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实施方案范文(精选8篇)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篇1
为了推动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共享的优势,满足全县教师方便、快捷、高效地使用教学资源,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经校校务会研究,决定整合全校广大教师的力量,实施教学资源库建设工程,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成立“学校资源库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颜华
副组长:杨柳
成员:杨永生及各教研组长
二、目标任务:
1.以作文档小编域网为枢纽,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讲求实效,建用并举,示范带动”的建设原则,建立共建共享的激励机制,征集优质资源,开发本地资源,购买急需资源,引进特色资源,共享合作资源。
2.每月收集整理一次资源,通过临渭教育资源网上传,达到和课程进度同步,三年内完成构建涵盖基础教育主要学科的优质教育资源。
3.在完善和更新现有的资源的同时,征集其它学科的优秀资源,构建我校涵盖基础教育所有学科的优质教育,努力建成我校具有特色、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育资源库。
4.学校的各级各类骨干教师、教学能手,要积极承担本校或本
学科资源建设任务,自制、收集、整理,向临渭教育资源网上传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试题试卷、多媒体素材等资源。
三、教学资源的征集和管理
(一)教学资源库的征集. 教学资源库的征集,必须发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不能依靠少数人。资源库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随时充实和更新,不可能一劳永逸。因此,收集的总思路是把任务分解到各年级备课组,以年级为单位进行资源的积累,按备课组——教研组——教导处的顺序逐级验收上传,由信息技术组负责技术处理。
1.电子备课资料库、课件库、题库的征集
电子备课资料库、课件库、题库的建设由年级备课组长牵头,将任务合理分配给教师。教案电子文档应按照统一格式,并标明作者和提交日期以明确责任。格式按照学校统一的教案格式,特别是应在教案中留有供使用该教案的教师书写修改、补充意见的位置,以突出他们的个性。教师的课后反思也应该保留,使今后参考该教案的教师了解实施效果。上传到教研组的教案、课件、练习题必须是经过实施的、备课组认可的,以确保质量。每月结束,教导处组织骨干教师审定,然后再上传到临渭教育资源网,这样经过三年一轮的教学,可以建立起主要学科完整的电子备课资料库、课件库、题库。
2.案例库、科研成果库的征集
案例库、科研成果库的建设由教导处牵头,按学科、年级建立案例库,按学科建立论文库、教育科研课题库。
上传到案例库的案例,一般是成功的研究课、示范课案例。
应该有设计思路、反馈信息、教师点评特别是专家点评。研究课案例还应该有研究目的。县、市公开课和其他学校的优秀案例,包括这几年比较流行的视频案例,都是很好的资源,也要重视收集,以充实我校的案例库。
论文库和课题库的资源,可分为我校教师原创并获奖(发表)的、教师原创而未获奖(发表)的和向教师推荐阅读的三大类。
(二)教学资源库的管理
科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资源库应用效率的保证。为了有序地进行资源库的建设和管理,我校成立了领导小组、管理小组、资源开发小组,各司其职,并建立各种合理的制度,完善教师培训体系。
1.资源库建设和管理的领导班子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牵头,成员为教导处、教研室、技术负责人,职能是在协调资源库建设和管理全局工作的基础上,主要负责资源的审核和上传。
2.资源库管理小组由教导处牵头,成员为各学科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负责资源的分类管理、电子化转换。
3.开发组由各学科一线教学骨干、教学能手等组成。开发组要通过共同研究,制订资源收集计划,使全校教师参与的资源征集和收集工作有序进行。
制度是资源库有效运作的保证。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制度,如:《电子阅览室使用细则》、《教师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开发、利用奖励条例》等。
四、教学资源的上传
学校如果没有自己的服务器,自己的网站,对于学校资源库的建设,不管是分类收集,还是教师查找,都是一个很繁琐的工作,费时费力。
五、建立教学资源管理激励机制
为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我校实行了“积分制”考核方式:教师上传电子教案、课件、案例、论文等原创性资源都能获得相应积分,被推荐到县、市获奖则积分加倍,并把成绩纳入教学业务考核内容。同时,学校每学期还举行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的各种单项评比和优秀备课组评比。
从本学年起,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和教学能手年度考核中规定每人必须完成原创教学论文、教案设计、反思、随笔、课例、教学课件、试题等总计每学年10个以上,对未完成区级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任务的骨干教师和教学能手不予考核。
学科教研员在完成同区级骨干教师资源开发任务的同时,要定期对区基础教育资源网中的资源进行审核,及时推荐在各项教研活动中涌现的优秀教学成果。
学校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动态工程,它需要全校教师一起来参与、完善,需要全面性的资源网络的支持与相应的配套激励机制。只有资源库实用、丰富了,大家都乐于参与学校资源库的共建,并习惯于以此作为工作平台,才能更好地实施学科信息化教学,实现教育信息化,推进素质教育。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篇2
为了共同分享区内学校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携手推进我区素质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中小学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推进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为目的,搭建了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现制定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互动性的网上课堂教学、教育研究平台,进一步优化我校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条件,有效聚合我校教育教学资源,形成多层次、多功能、交互式的教育资源服务体系,提高我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实现我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二、主要措施
(一) 体系建设及活动开展
以我校开展课堂直播、班队活动、教研活动、远程听课评课等形式为主的活动。
1. 课堂直播
(二) 进行现场直播或通过点播录像课等形式,实现师
生间远程听课观摩交流。每天不少于4节课,其中
小学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科学;
