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材料
建筑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材料(精选3篇)
建筑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材料 篇1同志们:
刚刚过去的20xx年,是我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一年。我们在应对宏观调控中创新思路,在破解难题中抢抓机遇,在统筹协调中推进发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平台。全区GDP突破200亿元,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实现财政收入23.34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1.2亿元,三项指标增幅均在全市排名第一。这些成绩的取得,也和全区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去年全区建筑业施工产值突破100亿元大关,实现增加值2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5.7%,市场开拓、创优创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邗建集团承建的市国税局大楼还创成了“国优”工程,标志着我区建筑业跃上了新的台阶。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今天与会的同志,并通过你们向全区建筑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区建筑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谢意!向今天会议上获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刚才,*区长代表区委、区政府作了工作报告,充分肯定了20xx年全区建筑业取得的成绩,对今年全区建筑业的发展思路、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进行了全面部署,我十分赞同。下面,我就如何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实现邗江建筑业更好更快发展再讲四点看法:
一、要把握新形势,确立新信心
当前,建筑业已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未来的趋势总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1、宏观形势有机遇。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持续加快,国内外经济交往合作日益深化,国际建筑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从国内看,经济的迅速发展必然带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增长,建筑市场容量将进一步扩大,每个大的城市几乎都孕育着一个潜力巨大的建筑市场。根据相关机构的研究,中国的城市化率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直接产生的行业产值在万亿元以上。与此同时,重庆、成都等国家城乡统筹建设试验区加速发展;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方兴未艾;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在深入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工程已全面展开;北京旧城改造开始启动;上海以举办世博会为契机,加快世界第六大都市圈建设步伐,努力建设国际大都市;江苏沿江沿海开发不断深入,正在掀起新一轮的开发建设高潮。这一切对建筑业发展来说都是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并且我们已经在部分城市和领域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可以说,在我国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建筑业依然是一个朝阳产业。
2、对照先进有压力。我们在看到自身发展的同时,更要看到别人加快发展的势头。近年来,建筑业发展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省市之间、企业之间形成了新的竞争态势。省外浙江、山东等地的建筑业发展迅猛。省内南通、南京、泰州建筑业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20xx年南通超过1500亿元,南京超过800亿元;盐城、淮安、宿迁发展势头也很强。全省营业额超100亿元的县市,从11个增加到16个,海门等6个县(市、区)实现利税超过10亿元。在市内,去年江都完成产值228亿元,在全省68个县市中排名第5;仪征119亿元,排名第17;高邮112亿元,排名第18。而我区是103亿元,排名第20位,宝应与我们也只有1亿多的差距。现在建筑业的现状,不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是“小进也退,慢进也退”。我区的建筑业如果没有持续的增长和跨越式的发展,不仅会离全省、全市建筑业发展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而且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很可能出现产生一蹶不振、长期低迷的局面。
3、加快发展有条件。从我区自身发展实力来看,我们至少已经在四个方面具备了加快发展、加快突破的条件。一是氛围浓。区委、区政府以及各有关部门对建筑业发展越来越重视,已逐步在全区上下形成了把建筑业作为重点产业着力加以培育和扶持的共识。二是队伍强。我们在长期的市场磨炼中造就了一支思想解放、熟悉市场、富有经营和管理经验的建筑业干部队伍。同时,我们的职工队伍吃苦耐劳,敢打敢拼。三是机制活。邗江的改革起步较早,通过前几年的强攻,全区建筑企业已基本改制到位,产权明晰、权责分明的市场化运营机制已经初步形成。四是品牌响。邗江曾是有名的“建筑之乡”,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经过多年的拼搏,我区建筑企业已经在深圳、北京等国内重点城市站稳了脚跟,占领了阵地,并且形成了良好的信誉。因此,我们应该坚定信心,合力拼搏,乘势而上,继续推动邗江建筑业阔步前进。
二、要开拓新市场,铸造新品质
市场是企业的生命,一个有广阔市场的企业才能创造源源不断的效益,焕发蓬勃不断的生机。从邗江建筑业发展看,在全国各地的百花齐放铸就了曾经的辉煌,而传统市场的丢失也是前两年邗江建筑业步伐放缓的重要因素。因此,区政府把今年确定为“市场开拓年”,我认为十分必要。
