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档>范文大全>其他范文>经验交流

复旦大学考博经验

更新时间:

复旦大学考博经验(精选3篇)

复旦大学考博经验 篇1

  我曾经参加博士生入学考试,现已经顺利通过,并已经获得了录取通知书。现就本人的考博英语备考复习,谈谈一些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考博英语值得注意的是翻译和阅读的比重较大,其次是写作(没有听力,复试时加考口语)。

  一、指导思想

  我的复习英语的指导思想是:

  1、通过阅读来带动翻译能力的培养,包括英翻译汉和汉翻译英,以此来进行阅读和翻译的复习备考。

  2、通过利用零星时间来熟悉单词,通过阅读来扩大和巩固词汇量。

  3、每天2个小时的复习时间足以应付备考。

  在整个英语的复习过程中,我一直坚持这样的指导思想,2个月下来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获得了72分的成绩。

  二、选择辅导书

  对于辅导书的选择,我觉得不需要太多,只需要一本词汇书,一本阅读书还有就是一本作文书共三本书即可。词汇书我用的是新东方编的6级核心词汇(1500词左右),建议书中附有例句为宜,一方面是可以增强语感,另一方面还可以练习翻译,可谓一举几得;阅读材料我用的是研究生英语阅读,选择这本书主要是因为书中每一篇阅读都有词汇,还有比较精美的翻译,在遇到不懂得句子时可以参考,还可以参照检验一下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是否准确。

  三、关于阅读

  在练习阅读时有几点尤其值得注意:

  1、快速阅读一遍文章,务求理解文章大意。在第一遍阅读文章的时候,不要太在意对细枝末节的追究,主要是要弄清楚文章的大体意思即可。有时候一遍还是难以把握其大意,这时候就需要耐心的多读几遍,主要是要弄清楚作者写作的意图和文章的主要说明的问题,这一步相当重要,要直到弄清楚大意才能进入第二个阶段的学习。

  2、反覆思量,力猜大意。弄懂大意后,要对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没有完全弄明白的句子反复琢磨,实在不明白时再去参阅翻译部分,对于生词要结合上下文来进行猜测,相信当你猜出的意思与翻译意思相近时,这将带来很大的成就感,无疑会增强考博士气。

  3、注重结构分析、提高阅读速度。在平时练习阅读时,要有意识的对于遇到的长句河难句进行分析,熟练后就可以提高做题的阅读速度和准确率。同时要有耐心,不能急躁。我在备考期间,对于遇到的难句和长句我总是在理解文章大意后,选出一两个难句或长句(参照阅读)来进行分析,直到想明白为止。当然对于每天的阅读任务也不宜过多,我认为2篇为好,因为认真学习2篇文章效果会比较好。

  四、关于写作

  关于写作,这一部分是我复习过程中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基本上没有怎样复习。唯一的方式就是在育明考博网上察看考博的作文题,然后进行审题,偶尔进行一次。现在想想这次考试还是有些缺憾,作文写的不好,只要平时多留心一下就可以考更好的分数。不过失败这是有益的经验之谈。我认为,英语作文备考还是要在平时练习,一定要动笔写写作文,最好是每个星期练习一篇,最好还是要按照模式来写,这样可以节省考博写作的时间。

  五、关于利用零星时间

  在英语复习备考过程中要学会利用零星时间学习单词,这样的做法是复习的效果比较好,记忆也比较准确,而且有利于腾出时间进行专业课的复习。

  我是这样利用零星时间我是这样做的:早上醒来挣开眼睛我就看(或读)单词,读完单词后就去吃早餐,然后去上班,在路上我总是携带着一本词汇书方便在陆上或在早餐过程中阅读,这样下来每天可完成3到5篇大约50到100个单词左右的任务,完成任务后就不再看单词书。2个月下来,整个词汇书看了近4遍。别忘了,一定不要整天背单词,因为在看阅读的过程中,也在实践单词的记忆,而且是一种更高级的记忆方式。

  六、关于临场考试

  经过平时的分块复习准备,对于要考的内容就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和了解,在考场上拿到试卷时先通篇浏览一下试卷,计算一下每个部分应该花费的时间,做到心中有数。考博英语最主要的是三个部分:阅读(30%)、翻译(英译汉和汉译英,各占15%)还有就是写作(20%),这三个部分总共占了80%。考博阅读理解的量比较大,一般有6篇,其中有1-2篇是比较难做的,对于这样的题目最好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在规定的时间(每篇10-12分钟完成)中如果还不能看懂文章,这时就应该主动放弃,根据自己的理解随机选择即可,因为后面30分的翻译量也比较大,英译汉的文章长度相当于一篇阅读理解,这一部分相对比较容易,但是要花相当多的时间才能做完。

