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档>范文大全>心得体会>经验交流材料

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更新时间:

教学经验交流材料(精选5篇)

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篇1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不由对在新课程实践中存在的一些困惑进行深刻地反思:由于存在着教学内容面面俱到而又面面浮浅、知识很难形成体系、课时不够用和课后练习与教学进度脱节等来自教材和课程的困惑;存在着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方法导致惯性教学、学生活动影响教学进度、探究难以建构知识体系等来自教师的困惑;存在着实验室建设、教学资源、网络资源跟不上课改步伐等来自教学资源的困惑。只有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结构、教学资源的运用进行深入的反思、总结和改进,才能真正提高新课程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化学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1.转变教学理念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前提

  新课程教学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课程资源,因为教材的缺憾与空白靠教师去圆满,教材的运用与开发靠教师去创造。教师要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通过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根据学情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进行重组、活用,使预设进尽可能得到精彩的生成。因为预设与生成都是精彩的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预设水平高且能不断生成的课,才算是精彩的。过分强调预设缺乏必要的开放和不断的生成,就会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使师生生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单纯依靠开放和生成,缺乏精心的准备和充分的预设,课堂教学则会变得无序、缺乏目标和计划,也不会有良好的生成效果。因此,教师只有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实际进行灵活调控,追求动态生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在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中达成。

  2.选择适应课改的教学方法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活,课堂教学是一门极其复杂、内涵非常丰富的艺术。教学是个千变万化的动态系统,不能刻意追求和照搬某一种模式。只有科学性、灵活性、创造性使用教法,才能适应课改要求。新课程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但并没有否认传统的启发式、讲授式教学等方式,只是以往的教学方式太单一,不能满足不同特点、不同学生发展的要求。任何教学方式本身都是中性的,用得好是好方法,用得不好就是坏方法,它的功效发挥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和谐,所以要克服形式主义。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教学中是否适用,一要看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二要看是否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三要看是否与教学内容的性质相符:四要看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五要看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是否得当;六要看是否有利于教师发挥自己的教学优势。

  3.教学过程必须凸现三维目标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根本

  3.1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给知识注入生命,知识因此而鲜活;给生命融入知识,生命因此而厚重。新课程首先要致力于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支持性的学习氛围。要激发学生的主体功能,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学生心理自由、愉悦、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以友爱、平等、快乐、成功的享受,营造出具有真诚接受和理解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一个群体中存在的价值。这就要求在师生互动时,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鼓励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倾述,教师表现出热情、信任,在充分倾听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指导、有效激励,形成师生“互动流”,并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中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3.2设置良好的教学情景、合理开展适度教学。学生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是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心向。创设优良的学习情景就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当前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一方面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明确学习的目标;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醒学生的学习需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习情景通常以问题形式体现,好问题的要求是:一是问题有价值。问题对达成目标有贡献,有必要,有价值。教学中千万不能由“满堂灌”变为“满堂问”。二是问题具有挑战性。问题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如设计知识陷阱、设置知识墙等。教学中要克服“填鸭式”的随口问。三是问题符合可行性原则。问题的难度应控制在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即“跳一跳能摘到挑子”,满足学生的成功感。四是问题要接问题,问题要套问题,形成问题链,引导学生思维不断深入发展:同时要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并恰当地运用实验与现代技术等手段。提问技巧贵在以人为本、把握好度。

  3.3创造有效的学生思维、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论认为:学习是无序到有序的结构化了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不断顺应和同化的建构过程。教学过程好不好的标准,主要是:一看课堂师生互动是否有效、学生是否人人参与、教学流程是否有创意、学生的思维是否产生碰撞和智力是否得到挑战、师生的个性是否张扬等;优良的教学过程是以有效实现“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为前提的,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教和学生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二看学生的智力是否集中在教学重心相关的重要观点上。

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篇2

  尊敬的孙主任,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上午好!

