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老师心得体会
家校合作老师心得体会(精选17篇)
家校合作老师心得体会 篇1
20xx年5月10日到5月11日,在溆浦县教师进修学校坚持了两天的家校共育骨干教师培训,这次的培训学习,虽然时间较短,但对我的思想触动很大,接受一流的家庭教育专家的指导,真是受益匪浅,可以说是经历了一次家庭教育灵魂的洗礼。我掌握了有关家庭教育知识,明白了家庭教育应注重科学性、针对性和适用性。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庭教育的优劣对孩子一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每一个孩子从出生起就具有无限的可能。父母的责任就是要精心呵护好这株幼苗,使它能够自然茁壮地成长。这个时期特别需要"用心灵呵护,用头脑抚养"。
回想我校对学生的教育,在家校共育方面做的还不到位,没有做到家校协调统一,所以我们现在非常有必要反省自身的育人方法,根据学校的实际,充分利用家庭优势,携手父母,搭建家校共育的桥梁,实现家校共育的合力,达到教育的最大优化。
家校合作老师心得体会 篇2
大家好听完下午的演讲和培训有何收获。我只带表我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敢说敢做敢自我。它是公众教肓活动,公众话语权,每个人都有发言的观点和理论。刘逸舟老师我们老乡。满口家乡话,普通话一般。但是他的演讲接地气,很扑实。大众能听明白,他的互动能力很强。每一句大白话 能够穿透每位家长内心深处。让人快速明白如何应用。这就是好的演讲者。给人留下好多反思的问题。核心问题看清自己,洞察孩子。我的话说完了。什么时候有机会我们班里也搞一次培训。大家一起分享。找到共鸣点。一起成长。变的更加完美。谢谢家长的点评!
非常感谢德高忘重,为师良母老师认可我的观点以及所有的妈妈。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你来自哪里,干什么工作,受何等教育。有多少钱!都与性格有关系。性格决定命运。有的人后天训练变的含蓄,低调,委婉用暗示的手端告诉你,不发言。而有的人看中目标,不达目标不罢休,外界的人很难影响他的想法。而有的人富有激情,很有爱心,有爆发力,情绪化。而还有一种人没有大起大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别人有,与我有什么关系。所以不管我们成人还是孩子都与这四种性格有关糸。性格从血液里带的,骨子里先天性的。无法改变。怎样了解性格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不管和孩子和别人处的融洽和谐 交流。性格是一个工具。我希望我们灵活应用起来。感兴趣的话家长看
看性格大师乐嘉性格色彩学。能洞见自己身上的问题。看清自己,了解别人。和孩子成长起来,有责任,更有担当。谢谢我们团队。
人的一生都在学做人,学习做人是一辈子的事,没有办法毕业的。人生不管是士农工商,各种人等,只要学习就有进步。人缺乏沟通,会产生是非、争执与误会。最重要的就是沟通,相互了解、相互体谅、相互帮助,大家都是龙兄虎弟,互相争执、不沟通怎么能和平呢?也要学习生存, 为了生存,要维护身体健康,身体健康不但对自己有利,也让朋友、家人放心,所以也是孝亲的行为。
家校合作老师心得体会 篇3
魏书生曾说过这么一句话:“走入学生的心灵中去,你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我都会在那得到答案。”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认为与家长沟通,全方面的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前几天,丁刚的妈妈找到了我,“老师,怎么办呀?我实在没办法了!”一见面这几句没头没脑的话把我给问晕了。要知道丁刚可是我们班里为数不多的机灵鬼。不过聪敏的丁刚常常是让我喜忧参半,常有恨铁不成钢的想法。课堂上只要他集中精力那一准有精彩的发言,可一旦兴奋点一过,那他准又是做小动作、开小差,手里经常把弄一些诸如铅笔或橡皮等等。后来他妈妈告诉我事情的原委,听了他妈妈的话,我这才知道他会钻大人空子,还敢与熟悉的亲人不讲道理、顶撞他们。我和丁刚的妈妈说:“丁刚在校可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很多道理不用多说,他就明白,只是自控能力稍微差了些。今天听了你的话,我这才发现他在家还有另一面。为什么你不早和我联系呢?”丁刚妈妈说:“我们怕麻烦老师。再说孩子要面子,一听说我们要找老师谈谈就认错,还哀求我们,所以我们也就算了。今天实在感到没办法了才向您反映。”听了她的话我为我工作的不细致感到惭愧,同时也感到家校联系的重要。
现在的孩子很喜欢表现,他们都愿意听到赞扬声,特别是在学校里,在班集体中,他们更愿意听到老师的赞赏,看到同学们的羡慕。但在家中,他们是父母的中心,是长辈的太阳,于是他们就毫无顾及地为所欲为了。这确实需要家长和老师及时沟通、联系,建立强大的家校联合教育体系,使孩子保持家校的一致性。另外善用他们的表现欲和荣誉感,巧加奖罚,使其明理。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不能着急,不能指望一朝一夕能有所获,和孩子打交道要做好充分准备,打持久战、打战术战略配合。要善于利用孩子心理,动之情,晓之理,必要时还要责之巧。
经过对丁刚反差行为的细致分析,我给了他妈妈一些建议:首先我会找时间找丁刚谈心,会在放学后家访实地勘察。其次希望家长给孩子定一个放学回家后的规定,要求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做完作业,在规定时间内看电视,玩游戏。一定时间内孩子坚持做到了要给予表扬或奖励,如在规定期没有完成任务则可以不要他完成,书面写出情况让其交与老师,请老师裁定。再有当孩子在家出现错误后如不接受家长教育并改正的话,一定要及时与老师联系,共同使劲帮助他及早认识、及早改正,不要总顾及面子。听了我的'话,丁刚妈妈不住点头,决定配合我,一定要治好他的毛病。
我觉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特别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手段和态度等方面不能很好地结合,学校与家庭之间分别进行教育,不能形成合力,达不到教育应有的效果。因此,尽快改变家庭和学校之间出现的教育配合失调,改善家庭和学校合作教育环境,建立有效的家校合作机制,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基础。今天已经是信息化时代,不少学校建起了电子校园网,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更加方便,家长可以通过网络了解自己子女的在校情况。学校的老师亦可借助留言信箱给家长写信息,及时进行沟通,共同教育和培养学生。这样才能让孩子变得更好。
家校合作老师心得体会 篇4