中学科目: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
2. 班队活动
(三) 学校为链头,向全校开放以德育教育为主的班队
活动,进行现场直播或通过点播录像课等形式,实现师生间远程听课观摩交流。
3. 教研活动
开展全校网络协作教研活动。一是通过链头学校带动其他学校直接参与优质教学研究活动,二是从教师教学实践共同问题出发,开展主题化网络研修活动。
4. 远程听课评课
通过本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系统直接参与远程听课和评课活动。
三、保障机制
(一)建立过程监督机制。制定详细的月活动计划,各相关责任部门要按照进度表严格执行。建立月检查评比制度,加强过程监督。定期将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
(二)建立奖惩激励机制。此项工作纳入学校年度责任目标考核。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篇3
一、课题的提出
(一)选题的背景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家实施的一系列重大工程和政策措施,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向全国的教育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形成,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已不同程度地建有校园网并以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信息终端正逐步进入农村学校;数字教育资源不断丰富,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不断拓展和深入;教育信息化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创新教育模式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初步显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教育部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__-20xx年)》,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共享也被提上了日程。在《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__年,基本建成以网络资源为核心的教育资源与公共服务体系,为学习者可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供方便快捷服务”,同时还要“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随着“农远工程”和“班班通”建设的全面实施,为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建立了良好的硬件基础。我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备,“班班通”已经建成,以互联网和校园网为主干的教育信息化平台也正在逐步建成,这些设施设备为教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也为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当前,新课改深入推进,《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的提出,要求“彰显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最大程度地优化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形成最优化的课堂形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在信息化技术支撑和卓越课堂的建设中,将会需要和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教学资源,如何更好的共建共享这些优质教学资源,显得非常重要。
我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情绪,保守自我经验,不善自我反思和学习提高,也局限了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更对教育教学质量的稳定提升有很大的障碍。此外,部分教师在使用班班通设备和网络教学资源的教学工作中,
表现的较为积极踊跃,但是教师们还存在着各自为政,单兵作战的问题,教学资源电子化形态相对较弱,对于教学数字资源的开发制作、收集整理、整合运用等,缺乏集体交流研讨和共享共建,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资源的作用。因此,提升教师信息技术教学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提升教学质量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基于这些现状,我们确定开展“教育信息化条件下农村学校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设的研究”。
(二)研究的意义
一是促进教育理念提升。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已成为必然。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不仅能推进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贯彻实施,还能促进教师形成团队合作、科学开放的学习合作意识,也能增进校际及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是促进制度创新。通过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的建立健全,能激发教师开发优质教学资源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共建共享机制,并加以运用和推广。
三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建立,能促使教师主动参与到教育信息化技术的使用之中,有利于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技术水平,缩小教师之间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上的差距,让优质资源能更便捷的为教育教学服务。同时,还能增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逐步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提高教育教学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卓越课堂”,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是促进教育公平。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能缩小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的差距,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较为优质的教育资源,享受更先进的信息技术教育,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包括印度在内的部分发展中国家陆续开展了网络环境下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研究,美、日、英等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达到一定规模。