  首先感谢孙主任、全老师能给我这么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机会,借此机会我想与大家分享我参加工作以来的成长经历。

  一、 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亲其师,近其道”。学生因为喜欢一个老师会对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科有兴趣。而我们年轻教师,最具有这方面的优势。首先在刚接手新班级的时候,我努力做到:以最短的时间熟悉每一个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在授课中尽可能的用一些学生的流行语言,做到在第一堂课上,第一次对话就让学生有亲切感。其次在每一本作业上写赏识化评语。诸如“你太有化学思维了。”“这题做的实在太棒了。”“聪明加马虎等于零”等等。以赏识化的评语取代传统的优加和优减,完成了和学生的第二次对话,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 最后,在课后加强与学生的联系。我利用QQ和学生联系,通过和学生聊天,看学生日志深入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性格;以便于平时能够选择适合学生性格的教学方法。从教四年来,我不间断的把自己制作的一些微课小视频发到班级qq群里,为学生二次答疑,并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或假期时间自己制做微课,并在群里交流、讨论、共享。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师生间关系更加融洽和谐。

  二、积极参加集备和教研活动,提高业务素质

  1.莱西四中的集体备课,是我们学校的一大亮点,更是我们年轻教师汲取知识,获得经验,掌握方法的温床。刚参加工作时,我很不理解集体备课的必要性,感觉不用备课也可以讲好课,结果在我人生的第一次讲课中,我感觉自己原来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是,我的第一堂课,与其说是给学生上课,倒不如说给自己好好上了一堂思想课。

  之后在每次集备前,我就至少把教材、教学用书、课程标准自己先研究三遍以上,并用铅笔标注上自己对于教材内容的一些想法,以及自己不理解、不会讲的地方,在集备前我的课本就让我用铅笔划成了“大花脸”。在集备时,我就像久旱的幼苗遇到甘霖一样,专注的聆听,疯狂的汲取,认真听取各位老师的意见和见解,在笔记本上记录下好的方法,在教材上理顺自己的思路。我们每一次集备是两节课的时间,我总是在集备结束后感觉意犹未尽,就给自己加一节课写集备反思,写反思时候又会有新的不理解的内容或者自己的一些新的想法,这时候我比上学时候得奖状都兴奋,马上抓着同组的前辈们不放,继续交流,直到弄懂。在刘美强主任,孙淑红主任,张瑞丽老师的耐心教导和引领下,我对教材的理解逐渐深入,在现在的集体备课中,我抢先发言,踊跃参与。我总是把我的备课方案第一个拿出来,而组内三位老师就给我挑刺,找毛病,指出我不足的地方,并且耐心的引导我拿出正确的方案,往往我的一处不足,会收获好几种精彩的方法,我的备课方案完善了,我们组的集备方案往往随之也就完成了。同组三位老师经常开玩笑的埋怨我说,集备时如果用我的方案备一节课,比用他们的方案备两节课都累,而每次,他们总是不厌其烦的,津津乐道的,先拿我的方案开刀!

  2.全晓红主任在莱西市教研活动上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咱们化学老师要把每一节课当成公开课示范课去上”,现在的我一直把这句话当成座右铭,每次教研活动我都主动要求,积极参与,回来后认真反思,写好笔记。去的多了,听得多了,也就知道了公开课,示范课的精彩巧妙之处。我深深的体会到多参加教研活动,多跟着有经验的专家老师们学习,是年轻教师快速成长的最好的东风!

  3. 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在讲每一节课之前,我先听刘主任和其他两名老师所讲的课,然后变更我自己的方案,再讲给学生。这样简直是事半功倍!讲完后利用教室内的监控查找刘主任和其他两名老师的课堂实录,对照自己的课堂实录,再找不足,不断提升自我。这个习惯我一直坚持到现在。

  三、重细节,抓落实,提效率

  所谓重细节,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所谓抓落实,就是使尽可能多的学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所以我现在上课,每学完一节课,一定要跟上当堂检测,针对学生暴露出的问题,当堂落实解疑,并且下一节课上课以前一定用简短的时间来一个课前复习。对于基础知识点的识记,我尽量检查落实到每一个学生。

  要上好一堂课,课堂效率是关键,大海航行靠舵手,而高效课堂必然离不开孙主任提出的问题衍生法,这和我们学校的三四五模式相得益彰。我总是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组,把问题抛给学生,教师适时的引领,每节课我都设计了小小老师上讲台的环节,这样,让学生在探究中收获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这就是我,一名年轻的化学老师眼里的化学教学,同样也是我自己的成长历程,与各位领导老师分享,请各位批评指正。我们年轻的化学老师们深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谢谢大家!

