、恐惧,以及任性、孤僻、说谎、偷窃等等不良性格特征和行为习惯。“小树长大自然直”的说法是错误的。“万里长堤,溃于蚁穴”,“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孩子们的心理为什么会出现问题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要让问题成为孩子们的心理定势。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就会听到声严厉色的训斥和挨打的现象。大人的意思很明确,训斥与挨打是因为你犯了错误,“犯了错误就要受到惩罚”。换位思考,你问过孩子的心理是怎么想的吗?“他们对我不好”“都不喜欢我”甚至出现逆反心理,破罐子破摔。同样的一件事情,同样的一种现象,同样的一个动作,孩子的想法和做法与成人是不一样的。只有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分析孩子的行为和心理,才能够真正了解他们、引导他们、教育他们。
孩子的心理是有三道“心理防线”。第一道是“情绪防线”:不在于你说得、批评得对不对,而在于是否在平等的前提下沟通。第二道是“事实防线”:我们要避免“不问青红皂白”,允许他辩解,都要把孩子的话听完。第三道是“理论防线”:不搞“训政”、讲大道理,那是下策。
一些孩子学习成绩好,但并不意味着他的心理就是健康的。优异的成绩有可能将一个孩子潜在的心理问题被掩盖起来,这也许会影响他继续学习,对他全面发展是有负面影响的。媒体中曾经报道过“徐力杀母”的典型例子,原因就是因为母亲对他的学习要求太苛刻了。以及15岁研究生的天才少女自焚的事件等等。我们只能说学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曾经有个学生做了好事,老师忘记表扬了,他非常生气,就趁老师不注意就在水杯里放一点粉笔灰等等的报复心理。我们在关注心理问题的同时,要明确“做人是做事之根本,做事是做人之途径。”当然,不是一味的批评和指正。因为“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问要变坏”。我们要相信爱的力量,没有不被温暖融化的雪花,没有不被爱感动的心灵。对孩子们宽容而不是纵容;严格而不是苛刻;一致而不是死板;灵活而有原则。切忌“久旱不管,一灌就满”的方式和方法。
用榜样的力量告诉孩子在游戏、学习生活中,懂得“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处事不可任己见,要悉事之理。”大人们的一个忽略、一种冷漠的态度都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面对问题孩子:我们心中怀着宽容、信任与爱的力量。因为我一直相信“如果你认为一个人已不可救药,那么他会真的一步步走向深渊;如果你认定一个人是璞玉浑金,缺的只是雕刻而已,尽管他身上有些缺点,你的宽容与信任会使他自肃、自律、自策,他会真的成为一块碧玉。”
总之,在人的一生中,都是从不知道到了解,以及发生状况来演变的。从幼儿园的孩子到儿童到青少年是人生过度的转折期,他们内心充满矛盾与困惑,就如每一条项链,即使再小的一段,也不容易忽视。如果它生锈了,或者被风雨侵蚀了,都会悄悄的断裂,也就是人的心理发生了变化,或许就是人生的悲剧而就在此发生。生理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都能影响到孩子。相信用“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的做法,带着耐心、诚信、信心与真心走进孩子的内心,用爱、用关怀去“医治”,解决孩子们的心理问题,使孩子能够“生在苦中不知苦,面对困难不觉难”的境界,孩子们一定会健康快乐地长大、成才!