一要挖掘资源,恢复老市场。邗江曾在东北、湖北、南京等许多省外、市外市场经营多年,积累了良好的品牌基础和大量人脉资源,在外有大量零散的施工队伍,这些队伍或者挂靠外地单位、或者跟着别人打零工、或者自己勉强维持,从之前接触的情况看,都有强烈的回归愿望,都渴望统一整合到邗江的牌子下开展业务,这都是可资利用的有效资源。去年,通过有关部门的努力,在大庆、齐齐哈尔成功设立了办事处。今年要继续加大力度,整合宜昌、南京等地的邗江队伍,重振声威。
二要抢抓热点,占领新市场。建筑企业不能只守着本地市场,要有全局视野,要有战略眼光。现在的情况是扬州本地市场盘子太小,且因为外地企业源源不断的加入,导致竞争日趋白热化,据估算,目前泰州正泰和高邮宏盛2家在扬州市区市场占有率已接近70%;深圳等市场已趋临饱和状态。邗江建筑业的重新崛起的发力点应在新兴市场上,主战场也在新兴市场上。国家每实施一个大战略,每开发一个大项目,带来的必定是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就意味着巨大商机的出现,能否从中切得一份蛋糕,抢得一份订单,还要看我们发现市场的眼力,还要看我们把握机会的能力。要紧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等战略机遇,集合优质队伍,集中有效资源,加速抢滩西部、中部新兴市场。同时,要充分挖掘海外市场,在巩固中东、东南亚等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俄罗斯等地市场,提高国际影响力。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世界各地都能有我们邗江建筑企业承建的工程,都能看到邗江建筑人的身影。
三要多元发展,延伸大市场。不能孤立地看待建筑业,要跳出建筑业看建筑业。现今土建市场的利润已经越来越低,生意越来越不好做,这是个不争的事实。要想从中突围,就必须树立起大建筑的理念,向上下游延伸,向左右方拓展。积极创造条件,向房地产市场进军,向园林、交通市场进军,向建材等制造业进军,向融资平台进军,拉长产业链条,实现多元经营,到新的领域中去掘金,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市场盈利效率。
三、要完善新机制,增创新优势
品牌就是企业名片、企业信誉、企业财富,没有品牌的企业不仅不能做大做强,而且很容易被市场淘汰。
一要积极提档晋级。企业的资质成为通行证,工程的品牌成为金筹码。大家应当都有体会,当前建筑行业是群雄逐鹿,竞争越来越激烈,门槛也越来越高,由于建筑工程都实行招投标制,企业达不到一定的资质,有的连参与竞标资格都没有,何谈拓展业务;反之,如果企业资质是特级、一级,工程拿过鲁班奖或者国优,别人就会高看你一眼,甚至主动上门邀请。全区到目前一家特级资质企业都没有,一级资质企业数量也不多,这严重束缚了企业的壮大,阻碍了市场的开拓。区委、区政府这次要拿出钱来重奖邗建的国优工程和各项省优工程,就是希望借此来鼓励企业去创牌、去晋级,以期能尽快打造出我区的“高资质”军团,提高邗江建筑业的整体竞争力。下阶段邗建集团要全力以赴,对照标准补不足,力争明年升特级成功;其他企业也要快马加鞭,自我加压求更好,不断提升现有资质。
二要打造亮点工程。一个亮点工程可以起到一个好的示范作用,发挥出它的杠杆效应,撬动整个区域市场。要敢于承接大项目,敢于承接难工程,以大的项目促大的市场,用好的工程创好的口碑。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要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把每道生产工序,确保工程质量经得起考验;要坚持安全至上的理念,完善安全防护措施,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努力用优质的工程去赢得客户的信任,用完善的管理去赢得政府的支持,打响我们邗江建筑的品牌。
三是要促成合作共赢。合作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企业经营者的思想能否转变。大家应当充分认识到,在目前的情况下,邗江建筑业要重振雄风只能以大企业为龙头,打造“联合舰队”。不能翻着老黄历,摆着老资格,苦守着“一亩三分地”,也不能安于现状、安于享乐,不求上进,不求提高。要以做事业的态度来经营,以广阔的胸怀和创新的精神,积极参与以产权为纽带的资产重组整合,通过联合、兼并、组建企业集团等形式,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和融资能力,进一步提高整体竞争力。大企业要积极接纳小企业,小企业也要主动融入大企业。大家要多算大帐少算小利,要多谋长远少谋眼前,一起把邗江建筑业做大做强。主管部门要切实发挥牵头作用和桥梁作用,加强组织推动,促进这项工作早见成效。
四要实施“人才兴企”。人才是创造财富的主体和活力的源泉。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人才工程是第一工程。我区建筑人才,特别是企业家和一、二级项目经理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区建筑企业提升资质、做大做强的瓶颈。广大建筑企业要充分认识到人才的宝贵性,能有爱才之心、识才之智、容才之量,真正把人才工作摆到第一位的位置来认识、来部署、来推动,努力构筑建筑业的人才高地。各有关部门要千方百计地帮助企业引进人才并做好服务工作,要特别重视一、二级建造师的培养工作,这是关系到我区建筑业企业能否有发展后劲,能否做大做强的大事。
四、要研究新政策,改善新环境
全区上下都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把建筑业作为一个大产业来办,不断加大扶持力度。
一是要少取放活。根据形势的变化,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完善促进建筑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调动建筑大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人人奋发向上、个个建功立业的生动局面。要把优先扶持的着力点放在企业做大做强上,对规模扩张较快的企业要给予优惠。要按照约定收取规费,做到取之有度。除收取正常的税费外,坚决不允许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坚决制止向企业进行各种摊派,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二是要加油助力。各镇、街道以及建管、交通、水利、粮食等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把建筑业工作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切实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大行政推动力度,真正做到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只设路标,不设路障”。在加强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用工管理的同时,更要积极整合建筑业资源,指导和帮助企业做好信贷融资、结构调整、业务培训、资质提升、管理创新、技术应用、设备更新、安全生产等工作,为企业快速发展创造条件。同时要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在规范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三是要保驾护航。从维护全区建筑业的整体利益出发,严格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积极帮助做好企业经济纠纷调处,依法妥善处理劳动用工矛盾,及时完成工程款清收等工作,为企业发展营造健康有序的环境。同时,也希望各建筑企业进一步强化邗江观念,切实做到“奋斗在全国,回报在家乡”,为邗江的发展多做贡献。