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篇3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我个人感觉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不够,使得与高中化学课程的学习要求差距较大,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学效果与质量。同时学生也反映高一化学内容多、理解困难、习题难做,致使学习兴趣降低。结合教学实践,在这里我粗浅地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和看法。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及目的的差别

  通过对比初、高中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及目的的阐述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化学用语、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方面的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并有所创新。初中化学基本上是学什么考什么,而高中化学可谓是“声东击西”,考查方式更加灵活。所以学习化学对刚进入高中对同学来说,是一件比较难的事。

  二、重视初、高中教材知识的衔接

  (一)初三教材中有些知识点在课本上出现了但考试但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很多知识教材里没有出现但考试时需要用到。此部分内容集中在高一年教材的第五章,在授该章内容时,应注意加以补充,以免学生出现知识的空白点。

  (二)高一时需对初中某些知识加深、完善

  1.氧化—还原反应。初中知识从得、失氧观点简单的介绍有关氧化—还原反应、高一年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即从本质上来介绍氧化—还原及应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在高中化学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发展过程。

  2.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

  (1)初三只举例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高一年级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三条规律,给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初三只列举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和化合物”的简单例子,高一则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的概念结构特征和物理性质等。由上可知高一年级教材中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较初中更为完善、更严密,难度也加深很多,也更兼顾科学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所以一定要做好衔接,这样能使得同学们后面的学习轻松许多。

  3.有关化学计算内容及方法的承继

  (1)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初中只要求掌握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三者之间的换算。但温度改变、溶解、结晶问题的计算是中学化学计算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类型,也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在高一年级时要适当补充。

  (2)“差量”法的应用。此法在中学基础计算中应用较广,初中阶段不要求学生掌握该法,在高一年级要结合有关新课内容补充讲解并使学生逐步掌握。

  4.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

  初中已学过O2、H2、CO2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并分别介绍其反应方程式,使用仪器装置内容。高一年级要结合Cl2、NH3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从反应原理、反应装置、收集事项等四个方面对此加以归纳,并将之扩大为学习气体制法的一般方法。

  三、加强学法指导是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学的有力保证

  (一)开设学法指导课

  即可以在上高中化学课伊始,结合讲解初高中化学的区别:如知识的总量增加,知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增强,理论性知识的比重增大,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表达能力、实验能力、计算能力、记忆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介绍学习高中化学应采用的正确方法:如重视实验,抓好课前的预习与课后的复习,及时进行各种知识技能的总结归纳,要用理解记忆法识记知识,等等。

  (二)学法指导要与建立学习常规结合起来

  学法指导的目的是使学生快速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求,在“欲学”的基础上做到“会学”,进而达到“学会”。因此,学法指导应渗透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与优化主要的学习环节和建立学习常规相结合。

  要从高一第一堂化学课起,就建立和坚持必要的学习常规,如课前做好预习,记好预习笔记,答好预习思考题;上课做听课笔记;课后做学习小结;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等等。

  总之,初高中化学的教学衔接问题,化学启蒙教育向化学科学基础教育的过渡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搞好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方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学习,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上午好!首先感谢教管中心的领导再一次给我提供了这次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刚刚过去的一学期,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总体看,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全体教师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教学质量为中心,以课堂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为基本点)为主要工作目标,在推进我校“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进教学方法,收到良好的效果。下面就我校的一些具体做法和体会作如下简要汇报,敬请提出宝贵意见。

  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理念。 理念是先导,学习是保证。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目前已经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严重障碍,面临新形势下的教育发展状况,必须让我们的教师明确新的背景条件下的教育应该如何的去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首先我们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细致的了解新的课程体系的目的和要求,做到教学中有的放矢。其次,在明确教学目的的前提下,解决如何“教”的问题则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之所在,为此,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估》一书,结合当前“自主互助”型高效课堂的实践探索,注重落实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改变课堂教学现状,努力打造开放式、多元化、自主参与、张扬个性的课堂。再次,发现典型,及时推广。我们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业务学习,并及时搞好“二次培训”使教师及时把握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动态,并借鉴外学经验,尝试性的举行业务演练,并为其他老师讲一节高质量的公开课或业务讲座。真正做到以“点”带“面” 。