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 篇11
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我觉得最基础的应着眼于两个方面,即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是物质基础,心理素质是精神基础。“人”的一撇就是身体健康,一捺就是心理健康,只有前者没有后者,趴下;只有后者没有前者,卧着;身心健康兼备,才能相互支撑,站立起来。而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也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不仅躯体、生理健康,还应该精神、心理健康。所谓的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本身及其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再者,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更甚者,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据有关部门进行的心理调查表明,在中小学中,有不少学生存在心理上的偏常,学生的厌学障碍和人际关系问题相当突出,多达近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近年来,中小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还危害到了家庭、危害到了社会。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关心儿童的生活和健康,关心他们的利益和幸福,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就目前状况而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我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如下体会。
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 篇12
一、学生情况介绍
李荣盛 ,男,14岁,家庭组成成员有爸爸、妈妈、爷爷。他爸爸、妈妈在他小学二年级时离异。母亲改嫁,父亲自离婚后远走他乡,杳无音讯。他自此跟爷爷一起生活。爷爷对其百般疼爱、百依百顺,对他的要求从来不说半个不字。爷爷很少让他与同龄的小朋友玩,让他形成了孤僻的性格。他人很聪明,但自信心差,性格执拗,容易动怒打人。上课不太听讲,要么去招惹别人,要么自己做小动作。他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自制力较弱,人际关系比较紧张。
二、案例分析
爷爷的无原则溺爱。爷爷一味的溺爱、娇宠、迁就孩子,导致他任性、蛮横、不讲道理。父母爱的缺失。李荣盛的爸爸、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他各自打工赚钱,父亲多年未曾回家,母亲又已重组家庭。童年的生活少了父母的陪伴与关爱,让他的心理十分自卑,缺乏自信。爷爷很少让他与同龄的小朋友玩,让他成了一个缺少交往体验、惟我独尊、性格孤僻的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中经常遭到了同伴的排斥,也常遭到老师的批评,从而加剧了他的易暴易怒情绪。他与父母的长期分离造成了家庭教育的弱化,家庭教育的主体由父母变成了爷爷。老年人大多对孙辈较溺爱,加上疼惜孩子,因而对孩子更是有求必应,对其顽劣行径也舍不得严厉管教;再者,他的爷爷在教育孩子时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不懂得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加之年纪大了精力有限,只能解决孩子的温饱。父母不在他的身边就好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李荣盛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他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不求上进,靠打人引起人们对他的注意。
三、具体教育措施
(一)营造爱的氛围
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我主动和孩子亲近,和他做朋友。当他调皮时,不直接批评,先调查清楚,搞明白是什么原因,然后和他讲道理,让他慢慢的平静下来,再探讨原因。帮助孩子树立自信,融入集体。针对孩子平时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和成功都给予表扬,让他体会到从未有过的成功和喜悦,逐步树立自信。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增加他与老师同学接触的机会,通过“一对一帮扶制度”,让他得到学校、老师、同学更多的关心与帮助。让他在“同学群体中成长”,经常动员他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充实业余生活,多与大家沟通交流,慰藉他那残缺的感情。在集体生活中,多鼓励他与其他同学交流和玩耍,多些机会让他参与集体活动,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良好的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集体的感化和温暖对一个学生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我利用学校开运动会的机会,让他主动的参与进来,全班同学为其摇旗呐喊,加油助威。在学校运动会上,他获得了男子二百米第三名的好成绩。当他第一次拿到奖品时,既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又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真是一举两得。
(二)增加爱的力量
我积极与李荣盛的母亲加强联系,要求她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在沟通时间的分配上,最好做到每个星期能给孩子打一次电话,与孩子交流一次。如果时间允许,可以一个学期中间回来一次,寒暑假把孩子接到身边。这样,亲子互动与沟通的时间就比较多,并且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在沟通的内容上,我还要求他的母亲不能只谈学习、考试成绩,要更多的关心他的生理、心理与情感,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所思、所想、所为,让他在爱的氛围中健康成长。我鼓励李荣盛多与爱学习、守纪律、行为习惯良好的学生交朋友,有心里话可以向朋友倾诉,从而缓解因缺少家庭温暖而出现的孤僻心理。
(三)转变爱的方式
我努力改变家长的教育方法,经常和孩子的爷爷联系,告诉他的爷爷一味的娇纵孩子会造成怎样的不良后果,要对他的无理要求说“不”。当孩子犯了错误时要及时调查,及时批评教育;让孩子的妈妈通过电话经常和他联系,关心他的学习、生活,让他感受到自己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拥有母爱。在一次语文单元测试中,孩子出人意料地得了八十六分,这着实让他高兴了好几天。他把这个好消息及时告诉了他的母亲。他的母亲也打电话主动和我取得联系,共同分享孩子进步的快乐。我还让同学们选他做了纪律委员的助手,让他负责检查班中的违规行为,他非常激动,也非常负责。一开始,他把违规同学带到我身边时,我就让他自己负责教育他们,告诉他们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一段时间下来,我问李荣盛:“当你看到同学们违规时,你心里怎样想的?”他说:“我看见了非常难过,非常着急,很想让他们快点转变。但就是不知道让他们怎么做才能转变?”“对,其实老师和你的想法是一样的。老师不会真正讨厌一个孩子,只是真诚的希望孩子们都能遵守纪律,做个文明学生。老师相信你会用实际行动来转变自己,让同学们对你刮目相看的!”听了我的话,李荣盛很难为情,低下了头,什么话也没说……一段时间过后,同学们确实看到李荣盛不再打人了,大家也愿意服从他的看管了。在孩子走出低谷后,我立即把他的注意力转到学习上,使他知道学生要以学习为主,按时上学,完成作业是一名合格学生最起码的任务。在以后的日子里,李荣盛上课能集中注意力听,并且时不时地举起右手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开始融入集体,作业也能及时完成。在老师和帮教队员的带动下,他的成绩开始逐渐上升。这时,我适时找他谈心,探询他下一步该怎么做?想不到李荣盛的话让我兴奋了好一阵子,他告诉我他一定会让老师和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的。果然,经过他的努力,他在以后的各次考试中均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四)增强自信心
