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工作总结
脱贫工作总结(精选5篇)
脱贫工作总结 篇1**镇地处**县西南部,共有19个村,330个村民小组,农业户数9843户,农业人口35947人。全镇国土面积11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600亩,其中水田14000亩,旱地5600亩,山场面积35000亩。20xx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751户,贫困人口8072人,贫困发生率22.6%。20xx年、20xx年分别脱贫454户1508人、255户1019人,到20xx年末全镇在册贫困村5个,未脱贫的贫困户为2037户、5392人,贫困发生率14.9%。20xx年全镇脱贫440户,1595人,20xx年末全镇未脱贫的贫困户1571户,3724人,贫困发生率10.3%。
一、脱贫攻坚基本情况
围绕全县“人脱贫、村出列、县摘帽”的目标,**镇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汪湾、梅岭、白畈、沃孜、独山等5个贫困村为主战场,实行“三年集中攻坚、提前两年摘帽”,到20xx年,全镇总体上达到脱贫标准,到20xx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稳定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全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得到全县平均水平,贫困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为此,坚持发展生产和促进就业脱贫2771人、易地搬迁脱贫210人、发展教育脱贫951人、社会保障兜底脱贫1460人。年度脱贫计划:20xx年脱贫1604人,20xx年脱贫2196人,20xx年脱贫1592人。
二、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
(一)成立组织,精准帮扶责任
按照中央提出的“五级书记抓扶贫”的要求,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落实工作责任制。一是成立**镇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第一组长、镇长任组长,相关领导任副组长,镇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二是成立常设的扶贫机构。成立镇扶贫工作站,由分管副镇长任站长,一名党委委员任副站长,有一支5人的专抓队伍,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标牌,办公设备齐全。三是精心选派了19个驻村扶贫工作队,其中省、市、县7家单位选派了5个驻村扶贫工作队进驻我镇,开展结对帮扶。四是各村、镇直各单位成立相应组织,确定19名扶贫专干,切实担负起各项业务工作。同时,积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
(二)制定方案,精准帮扶任务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县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了《**镇脱贫攻坚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脱贫时限及脱贫路径、精准帮扶方法等。制定全镇及19个村脱贫攻坚年度滚动计划和脱贫攻坚作战图。印制了每户的精准扶贫台帐和扶贫资料袋,扎实做好建档立卡工作。建立镇扶贫对象及需求清单、脱贫时限清单、扶贫措施清单、脱贫责任人清单“四项清单”。编制完成**镇“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方案,科学制定全镇三年脱贫工作规划,细化脱贫路线图,明确脱贫时间表。建立起村级三年扶贫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贫困村扶贫开发项目三年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扶贫手册、贫困户脱贫情况登记表、干部职工结对帮扶登记表、脱贫时限与路径安排表等扶贫档案资料。
(三)靶向明确,精准帮扶方法
围绕六个“准不准”,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精准核查”和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工作,进一步做好扶贫对象精准核查。20xx年10月,全镇各村经过认真核实摸底,由村民自行提出申请,村民代表大会评议决定,共调入贫困户337户、1048人,退出302户、1052人;20xx年4月再次认真核查,全镇共调入贫困户46户、117人,退出30户、119人;20xx年11月份,根据省扶贫对象动态调整文件精神要求,我镇再次清退建档不准确和家庭户成员有国家公职人员、村干部的贫困户46户156人。20xx年11月份新增贫困户16户47人;返贫贫困户10户30人;标注20xx年度脱贫440户,1595人;更新了建档贫困户人口自然变更信息。与此同时,按照“四个全覆盖”的要求,21家驻镇单位1020名干部职工,进村入户,进行 “五看、四访”。一是做到“两准、四落实”。“两准”:核准扶贫对象,定准脱贫时间,使贫困人口不错不漏、脱贫时间准确无误;“四落实”:脱贫任务、脱贫责任、脱贫措施和政策、资金、项目落实到村到户到人。二是做到“一帮、一扶、一结对”。“一帮”:帮助贫困村科学制定扶贫开发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25条;“一扶”:扶持贫困村发展稳定增收的主导产业和村级集体经济项目6项,确保其每年稳定增收5万元以上;“一结对”:1020名干部职工与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三是做到“五看、四访、一举措”。