国内从20__年以后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主要由国家或省级教育行政、科研机构主导来进行的。例如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中小学优质教
学资源的缺乏,促进了教育发达地区到教育欠发达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但是由于传输方式单一,资源使用的不便,交互性不强,特别是近年来网络资源的丰富,使得大量远程教育资源浪费,且存在地区、学校差异,使用效率偏低的情况。
基于这些现状,在中国知网进行全文检索,第一次检索关键字“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检索结果有10596条,各种类型资源的共建共享都有大量的研究文献做出了探究和实践。第二次检索关键字“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检索结果6499条,其中上海远程教育集团的《探索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省市级教育资源库支持课程教材改革的创新实践》提出了“为促进市域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服务体系”,把共建共享机制的研究作为一个服务体系。第三次检索关键字“信息化条件下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研究”,检索结果940条。但单纯针对农村小学的“信息化条件下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研究”还是空白。
二、课题界定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为重点,以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为目的,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
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被利用的条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录像、论文、案例、习题、试题库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
共建共享:共同建设开发,共同分享应用成果。
机制: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本课题中,着重将从机构和制度两方面来对机制进行研究和探讨。机构是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而制度是协调、制约各个组织或部分之间的规则,使系统更高效稳定的运行。在任何一个系统中,机制都起着基础性的、根本的作用。在理想状态下,有了良好的机制,甚至可以使一个社会系统接近于一个自适应系统——在外部条件发生不确定变化时,能自动地迅速作出反应,调整原定的策略和措施,实现优化目标。
三、课题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1、加快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实施本课题,就是要促进教师落实新课程理念,树立团队合作与开放科学的教育理念,使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机整合,加快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提高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同时,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意识,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各个学科的学习应用当中,加快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推进步伐,缩小作文档小编乡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2、开发网络功能,建成优质教学资源库。
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工程主要通过建立教学资源信息中心在网上实现共享。我们将围绕课题的研究,实现校园局域网络的建立,随时报道课题研究的动态。我们将把各级各类课堂实录、优秀课件、音像资料、教研论文、案例、习题等在网上个共享展示,使其成为优秀教师教学成果的展示平台,教师教学参考的资料宝库、交流沟通的教学园地。
3、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学质量。
本课题主要通过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以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技术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优质资源能更便捷的为教育教学服务,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卓越课堂”,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探索校际层面的资源库建设的策略和方法。
以校园网为核心,充分利用网络上的优秀教学资源,积极与其他学校探讨合作,跟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前沿,借助信息交流,加快学校发展,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发展,实现办学水平的同步提高。
优质教学资源涵盖的内容很多: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学新秀及他们上的示范课、观摩课,各校教科研论文、课题、案例,各校自制的计算机软件,自编的校本课程,自己积累并整理的试卷、习作等资源库。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教育信息化条件下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管理机制的研究: 首先成立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管理机构,以“领导牵头,鼓励创新,制度保障,合力共建”为原则,以教导处为中心,德育处、年级组、学科教研组、骨干教师、计算机教师等互相配合支持,分工协作,全体教师共同积极参与,以组织领导机构的确立为课题研究的前提,以确 保课题研究的阵地、人力、物资等及时落实到位。
其次,学校将加大硬件建设的财力投入,建设校园局域网络,成立信息中心,开发学校网站,建立资源平台,建好班班通,远程接收室,为课题实施提供有力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第三,学校将制定和完善制度体系,细化《优质教学资源库建设管理制度》、《教科研管理制度》、《“卓越课堂”考核制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骨干教师评选奖励制度》、《教师年度工作考核制度》、《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等制度,以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引领教师将资源库中的各种优质资源使用到教学、科研、学生活动中去,确保本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