时间过得太快,转眼就已经上班了。一年多的幼儿园生活给尹宇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刚开始连笔都拿不稳,到这一刻还能画出美丽的画。这离不开两位教师的勤奋教学。首先,我开始感谢两位老师。(你知道的)。嘴里除了说着声音3360感谢之外,心里还是充满了感谢。
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慢慢长大。从孩子出生那天开始,无论家里老少,都充满了笑声,结合孩子每天的哭声,哭着笑着,每天都过得非常开心。这几天有眼泪,有汗,有苦。为了让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下健康成长,可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作为父母,我们随着孩子的成长,从网络或书本上收集不同阶段的资料,从婴儿期到这一刻进入幼儿园生活,一直带着问号学习如何照顾孩子,慢慢地学会更好地与孩子沟通,经过两年多的实践积累起来1。要学会关心孩子,给予爱和耐心。20xx年9月1日是我家孩子踏入幼儿园的第一步,也是孩子第一次离开父母,进入其他环境生活,和别人接触东西。正好因为那时忙于工作,所以错过了这个奇怪的日子。事实上,作为妈妈,我期待这是直接牵着她脆弱的小手,一起踏上幼儿园门口的第一步。因此,进入庭院接特大任务也只能交给孩子的爸爸。另外,由于我们的疏忽和研究不完善,在她住院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所以带她多参加集体生活,所以我的孩子进入幼儿园的第一个月,因为不适应新的环境,哭了足足一个月,那时每天早上她都哭着说。“我不去幼儿园,她如果不站在教室门口,就会拖着脚或者倒在地上哭个不停,在幼儿园午睡的时候也哭过,直到声音被淹没。每天送我去幼儿园,看到她在里面哭,自己在上班的路上安静地流泪,真是可怜的天下父母的.心。所以孩子住院的时候真的很重要。住院前要多说一点幼儿园的好处。要耐心引导她。减轻她焦虑,住院前绝对不能有负面暗示。幼儿很敏感。不能在孩子面前说住院后会发生很多不利的景象。大人们首先要端正态度。要相信她。幼儿园是孩子第一次走向社会要相信老师,信任老师。进入花园后,大人们每天不要问孩子太多。例如,今天在幼儿园哭了吗?早上吃了什么,中午吃了什么?老师教什么歌和什么舞?打架。有些人喜欢每天在花园里吃孩子喝孩子,脱衣服,脱瓶子哭,其中一些人消极地暗示对幼儿园的不信任、对老师的不信任和对孩子的不信任。这种方法对住院初期的适应很不利。作为家长,要多和老师沟通、观察、注意,间接从幼儿园吸收宝宝的更多信息。例如,与老师间接了解幼儿对幼儿园生活的优良和不良习惯,在家在她身上发生时也可以给予表扬和批评。抽出时间观察孩子每天完成的作品,掌握孩子的学习资料,在家也可以复习和教学
家校合作老师心得体会 篇5
20__年7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做到真正保证学习效率,为学生减负。“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行为,提升校内教学教育质量。
我是一名八零后家长,在我的童年时代,校外培训机构还未完全兴起。我家是平房大院子,放学回到家,看书写作业,有时会听到大门口邻居家的小伙伴叫喊着一起出去玩,父母也不会管着几点回来,等到天黑了,各回各家。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听家长的闲聊,吃完饭帮父母收拾饭桌,扫扫地。暑假的夜晚坐在院子里,抬头还能看见星星,拿着蒲扇挥打着蚊子,没有手机,没有iPad,没有这么发达的互联网,没有每天父母耳提面命的督促学习,父母不会问今天留了什么作业,更没有各种各样跑不完的培训班。
时代在变化和进步,时间如白驹过隙,我们已经为人父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多的身边人加入到了对孩子的提前教育大军队伍中,学前教育低龄化这阵风越刮越大,许多幼儿都在为“赢在起跑线”而努力。虽然我们不知道具体起跑线在哪,尽管很少有父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吃苦受累,可是在现实压力及口号的鼓舞下,也为了能让孩子在才艺、学习上更具有竞争力,父母还是狠下心,让年幼的孩子放弃了本该拥有的玩乐,提前开启了学习生涯。我们逐渐寄希望于我们的下一代,永远上不完的培训班和写不完的作业是孩子周末和寒暑假生活的全部。渐渐的,一类称为“鸡娃”的孩子,存在于我们身边,每天奔波于各种培训机构,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把“赢在起跑线”体现的淋漓尽致。孩子没有喘息的机会,家长依旧焦虑,双双疲惫不堪,晴朗的天空下无人为美丽的风景驻足,只有匆匆的脚步划过。
近几年,一直听到关于国家对于减负工作大力推进的相关新闻,但是由于社会现象和培训机构良莠不齐,教育焦虑让家长内心焦虑和经济负担越来越重,学生的学业和心理负担越来越重。
“双减”政策的出台,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对于教育改革的决心和力度。
我认为一名学生,学习是多方面获取的,既是来源于学校,也是来源于家庭,校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缺一不可,家校共育,实现共同发展和进步,给孩子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
虽然新冠疫情依旧严峻,但是学校积极认真落实“双减”政策,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让学生学习更好地回归校园,减少参加校外培训的需求。从开学伊始,不仅有丰富的课后社团活动,也加强了课后辅导服务。除此之外,为实现家校共育的力量,学校逐步开展了一系列的线上主题沟通会活动,促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双减以后,随着校内不断减负,校外培训机构逐步减少至退出,家庭教育更加凸显了重要性。而在孩子成长道路上,离不开父母的教育。
首先,父母要承担并履行好陪伴,管理和督促的责任。
教育不仅仅是经济投入,有些家长给孩子报很多培训班、补习班就不管了,然后等着孩子成绩提高,而往往得到的结果不是美好的。父母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多一些支持和鼓励,也给孩子多一些理解,让孩子更自信的向前走,取得更好的成绩。
其次,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人类的动作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
在学校举办的线上主题活动中,关于习惯养成的重要性,通过老师的讲解,我受到启发,深有感受。双减之后,孩子增多了自主时间。利用这个时间,培养孩子好习惯,孩子也能不断进步。学习上,养成专心听课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养成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生活上,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按时吃饭、不挑食、爱惜粮食,每天自己准备第二天的学习用品,自己穿衣、洗漱。还有关于劳动,行为,健康等多方面的习惯。总之,养成好的习惯,成为一个自律的人,迟早会成功。