“五看”: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一看房、二看粮、三看有没有读书郎、四看有无病人卧在床、五看劳动力强不强;“四访”:到所结对帮扶贫困户家中走访2565人次,了解情况,精准帮扶;“一举措”:在“五看”的基础上,针对贫困家庭实际情况,对照“五个一批”,确定并落实帮扶措施2288条。四是做到“七个一”。每户贫困户发放一本《扶贫手册》、每户贫困户制定一个脱贫计划、每户贫困户享受一项以上能够脱贫的扶贫政策、每户贫困户有一个增加收入的项目、贫困村分别制定出一个《扶贫项目开发三年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贫困村均落实一项以上特色产业、贫困村均谋划有一个5万元以上的稳定收入来源。五是做到“人人访、户户查”。在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中开展脱贫攻坚“人人访、户户查”活动,县级和我镇的55名副科级以上干部,访查1571户贫困户,进一步摸准核实贫困户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和帮扶措施,从而确保扶贫对象精准、资金使用精准、项目安排精准、措施到户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对所访查的贫困户做到“五个全负责”。
(四)分类指导,精准帮扶措施
围绕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的要求,实施八个方面的脱贫攻坚措施。一是发展旅游产业扶贫。利用优越的地理环境优势和自然人文资源,投入1.5亿元,建设占地40多亩的旅游配套服务区和安置区等,提升集镇功能,促进旅游产业发展,辐射带动扶贫。建设旅游产品加工销售一条街,进行旅游产品的包装和制作,分户经营,让贫困户广泛受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扶贫,梅岭、白畈两村入选国家重点旅游扶贫村,积极开发原生态体验、观光采摘、农家乐、垂钓休闲等乡村旅游特色产品,对贫困村、贫困户发展旅游项目给予资金扶持。二是实施项目建设扶贫。大力发展光伏扶贫,全镇光伏扶贫1010户,选址梅岭村、闸口村、沃孜村,拟建总占地400多亩的3个地面大型光伏电站。实施易地搬迁扶贫,编制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规划、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结合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合理安排搬迁地点、搬迁资金、搬迁进度,计划分期分批实施易地扶贫搬迁68户,210人。开展库区贫困户移民摸底,全镇共有移民贫困人口1075人。积极整合各类专项资金,加快完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实施贫困村道路畅通工程11.1公里, “八小水利”工程建设投入不断向贫困村倾斜,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和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面改善贫困村群主生产生活条件。积极对上争取资金项目支持,加快建设贫困村文化活动广场,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三是有效拓展智力扶贫。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校生摸底工作,20xx-20xx年度在校生1543人,其中普通高校343人,高中职在校生419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668人,幼儿园学生113人。通过实施雨露计划,有效资助中职贫困学生248人,救助贫困家庭大学生217人,共发放救助资金70多万元。实施贫困学生普通高中教育免除学杂费、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6.1万元。组织机关、镇直各单位干部职工结对帮扶特别贫困学生80多人。通过大力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做到坚决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贫失学。四是发展现代农业扶贫。编制20xx-20xx年产业扶贫规划,共有663户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制定贫困村特色种养业发展规划,统筹使用涉农资金195万元,重点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业、传统手工业和茶谷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建成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农业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19个。积极争取扶贫专项资金,全面实施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产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就业补助政策,已发放补助资金120多万元。加大贫困村科技扶贫支持力度。强化贫困村基层科技服务,共有59名科技人员参与开展“包村联户”扶贫服务。大力开展电商扶贫,5个村级服务点功能及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五是实施民政兜底扶贫。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加强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工作,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动态管理、应保尽保。加大临时救助制度落实力度。提高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水平,改善供养条件。