同志们,新的形势为建筑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赋予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推进我区建筑业争先进位,重塑辉煌,为实现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加快富民强区步伐再立新功!
谢谢大家!
建筑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材料 篇2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建筑业工作会议,目的是总结经验,分析形势,动员全市上下和建筑系统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迎难而上,努力完成今年建筑业的各项目标任务。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工作交流会,也是一次形势分析会,更是一次冲刺百亿的动员鼓劲会。刚才,五个单位作了交流发言。潘市长代表市政府作了工作报告,希望各镇、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狠抓落实。下面,我再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今年以来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势头良好
市委、市政府确定,当前全市各项工作要紧紧围绕"两个率先"、"两个提前"的目标。"两个率先"由省委、省政府提出,即率先进入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我市根据省和扬州市的要求,结合实际,提出了"两个提前"的目标,即在时序上提前,力争在20x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位次上提前,力争通过3-5年努力,跻身全省县(市)前十强。20xx年,江都在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评比中列第44位,比上届提升12位。在去年基础上,今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势头良好。上半年实现GDP81.56亿元,增长15.1%,增长速度在扬州市最高;完成财政收入6.88亿元,增长25%以上。1-7月份,新增民营经济注册资本13.6亿元,完成扬州市下达任务的97%;外资到帐6000多万美元,完成了序时进度;工业技改投入形势也很好,在手千万元以上项目共有17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3个;规模工业总产值在苏中8县(市)位居第二,仅次于通州市。各项指标均衡下来,我市综合经济实力在苏中各县(市)中列中上游。我们还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省3号文件精神,推进全民创业、全民致富,农村各项生产形势良好,沿江开发、园区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各项社会事业稳步推进。这些数字和情况表明,今年上半年我市整个经济发展势头是好的。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建筑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去年我市建筑业人均收入1.99万元,在册人数7.2万人,共实现劳务收入14亿多元,建筑业占全市GDP总值的7%左右,许多"凤还巢"企业是通过建筑业起步,完成了原始积累,对经济社会作出了很大贡献。因此,建筑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各级必须高度重视并支持建筑业的发展。
二、建筑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应该说,目前全国建筑业形势是好的,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北京申奥成功、上海举办世博会、江苏实施沿江开发,全国各地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这些都为建筑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和机遇。尽管国家宏观调控,控制投资规模,但是到处仍然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每个大的城市都是一个大的建筑市场,建筑业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从自身看,江都建筑业经过长期的艰苦探索、自我积累,已经具备了加速冲刺、加快发展的条件。目前至少有四大优势:一是资质优势。建设部授予江都建设的特级资质,全省仅5家,同时我市还有7个一级资质。在当今建筑业市场更加注重品牌、信誉的情况下,资质就是资本。二是市场优势。我们已经在国内主要重点城市站稳了脚跟,占领了阵地,形成了良好的信誉。从全国看,除了国家直属的大企业辐射全国市场外,省际间建筑业优势最大的是浙江,省内是南通,但是在相当一部分城市,我们能与浙江、南通的优势企业并驾齐驱。作为一个县级市,能占领这么大的市场,享有一定的声誉和地位,很了不起。三是品牌优势。我们先后在全国建起了一批品牌工程,可以这么讲,在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形象工程就是一座丰碑,就是一个无形的广告。四是人才优势。江都在外建筑施工的一些人员已经进入管理层,说明我们建筑施工人员的结构在提升,这是我们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建筑队伍的强大不在于人数的多少,最终要看人才的结构和规模。