  二、以质量为核心,加强课堂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更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标准。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本学期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加强课堂改革。

  成功的教学都必须有学生积极的参与,只有教师的教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学生主动的学,有兴致地学,才能取得教学的成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努力创设机会,创设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教学走出书本,走近生活,使学生智力、能力得到协调发展。

  (1)狠抓集体备课,推行“导学案”。备课是教育观、教学观念的总体体现,担负着完成教学任务的总体策划和设计的重任,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过学生关,又要过教材关。备课还是解决教师(策划能力)、学生(认知水平)与教材(教学内容)三者之间矛盾的主要途径,所以“教学合一”的改革的关键是抓好备课。上学期学校要求备课组做到“三定三有”:定时间、定地点、定主备人;有计划、有主题、有记录。将此项规定纳入备课组长与教师的考核,一月一考核,使集体备课落到实处,确保了集体备课的较高质量。

  (2)改革教学模式,师生合作实施“导学案”。 “导学案”的生命在于实施,而“导学案”实施的关键在于学生会用。因而,在“导学案”实施之前,学校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指导。具体要求是:(1)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本预习。所有同学必须自行解决“导学案”中基础题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提高题,碰到生疏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2)课堂上注意做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心得。(3)每隔一定时间后,将各科“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3)“自主互助学习”环节紧凑,提高课堂实效性。

  为了促进学生自己主动而深入的进行自学,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提出具体明确的自学要求。我校英语教师林美霞的具体做法是:提出具体的看书范围、思考内容、要用多少时间、达到什么目标等。同时,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怎么看书、怎样练习、过程中注重哪些事项、思考必须是独立进行等。自学后,针对基础知识或步骤,采取1号帮4号、2号和3号互助的形式进行组内掌握和巩固。

  成功的教学都必须有学生积极的参与,只有教师的教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学生主动的学,有兴致地学,才能取得教学的成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努力创设机会,创设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教学走出书本,走近生活,使学生智力、能力得到协调发展。

  (1)狠抓集体备课,推行“导学案”。备课是教育观、教学观念的总体体现,担负着完成教学任务的总体策划和设计的重任,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过学生关,又要过教材关。备课还是解决教师(策划能力)、学生(认知水平)与教材(教学内容)三者之间矛盾的主要途径,所以“教学合一”的改革的关键是抓好备课。上学期学校要求备课组做到“三定三有”:定时间、定地点、定主备人;有计划、有主题、有记录。将此项规定纳入备课组长与教师的考核,一月一考核,使集体备课落到实处,确保了集体备课的较高质量。

  (2)改革教学模式,师生合作实施“导学案”。 “导学案”的生命在于实施,而“导学案”实施的关键在于学生会用。因而,在“导学案”实施之前,学校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指导。具体要求是:(1)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本预习。所有同学必须自行解决“导学案”中基础题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提高题,碰到生疏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2)课堂上注意做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心得。(3)每隔一定时间后,将各科“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3)“自主互助学习”环节紧凑,提高课堂实效性。

  为了促进学生自己主动而深入的进行自学,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提出具体明确的自学要求。我校英语教师林美霞的具体做法是:提出具体的看书范围、思考内容、要用多少时间、达到什么目标等。同时,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怎么看书、怎样练习、过程中注重哪些事项、思考必须是独立进行等。自学后,针对基础知识或步骤,采取1号帮4号、2号和3号互助的形式进行组内掌握和巩固。

  进行“兵教兵”。围绕设计的精彩问题展开小组讨论,并将成果加以展示。为了避免交流时1号、2号发言多而3号、4号发言少的现象,教师可以点名发言对象或者采取给3号、4号同学记双倍分的形式,鼓励学生抢先发言。学生交流时教师要适当地补充、更正、点评。学生自学,小组互助在15—20分钟内完成。通过小组互助学习已懂的问题,教师就不再讲解,以避免无谓的重复,从而做到“三讲,三不讲”。对于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教师可以在启发的前提下,进行精讲,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以内。本环节结束后教师留给学生一定时间进行质疑和梳理知识。