加大贫困残疾人康复工程、特殊教育、技能培训实施力度。对低保家庭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等重点救助对象,提高救助水平,确保基本生活。加快推进贫困户危房改造。20xx、20xx年,共落实贫困户危房改造178户,农村危房改造政策不断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六是稳步推进就业扶贫。统筹使用各类培训资源,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补贴标准,创新补贴方式,组织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760人次,使每个贫困农户至少有1名劳动力掌握1-2门适用技术。进行贫困劳动力人口摸底建档,全镇共摸底建档有劳动能力的人员1515人,第一批安排居家就业劳务人员116人,第一期贫困劳动力培训补贴9人。积极开发农村保洁、护林、护路等辅助性岗位,充实农村社会管理力量,实现80多名贫困人口就近就业。七是实施健康服务扶贫。健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开展贫困人口健康扶贫摸底调查,全镇共有因病致贫人员1004人。完善新农合医疗补偿政策,代缴贫困人口参加新农合医疗个人缴费部分63.8万元。实施儿童营养改善、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孕前优生健康免费检查等170人次。不断加强贫困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八是整合社会资源扶贫。广泛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构建社会扶贫信息服务网络,探索发展公益众筹扶贫。积极开展“10·17”全国扶贫日系列宣传活动,进一步畅通互帮互助渠道,鼓励和发动社会各界到贫困村捐资捐助、认领项目,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广泛参与、齐心协力的良好氛围。市民政局认领了我镇梅岭村村民(老年人)活动广场15万元,认捐贫困户帮扶发展资金5万元。
三、20xx年工作安排
(一)强化脱贫攻坚宣传。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大力宣传中央和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的战略思想、决策部署和政策举措。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及时报道各地各单位开展脱贫攻坚的实践经验和先进典型,着力营造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舆论氛围。
(二)强化脱贫攻坚举措。保持建档立卡的准确性和严肃性,细化任务分解,具体到村到户到人,强化举措、确定时限、公开透明、挂图作战。把脱贫任务明晰到具体责任单位、责任人,做到不脱贫不脱钩。完善推进方法,坚持既抓结果、又抓过程,实行月点评、季通报、年考核。
(三)强化扶贫资金投入。充分发挥政府在脱贫攻坚中的投入主体和主导作用,确保政府扶贫投入力度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整合目标相近、方向类同的各类涉农资金用于扶贫开发,聚焦脱贫攻坚。强化扶贫开发项目资金监管,健全公告公示制度,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
(四)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加大驻村干部考核力度,实行贫困村不出列、工作队不撤出,贫困户不脱贫、帮扶责任人不脱钩。
(五)强化脱贫攻坚考核。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把扶贫开发工作完成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方面。严格遵循并落实户脱贫、村出列的标准、程序和核查办法。加强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督促检查,加强对扶贫工作绩效的社会监督,开展贫困群众满意度调查,建立对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和扶贫成效的第三方评估机制。
脱贫工作总结 篇220_年全乡稳定脱贫任务92户265人(其中6户13人为脱贫不享受政策)。我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夯实脱贫攻坚工作基础,切实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工作部署落到实处,做到脱贫攻坚期内政策不变、力度不减、帮扶不断,提升贫困群众获得感,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现就20_年上半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心部署,强化保障
1、加强组织,落实责任。
20_年,我乡积极调整充实碧里乡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任常务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乡扶贫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扶贫工作组织、指导、调研、督导,并配备扶贫专职工作人员1名,扶贫兼职工作人员1名。领导小组积极组织召开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会议,上下形成共识,把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当作政治、第一任务来抓。并及时组织干部职工深入挂点村进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逐家逐户走访贫困户,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