  考博是对意志和心力的考验,希望大家目标坚定,排除万难。

复旦大学考博经验 篇2

  一段你刚开始进入这行,对PMOS/NMOS/BJT什么的只不过有个大概的了解,各种器件的特性你也不太清楚,具体设计成什么样的电路你也没什么主意,你的电路图主要看国内杂志上的文章,或者按照教科书上现成的电路,你总觉得他们说得都有道理。你做的电路主要是小规模的模块,做点差分运放,或者带隙基准的仿真什么的你就计算着发文章,生怕到时候论文凑不够。总的来说,基本上看见运放还是发怵。你觉得spice是一个非常难以使用而且古怪的东西。

  二段你开始知道什么叫电路设计,天天捧着本教科书在草稿纸上狂算一气。你也经常开始提起一些技术参数,Vdsat、lamda、early voltage、GWB、ft之类的。总觉得有时候电路和手算得差不多,有时候又觉得差别挺大。你也开始关心电压,温度和工艺的变化。例如低电压、低功耗系统什么的。或者是超高速高精度的什么东东,时不时也来上两句。你设计电路时开始计划着要去tape out,虽然tape out看起来还是挺遥远的。这个阶段中,你觉得spice很强大,但经常会因为AC仿真结果不对而大伤脑筋。

  三段你已经和PVT斗争了一段时间了,但总的来说基本上还是没有几次成功的设计经验。你觉得要设计出真正能用的电路真的很难,你急着想建立自己的信心,可你不知道该怎么办。你开始阅读一些JSSC或者博士论文什么的,可你觉得他们说的是一回事,真正的芯片或者又不是那么回事。你觉得Vdsat什么的指标实在不够精确,仿真器的缺省设置也不够满足你的要求,于是你试着仿真器调整参数,或者试着换一换仿真器,但是可它们给出的结果仍然是有时准有时不准。你上论坛,希望得到高手的指导。可他们也是语焉不详,说得东西有时对有时不对。这个阶段中,你觉得spice虽然很好,但是帮助手册写的太不清楚了。

  四段你有过比较重大的流片失败经历了,你知道要做好一个电路,需要精益求精,需要战战兢兢的仔细检查每一个细节。你发现在设计过程中有很多不曾设想过的问题,想要做好电路需要完整的把握每一个方面。于是你开始系统地重新学习在大学毕业时已经卖掉的课本。你把能能找到的相关资料都仔细的看了一边,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更有启发性的想法。你已经清楚地知道了你需要达到的电路指标和性能,你也知道了电路设计本质上是需要做很多合理的折中。可你搞不清这个“合理”是怎么确定的,不同指标之间的折中如何选择才好。你觉得要设计出一个适当的能够正常工作的电路真的太难了,你不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有人可以做到他们宣称的那么好,因为聪明如你都觉得面对如此纷杂的选择束手无策,他们怎么可能做得到?这个阶段中,你觉得spice功能还是太有限了,而且经常对着"time step too small"的出错信息发呆,偶尔情况下你还会创造出巨大的仿真文件让所有人和电脑崩溃。

  五段你觉得很多竞争对手的东西不过如此而已,你开始有一套比较熟悉的设计方法。但是你不知道如何更加优化你手头的工具。你已经使用过一些别人编好的脚本语言,但经常碰到很多问题的时候不能想起来用awk或者perl搞定。你开始大量的占用服务器的仿真时间,你相信经过大量的仿真,你可以清楚地把你设计的模块调整到合适的样子。有时候你觉得做电路设计简直是太无聊了,实在不行的话,你在考虑是不是该放弃了。这个阶段中,你觉得spice好是好,但是比起fast spice系列的仿真器来,还是差远了;你开始不相信AC仿真,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transient仿真。