  (4)使用“导学案”的好处

  1、“导学案”要求提前备课,集体讨论,轮流执笔,并由骨干教师把关审核,既培养了新教师,又发挥了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对教学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最大化的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

  2、“导学案””完全替代了学生的课堂笔记和课辅资料,减少了学生课堂书写笔记的时间,增加了思考和练习的时间;减轻了书包,却提高了效率。真正体现了“辛苦教师一人,解放学生一片”。

  3、“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使学生有目的的进行课前预习,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带着问题走进教室,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4、“导学案”强调师生互动,共同探究,正是倡导了“发展和提高”的新教师观和学生观,调动了每个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5、“导学案”大容量的训练体现了教学“精讲多练”的精神,对于常态生源下的教学质量提高尤其重要。这种训练不是刻板机械的复制,而是在师生大面积活动中完成的。

  6、“导学案”中的练习安排,分普及题(人人要做)和提高题(供同学选做),较好地体现了“面向全体,分层要求”的分层教学思想,使得学习后进的学生也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同样得到锻炼和提高。

  2、注重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

  学习品质是伴随着人的学习活动而产生的一种能动的心理现象,是心理上的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上的体现,是人的思想品质在学习上的反映,是学习的内在动力。

  (1)激发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小学生往往对新奇、新鲜的事物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尤其是自己感兴趣的,会想方设法地去探个究竟,弄个明白。有时甚至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忘我的境界。张桂霞是我们学校的一名青年女教师,在她的语文课上,创设的情境紧紧地吸引住了学生,教学的各环节紧紧相扣一步步把学生引向成功;设计的学案目标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解决问题的方法跃然纸上。整个课堂紧张有序,兴致盎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掌握学生的兴趣所在,利用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主动参与的激情,引导他们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发自己的创造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2)平等对话,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探究。教师要鼓励他们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耐心地倾听他们的表达,为他们每一个合理的观点喝彩,尤其是当学生碰到困难时,更要心平气和,以合作者的身份去与他们对话,让他们动手、动脑,从合作中探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他们将直接感受到成功,体验到收获的快乐,并将这成功的喜悦化作下一次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动力,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学习品质。

  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既紧张有序又欢乐愉快的工作环境。 和谐的人际关系,紧张有序欢乐愉快的工作环境,是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向前发展的积极因素;学校领导把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当作首要职责。激发了老师们的工作热情,老师们工作热情提高了,自我发展意识增强了;加上合理的激励机制,学校把课改成果作为教师的科研成果,作为职称评定、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课改热情。 这无疑将是推动我校不断发展前进的巨大动力。如果没有一个这样不断更新观念,不断前进的教师队伍,是无法办好一所高质量的学校的。在上学期我校获得峡山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众人划桨开大船”。正是我校全体教师上下一心,互相支持,主动自觉,不懈努力,取得教育教学较好成绩的有力体现。

  忙忙碌碌一学期,过得非常充实,我们在摸索、在探究,不管收效如何,毕竟付出了许多,我们衷心地希望能更多地得到领导的指点和关爱,衷心地希望能更多地得到兄弟学校的支持和帮助,我们将一如既往,秉承“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准则,坚持“视质量如生命,视学生如亲子”的庄严承诺,积极进取,为开创我校教育教学的新局面而不懈努力。

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篇5

  新课标的化学课程实施近几年来,我经历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困惑与解惑,体会到了由教师的一言堂转变成师生互动的大课堂的欣喜,也收获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带给我的感悟。

  一、教学设计以知识内容为载体,以观念和方法教育为主线

  1.更新理念,对教学理念进行创新。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们要想做好高中化学教学工作,就要更新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寻求教学理念的创新。要从根本上认识到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性,对高中化学在高中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应有全面清醒的认识,对高中化学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中化学教学工作的有效推进。所以,我们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树立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地位,努力推进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创新,不断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2.吃透教材,理解教材中所包含的化学观念和方法。化学课程是将化学方法与知识联系在一起,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材时要理解教材中所包含的化学观点和方法,而不是单纯地为讲解知识而讲解知识,甚至根据多年的教学习惯,把教材改得很乱。