我们既要看到优势,也要看到不足。与扬州其他县(市)比、与过去比,现在取得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值得祝贺。但是,在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市场经济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准确定位,很可能在新一轮发展中掉队,被淘汰。与浙江等先进地区比,我们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差距和不足:一是运作机制不够灵活。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的运行机制还是行政管理型的,市场配置资源的比重和能力不足。下一步要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因为运作机制问题直接影响我们的决策管理和思维观念等。二是业务较为单一。我们今年要完成的100亿元的任务绝大部分还是建筑施工产值,多元化的经营格局尚未形成,由于业务单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我们建筑业的附加值、效益不够高,从而影响了我们的资本积累和长远发展。三是尚未形成资本运作的机制。浙江的三家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占领市场,已经发挥了巨大的效益。我们资本运作的路子没有完全打开,导致我们就事论事,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由于我们自有资本很少,要想做大规模,除非做不垫资的工程,否则要做大肯定有很多制约因素,这个问题希望建筑战线的同志好好思考。如何发挥我们的优势,克服不足,促进建筑业更快、更好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我们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功,一定要保持强烈的危机意识。
三、制订落实江都建筑业长远发展的战略措施
江都素有花木之乡、建筑之乡、丝绸之乡、鱼米之乡的美誉,这"四乡"中最有潜力、最有影响的应该还是建筑之乡,这是指品牌效应、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不是指在全部经济总量中的绝对数。为什么说建筑业很有影响力?一是我们的重点企业在同行中有知名度。二是在全国相当一部分重点城市中,江都的建筑业有地位。比如在北京市场,去年北京市对在京施工的20xx多个企业进行综合评价,江都名列第一,在上海、西安、西宁、武汉、深圳、南京以及其他一些城市,建筑行业主管部门也是把江都建筑业摆在重要位置来对待的,我们其他哪一个产品、哪一个行业能有这样的地位。三是在部分省市和群众中有影响。比如西安、西宁,人家都知道江都建设是个大公司,江都的汽车、花木人家不一定知道,甚至你这个城市具体在什么位置人家也不一定能说得清,但都知道江都的建筑业还可以,这说明江都建筑业在其他城市具有一定影响。如何把这些优势和知名度充分利用好、规划好、发挥好,这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我们既要研究今年如何冲刺百亿,更要思考、研究百亿之后如何干,下一步目标是什么?我想,要在今年实现百亿的基础上,力争通过3-5年努力,使江都建筑业的施工产值达到200亿元,只要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理由实现这个目标。建筑业下一步如何发展,我提五点想法供大家参考:
1、做强龙头企业。我们目前有特级资质企业1个,一级资质企业7个,有亿元以上建安企业20个,这些都是我们的重点骨干企业。在这些企业中,重点还是要充分发挥特级资质无形资产的作用,做强龙头企业。在3-5年内,江都建设要做到100个亿,江建集团要做到30个亿,其他企业也要制定发展目标。未来200个亿的指标要重点在这20个企业中分解,如果江都建设和江建集团能分别做到100亿和30亿,还有18个企业,一家3亿,就是近60亿,这样的目标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这方面要总结浙江、南通和扬州建筑业的经验和做法,我们鼓励各个企业加快发展、形成特色,同时也希望各个企业要充分利用好江都建设特级资质这个品牌,形成集聚效应。各层各级都要充分认识其战略意义,形成共识,共同扶持龙头企业。江都建设也要制定发展规划,主动吸纳其他企业,各驻外办事处、分公司要有一个内部的联动、制约和考核机制,在市场上形成拳头。
2、做大规模市场。建筑业要发展,关键要抓规模,这个要作为重点课题去研究。如果按照3-5年冲刺200亿的要求,我们就要研究将来重点发展的规模城市是哪些。对照这个要求,如果重点企业原来的市场能保住,西部市场能有重点地进行战略拓展,同时积极向二级城市拓展,未来3-5年我们就能达到8-10个10亿元以上的规模城市,再有一批5亿元的二级城市,东方不亮西方亮,建筑业抗风险的能力就会大大增强。
3、做响品牌工程。应该说,通过近几年的努力,特别是6个鲁班奖的获得,我们树起了一批形象工程,提高了声誉。在建筑界,最有说服力的除了资质外,就是品牌和形象工程。因此,在新开辟的市场和竞争力较强的市场,我们一定要善于研究,有重点的投放人力、投放精力、投放资金,把品牌工程做好,这将会使我们长期受益。如何做好品牌工程,我想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对规模大、有影响的项目要组织重点攻关。对在一个地区有影响、有特色,对一个系统单位举足轻重的工程,既要看经济效益,更要看社会效益,要组织重点攻关、重点突破,不惜一切代价拿下。二是要组织优势力量施工。项目拿到手后,如果不能做好,不但不能树形象,而且还会砸牌子,因此,工程的质量、安全、速度一定要保证。三是要善于进行项目包装。一个工程施工质量再好,但如果施工现场一塌糊涂,配套管理跟不上,也会影响信誉,因此要注意对施工现场进行净化、绿化、美化,树立企业形象。四是要善于推介宣传。要注意把品牌工程包装成资料、碟片等,对外进行宣传推介,扩大知名度。
4、做好资本市场。要走多元化发展之路,关键是要善于运作资本市场。江都民间资本丰厚,1-7月份银行存款总额是178亿元,个人储蓄是132亿元,这在苏中、苏北是比较高的。但是我们的思想还不够解放,民间投资的积极性还未完全释放,建筑业要在这方面好好研究,挖掘潜力。在资本运作过程中,一要善于和政府部门搞好联合。最近,北京市政集团和江都建设局合作,在我市投资3亿元搞城市建设。江苏重点民营企业太平洋集团,年产值100多亿,就是搞工程起家的。我市的天雨集团和建设局以BOT方式建设污水处理厂,运作也很好。其他企业也要在这方面积极进行探索。二要善于向基础设施和非标工程延伸。包括向路桥、市政基础设施和园林绿化等拓展。江都有10万亩花木,如果建筑业能起龙头带动作用,很有发展潜力。三要善于利用公司自身的信誉和品牌优势,实现强强联合。扬州一些建筑施工企业通过依托自己的信誉向银行贷款,与房地产开发商联合,一起拿地、一起开发、一起赚钱。这方面我们路子要宽,胆子要大。我们江都的城市建设、园区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要首先向本市的建筑企业放开,可以避免投资风险,保证一定的投资回报率。