  六段你开始明白在这个世界中只有最合适的设计,没有最好的设计,你开始有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设计方法,你会倾向于某一种或两种仿真工具,并能够熟练的使用他们评价你的设计。你开始在设计中考虑PVT的变化,你知道一个电路从开始到现在的演化过程,并能够针对不同的应用对他们进行裁减。你开始关注功耗和面积,你tape out的芯片开始有一些能够满足产品要求了。但是有时候你还是不能完全理解一些复杂系统的设计方法,并且犯下一些愚蠢的错误并导致灾难性后果。你开始阅读 JSSC时不只是挑一两片文章看看,或许把JSSC作为厕所读物对你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这个阶段中,你觉得spice是一个很伟大的工具,你知道如何在spice中对精度和速度做合理的仿真,并随时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七段你开始真正理解模拟电路设计的本质,无论对于高精度系统还是高速度系统都有自己独有的看法和经验。你可以在系统级对不同的模块指标进行折中以换取最好的性能。你会了解一个潜在的市场并开始自己的产品定义,并且你知道只要方法正确,你设计出的产品会具有很好的竞争力。你可以从容的从头到脚进行整个电路的功能和指标划分,你了解里面的每一个技术细节和他们的折中会对于你的产品有怎样的影响。你开始关注设计的可靠性。在这个阶段中,你觉得spice是一个很实用的工具,并喜欢上了蒙特卡洛仿真,但你还是经常抱怨服务器太慢,虽然你经常是在后半夜运行仿真。

  八段这个时候成功的做出一个芯片对你来说是家常便饭,就象一名驾驶老手开车一样,遇到红灯就停、绿灯就行。一个产品的设计对于你来说几乎都是无意识的。你不需要再对着仿真结果不停的调整参数和优化,更多时候只需要很少量的仿真就可以结束一个模块的设计了。你能够清楚地感觉到某一个指标的电路模块在技术上是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你完全不用关心具体模块的噪声系数或者信噪比或者失真度。你只需要知道它是可以被设计出来就可以了,更详细的技术指标对你来说毫无意义。你开始觉得JSSC上的东西其实都是在凑数,有时候认为 JSSC即使作为厕纸也不合格(太薄太脆)。你觉得spice偶尔用用挺好的,但是实在是不可靠,很多的时候看看工作点就差不多够了。

  九段这时候的你对很多电路已经了如指掌,你以提前预知很多技术下一轮的发展方向。一年你只跑上几次仿真,也可能一仿真就是几年。你很少有画电路图的时候,多数时间你在打高尔夫或是在太平洋的某个小岛钓鱼。除了偶尔在ISSCC上凑凑热闹,你从不和别人说起电路方面的事,因为你知道没人能明白。

  从复旦攻读微电子专业模拟芯片设计方向研究生开始到现在五年工作经验,已经整整八年了,其间聆听过很多国内外专家的指点。最近,应朋友之邀,写一点心得体会和大家共享。我记得本科刚毕业时,由于本人打算研究传感器的,后来阴差阳错进了复旦逸夫楼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做研究生。现在想来这个实验室名字大有深意,只是当时惘然。电路和系统,看上去是两个概念, 两个层次。

  我同学有读电子学与信息系统方向研究生的,那时候知道他们是“系统”的, 而我们呢,是做模拟“电路”设计的,自然要偏向电路。而模拟芯片设计初学者对奇思淫巧的电路总是很崇拜,尤其是这个领域的最权威的杂志JSSC (IEEE Journal of solid state circuits), 以前非常喜欢看, 当时立志看完近二十年的文章,打通奇经八脉,总是憧憬啥时候咱也灌水一篇,那时候国内在此杂志发的文章凤毛麟角, 就是在国外读博士,能够在上面发一篇也属优秀了。读研时,我导师是郑增钰教授,李联老师当时已经退休,逸夫楼邀请李老师每个礼拜过来指导。郑老师治学严谨,女中豪杰。李老师在模拟电路方面属于国内先驱人物,现在在很多公司被聘请为专家或顾问。 李老师在87年写的一本(运算放大器设计);即使现在看来也是经典之作。李老师和郑老师是同班同学,所以很要好,我自然相对于我同学能够幸运地得到李老师的指点。李老师和郑老师给我的培养方案是:先从运算放大器学起。所以我记得我刚开始从小电流源开始设计。那时候感觉设计就是靠仿真调整参数。但是我却永远记住了李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运放是基础,运放设计弄好了,其他的也就容易了。