2、通力协作,乡村联通
组织多次乡村两级干部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上级相关精神要求,要求各村两委主动融入精准脱贫工作中,做到上下政策衔接、项目衔接、扶贫力量衔接,积极商谈脱贫措施,并各村实际调整好产业结构,靠项目带动实现富村富民,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
3、积极宣传,营造氛围
利用各种宣传契机,在各村LED、宣传栏等醒目位置张贴贫困横幅,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参与扶贫,努力营造“大扶贫”格局。同时要求帮扶责任人定期不定期走访贫困户,宣传扶贫政策,转变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提升自我发展动力。
二、分类施策,多措并举
(一)以产业扶贫为核心,拓宽增收渠道
1、我乡鼓励贫困户通过养殖下廪羊、种植花卉,计划以“农户+企业(合作社)”的模式,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
2、及时拨付分类产业帮扶资金。20_年我乡及时拨付各类产业扶贫资金共计446545元,目前产业扶贫资金结转结余率为0。其中根据市县扶贫济困春风行动文件要求,我乡为62户贫困户发放3000元/户县级补助金用于发展生产;同时为46户贫困户发放5000元/户发放市级补助金;并为9户贫困户发放3000元/户中央财政帮扶资金用于发展产业,9户光伏扶贫对象发放10000元/户中央财政帮扶资金;为53户171人发放省级财政专项产业扶贫发展资金,每人440元;为53户171人发放20_年市级产业补助资金,每人235元。
3、20_年以来,我乡已建立碧里乡下廪羊产业扶贫示范基地,依托罗源县新下廪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公司+农户”模式,带动农民养羊,由该公司技术人员为农户养羊提供生产技术管理、操作规程、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建立系谱档案、防疫等服务,并帮助回收销售成品羊,目前该公司已与28户农户签订《公司加农户养殖协议书》,其中贫困户3户。该公司成立于20__年,是以农牧业为主的科技型企业,主要实行下廪羊保种和繁育。在种养保种的同时进行羊肉食品开发,成立罗廪海山羊食品公司,进行无公害羊肉食品开发及销售,推出具有食用、药用、保健于一体的精品山羊礼盒装。
4、我乡已引进福建省环保集团,养殖优质下廪羊,同时计划以公司加农户方式,带动农民养羊,回收产品,进行无公害羊肉食品开发及销售。
5、我乡积极筹建民富中心,已确定办公地点并挂牌,实施方案已制定。
6、我乡已为9户贫困户申报光伏扶贫项目,并协助将投资款共计9万元汇入县城建公司账户,20_年初将有电费分红收入。
(二)以就业帮扶为主导,增强造血动力
开设乡内清洁、生态护林管理等公益性岗位,20_-20_年安排陈华伍等20个贫困户就业,增加贫困户工资性收入。另以雨露计划为辅助,20_年雨露计划为中高职在校生提供职业助学金1人、0.3万元补助。同时20_-20_年多组织雨露计划培训班,开展内容为畜牧养殖和家禽饲养、蔬菜标准化种植和新茶园建设等劳动技能提升培训,共计150人次。
(三)以健康扶贫为根本,保障基本医疗
充分利用新农合、大病保险、商业险、医疗叠加保险、城乡医疗救助政策,对存在疾病贫困户给予重点帮扶,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90%,帮助陈盛文、林声琼等多户贫困户减轻医疗负担,20_年共计医疗保险费用约33万元。并针对患重特大疾病的吴强、张鑫等19户贫困户给予20_年扶贫开发成效考核奖励金3200元/人。同时与10月17日国家扶贫日期间,协同碧里卫生院,对贫困户展开义务诊治活动。今年以来共接诊患者200余人次,免费发放药品、宣传品及宣传手册,提高民众养身意识。
(四)以低保兜底为补充,满足民生需要
20_年临时救助贫困户5人次、5800元。发放重度残疾人生活补助及护理补贴资金8人次、12524万元。20_年低保标准从350元/月,提高至600元/月,共计27户58人,做到“应保尽保”。
(五)以金融贷款为补充,培育增收动力
我乡扶贫小额信贷任务数48户。20_年扶贫小额信贷项目启动以来,凭借金融产业扶贫的“造血”功能,主动衔接县邮政储蓄银行和县小额信贷协会。至20_年6月30日,我乡52户贫困户完成小额信贷办理。其中40户入股华鸿竹木业有限公司、益洋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或福州吉晟竹业有限公司,每年享受分红6000元,另有12户办理贷款贴息,为贫困户解决资金难题,全力托起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希望。
(六)以保障住房为基础,提升民众幸福感
我乡20_年造福工程搬迁任务数为26人,实施8户2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迁新建6户19人,在偏僻自然村一般农户购买商品房2户7人。造福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对象8户均已完成验收,省市县补助金已全部发放到位。20_年给予陈惠端、郑秉章等4户贫困户20_年扶贫开发成效考核奖励金共计46600元用于补助新建房屋、房屋修缮,保障贫困户住房条件改善。
三、精准施策,突出重点
20_年,我乡扶持集体经济发展的建档薄弱村为吉壁村,该村项目为陆岛码头便民服务点项目:陆岛码头便民服务点项目建设2层共197.5平方,投资约40万元(含县级追加10万元),便民服务点一楼对外出租,每年承包管理费5万元,租金约2万元。该项目增加了村集体经济的收入,为村委会各项事业发展提供经济保障。
20_年,我乡扶持集体经济发展的建档薄弱村为溪边村,该村项目为便民服务中心开发项目:便民服务中心(计划三层)一楼可以对外出租,估算租金每年4万元(作为便民超市,可对外销售日用、日杂、部分摊位作为鱼、菜摊出租);二、三楼可以做为村便民服务点;根据实际修建便民服务中心,该工程预计共需资金149万元,其中上级农业部门补助50万元(含县级追加20万元),其他县、乡有关部门争取资金99万元。