5、做优管理队伍。主要是要加强建筑队伍自身建设,这方面我们考虑得比较多、也比较担心的还是机制问题,机制决定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因此要加快企业改制,改进企业的管理。我们现在要按照200亿的定位来考虑技术力量和管理力量,到底需要多少建筑工人、项目经理、技术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怎么来培养、引进这些人才,值得好好研究。同时,我建议建筑系统大的规模企业和驻外办事处,要组织一批精干的、具有丰富经验的、有资质的人员,比如财务、工程造价、招投标、质量管理人员,组建一支综合的技术管理服务队伍,对下属企业和单位进行有偿指导和服务,这方面单靠某个企业不行,要通过吸纳社会人才来充实力量、加强服务。如果我们能组建这样一支有实力、有影响的队伍,我们的招投标命中率和管理水平就会大大提高。
最后,我希望建工系统和各有关部门对建筑业加强服务、加强指导,做到领导到位、服务到位,形成合力,共同把我市建筑业做大做强,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建筑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材料 篇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统计工作会议。会议时间虽短,但内容比较全面。刚才,陆鹤鸣局长对去年工作作了系统的回顾总结,对今年工作作了具体的布置安排,我表示完全同意。下面,我就做好新形势下的统计工作再强调几点: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统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去年,全市统计条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围绕全面打造"吴江速度"、努力争当"两个率先"排头兵这一总目标总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参与社会经济的大投入大发展,切实履行"信息、咨询、监督"职能,服务于富民、服务于改革、服务于发展,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坚持服务经济建设的原则,统计服务水平实现新提高。做到在搞好服务中提高业务、在加强业务中优化服务,无论是服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服务的领域和手段,还是服务质量和层次都得到了明显的改进和提高。统计工作在经济运行、分析、监测以及领导决策中发挥了积极的参助作用,基本做到了在第一时间向各级党政领导提供统计信息资料;在第一阶段发布全市社会经济运行的态势预测;在最贴近群众的基层开展有关热点难点问题的分析研究,其间也形成了不少有理论、有观点、有分析、有建议、且针对性比较强的统计分析报告,为各级领导和党政部门准确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和走势,研究制定应对性决策,解决社会经济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发挥了积极的参谋指导作用。二是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统计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方面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中心,采取扎实措施,严格依法统计,有力地保障了整体数据质量的真实可靠。另一方面,大力推进普法宣传教育和统计监审,统计数据的总体质量把关工作得到了国家和省、市主管局的肯定。20xx年,市统计局被国家统计局授予"依法统计先进单位"。三是坚持软硬件共同推进原则,统计基础建设得到新加强。市镇两级统计部门在加大硬件设施投入的同时,着力注重加强机关自身建设,通过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推行政务公开、完善调查网络,条线的软件服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机关作风建设进一步深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落实,统计基础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与我们广大统计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分不开的,在此,我也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在座各位、向广大工作在基层的统计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发展加快的关键时期,为了有效地应对这一特殊时期产生的诸多问题和矛盾,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统筹发展、协调发展、科学发展的新思路。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富民政策的具体体现,市委市政府确立了提升"吴江速度"、加快实现"两个率先"、勇当民营经济"领头羊"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并由此制定了新一轮的赶超规划,全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发展主体、发展环境已发生新的重大变化。作为宏观调控决策的基础性工作,统计部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新变化,主动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形势,把握新特征,探索新规律,落实新举措,进一步增强做好统计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的对接转轨,更好地为吴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一)要深刻认识贯彻落实中央指示精神对统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党的xx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对统计工作作了明确的要求,在党的纲领性文件中,将改革完善统计体制、推进统计创新作为提高宏观调控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对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国际通用规则的现代统计方法和统计制度,无疑具有里程碑似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对进一步更好地发挥统计职能、提高统计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贯彻落实中央对统计工作的指示精神,就必须在深化改革、健全制度上下功夫,就必须在创新方法、优化服务上下功夫,就必须在完善指标、提高预测的针对性和准确性上下功夫,与时俱进地提高统计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要深刻认识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统筹发展的战略对统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对传统发展观的一次革命,是发展观的一个重大转变,是总结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经验教训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科学的发展观赋予了统计工作新的内涵、新的要求。