  3.以化学观念和方法来整合教学内容。在确定教学方案时,必须以化学观念和方法教育为核心来整合教学内容,而不是单纯地教知识。每节课的教学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领会这些知识背后的原理和方法。如《化学2》专题3中的《生活中两种常见有机物》一节,关于乙酸,与旧教材没有什么不同,但要注意如果设计实验并给出实验提纲,让学生明白为什么需要这些步骤。具体的教学设计可以是这样的:引导学生思考:1)为何事先加入碎瓷片?2)液体添加顺序是怎样的?3)为什么导气管要很长?4)为什么导气管不能伸入液面之下?5)饱和碳酸钠的作用是什么?这样,将操作的细节作为原理的运用,学生更容易掌握,而不是背诵实验步骤。

  二、教学组织上,学生活动和教师引导并重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仍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特别是必修模块的教学,因为学生只接受过一年的化学启蒙教育,还有许多化学知识没有接触过,在这样的条件下一味地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是不切合实际的。

  1.在实验探究课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必修模块中有许多学生探究实验,不少探究实验在课本中没有给出实验现象,这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对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这并不等于探究课就是让学生自己看书自由地实验。由于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一定的,同一个实验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可以有不同的内容,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在探究课中应该给学生提出观察的重点,让学生集中观察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现象。这对一些观察能力较弱的学生也有很大的帮助。

  2.在理论讲授课中注意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在必修模块中有不少的理论课,理论课的通常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解为主,但是不能将教师的讲解变为“满堂灌”,而是要在理论课中精心策划一些学生活动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三、制定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宗旨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尽可能少地投入教学时间,却有比较好的学习结果。要想使教学有效性达到比较高的层次,用传统的、单一的讲授法是无法实现的。我认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在新课标的教学实践中应大胆地使用。但是,在使用这些教学方法时,我认为要注意以下问题。

  1.要有合作、讨论的话题。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提高教学效率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要真正达到这一效果与教师设置的问题有密切的关系,只有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生动有趣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讨论。同时,还要考虑在课堂上给出多少时间供学生讨论,讨论的时间太短也无法实现讨论的价值。

  2.要精选探究的内容。探究式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任何内容都要探究一番。因为有些内容学生不必探究,只要阅读课本就明白的知识可以采用自学的方式,还有些内容可能探究起来很费时,在教学时数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可以不必探究或只探究其中几个关键点,以提高教学效率。

  3.要注意研究使用多媒体手段的必要性。新课标倡导使用包括多媒体技术在内的现代教学手段。教学中要注意将多媒体技术用得恰到好处。例如,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原子结构及其发展过程,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可以用视频录像让学生了解简单的工业生产过程等等。但是,不见得每一节课都得制作课件,因为有些内容学生可以理解,教师不必花时间制作课件。另外,化学实验是不能用多媒体代替的,因为多媒体毕竟是虚拟的,而教师的演示实验或学生的动手实验却是真实的,学生的真实体验是无法用其他教学手段代替的。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关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在教学目标上必须创造条件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在教学内容上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现实,在教学方式上坚持以探究为主的多样化教学方式。


教学经验交流材料相关文章:

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教学经验交流材料(精选5篇)教学经验交流材料篇1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不由对在新课程实践中存在的一些困惑进行深刻地反思:由于存在着教学内容面面俱到而又面面浮浅、...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图文

  • 2024幼儿园班务工作心得体会
    2024幼儿园班务工作心得体会

    幼儿在现实生活中,通过与大量的人、事物相互作用,从而获得知识、习得态度;体验情感,形成个性。因此,幼儿园课程必然带有浓厚...

  • 初中老师工作心得体会
    初中老师工作心得体会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下面...

  • 幼儿教师工作心得体会博客
    幼儿教师工作心得体会博客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需要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感受。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

  • 眼科护士年终工作心得体会
    眼科护士年终工作心得体会

    护士的职业素质是指从事护理专业所需要的特殊性质方面的要求,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护理理论及人文科学知识,以及参与护理教育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