2、教育信息化条件下优质教学资源共建机制的研究:
加强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能的培训。
在课题的研究中注意人力资源的开发,全员培养精通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极力争取培养出一批有思想、懂技术、敢创新的教育信息化人才。我们将对教师实施五个层面的培训:
①现代信息环境下先进的教育理论培训。
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学科培训。
③科学研究方法的培训。
④教学设计方法培训。
⑤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培训。
⑥教师搜集处理网络信息资源的能力培训。
以示范学科和骨干教师引领校本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篇4
一、课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实现了“班班通”,配备了多媒体投影教学设备和录播系统,信息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据调查了解,由于教师手中缺少能够及时更新的、与新课程配套的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在课堂上的应用以自主开发的资源为主,影响了教学效果。教师自主开发资源的模式由于各学校和教师处于独立的、各自为战的状态,所开发出的资源多数是周期长、成本高,质量低、效果差,严重影响了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积极性。优质网络课程资源不足目前仍然是制约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更新及时的优质网络课程资源是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网络课程资源开发是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
截止20xx年底,我校拥有计算机200余台,多媒体教室25个,计算机网络教室2个,卫星教学接受系统1个,建有独立校园网。在网络建设中硬件投入大、配备标准高,但网络课程资源相对匮乏,制约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因此,急需开发建设网络课程资源,以适应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商家开发的网络资源产品多数不能直接用于教学。
厂家成品资源虽然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功能各异,但质量参差不齐,使用起来也不够方便,厂商开发的产品与教师教学需求有一定距离;厂家成品资源库的内容滞后于新课标教材,又缺少更新机制,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尤其是厂家之间怕自己开发的资源被抄袭,往往都有自己的管理平台,这使的中小学难以实现大范围资源共享。因此,急需符合新课标的、优质的、可交互的、可共享的网络课程资源。
(三)经过“十五”、的课题研究,我们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科研水平和研制开发水平的骨干教师,建设了一支教师科研队伍。
十年来,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运用水平和科研水平的学科教师,在进行课题研究方面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为“十二五”期间继续做好该项课题,进一步加强对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的深化研究,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二、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的要求和精神,开发建设山东省中小学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全省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促进中小学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异,促进教育公平,深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
理论依据:
(一)新的课程改革理论
新课改理论是本课题研究重要指导理论,也是开发中小学网络课程资源的指导思想。开发中小学网络课程资源,要特别注重体现以下几种新理念:网络课程资源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现学生的身心特点;体现教学设计的思想,同时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映在主题和内容的编排中;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等。
(二)、现代教与学的理论
开发中小学作文档小编络课程资源必须以现代教与学的各种理论为基础,如:人本理论、元认知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发现学习理论、先行组织者理论、学习条件理论、掌握学习理论、信息加工理论、暗示教学理论……等等,还有许多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都从教学过程的不同角度解释了不同的'教与学的现象,我们要用这些先进的教与学的理论来指导中小学网络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研究工作。
三、研究的目标
(一)开发建设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系统的网络课程资源。
通过本项课题的研究,让课题研究教师根据新课程的要求,以新课标人教版文字教材为依据,开发制作语文学科的网络课程资源。每一个网络课程资源是指一节课教学所需要的多媒体资源,包括教案、教学课件、内容拓展、练习反馈等内容。
(二)研究探讨应用网络课程资源进行教学的创新型教学模式
本着边研究探讨,边开发设计,边教学应用,边修改完善的原
则,对网络课程资源的设计、应用等问题开展实践性、实证性探讨和研究,探索总结利用网络课程资源进行课堂教学的创新型模式;探讨网络课程资源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方面的作用。
(三)探索建立教学资源库开发建设、管理、使用和更新的新机制
通过研究探索建立起我省资源库建设和应用的新机制:广大课改教学的一线教师、专家和技术人员共同设计,分工协作开发,统一平台管理,共享使用,随时更新的共建、共享的新机制。
(四)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课题的研究,把开发的语文学科的网络课程资源在课堂教
学中加以应用,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最优的教学情景,提高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带动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五)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专业化水平。