20_年,我乡扶持第六轮市级扶贫开发重点村为廪尾村,申报小澳旅游贸易休闲渔业便民码头项目与村道硬化项目,其中澳旅游休闲渔业与便民码头项目计划建设内容:进行码头后方配套陆域15亩土地的填方工程,修建停车场、建设水产品集散贸易中心、开展海岸渔家乐建设、海上垂钓服务中心建设、休闲渔业船舶码头建设、码头环境建设。该项目的建设,将逐步引导本村的养殖产业转向旅游与水产贸易与休闲渔业发展,发展绿色经济,拓展增加村财与村民收入。预算需资金75万,第六轮市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帮扶资金20万元,村自筹资金55万元。
四、脱贫工作“回头看”
我乡严格按照扶贫资金使用相关文件要求,落实好每一笔扶贫资金、使用好每一笔扶贫资金、监管好每一笔扶贫资金,确保每笔扶贫资金用于贫困户身上。同时按要求采集录入福建省及福州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开发数据平台所需的本级数据,开展相关数据、图片的采集、审核、录入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同时我乡不定期对本乡脱贫攻坚重点工作和政策措施等落实情况开展自查,20_年我乡联合县纪委开展“阳光监督下基层”督查,全方位走村入户了解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立整立改,同时配合市县做好脱贫攻坚督查工作。
与此同时,脱贫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我乡部分贫困户存在等靠要思想,自身发展动力不足。二是众多贫困户存在老人病,医疗费用大,但又不在医疗报销范围,造成经济困难。三是部分贫困户无劳动力,除政策转移性收入外,无其他收入。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1、继续强化督查,压实工作责任。将定期不定期开展督查、考核,对执行制度不严,完成任务不力的坚决予以责任追究。
2、坚持产业促进贫困户经济收入。通过产业扶持发展,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增加贫困户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3、继续宣传动员。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做好扶贫宣传工作,并让贫困户能够迅速了解到相关扶贫政策,让真正意义扶贫思想转变贫困户错误意识。
继续向上级争取医疗保障措施,减少贫困户医疗费用支出,确保不出现因病返贫。
脱贫工作总结 篇3根据省委、市委、县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省、全市、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部署,我镇按照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和“六个到村到户”的要求,严格按照规定步骤和时间节点开展工作。
一、落实工作保障、广泛宣传动员
县 “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工作会议后,我镇立即组织召开了党政联席会,研究成立了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和督查组,建立了独立办公室,明确2名业务人员到办公室工作。充分利用干部职工会,党员说事会、小组长会等平台,对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六个到村到户”、 “四个一工作法”和市委胡吉宏书记到海雀的4篇调研报告等进行了学习传达。同时,通过召开群众会、驻村干部走村串户、镇工作信息平台、党务村务公开栏、《林泉之窗》期刊等方式在群众中进行广泛宣传。为了加强学习力度,我镇专门将精准扶贫“四个一工作法”、“六个到村到户”好和海雀精准扶贫“十子歌”等宣传资料印发各领导班子成员、驻村干部、村干部等进行学习,同时组织群众自编自演精准扶贫“十子歌”、快板表演等。强化了宣传力度,调动了广大干部工作积极性,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
二、当前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1、建档立卡工作。严格按照规模分解、初选对象、公示公告、结对帮扶、制定计划、填写手册、数据录入、联网运行、数据更新等九个步骤,按照相应的时间节点,完成1330户5091人和8个贫困村识别的建档立卡工作。
2、结对帮扶到村到户。按照“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要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在县派4个县直单位帮扶我镇的基础上,结合全镇及各村综合条件等情况,从镇属各单位、各村(社区)选派干部、村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等一共282名帮扶人员,各村建立了一支由驻村组长为组长、县帮扶单位干部、驻村干部、村干部、村里致富能人为成员的15个扶贫工作队,结对帮扶326户1250人的贫困户,要求每个帮扶责任人每周至少到村到户1次,认真摸清帮扶贫困户基本情况,找准帮扶办法,制定帮扶脱贫计划,按照“不脱贫不收队”的工作要求进行帮扶。通过扶贫工作队进行实地调研、进村入户走访、分析致贫原因并找准帮扶突破口,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出了林泉镇和15个村(社区)的“1+7”工作方案,并具有可操作性。
3、产业扶持到村到户。在稳定粮烟的基础上,按照“一村一策”的产业扶持办法,通过能人引领、合作社示范,建立了清塘村575亩烤烟东部试验站,林泉镇惠鑫农民专业合作社1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林泉社区、增坪村、山海村共300亩核桃基地,新水村500亩蔬菜基地,周寨村、营脚村共1000亩的大葱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协调贫困户到基地打工提高收入。目前,共流转土地3975亩,群众在基地务工收入共240余万元。通过县“122工程”的实施,目前正在实施清塘村林下养殖黑土鸡6000羽,共覆盖贫困户30户和困难农户60户,周寨村王沟养羊项目500只,覆盖贫困户25户。林泉镇新水村20xx年脱毒马铃薯优质薯种植项目已完成竣工验收,覆盖农户265户,可使农民增加收入30万元。