最后,我想说,教育孩子,老师离不开家长,家长也离不来老师。“双减”之下,家长要尽力配合好老师的工作,主动和老师沟通,支持学校的工作。所谓“严师出高徒”,一个严格的老师,不辞辛苦,勤勤恳恳的工作,管教学生,每天付出的时间和心血是难以估量的,值得我们的理解和尊重。
“双减”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实现的,家校共育,回归教育的本质和初心,我们一起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为学生营造一个身心和谐的成长空间,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家校合作老师心得体会 篇6
小组合作是为学生探究学习的结果而组织的学习方式,有效地开展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建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个性发展。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呢?笔者认为要抓住以下四点。
一、合理建立小组
组建结构合理的数学合作学习小组,是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小组成员的性别结构、兴趣爱好、动手能力等搭配合理、结构优化,能发挥较大的合作学习效果,“异质分组”按学生能力的优势合理搭配、按学生生活背景和社会环境合理搭配,合作研讨,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受益。数学复习课采取“同质分组”的方式,将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相当的学生放在一个数学小组内,按小组的整体水平分层次地分配学习任务,实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不同的学科,小组成员需要重新搭配,这样让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更加有效。总之,组建数学合作学习小组时,尽可能考虑组员的各种情况,达到结构优化,使合作学习产生更大的效能。
二、优选合作内容
教师在选择数学小组合作教学策略时,应该是出于教学过程最优化的考虑。要使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深入生活实际。比如学习了长度单位后,对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时,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一个人无法完成,教师充分发挥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让每个小组自主确定要测量、记录、监督测量并汇报测量的长度,合作完成。让学生感受到与人合作的快乐。
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撞击点开展小组讨论。
三、培养学习习惯
首先,培养数学小组成员积极发言的习惯。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大胆发言,组内交流,使学生在数学小组中敢想、敢做、敢说。
其次,培养学生倾听发言的习惯。教师应参与到数学小组学习中去,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从别人的发言中会获得启发,收获更多的知识、方法。
第三,培养质疑问难的习惯。“学贵有疑”是学习进步的标志,是创新的前兆,是探究的动力,要使学生在问中学、学中问,真正做好“学问”。
第四,培养合作实践的习惯。要尽量设计一些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操作的内容,培养合作操作习惯,既能体现集体智慧,又能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四、恰当的评价机制
恰当的评价机制是提高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评价机制包括以下几类:
一、定期评价小组共同学习的情况,让他们认识合作学习的方式。
二、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参与程度、团结合作、完成任务、学习效果等指标进行评价。
三、教师进一步反思自己的引导、调控和组织能力,使学生学会团队合作,提高学生自我表现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及一定的社交能力。
总之,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心智,教师应积极营造民主、开放的小组合作学习环境,使优等生的才能得到发挥,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
家校合作老师心得体会 篇7
得益于路老师的推荐,今天有幸聆听了杨正伟老师关于家校共育的讲座,听后如醍醐灌顶,自觉受益匪浅。 杨老师在讲座中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从制作一份档案、组织一次活动、拍摄一张照片、认识一位忙人和写好一封书信,五个方面为我们道出班主任家校沟通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小窍门、小绝招。
制作一份档案,班主任要充分理解每一个孩子,以及孩子背后的每一个家庭,所以要为每一个孩子制作一份真实的档案。同时让家长觉得老师愿意去关注了解他的孩子,为营造良好家校关系迈出第一步。
组织一次活动,作为班主任要时常关注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情况,及时组织一些温暖的亲子活动,促进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情感,也使家校沟通变得轻松而充满温情。