  当时不大理解,我同学的课题都是AD/DA,锁相环等“高端”的东东,而李老师和郑老师却要我做“原始”的模块,我仅有的在(固体电子学) (国内的垃圾杂志)发过的一篇论文就是轨到轨(rail-to-rail)放大器。 做的过程中很郁闷,非常羡慕我同学的项目,但是感觉李老师和郑老师讲的总有他们道理,所以我就专门看JSSC运放方面的文章,基本上近20多年的全看了。当时以为很懂这个了,后来工作后才发现其实还没懂。所谓懂,是要真正融会贯通,否则塞在脑袋里的知识再多,也是死的。但是运算放大器是模拟电路的基石,只有根基扎实方能枝繁叶茂,两位老师的良苦用心工作以后才明白。

  总的来说,在复旦,我感触最深的就是郑老师的严谨治学之风和李老师的这句话。硕士毕业,去找工作,当时有几个offer。 我师兄孙立平, 李老师的关门弟子,推荐我去新涛科技,他说里面有个常仲元,鲁汶天主教大学博士,很厉害。我听从师兄建议就去了。新涛当时已经被IDT以8500万美金收购了,成为国内第一家成功的芯片公司。面试我的是公司创始人之一的总经理Howard. C. Yang(杨崇和)。 Howard是Oregon StateUniversity 的博士,锁相环专家。面试时他当时要我画了一个两级放大器带Miller补偿的, 我很熟练。他说里面有个零点,我很奇怪,从没听过,云里雾里,后来才知道这个是Howard在国际上首先提出来的, 等效模型中有个电阻,他自己命名为杨氏电阻。 当时出于礼貌,不断点头。不过他们还是很满意,反正就这样进去了。我呢,面试的惟一的遗憾是没见到常仲元, 大概他出差了。进入新涛后,下了决心准备术业有专攻。

  因为本科和研究生时喜欢物理,数学和哲学,花了些精力在这些上面。工作后就得真刀真枪的干了。每天上班仿真之余和下班后,就狂看英文原版书。第一本就是现在流行的Razavi的那本书。读了三遍。感觉大有收获。那时候在新涛,初生牛犊不怕虎,应该来说,我还是做得很出色的,因此得到常总的赏识,被他评价为公司内最有potential的人。

  偶尔常总会过来指点一把,别人很羡慕。其实我就记住了常总有次聊天时给我讲的心得, 他大意是说做模拟电路设计有三个境界:第一是会手算,意思是说pensile-to-paper, 电路其实应该手算的,仿真只是证明手算的结果。第二是,算后要思考,把电路变成一个直观的东西。 第三就是创造电路。 我大体上按照这三部曲进行的。Razavi的那本书后面的习题我仔细算了。公司的项目中,我也力图首先以手算为主, 放大器的那些参数,都是首先计算再和仿真结果对比。

  久而久之,我手计算的能力大大提高,一些小信号分析计算,感觉非常顺手。这里讲一个小插曲,有一次在一个项目中,一个保护回路AC仿真总不稳定, 调来调去,总不行,这儿加电容,那儿加电阻,试了几下都不行,就找常总了。因为这个回路很大,所以感觉是瞎子摸象。常总一过来三下五除二就摆平了, 他仔细看了,然后就导出一个公式,找出了主极点和带宽表达式。通过这件事,我对常总佩服得五体投地, 同时也知道直观的威力。所以后来看书时,都会仔细推导书中的公式,然后再直观思考信号流, 不直观不罢手。一年多下来, 对放大器终于能够透彻理解了,感觉学通了, 通之后发现一通百通。

复旦大学考博经验 篇3

  1、考博前准备

  (1)潜规则:第一点就说这个,可见其重要性,考博和考硕不同,考博前去见见导师,问问有没有内定的,最好还有认识的师兄师姐打探内部情况,别以为导师当面说得好听就行,初试考高分没进复试的太多了,就算进了复试也不一定真的要你,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只有最后拿到录取通知书才能吃定心丸。别说黑,与其让别人潜规则你,不如你去潜规则别人,丛林法则就是适者生存,没办法呀。

  (2)准备材料

  复旦报名程序蛮复杂的,要网上上传很多材料,有空的时候可以先准备起来。这些资料很重要,初试就考英语,只占初试分数的40%,另外60%就是专家对你上传资料进行评定。

  2、初试

  初试就考英语,复旦大学自主命题,自己改卷,据说上午考试,当天就改好卷子了,但分数一般要2周后才公布。

  复旦英语一向以难著称,历年医学分数线50分左右,考试时间3小时,题型包括词汇、阅读、完型、中译英、写作。

  考前有英语辅导班的,因为我时间比较多,强化班和冲刺班都参加了,大家都知道英语主要是靠自己的,但是客观说,参加辅导班也是有点用的,至少让你知道复旦大学出题和评分的思路。强化班比较系统,对英语能力提高有好处,个人觉得作用比较大。冲刺班纯属押题,押中算运气,押不中也是很正常的,对此不要抱很大希望。