4、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到营脚、增坪等村组织农民培训2期1289人,职业院校到新水村举办培训班1期60人,农民讲师培训10次600余人,计划输送60人到职中学习培训。
5、基础设施到村到户。实施涉及清塘、新水、余姚、卫星、海子、周寨、林泉、增坪等8个村的通村水泥路共26.4公里硬化工程,现已完成路基13.6公里、路肩8.5公里、基础垫层1公里、路面硬化0.3公里;投资各200万元的清塘村、卫星村的“烟草扶贫新村”建设工程,“一事一议”部分已基本结束,涉及招投标的项目,目前正进行人饮工程水池的修建、管道的铺设和太阳能路灯的安装等设施施工中;清塘村“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总投资226万元,目前进度已过半;新水、海子、卫星等村计划农网改造1057户,新水村已改造51户,海子村、卫星村正进行线路施工中;深圳光明新区对口帮扶项目已落实规划和制定方案上报;烟草机耕道建设项目正在协调中;高锦村移民整村推进及避险解困项目也正在规划中。
脱贫工作总结 篇4脱贫攻坚是时代赋予每一个扶贫工作者的时代任务和光荣使命。共产党员作为先锋队要识时局,顺时势,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加快脱贫进程。
党员干部要争做脱贫路上的“带头羊”,要充分认识当前脱贫攻坚的任务,向脱贫攻坚路上的模范学习;要发扬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把脱贫攻坚工作抓好抓实,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为脱贫攻坚献计献策、出力出汗。
把脱贫攻坚当成的政治考验来抓。脱贫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政治任务、发展任务、民生任务,也是重大发展机遇。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用理论武装头脑,提高政治站位。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把“三严三实”作为一种作风、一种精神,作为一个标准、一个境界。始终把党和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担责不误、临难不却、履险不惧、受屈不计,在脱贫攻坚战斗中彰显党性,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脱贫攻坚有利于实现乡村振兴,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
完善村级基础设施。一是完善村级基础设施。有句老话说的好,要致富先修路。完善好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才能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打造强有力的村两委。脱贫的关键还是要靠本村稳定有力的班子,只有把“脑洞开、点子多、有原则、有责任、会致富”的党员群众纳入到两委班子,提升班子战斗力、影响力、号召力,才能为脱贫工作提供最直接的帮助。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乡镇干部必须要下乡驻村,不要走马观花看风景,要“沉下身子”实实在在的进村到户开展扶贫工作。不断加强对扶贫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一方面是要加强扶贫工作人员和村两委班子的扶贫业务培训,提升脱贫攻坚能力,研究讨论符合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可行途径,努力帮助贫困户找对致富门路;另一方面要对贫困户的进行思想引导,集中学习和个别座谈结合宣传政策法规,引导贫困户转变思想,激发主观能动性,消除等靠思想,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发展。
我们广大工作人员要实实在在接地气,少喊口号,多办实事,才能塑造良好形象,才能取信于民,坚定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增强帮扶脱贫工作的助力。
脱贫工作总结 篇5一、基本概况
我省属南方集体林区,现有**1个国有林场,分布15个市57个县(市、区),其中市属20个国有林场,县(市、区)属121个国有林场。职工总数17699人,其中在职职工1**06人,离退休职工6393人。现有经营总面积418.79万亩,林业用地面积395.23万亩,其中公益林面积296.19万亩,公益林面积占林地面积的74.9%,活立木总蓄积量1500多万立方米,全省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总量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截止目前,全省国有贫困林场达119个,占国有林场总数的84.4%,国有林场普遍处于贫困状况。
二、扶贫工作成效
“”以来,在国家林业局、财政部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国家共下达我省国有贫困林场扶贫资金7350万元(不含20xx年度扶贫资金),省财政配套安排国有贫困林场扶持发展资金2240万元(不含20xx年扶持资金)。 根据扶贫工作的总要求,我省各级林业和财政部门高度重视国有贫困林场的扶贫工作,认真加强指导和有效监督,国有贫困林场精心组织实施,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国有贫困林场扶贫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1、林场基础设施得到改善。8年来,共有68个国有贫困林场利用国家扶贫资金改善和提高了路、水、电、职工住房等基础设施条件,其中43个国有贫困林场新建和维修林区公路261.5公里;2个国有贫困林场架设了8公里供电线路;9个国有贫困林场实施了饮水安全工程改造,解决了1750人吃水困难问题;12个国有贫困林场新建职工住房6900平方米,维修职工旧房3600平方米。这些涉及国有贫困林场民生项目的实施,有力地改善了国有贫困林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2、林业发展后劲得到增强。8年间,我省国有贫困林场利用国家扶贫资金建立了一批种、养殖业基地,进一步夯实了林业发展基础,增强了林场发展后劲。据统计,有70个国有贫困林场营造林51010亩,其中营造商品林6350亩,毛竹林8430亩,经济果木林5570亩,绿化大苗8160亩,低改经济果木林1500亩,毛竹等林分抚育21000亩;有2个国有贫困林场养殖医学实验猕猴和林下生态灵芝乌鸡;有1个国有贫困林场发展天湖山名优茶120亩;有4个国有贫困林场种植西洋参、天麻等。