拍摄一张照片,时常把孩子最美的照片拍下来发给家长,让家长能够感受到孩子在校时的.幸福与快乐,也会给家长带来愉悦的感受。一张照片能见证孩子在校时最感人或最真实的一面,这些美好的瞬间,记录下的是孩子们最为灿烂的片刻,也会让家长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孩子,为家校沟通铺设好坚实的桥梁。认识一位忙人,我们作为班主任要对于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都要去关注,真正做好家校沟通,让家长们体会到我们对他孩子的关注与爱护。去认识好“父亲”这个忙人,写好一封书信,书信不在于有完美的文笔,而在于情真意切,在于那种默默而温暖的理解与沟通。我们可以动员孩子常和父母写写信,让家长与孩子之间更好地沟通,从而让孩子也能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听过杨老师的讲座后,使我对班主任工作又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对家校建立和谐关系方面收获不少,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尝试运用这些方法,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路上,去和家长们一起
家校合作老师心得体会 篇8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怎样更有效地开展好小组合作学习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以讨论的形式研讨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学生在讨论中要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价和补充)、协作(用不同形式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分享(让每个人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从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合作性,是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学习方式。怎样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现结合平时的听课情况和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怎样完成任务,评价的标准是什么。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通过创设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善于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促进学习的迁移。比如:我在上《中国结》这一课时,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中国结的资料,并且让学生主动向“手巧”的能人学习一些编结方法。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交流后,自主总结出了中国结的特点、寓意、工具材料以及一些简单的编织方法。效果很好,学生也很有成就感。
各小组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我们提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各组根据学习任务进行合理分工,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并注意观察学生学习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要鼓励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多思考、多发言。老师应该充分信任学生,相信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任务,让学生有足够时间和空间进行合作探究。如在《盘长结》的编织过程中,步骤相对复杂一些,学生合作编织完之后不能急于抽形。要由另一个同学再次检查过程是否完全正确,否则在抽形中会前功尽弃的。
成果展示时让每个小组的报告员代表本组向全班作学习汇报,注意了解每个小组学习的情况,尤其要关注有困难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于每个小组提出的疑问,可以请其他小组来探究解决疑问。全班交流需要老师预先设计好问题的焦点,交流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最好是要有一定的可争议性。目的就是通过交流使得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得到澄清,其实这就是教学的难点。所以说交流的是难点问题,是最有价值的问题。
但是,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万能的钥匙,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不断探索有效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家校合作老师心得体会 篇9
在社会环境日益复杂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纯的学校教育远远不能满足众多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必须与家庭、社会携起手来,构架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育人网络。家长是孩子的第一教师,社会是育人的大环境。
江小妞的爸爸妈妈希望她性格活泼,热情大方的和同学们相处。在校她很爱运动,操场是她最爱的地方。可以说校园的每个角落她都去玩个遍。虽然是小女生,但并不妨碍她淘气调皮,比如在排队集合的时候,大家一起往前走时,她会一蹦一跳往前走。上课坐累了,她就躺在椅子上,椅子不舒服就躺在地板上。班里多数孩子不喜欢它,常常有人找我告状,说她影响班集体的荣誉。
然而,江小妞也有另外一面。有一次,她玩东西砸到了隔壁班的一名同学的头。当她看到闻讯赶来的妈妈一边忙着张罗带同学去医院检查、一边掉着眼泪跟同学家长道歉赔不是。小妞的眼泪也止不住的掉了下来,一会儿去拉下妈妈的手,一会儿去帮同学擦下脸,既悔恨交加又手足无措。还有一次,班上组织展示活动,小妞一会儿帮助女同学梳头,一会儿帮助体育对长维持队伍秩序。
通过家访,我了解到江小妞的家庭条件比较好,但父母工作很忙,小妞的日常生活主要由姥姥照顾。爸爸妈妈出于“补偿”考虑,一有时间就带她外出旅游、参观展览或是参加活动,以“大家开心就好”。所以,小妞思维活跃、性格外向,善良有爱心,但不注重生活细节、不太会与他人相处。
掌握了这些信息,为家校共育提供了针对性。一是帮助父母调整家庭教育方式。收集一些育儿注意、小学生成长特点规律等知识,利用家校联系平台、校讯通等渠道,分享给家长,帮助家长纠正日常教育中的`一些误区,并每周与家长进行一次电话联系,共同商讨引导教育的方法。二是帮助学生调整对江小妞的视角。利用家长会、节日活动等时机,及时向全班同学和家长展示小妞的“另一面”,让大家认识一个“全面”的江小妞。三是加强日常培养锻炼。采取代表全班参加体育比赛,当老师小助手、维护活动秩序等办法,启发小妞的自我教育,增强她的自信心。一个学期下来,江小妞再也不是那个不受欢迎的小野马。