通过三年的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实验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教学专业化水平将得到较大的提高。
四、研究内容
依据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学科的文字教材,开发与文字教材各有关章节配套的中小学作文档小编络课程资源,并在教学中加以应用,进行验证、反思和改进。
五、研究方法
本课题实验所采用的方法是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文献法、经验总结法、实验法、统计法案例研究法、实验法等其它研究方法。参与本课题研究的学校将统一研究规划、分工协作开发,在应用中综合进行评价并修改完善网络课程资源。
六、研究目标检测体系
通过三年的研究,紧紧围绕研究目标,针对使用开发的学网络课程资源进行教学的效果、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专业化水平,探索研究建立起科学、规范的目标检测体系,提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七、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和有关要求
(一)课题研究参照的技术标准
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要求各课题研究学校必须遵循教育部制定的《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规范(教学资源相关部分)V1.0版》、《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应用规范》的要求制作网络课程资源。完全基于web平台,采用hTmL格式,能用Ie浏览器进行访问浏览。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超文本技术、超链接与嵌入技术、以及交互、导航、评价等手段解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
(二)网络课程资源的内容要求。
1、体系性要求:所设计的网络课程,要求能够既能自成体系,又能独立使用。所谓自成体系是指某年级学科的网络课程要涵盖文字教材所涉及的所有内容领域,不能有遗漏;所谓能够独立使用,是指网络课程的设计,要以每一章节为单位,对每一节课甚至每个知识点,要设计出适合教学需要的网络课程,它可以独立用于教学。网络课程资源中要体现教学设计的思想。
2、功能性要求:所开发的网络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在如下五个方面起重要作用:一是用于辅助教师教学,重点在于向学生演示和表达知识,突破重点和难点,辅助教师进行知识的传授;二是辅助学生学习,重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诱导学生积极思考,帮助学生发现探索知识;三是提供资料参考,重点在于提供教师备课以及学生学习时的相关参考资料;四是用于学生的兴趣扩展,重点用于帮助学生发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篇5
为了共同分享区内学校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携手推进我校素质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中小学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推进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为目的,搭建了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现制定本校实施方案,请遵照执行。
一、工作目标
通过互动性的网上课堂教学、教育研究平台,进一步优化我校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条件,有效聚合我校教育教学资源,形成多层次、多功能、交互式的教育资源服务体系,提高我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实现我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化。
二、主要措施
(一)平台建设
建立“琴溪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视频直播(点播)平台”。主要栏目是:视频直播(点播)、相关新闻、最新直播课程预告等。
(二)体系建设及活动开展
以我校相关学校为依托,通过共享平台在全县中小学
校开展课堂直播、班队活动、教研活动、远程听课评课等形式为主的活动。
1. 课堂直播
向所有学校开放学科课堂教学常态课,进行现场直播或通过点播录像课等形式,实现师生间远程听课观摩交流。每天不少于4节课,其中
小学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科学;
中学科目: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
2. 班队活动
向所有学校开放以德育教育为主的班队活动,进行现场直播或通过点播录像课等形式,实现师生间远程听课观摩交流。
3. 教研活动
开展全县网络协作教研活动。一是通过链头学校带动其他学校直接参与优质教学研究活动,二是从教师教学实践共同问题出发,开展主题化网络研修活动。
4. 远程听课评课
通过本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系统直接参与远程听课和评课活动。
三、保障机制
(一)建立过程监督机制。制定详细的月活动计划,各相关责任部门要按照进度表严格执行。建立月检查评比制度,加强过程监督。定期将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
(二)建立奖惩激励机制。此项工作纳入学校年度责任目标考核。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篇6
一、指导思想
党的十九大对教育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赋予了全社会办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新使命。近期教育部陆续颁布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关于开展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新时期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格局和发展方向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加快推动学校成人高等教育实现“四个回归”,进一步规范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加成人学习者获得感,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二、总体原则
1.整体设计。
网络课程资源建设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密切结合我校办学定位、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课程资源体系。通过自建与外引相结合的方式,坚持整体设计、建以致用的原则。
2.点面结合。
以基本覆盖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的核心课程为目标,重点建设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建立起既保障全面性又突出重点的课程资源建设机制。
3.分步实施。
坚持以满足学生当前学习需求为原则,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要求,遵循教学计划课程学期设置先后顺序,分步实施课程资源建设。