为了让他有足够的机遇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我积极鼓励他多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并敏锐发现他的“闪光点”,珍视他的点滴进步,利用一切机会让同学们挖掘他的“闪光点”,让他也有足够的机遇发挥自己的才能,品尝成功的喜悦,进而认识自身的价值,实现自我评价,鼓起进步的风帆。我还鼓励班内好学生多与他交往,向他提出一系列规定,都是阶梯式的,由易到难。因为规定不是太高,加上老师的监督和同学的鼓励,他慢慢地能做到。只要他每天能完成作业,表现良好,我就给予他充分的肯定,并在同学面前真诚地表扬他,渐渐地,他的信心加强了,与同学的交往也日益融洽。这时,我告诉他,他很聪明,只要努力就会进步;告诉他学习对于他一生的重要性。同时我利用课余时间帮他把拉下的功课一点一点地补上去,同时充分肯定他取得的点滴进步……就这样,“小步走、不停走”地进步引导,李荣盛的成绩从以前的三四十分慢慢地升到七八十分,这些进步让他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感。
四、初步成效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李荣盛已经有些进步,易怒现象少了,学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了,人际关系好了,在班里找到了一些很棒的同学做朋友,上课有时也能举手发言了,在同学心中的地位也有所提高,自信心也强了,参加活动的主动性也高了。还记得有一次他错拿了别人的一只乐扣茶杯,当他发现后就主动放在讲台上,等第二天来校后及时与老师讲了事情的经过,并且把茶杯还给了茶杯的主人。
五、反思
李荣盛的成功转变,使我感受到了教育工作的成功与喜悦。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待这一类学生,要有一些特殊的方法,既要做他们的老师,又要象他们的父母,要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 篇13
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根据心理学发展的规律和要求,依据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全面渗透、全方位推进。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适应青少年需要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
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一个重要属性,那就是教育性,因此,调动学校各个方面的力量,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学校首选策略。首先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给予高度重视,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系统。只有得到了高度重视,该策略才有实施的基础;然后将心理教育分布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构建一个专门渠道与非专门渠道有机结合的_。专门渠道就是要开展心理教育专业课,实施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和实施心理治疗;非专门性的就是在学科教学中、在德育活动中、在课外活动中、在劳技课中、在学校的各项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此外,还要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的_,多角度,全方位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工作既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工作,学生健康的人格,优良的心理品质与班主任工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现有教学体制看,班主任既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辅导至关重要,但现实中,班主任大多数缺少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心理咨询技术,还不能胜任对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加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培训,使班主任人人能胜任这项工作。此外,政治老师也要当好学生心理教育的主导教师,作为学校也应将这一教育职责抓在手上,让教师协同参与,这是学校的当务之急。
2、加强家庭教育,家长注意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龙凤中学实行开放周,把学生家长请到学校,与学校老师一道共管学生,效果明显,其经验十分可取。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家长应从下面几个方面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真正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
(1)转变只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观念。
(2)以身作则,率先示范。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特别是在心理要求方面,只有父母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才会健康。
(3)重视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引导,加强家庭精神文化的投入。
鼓励树立建功于国家和自立自强的观念意识,注意锻炼孩子的吃苦耐劳,战胜挫折的意志和坚强的品德,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困难,障碍,曲折,让孩子去经历,增强其自信,磨炼其意志,培养其独立的人格。特别是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使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从中培养孩子观察,记忆,分析,创造,审美的能力。
(4)尊重孩子,不走两个极端。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作为家长,应该从感情上,心理上尊重孩子,不能把他当作私有“财产”,爱之则宠,恨之则打,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溺爱型和打骂型的教养方式可直接导致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发生。所以家长要尊重,理解孩子,和孩子进行思想交流多给以鼓励,这样孩子在被爱,被尊重的环境中成长,他也必然知道怎样去爱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
(5)家长要经常和学校联系,取得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