这个例子说明,父母的关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健康发展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这些儿童们由于其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家庭的“缺陷”使留守子女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生活中的烦恼无法向亲人倾诉,成长中的困惑无法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鼓励。久而久之,无助感,失落感和被遗弃感逐渐形成,严重影响着留守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长。逐渐形成了性格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于与人交流;性格脆弱、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家庭教育是人生所需全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家庭教育最早最直接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健康与否。
总之,教育问题学生必须家校联系,积极配合,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当然,我在问题学生教育方面经验还不够丰富,工作中难免会有一些缺点和不足。但我坚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与时俱进,不断努力,不断尝试,勇于实践,继续做好家校工作,与家长们共同为二十一世纪祖国的腾飞。
家校合作老师心得体会 篇10
——四年级师德活动阳春三月,草长莺飞,一切都欣欣向荣。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为了年级的发展,为了孩子们的未来,我们四年级教师和家长委员会成员欢聚一堂,开展了“家校共育共促成长”为主题的师德专项活动。
本次师德活动与家校共育理念相结合,分“师德学习、家校共育”两部分。
一、师德学习
数学组长侯宝玲老师带领大家学习了《唐山市丰南区深化机关作风整顿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工作规范化建设的通知》。做为一名人民教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时时刻刻保持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无论在何种岗位,从事何种工作,都必须认认真真对待,细细致致做好,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
德育组长李惠老师,宣读师德承诺书。四年级全体教师郑重的在师德承诺书上签字。今天的签字不是形式,而是庄严的承诺,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心中时刻装着责任,时刻牢记遵章守纪是最基本的师德,发展自我是最好的师德,立足本职是最大的师德,时刻以师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我们才能无愧于心!办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的学校是我们永恒的追求,家委会的家长们见证了这一庄严的时刻,我们诚恳地请家长们监督我们的工作。
二、家校共育
四9班侯美伦的家长对四年级全体教师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表达了真挚的感谢。家委会真诚的为四年级教师团队送上锦旗,同时我校德高望重的郭校长也为各班评选出来的教子有方、支持班级、年级工作的优秀家长代表颁发了证书,来表示我们的一份谢意。杜巧莉主任在主持时说,期待四年级家校之间形成美好的盟友关系,家长和老师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勠力同心地将孩子托举到更高处。我们期待看到——孩子在校时,微信上有我;孩子毕业后,家宴上有我;孩子成家时,婚礼上有我;孩子成名时,回忆里有我。老师们爱生如子,家长们敬重师恩,家校之间互相欣赏、互相理解、互相感恩,家校和融之花必将绚丽绽放。
迎着春风,郭校长的讲话就像一针强心剂,将激励我们四年级全体老师在工作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今天的活动,在座的家长朋友们通过微信的形式实时发布到班级群,群中的每一位家长都感受到了我们的活动氛围。学校精心设计了家长留言卡,家长们纷纷留言,学校将永远珍藏。
家校合作老师心得体会 篇11
今天听了钱教授和蒋院长的讲话,感触十分深刻,首先身为家长的我们意识到了习惯的养成不仅是孩子的事情,与家长的教育方式也有密切的关联,对孩子养成习惯父母不能够急于求成,需要帮助孩子改善保留好的习惯,并经常对其进行夸赞与鼓励,坏的习惯也要用正确的方式帮助其更改纠正,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不能认定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这种刻板思想,引导其独立自主才是长远目标,对其进行教导时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应该坚持的,也要让孩子学会独自面对挫折,而不是在父母的庇护下成长,在幼小衔接这个关键时期,要让孩子养成倾听、专注的习惯,明白任何事情都需要付出才会有收获,努力才会有成长,在这些心理活动的基础上,也要重视实际的问题,类似于写字的姿势和方法也要及时传教,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从拼音到注音,陪伴孩子一同阅读,渐渐提升专注力,争取事半功倍的效率,身为家长的我们也不要有太大压力,更不要给孩子压力,给予孩子成长的空间,相信孩子能够做的更好。
家校合作老师心得体会 篇12
昨天有幸聆听了殷飞老师关于家校共育的讲座,听后如醍醐灌顶,自觉受益匪浅。
把教师工作当作事业,而不只是一个职业。“事业”和“职业”的区别就在于从事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你是否对自己有比较高的期许,你是否渴望到达某个高度,即使你目前还只是仰望。满足于工作中不出差错,各项考核评估基本过关,工作环境、待遇等一般但还算稳定,就是把教师这个工作仅仅当成了一个职业。