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就是统计内容要由过去偏重经济统计向经济统计与社会统计并重转变,统计指标要涵盖经济、社会、科技、环境和人文等各个领域,统计分析要反映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水平。最近各地对"绿色GDP"、"增长质量"等概念讨论热烈,这些新概念的提出和应用本身就意味着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理论方法的创新,应该承认,目前我们在这方面还仅仅处于探索阶段,传统统计离科学统计还有一定差距,还要做大量的工作。
(三)要深刻认识打造提升"吴江速度"、加快实现"两个率先"对统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无论是打造提升"吴江速度",还是加快实现"两个率先",最根本的措施是发展经济,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致富人民,最直接的反映是数字指标的不断更新攀升。去年,市委朱建胜书记在向省市领导汇报工作时提出了"数字看吴江"的观点,并以一系列真实、可靠、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认证了"吴江速度"的变迁由来,阐明了我们吴江实现"两个率先"的可能性,赢得各级领导的一致认可。数字胜于雄辩,特别是在大改革大投入大发展的新形势下,数据的说服力、监督力和指导作用更加直接,作为业务主管单位,各级统计部门就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数据把关的重任,杜绝虚报、防止瞒报、小心漏报,为领导决策、为社会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全过程数据服务。
(四)要深刻认识全市社会经济的深刻变化对统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当前,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全市经济总量迅猛增加,经济主体日趋多元,经济运行变数增多、变化加快,企业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发生了新变化,政府管理体制正在实现重大转变。面对这样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统计工作的复杂性进一步增加,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政府机构改革、行政职能转变、统计力量配备和统计信息来源渠道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以往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的统计制度、方法、指标体系、组织方式等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需要。所有这些都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突出重点,狠抓当前,扎扎实实做好今年的统计工作
市十届二次党代会、市人代会对今年工作作出了全面安排和部署,市镇两级统计部门要围绕中心,明确重点,认真贯彻落实,主要是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进一步抓好统计数据质量。统计数据的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把好统计数据的质量关也是广大统计工作者实践"三个代表"、发扬求真务实精神的最根本的体现。统计工作要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就必须实事求是地反映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实事求是地反映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市镇两级统计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提高统计质量。一要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认真学习贯彻《统计法》与《行政许可法》,规范统计行政行为。二要加强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确保原始数据的准确可靠。三要把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与加强统计职业道德建设、加强统计普法和执法检查、加强统计基础建设、加强诚信统计建设、推进统计监审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努力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及时性。
(二)进一步提高决策咨询服务水平。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和咨询是统计工作的重要职能。一方面,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针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如"三农"工作、深化改革、发展服务业、壮大民营经济等,开展统计分析,为重大决策提供真实的依据;另一方面,要围绕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进行阶段性的跟踪分析,提出对策意见,并注意掌握和分析兄弟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关情况,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差距,及时向市委市政府作出报告。要扩大统计服务对象,不仅要为党政机关服务,还要为广大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服务,更加充分地发挥统计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益和价值。