4.共同参与。
坚持以学校、函授站(点)、平台公司多方参与、共同建设的原则。通过共同筹建,整合优质课程资源,提升课程资源利用率。
三、建设目标
1.到20xx年9月,湖南农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20xx版)网络课程覆盖率达到70%,基本满足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2.到20__年9月,学校建设100门左右成人高等教育特色课程。成人高等教育特色课程要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及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规律,适合成人业余学习和终身学习,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与手段,学习支持服务到位,教学效果显著,具有鲜明特色和示范、辐射作用,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四、实施步骤
1.外引课程
(1)资源方通过与我校成人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匹配,初步筛选出符合要求的课程资源;
(2)我校根据资源筛选情况,按照学科门类、专业设置,聘请学校专业学院相关老师对网络课程进行评审;
(3)对符合我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要求并通过专家评审的课程资源予以上线。
2.自建课程
(1)制订与第三方公司签订的课程制作外包合同,和与任课教师签订的课程录制协议(含线上授课的录制)。
(2)根据现有课程情况、专业设置和学生分布等情况选定拟自主开发的课程。
(3)选定第三方录制公司和任课教师,并签订相关合同或协议。如与第三方录制公司的合作如要通过招投标程序,尽快启动招投标。
(4)三方共同制订课程录制计划。
(5)实施课程录制计划。
(6)课程验收、上线。
五、成本分担
1.课程建设成本
学校自建课程成本由学校承担,从外部引进课程成本由教学平台承担。
2.资源使用成本
自20xx级学生开始,教学资源使用成本由教学平台向各函授站点收取,收费标准为:
20xx级及以后(协议期内)的学生120元/人(不高于其他同类高校);20xx级及以前学生维持原来收费标准及方式。
六、保障体系
成立成人高等教育网络课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主管校领导、继续教育学院和各相关学院分管继续教育的院领导组成。其职责是根据国家教育发展、改革要求和学校成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规划、指导成人高等教育网络课程建设,审定网络课程建设经费资助额度,检查网络课程建设进展情况,负责组织网络课程的验收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做好网络课程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篇7
一、课程性质、地位与教学目标任务
《个人与团队管理》证书是通用管理能力(基础级)认证体系的一部分,该证书包括“自我发展管理”和“团队建设管理”两个主题,各五个单元。
本学科在对就业者胜任能力的长期研究和开发的基础之上,将就业者工作中涉及到的具有共性和普遍性的管理技能、方法和工具以模块化的方式组织起来,形成系统的教材体系。能够为就业者提供全面的管理技能和素质训练,其课程设置适用于每一位就业者、管理人以及潜在的管理人。
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企业对就业者,尤其管理人或潜在的管理人的素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个人与团队管理能力是就业人员素质能力的重要体现方面,对个体和企业组织的发展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个人与团队管理能力的提高使个体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保障。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个人与团队管理意识,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训练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从根本上培养具有有效管理能力的经济或管理工作的实务人才。具体说可以分成三个方面:首先要从课程学习中掌握个人与团队管理的意识,在学习和工作中认识到个人管理与团队管理的重要性;其次,在树立起个人与团队管理意识的基础上,掌握进行有效的个人和团队管理的知识、方法和技巧;最后,在掌握这些知识技巧的基础上,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有效地管理个人发展和团队发展。
二、多媒体的教学资源介绍
为了配合教学,结合该课程的目标特点,以现代远程教育理论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针对学科自身与学员自主学习的特点,在远程教育专家(包括教学设计专家和教学媒体专家)的指导下,认真研究教学全过程,充分论证各种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功能,合理选择媒体和充分利用媒体。以文字教材为主体,以音像教材、CAI课件为辅助,各种媒体有机配合,全面帮助学员进行学习。文字教材将集中对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进行系统介绍;媒体教材采用音像课的方式,对文字教材进行补充,帮助学员理解教材中的难点和重点。
(1)文字教材 文字教材采用合一型,主教材是由国外引进,由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清华大学、通用管理能力项目办公室等专家学者共同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个人与团队管理》(第二版),它是本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
导学材料以文字教材为核心,支持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突出学习方法的介绍与指导,强化重点、难点、疑点的辨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包括介绍媒体、学习方法、重要内容的归纳、整理与提示、综合案例、练习题等。
(2)音像教材
音像教材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辅助媒体,其以形象逼真的图像和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文字教材中的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图像和声音展现给学生,架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
音像教材为案例训练和练习,在每单元中选取重点和难点通过案例进行全面训练和练习,使用音像课技术。音像教材每单元时间长度以25分钟为标准,随书附带光盘,采用讲授、动画、图表、情景和案例分析等形式,内容包括各个章节的分析图表、练习步骤、实施程序、结构类型图等方面。
三、多媒体教学资源使用的目的与原则
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化、个性化、互动学习为目标,合理选择各种教学媒体,并确定各种媒体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地位,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既克服教学内容的重复,又保持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实现专科、本科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探索专科、本科教材建设的途径与经验。