3、脱贫致富信心得到增强。“”以来,国家一系列支持政策开始惠及国有林场。一是国家财政和省财政加大了对国有贫困林场的扶贫力度,扶贫资金逐年加大;二是国家民生工程把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纳入保障性住房建设范围并于20xx年正式启动建设;三是国家财政对包括国有林场在内的林业企事业生产单位用油实行弹性补贴;四是国有林场纳入森林抚育试点。通过这些政策的逐步实施,广大国有贫困林场职工深受鼓舞和倍感振奋,极大地增强了脱贫致富的坚强信心。
4、生产经营机制得到活化。我省国有贫困林场在实施扶贫项目时,除基础设施扶贫项目投资在50万元以上按规定开展招投标外,各国有贫困林场把扶贫项目实施与转换经营机制结合起来,把扶贫项目实施与林场发展结合起来,建立扶贫项目实施目标责任制和奖惩办法,把扶贫项目任务落实到人、责任落实到人。歙县、金寨、霍山、金安、全椒、来安、东至、黄山等县区国有贫困林场扶贫项目,林场职工积极踊跃参加项目建设,不仅节约了项目建设投资,而且还能够有效保障项目实施质量。
三、扶贫工作主要做法
在实施扶贫项目工作中,我省坚持把实施好扶贫项目作为贫困国有林场脱贫解困的重要内容认真抓紧抓实,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证了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高质量的完成。
1、加强组织领导,着力抓好扶贫项目实施和管理。首先,审核批复每年扶贫项目。我厅会同财政厅,组织相关专家对各项目单位上报的项目实施报告进行严格评审。其次,根据项目批复,财政及时下拨扶贫项目资金,确保项目早施工、早见效。第三,加强检查督促。项目建设期间,厅领导多次深入项目建设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其他有关人员经常到实施单位督察项目实施情况。根据我厅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各有关林业主管部门均成立了以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扶贫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扶贫项目的实施,并严格加强监督和管理。各项目林场,在林业和财政部门的具体指导和支持下,始终把扶贫项目的实施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实施。为保证项目如期启动和顺利实施,歙县、霍山、东至等县林业局专门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扶贫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专职指导、督察、监管项目的实施,及时研究、协调和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力帮助和支持扶贫项目建设。为明确责任制,一些县林业局还与林场场长签订了扶贫项目实施责任书,规定场长是扶贫项目实施的第一责任人。凡建设任务没有按期完成或施工质量不达标,将追究第一责任人的领导责任。
2、强化质量意识,着力推进项目的施工管理。各项目林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严格把好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杜绝影响项目质量的任何隐患,确保扶贫项目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几年来,各贫困国有林场始终将严把质量关贯穿于扶贫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项目实施单位确定专人负责抓项目施工质量,一旦发现施工有质量问题立即责令施工人员停止施工,直至整改达标后,方可继续施工,杜绝出现“豆腐渣”工程。一是加强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市县林业主管部门确定分管同志负责,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同时主动配合财政部门,切实做好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各项目林场均成立了扶贫项目实施领导组,林场场长为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各司其职,分工负责。项目实施期间,一些国有贫困林场场长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积极参加扶贫项目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有效降低了扶贫项目的建设成本,提高了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二是认真抓好项目施工每个环节。在实施毛竹林分培育、绿化苗木基地建设等经营活动中,各有关项目建设单位严格按照造林绿化和森林经营的技术规程,从清理造林地入手,依次把好作业设计、整地、苗木、栽植和非目的树种清理、垦覆关等各环节,切实保障造林质量和抚育作业质量。同时,相关项目建设单位还建立了造林后期和森林经营管理制度,实行经营管理成效与工作业绩挂钩,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如滁州市沙河集林业总场、管店林业总场等专门与管理人员签定苗木管护责任书。