能够不断突破自我,去拓展新的疆域。这个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如果我们停下自己的脚步,我们将无法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无法应对教育实践中错综复杂的局面。教育,早已经不是封闭的`领域——事实上从来不是;教师,也早已经不是单纯的一个职业——这是世界上最复杂、最繁难、最精细的工作之一。我们面对的工作对象不是工业流水线上标准化的产品,而是活生生的人,是每一个都很不一样的人。在教育这个工作中,有无数有待于我们去探寻、拓展的疆域,自然也就有无数种发展自己的可能和空间。
因此,当你不断突破自我去寻找、拓展这些疆域的时候,你就发现了教育这项工作中最迷人的地方。
能够主动出击,为自己创造机会。常听有些老师抱怨自己所处的环境恶劣、条件一般、资源受限、领导不赏识、同事没水平,觉得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发展的机会。但是,机会在很多情况下不是等来的,而是自己创造的。没有机会,就要千方百计给自己创造机会。学会审时度势,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利用现有条件,寻求发展空间。这些“发展空间”在哪里呢?其实,就在每个老师的身边。
能够拥有大格局,心神聚焦在美好事物上。有人说,教师是一个特别耗人的工作,它长年累月消耗着心神和身体,直到有一天两鬓染霜,一辈子的职业生涯就这么过去了。的`确,如果一个教师的生活中只有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如果你不能在工作中找到创造的价值和乐趣,不能发现教育以外的美好事物,并尝试着去追求、去创造,遇上一点小挫折就觉得天要塌下来了,那么,教师这个工作确实属于特别耗人的工作。寻找到一些美好的事物,将心神聚焦,为身心提供能量,引导精神向往明亮那方。
能够耐住寂寞,潜心打造自己的教育品牌。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一个企业、一个产品,如果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就不能赢得消费者,更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教育亦然应有自己的教育品牌。一旦找准了方向,就要下决心在这个领域打造自己的专属教育品牌。这条路并不容易,需要你耐得住寂寞,沉潜数年,术业有专攻,才会小有成就。“小有成就”还不够,还需要继续钻研,沿着正确的方向一直持续不断地努力,才能最终闯出一片天地,在这个领域打上自己的独特标签,才能成就自己的教育品牌。
努力成为好老师,我一直在路上。
家校合作老师心得体会 篇13
7月15日,我观看了家庭教育公开课——《家庭建设与父母携手育儿》,受益匪浅。
公开课中,刘慧教授和李宁老师讲到,父母要学会读懂孩子的表达,要重视孩子内心的感受,要允许孩子有情绪、帮助孩子管理情绪,父母要对孩子进行积极的语言引导,培养孩子正向积极乐观的思维、表达和态度。
一直以来家长过多的重视孩子的学习,没有重视孩子的心里感受,总是觉得父母做的一切是为他好,孩子就应该听父母的,可平日里和孩子也会意见不一致,有时你说你的他根本听不进去,作为家长还很生气,认为孩子不听话不懂事,不能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通过学习,我明白了,首先要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与孩子平等交流,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感触和情绪表达出来,正如两位老师说的给孩子最有价值的关心,而不是自以为是的对他好,要重视孩子的内心感受;当孩子有情绪时不能一味的打压、批评,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孩子真正想表达的东西。其次身教重于言传,父母首先做好自我的情绪控制,才能帮助孩子管理情绪。父母平日里不应该总说孩子这做的不够好,那做的不对,应该以积极的语言与孩子沟通,善于发现细小的闪光点,父母的肯定有利于孩子形成正向积极的乐观态度。
非常感谢学校、老师们给家长们提供的学习平台,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科学的育儿方法和家庭教育理念,作为家长更要加强学习,与孩子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家校合作老师心得体会 篇14
我一向觉得孩子就应在简单的环境中成长,享受她无忧无虑的童年。玩,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方式,也是我们认为的教育方式,在玩的过程中不仅仅能够让她们获得无尽的乐趣,还能够学到各种知识,透过游戏还能够让她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苦恼。我不看重她此刻能学多少文化知识,我们平常关注的是她的身心健康,让她懂得自尊、自强、自立,我期望我的孩子能做一个富有爱心、懂得宽容团结的孩子。平时期望她能多参加集体活动,能和小朋友玩到一块儿,从平时的沟通和交往中来激发她的社会交往潜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处理事情的应变能力。能及时告诉老师自己的需求,在课间能大胆发言。我觉得这个阶段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融入集体对她完整性格的形成是很有帮忙的。
在家里,我们会有意识地给她营造一个宽松自主的生活氛围,平常也把她当作朋友一样来沟通,不会拘束于某种特定的形式来教育她,而是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进行,其实我们就是她的参照物,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她产生影响,因此在要求她的同时我们更严格地要求自己。在家里,我们会给她一点独立的空间,让她学会自己管理。比如我们房间的一个角落是专门给她置放玩具的,那里的所有物件需要她自己来整理。这个效果很好,这样让她体会到了妈妈平时整理家务的辛苦,还有物件需摆放整齐,从哪里取来就要放回哪里。平常在处理问题时,我们都会征求她的想法,比如在给她买衣服的时候,会征求一下她喜欢哪个颜色,这样会让孩子觉得我们很尊重他,那么以后她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也会思考到别人的感受,多替别人着想。平常我们会尽可能抽出多的时光去与她沟通,耐心倾听她的心声,允许她发表不一样的意见,营造能让她充分吐露心声的气氛,对于正确的观点,我们会鼓励,对于不妥当的想法,我们会跟她讲道理,她仍然不明白的,我们再适时地加以引导。
总之,我们就应放下家长的架子,多点朋友式的沟通,把她真正当作家庭的一份子,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重要和职责,给她一份平等,一份信任,让她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家校合作老师心得体会 篇15