作为文字教材和光盘等的补充,应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供有力的辅助作用,内容丰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个人与团队管理》证书下所设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适用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知识体系、结构。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个人与团队管理》主题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有关的知识体系按不同程度分三个层次做出要求: 了 解:要求学员知道这部分内容。
掌 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理解。
重点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同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
教学应强调与实际的紧密联系,通过案例分析等多种手段使学员能够运用所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程不要求特别的预修课程。通用管理能力(基础级)还包括《资源与运营管理》证书的课程。
四、网上教学平台
网上课件为综合性案例、问答、资料、练习等电子文档,帮助学员自主学习和交流,扩大视野。本课程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在线资源和方便的沟通渠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渠道:
1、网络教学资料:网络资源是基于网络的电子资料和学习交流的平台。其作用是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教材的主要内容、把握重点、解答难点、进行作业练习等,建议各位辅导老师要高度学习指导的运用,特别是指导中的案例分析练习等部分,是学生检验学习效果的好方法,同时也为终结性考试进行了练习。
2、通用管理能力微博:除了在以上的平台之外,还专门开通了通用管理能力微博,广大师生可以利用微博进行学习和交流,对深化知识结构,完善知识层面和进行沟通讨论提供了重要的网络平台。
3、QQ沟通:利用便捷的即时反馈平台,近似点对点面对面的交流,使用QQ及时了解学生和教师的问题,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4、电子邮件:电子邮件主要解决师生不能直面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希望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请首先与辅导教师联系,如果辅导教师解决不了的问题再与技术支持单位教师联系。
5、其他沟通方式:除了以上的网络资源及沟通方式之外,还可以通过电话、信函的方式进行及时的沟通。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篇8
为解决我校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高我校教育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和效益,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教育信息化助推学校软实力均衡发展”为战略目标,进一步优化我校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软硬件环境,建立资源共建共享的工作机制,调动教师运用信息资源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建设适合新课改需求的丰富的教学资源体系,并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让共享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实现网络资源交流共享与面对面师资培训的优势互补,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以及教育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益。
二、工作目标及主要措施
(一)加大我校教育教学资源网的应用培训力度,提高本土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要把教师信息资源应用能力的培训和提高纳入校本培训的内容,加强教育信息资源开发队伍的培养。首先对全校一线教师开展全员培训,使100%的教师熟练使用网络平台,平均每天至少有1小时参与共建共享。
其次,加强教育学校行政对教育信息化的认同度,提高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意识以及基本操作技能。组织学校行政参加区教育信息化专题讲座以及网络信息资源搜索与利用的专项培训。要求主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校长、教学处每天登陆检查督促本校教师共建共享教学资源。
(二)积极组织教师参与专题网站资源的建设。
1.组织一线教师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培训。
2.发动一线教师积极参与资源的建设。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上传原创的课件、素材、课堂教学录像等多媒体教学资源不少于1件。
3.要求教学处每学期至少要录制5节学校优秀课例,主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校领导严格把关,组织学科骨干教师进行认真审核,尊重知识产权,质量并重,有计划地上传资源。
4.鼓励教师建立专题学习站点。
(三)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学校校园网的建设,不断地更新、充实本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具体要求见学校校园网建设和维护方案)
三、组织与分工:
组长: 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财务主任 后勤主任
组员: 全体教师
四、保障机制
(一)建立过程监督机制。制定详细的年度推进计划,各有关责任部门要按照进度表严格执行。建立月检查评比制度,加强过程监督。定期将实施的情况进行总结反馈。
(二)建立奖惩激励机制。每学年对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做出突出成绩的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同时,把对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情况作为教师职称评聘、名师评审、评优评先时的参考依据。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实施方案范文相关文章: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上一篇: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年度工作方案
下一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