3、坚持项目带动,着力增强广大职工凝聚力。各贫困国有林场积极通过实施国家扶贫项目,广泛动员和组织林场职工投身扶贫项目的建设,努力从思想上把广大职工的认识统一到发展林场经济和彻底消除贫困上来,形成建设林场和发展林场的合力,尽快使林场走出困境,重新焕发生机。歙县石门林场在项目启动之初,就专门召开职工大会,向广大职工宣传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说明扶贫项目的来源、规模以及项目实施的具体方案,鼓励职工发扬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紧紧依靠国家的扶持政策,努力把扶贫项目做成致富项目。经过认真细致的工作,激发了广大职工生产积极性,全场职工全都积极参与到项目的建设之中。霍山县马家河林场,为了认真实施好林区道路建设项目,场领导班子多次召开会议,精心研究和制定项目的实施方案。在不降低标准和不压缩项目建设规模的前提下,想方设法节省项目建设资金,为此,该场确立了项目施工必须坚持立足自身的原则,充分依靠广大职工的积极参与,尽快把项目建设好,让其发挥作用。根据确立的项目建设原则,场领导班子成员分片深入到户组织发动,向职工介绍项目建设的意义和作用,并与职工共商项目建设计划。由于发挥了职工的工作主动性,该场扶贫项目不但节省建设资金近6万元,而且建设的速度快、质量好。
4、严格资金管理,着力保障扶贫资金有效使用。各项目林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制定的《国有贫困林场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和《安徽省国有贫困林场扶贫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和国库支付的各项规定,按照项目批复的建设规模、内容和要求,在资金使用上精打细算,做到专款专用,不挤占、不挪用。各项目市、县财政部门,着重加强对扶贫资金使用的监管。在分期拨付项目资金时,严格审核项目资金使用范围和工程进度,确保扶贫资金的规范使用。在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地林业和财政部门还亲临项目实施现场,检查和指导扶贫项目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帮助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困难。霍山、歙县、裕安、金寨等县区财政部门根据项目施工进展及时拨付资金,有力地保障了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各地结合实际,制定了一些明细规定,要求国有贫困林场切实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财务支出,做到支出明细清晰,努力把国家扶贫专项资金使用好,确保扶贫项目出成效。肥东、霍山、金安、裕安等县区,在扶贫项目竣工后,及时组织审计部门介入开展项目审计。
5、积极转换机制,着力推进项目经营方式的转变。我省国有林场导致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机制僵化、思想守旧、缺乏改革创新意识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方面。国家对贫困国有林场实施扶持政策,一方面广大林场干部职工深深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另一方面也强烈地感受到一味依赖着“输血”是不可能消除贫困的,惟有自身形成“造血”功能才能告别贫困,走向小康。霍山县茅山林场从项目实施之前,就把改革扶贫项目的经营和管理方式摆到突出的地位,专门出台了毛竹林分改造经营方案,明确规定了毛竹经营分地块管理到人,责任到人,并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进行分户实施,实行职工的工资和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益直接挂钩,从而把职工的经济收益和项目建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项目建设、资源培育有人抓、有人管的良好局面。
四、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省国有贫困林场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全面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依然存在很大差距。目前,我省大多数国有林场依然处于贫困状态,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极不协调,实现全省国有贫困林场整体脱贫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当前,我省国有贫困林场扶贫工作的存在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我省属于欠发达地区,大多数市县财力困难,对国有贫困林场扶持力度较弱。二是国有贫困林场生态公益林比重大,没有生产经营性收入或生产经营性收入很少,同时也无其它供给和收入渠道,缺乏常态化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像这样的一些国有贫困林场继续生存下去都很艰难,更谈不上发展。三是各地扶贫工作总体规划没有将国有贫困林场扶贫纳入其中,目前,我省国有贫困林场扶贫工作依旧属于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行为,没有上升到地方政府行为,整体上的扶贫工作力度较小,显效缓慢。四是相对我省国有贫困林场的贫困程度来说,每个扶贫项目资金量小、项目规模小,做不成龙头型的大项目,形成不了国有贫困林场新的经济增长点,因而脱贫解困任重道远。
脱贫工作总结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