这堂课真的是说到我的心坎上了,对于孩子的情绪表达,家长该如何应对孩子的种种情况,今天终于得到了正确的解决方法,瞬间茅塞顿开!所以很多时候,作为家长的我,耐心都是不足的,感觉总是鸡飞狗跳的状态,孩子的情绪是负面的,我的情绪也被影响,然而却找不到正确的方法去处理这个问题,但是听了老师的解答之后,我终于知道问题的关键在哪了。问题就在我这个家长身上,我没有在孩子向我表达情绪和意愿的时候,耐心的去了解孩子情绪背后的故事,导致孩子经常用些负面情绪去表达他们的想法,希望获得我的关注和理解。老师们说的非常好,家长不该用孩子的情绪去对待孩子,作为家长,经常被孩子气得情绪瞬间暴怒,这种情绪也影响了孩子,让孩子认为这才是正确的表达方式。我们作为家长,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要学会在情绪要爆发的时候按下暂停键,给孩子和自己一个缓冲时间,把自己要冲出口的话语消化掉,换一种方式和情绪去和孩子沟通,才能获得更好的结果。我们需要尊重孩子,倾听孩子心声,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问题,关注孩子的情绪很重要,不要老是骂孩子,孩子不开心了,跟他谈谈心,做到家校结合,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最后再次感谢老师的精彩讲解,让我们与孩子一起共同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家校合作老师心得体会 篇16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其中家庭教育是重要的起点和基石。多年来,北京市顺义区牢固树立大教育理念,打破传统教育格局,创新推进社区教育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构建了“共谋、共建、共育、共升”的家校社新型关系。家校社协同育人反映的不仅是一个区域教育的发展理念,还是促进区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理念。
系统思考,注重一个“谋”字,整体布局家校社协同育人。顺义区从区、校、班三级层面进行统一规划,为家校社协同育人做好顶层设计。在区级层面,区教委整体谋划,将家庭教育写进教育发展规划,形成了区社区教育中心牵头,以家庭为基础,以学校为主体,以社区为枢纽“三位一体”的全过程、全方位协同育人模式;在学校层面,以家长学校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提出“十有”标准,即有挂牌标识、有章程制度、有师资队伍、有教学计划总结、有教室、有教材、有活动开展、有活动经费、有考核评估、有档案资料,三年为一轮,两轮覆盖全区并全部达标;在班级层面,以家委会建设为突破口,通过指导学校发挥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作用,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渠道,形成“家长教育家长”的良性循环。
明确职责,关键一个“建”字,创新机制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与其他地区家庭教育由妇联或教育行政部门牵头不同的是,顺义区注重整合与借势,充分发挥区社区教育中心在家校社协同中的优势,强化枢纽功能,将家长和教师两类人群作为服务对象,既符合社区教育中心的职能定位又为其赋予新的职责。顺义区社区教育中心成立家庭教育研究指导办公室,将其作为全区家庭教育工作的组织地、教师家庭教育专业的培训地、家长学习咨询的根据地。在此职能基础上,顺义区家长学校总校、顺义区家庭教育咨询服务中心均落地于此。
协同推进,抓住一个“育”字,多方共促家校社协同育人。家校社协同体现的是家校社三方的合力。顺义区社区教育中心作为“社”的代表,发挥资源整合和纽带链接的双重作用。不管是面向家长的讲座活动、咨询服务,还是面向教师的专业培训,都整合了全国高校专家、教育系统骨干、社会知名人士、家庭教育机构四类资源,使活动体现出专家知名度高、主题贴合度高、现场互动性高的特点。区社区教育中心对外与妇联、关工委、首都高校、社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从区级层面整合协调软硬件资源;对内将外部资源输送到每所学校、每个社区、每个家庭,发挥了纽带作用。
指导服务,体现一个“准”字,助力家校社协同精准施策。顺义区从活动开展、队伍建设、资源开发、典型培育四个方面开展家校社协同。家长教育大讲堂、家教名师校园行、家长教育沙龙、亲子绘本领读四项品牌活动,持续六年保证每月一讲,家长满意度95%以上,体现了活动专家和主题选得准;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每年一次、家庭教育志愿者培训每年两次,每年培训量保持200人以上、参训人员满意度95%以上,体现了队伍建设内容和形式安排得准;顺义家长在线微信公众号建立三年来,通过非行政手段积累了7万粉丝,自建资源3000余个,阅读点击量超百万次,体现了资源建设建得准;坚持挖掘学校特色,培育各类型试点学校,宣传优秀家长事迹,体现了典型样板找得准。
20xx年疫情期间,顺义区在全北京市首先开通“见号如面”线上咨询室,累计接到家长提问1万余条,通过线上文字答疑、线上专场咨询、线上一对一问诊的工作模式,在特殊时期为家长开辟了一条通道。
督导评价,落脚点在“生”字,助力家校社协同科学运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家庭教育不再是妇联或教育行政部门的事,而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事要事。家庭教育被顺义区政府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为抓手,纳入镇街、社区考核,区教委以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活动实验区创建为抓手,纳入学校督导评价范围。同时,每次讲座、每次培训、每个项目完成后都建立了满意度评价表,也正在探索建立包括区教委、学校、社会及学生、教师、家长的综合监控与评价体系,对家校社协同全程跟踪督导、及时诊断评价,在“生”上下功夫,创生机勃勃、持续发展的良好教育生态。
顺义区社区教育中心通过开展家庭教育,既成了学校的好助手,为学校搭建展示平台,也成了家长的好朋友,为家长解决了诸多普遍性和个性化问题,提供了专业可信的学习资源。未来,顺义区还将根据“双减”等新政策,开展更加符合学校和家庭需求的家庭教育工作,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
家校合作老师心得体会 篇17