家长要克服单纯依赖学校教育的思想,而且要积极参加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如家长会,家长学校,座谈会等。对学校老师反映的意见,要正确对待,既不要袒护孩子,也不能拳棒相加。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内容要与学校一致,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进行理想教育,不能给孩子灌输不健康的内容,如金钱至上,甚至对社会阴暗面当着孩子的面横加评论。
(6)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家长要及时分析,及时引导,及时解决,以免积少成多,日久天长,酿成大祸。
3、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一个完整的自我,一个人格健全的“我”。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不能离开学校,家庭的教育和辅导,而且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环境育人,不良的社会环境回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社会各界和社区应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进其发展,形成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我们的的社会、学校、家庭必须加强措施,形成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减少不良思想和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和渗透,减少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事件发生,还青少年一个学习、生活和娱乐的净土,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 篇14
明确认识心理健康的意义、标准、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及防治方法,自觉运用防卫机制来调节心理活动。正确对待心理失控和心理疾病。并非犯了什么大错误,只是对环境、压力和人际关系的不良适应,不要觉得有什么难言之隐,趁初始和轻微抓紧调理和医治。了解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以便在任职和交往中做出正确选择,增加成功率,保持身心健康。否则会感到怀才不遇、不被理解、缺少关爱,造成烦恼和伤悲。同时,承认自己的现实情况,即使自己在某些方面有缺陷或不足,也不要自卑、自馁、自弃,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样会取得成功。从而既增加了自信心,又做到了心理健康。适度休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保持处在爱人与被爱的地位,这样会很快乐很幸福,自然会使心理健康。建立支持系统。人生之路并非全是坦途,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麻烦,每个在困境中的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相互支持系统。它可为你在挫折时提供良好的情感支持,而减少孤独或紧张。你的亲友、同学、同事、邻里都可成为你的支持者,在这个人际圈中,你要得到别人的帮助,就先要多去关心别人,关心别人会使你有一种美好的感觉。
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 篇15
心理健康问题卫生保健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由于心理不健康而发生的各种让人瞠目结舌的事件,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及时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将迫在眉睫。作为当代大学生,我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家庭教育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性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地融入集体,能更好地适应环境。
经过一学期的成见课学习,人能我学到一些与人交往的方法。无论是与亲人还是朋友相恋,我们相识都要把握好看交往的方法,要学会换位思考,要用一个宽容的心去待人,这样我们处理好与亲人朋友的关系,使我们的身边太少许多争吵,多许多的真爱与温暖。
心理课老师上课很用心,教育方式也不同,教我们怎么站在不同的位置可看一些事,怎样预处理自己与父母、老师、同事和朋友的关系。上这样的心理课,不仅增长知识,还得到新的感受,尤其是老师讲过自己或就是指媒体上见过案例的案例,让我感同深受。
事都为父母朋友和眼下家人着想。通过上课,我变了很多,希望有机会上更多这样的课。
上课的.老师很棒,很详细,虽然数学老师和我们不是一个时代时代的人,但是丝毫感觉不到与我们之间彼此间存在的任何代沟。上课没多久,同学们就被老师感染了,也都活跃起来。经过上课,我的知识当更丰富了,办法更多了,以后遇到类似的境况,我会按老师教的事方法合理急著对待每一件事,打开心扉与别人沟通,不与别人产生隔阂。
我第一次上为心理课,开始很紧张,以为要把自己的心里话当那么多同学的面说,有些不好意思。后来我明白了,大家都很友善,不需要顾忌。以后有什么事情,要站在别人的立场或他人的角度看待事,不能只顾自己,而不想想他人心理的心态是否受伤。我很高兴,现在我学会了换位思考,我又多了一笔财富。
家庭教育课令我受益匪浅,我领悟人世间爱的可贵,学会了与人共处,我会将课堂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平日生活中去,接受爱,报答爱。果然我们乘着爱的翅膀去腾飞!在心理课上,我学到很多知识,也回答了很多环境问题,我还感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并下决心改正。
心理课让我终于感到人生的珍贵,感到要孝顺父母,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感悟到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用父母为我们埋怨,不让他们为我们担心,我们还要关心身边的人因,让每个人获致关心。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虽然我们以前还没有真正踏入社会,但是身边的老师和那儿同学就如同我们的朋友一样,我们要凡事真诚,存真诚的心,说真诚的话,做真诚的事。自己有了什么错失,应当坦白承认,切不可设词遮掩;千万别责备劝导你的时候,要存着谦卑诚挚的心领受,切不可羞恼拒绝。与人同处不可有虚伪的客套,但总要彬彬有礼,举止中节,使人在你的动作举止上没有可挑剔的地方。多爱人才能多得人则的爱,多敬人才能多得人的敬,多宽容人才能多得人因的宽容,多体恤人才能多得人的体恤。你送出去的是什么,你归还给来的也是什么。
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 篇16
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由于心理不健康而发生的各种让人瞠目结舌的事件,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及时解决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已将迫在眉睫。作为当代中学生,我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地融入集体,能很好地适应环境。
经过一学期的心理课学习,我学到一些与人交往的方法。无论是与亲人还是朋友交往,我们都要把握好交往的方法,要学会换位思考,要用一个宽容的心去待人,这样我们才能处理好与亲人朋友的关
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相关文章:
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
上一篇:关于汽修心得体会范文
下一篇:环境观摩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