(三)进一步深化统计改革。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和创新的源泉,统计工作同样如此。市镇两级统计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积极探索统计改革的新路子,主动适应新形势对统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要紧密结合我市实际,面对数量较大、结构复杂、变化迅速的调查对象,逐步建立起遵照国家统一制度、有吴江特点、符合国际惯例的统计体系。要按照国家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的要求,认真贯彻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进和规范地区GDP核算制度。要组织实施新的工农业发展速度计算方法,正确把握经济发展趋势。要加快建立统计快速反应机制,更加及时地反映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和新特点。
(四)进一步加快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统计部门掌握着十分丰富的信息资源,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整合和利用,通过统计信息化,促进统计工作的规范化,推动统计工作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实现各部门和全社会充分共享统计信息资源。要完善市镇两级统计信息网的建设,积极推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统计工作的应用,建立统计数据库,创建高效、便捷、普及的信息服务平台,提高统计信息功效,拓宽统计信息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统计信息服务。
(五)进一步做好年内重点工作。今年的重点工作是搞好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国务院于去年12月对这项工作作了全面部署,要求各级各部门从掌握国情国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履行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角度充分认识开展全国经济普查的重要意义。这次普查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各镇人民政府要按照国家和市里的统一部署,加强对经济普查工作的领导,组建强有力的普查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建立工作制度,搞好业务培训,广泛宣传发动,落实工作经费,确保各项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三、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统计队伍
统计队伍建设是统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统计部门要借全市上下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契机,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统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推动统计改革和统计事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一是解放思想要到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市场化的思路、国际化的眼光、现代化的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思想观念上的与时俱进推动统计工作的与时俱进。要积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从基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调整思路,创新方法,用改革的办法解决统计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更好地履行统计部门的职责。
二是转变作风要到位。要加强作风建设,以作风建设促统计改革与建设,以作风建设保证各项任务的落实。要建立统计工作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努力营造作风建设的新机制。要力戒形式主义,讲实话,报实数。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接受群众监督,树立统计部门良好形象。
三是人员队伍要到位。要进一步严格管理要求,加强教育和业务培训,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业务精、作风硬的统计队伍。要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统计职业道德教育,努力营造开拓进取、甘于奉献、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氛围。各地要提高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统计工作,积极为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措施。要经常听取统计工作的情况汇报,帮助解决统计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各地要按照市编委《关于建立镇统计站的通知》(吴编[20xx]8号)的文件规定,尽快组建镇统计站并完善统计站的功能,各镇统计工作要由统计站统一实施,主要经济和社会统计数据由统计站统一扎口。要保证人员编制、保障必要的办公条件和工作经费,为镇统计站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镇统计站更要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业务学习,把数据质量放在工作的首位,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同志们,当前统计工作正处于加快转型时期,工作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全市社会经济的统筹发展,为全面提升"吴江速度"、加快实现"两个率先"作出贡献一份力量!
建筑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材料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