20__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国家的重大民生工程,是全民的统一行动。具体来讲主要是包含以下几个内容,减轻考试压力,减轻作业压力,增加课后服务,教学进度不超标,取消重点班,减轻课外培训压力。由此可见,“双减”政策的底层逻辑是针对学科教育,要把学科教育的主阵地回归学校教育,减轻家庭负担,不仅从经济上减轻家庭的负担,更要从精神上减轻家长的压力。从而达到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回归各自的角色的重要目标。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导,家庭的熏陶,双减政策,减轻学业负担,但不代表减去父母的责任。与之相反,它更考验父母的担当。优秀的父母不在于学历的高低,文化的多少,而是在于是否有责任意识,陪伴是责任,养育是责任,以身作则也是责任。履行父母的责任,就是对孩子人生负责。“双减”后,家长要及时调整自我定位,不当“保姆”,学当“成长伙伴”,不当“法官”,学当“律师”,不当“裁判”,学当“拉拉队员”,不当“驯兽员”,学做“镜子“
为了让孩子更好的全面发展,国家实行了双减政策,在作业量减少的情况下,怎么保证教育质量不下滑,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这也是我们每个家长应该思考的问题,学生回家后剩余时间怎么过。作为家长,我觉得应该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监督管理。
1、电子设备管理
与孩子一起制定电子设备的使用规则,严控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并对内容进行监督,预防孩子沉迷于与学习无关的内容。要科学合理的使用电子设备,辅助学习,更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2、睡眠管理
与孩子一起制定家庭作息时间表,提升孩子的时间管理意识,合理有效的安排时间,督促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确保孩子身心放松,提高睡眠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可以以一个精神饱满的状态迎接新一天的校园生活。
3、阅读管理
给孩子选择具有正确政治观和价值观的书籍,培养孩子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勤读书的习惯。在家里,需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最重要的就是需要“亲子共读”。孩子的阅读,是从“亲子共读”开始的。“亲子共读”,不仅是一种阅读方式,也是家长和孩子亲密相处的方式。在亲子共读中,促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互理解,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在亲子共读中,让同一个家长与孩子有着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精神世界,共同的心灵密码;在亲子共读中,让孩子体验“岁月静好”,慢慢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亲子共读中,让父母和孩子得以相互学习,互为促进,共同成长。
4、作业管理
了解孩子的心里特征,引导孩子合理高效的安排时间,自主制定学习计划,提升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不盲目的给孩子增加额外的学习任务,保障孩子自主学习的时间,尊重孩子的成长需求。
5、健康管理
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在家督促,保障孩子每天进行体育锻炼,养成勤于锻炼,健康饮食的好习惯。多参加一些体育类的社团活动,例如跆拳道,球类,跳绳等。生命在于运动,同时有助于身体健康。孩子的成人永远比成才重要;孩子的成长永远比成功重要;孩子的健康永远比分数和排名重要。
除此之外,家长还需要紧密的与学校进行联系,积极参加家长会,主动与老师进行沟通与交流,了解孩子的学习和身心情况,制定有效的家校联动教育方案,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家长自身要不断地学习了解孩子的身心成长规律,提升自身育人的素质和能力,理性的规划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不盲目的送孩子参加校外培训,细心关注孩子的思乡情绪变化。倾听孩子的心声,做孩子的朋友,建立良好的沟通互助模式,帮助孩子排忧解难,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更重要的是帮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外力的推动,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于此同时,还要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专注力,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孩子才能在学习上更加主动,更加积极努力。即使没有作业,没有补习班,孩子自己也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作为家长,对孩子要少批评,多鼓励,多赞扬,肯定孩子的每一次进步,让孩子相信自己是可以的,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满足感。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真正拉开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从小养成的习惯。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每一个优秀的孩子都是“陪”出来的,幸福的家庭都是“伴”出来的。父母的爱心、耐心、理智、宽容的陪伴,是孩子生命中必不可少的精神慰籍。我们可以陪孩子逛书店、参观博物馆、走进大自然。陪孩子欣赏自然之趣,感悟生活之美。
家校共育是一门学问,需要在教育的进程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家长在陪伴孩子学习的同时,更应该尽量读懂学校老师的不容易,理解老师的艰辛,对老师的工作尽可能地给予支持。家长对老师的理解与善待,既反映出自身的素质修养,又体现出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更是为了孩子的茁壮成长。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只要家校双方坦诚以待,劲往一处使,孩子永远是最优秀的孩子。
家校合作老师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家校合作老师心得体会
上一篇:热的雪纪录片心得体会范文
下一篇:网课学生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