  (1)词汇(15分,15分钟完成):这部分题目一向以变态著称,基本上就是不准备让你得分的,很多GRE词汇。不过不要沮丧,因为基本上大家都拿不到什么分数的。但今年因为原来出考卷的老师退休了,所以换了出考卷的老师,今年比历年的题目简单些,不知以后发展趋势如何。复旦有本《考博词汇》,可以看看,但实际上是没有大纲和范围的。如果时间多的话,复旦大学出版社的《研究生综合英语1-4册》里面的词汇题可以做一下。

  (2)阅读(40分,90分钟完成):从分值和时间安排就知道了——阅读决定成败!历年真题是一定要做的,非常重要!我做了4、5遍。我还做了机械工业出版社的《考博英语阅读理解精粹100篇》。考前每天都要按规定时间做阅读题,保持状态,最好把生物钟调整到正式考试时间。

  (3)完型(10分,10-15分钟完成):又是一类变态题型,由于全是填空题,而且必须所填词和答案完全一致才能得分,所以比较难,据说历年得分率是0-3分,要是做不出来也是很正常的,千万别影响心情。今年的完型题比较简单,可能也和出题老师相关,以后难度趋势不知道。相关练习题比较少,可以做一下复旦大学出版社的《研究生综合英语1-4册》。

  (4)中译英(20分,30分钟):无错原则是基础,老师改卷子时不会和标准答案字句对照,类似作文那样阅卷,所以翻不出来的时候,换一种相近的说法,大致意思对就行了,甚至索性可以把这句跳过(当然万不得已不要用此法)。翻译和写作是人工阅卷,字迹会影响分数。多数人在12-15分,拉不开差距

  (5)写作(15分,30分钟):考前背一下模版就行了,要注意句型句式变化。多数人在10-12分,拉不开差距。

  3、复试

  考完初试就可以准备复试了,别等复试名单。初试后2周出成绩,4周后出复试名单,复试通知到正式复试间隔几天时间,如果那时候再看书时间很紧张,会无从下手。复试名单出来后可以抽空再去见见导师。

  复试由各学院自行安排,本人考心内科,仅供参考。

  复试内容:专业基础(内科学)、专业课(心内科)、专业英语、面试

  (1)专业基础(2小时):问答题,8题选5题回答,不能选报考专业的相关题目。有难有易,总体而言都是临床必须掌握的知识。

  (2)专业课、专业英语(4小时):各教研组自行命题,心内科专业课题型有填空、选择、名解、问答。有难有易,有临床基础知识,也有很多新进展的知识。专业英语就是翻译一篇英文文献,估计有几千字吧。

  (3)面试:导师组面试,基本是你报考的导师提问,问题难易因人而异。基本上以下内容常规准备一下,包括英语自我介绍、硕士课题介绍(中英文版本)、本专业最新进展和发展方向,最好了解一下导师的研究方向和最新研究成果。

  复旦考博涉及知识点很全面,不仅如此,也是对人际关系、心理素质、体力的考验,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信心,有志者事竟成!


复旦大学考博经验相关文章:

复旦大学考博经验

复旦大学考博经验(精选3篇)复旦大学考博经验篇1我曾经参加博士生入学考试,现已经顺利通过,并已经获得了录取通知书。现就本人的考博英语备考复习,谈谈一些经验,希望...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图文

  • 散文诗集读书笔记心得读后感
    散文诗集读书笔记心得读后感

    散文诗集读书笔记心得读后感(精选8篇)你知道散文诗集读书笔记心得读后感怎么写吗?看看吧。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可用写心得体会...

  •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读书笔记心得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读书笔记心得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读书笔记心得(优秀7篇)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读书笔记心得怎么写?看看吧。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

  • 中外名著读书心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书心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书心得读后感8篇对于中外名著读书心得读后感,你会写吗?来看看吧。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

  • 《菜根谭》读书笔记个人心得感受
    《菜根谭》读书笔记个人心得感受

    《菜根谭》读书笔记个人心得感受7篇如何准备《菜根谭》读书笔记个人心得感受?快来看看吧。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